千千小说 > 傲世皇朝全文小说 > 第29章巡河北蛟龙入海得良友如虎添翼(1)

第29章巡河北蛟龙入海得良友如虎添翼(1)


更始元年(年)十月,刘秀以破虏大将军代行大司马的身份,持节,渡过黄河孟津渡口,震抚河北,安集百姓。

疲惫的奔忙中,刘秀眼前总是常常浮现起爱妻丽华的影子,心中带着无限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从七月结婚,新婚燕尔,到如今分离,劳燕分飞,虽不过短短两月左右光景,但夫妻两人早已心心相印。

国家初创,国事繁多混乱,刘秀自己白天忙于公事,已是身心憔悴,疲惫已极;晚上回到家里,只想休息,陪伴爱妻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

而刘秀自己常常心绪不佳,处境不顺,更是让丽华为自己的夫君刘秀时刻担心,忧心,心情也变得忧郁。

幸运的是,丽华是如此地理解自己,她对夫君没有一丝怨气。也正由于如此,刘秀心中的不安,担心与自责更盛。

不由自主地,刘秀想起了与丽华分别的情景。

那时,刘秀接受更始皇上的任命,决定巡行河北。

回到家中,当刘秀把皇帝的圣旨告诉丽华时,丽华起初感到十分惊异,有些伤感,有些悲怆。但过了一会,她就慢慢平静了下来,因为她深深明白丈夫那时的处境。

自伯升大哥遇害以来,丈夫与皇上,与绿林兄弟之间已经有了深深的隔阂,尖锐的矛盾,难解的仇恨。只是鉴于丈夫的低调应对,以及对手忌惮刘氏宗族的势力,他们才没有轻举妄动,对文叔痛下杀手。

但是,丽华明白,谋杀的屠刀,随时可能对丈夫举起。

正因为如此,丽华起初感到诧异,后来才终于领悟到丈夫的深意和苦心,并暗暗为丈夫庆幸。

丽华知道,丈夫此行巡行河北,朝中其实有很多人反对,如朱鲔,李秩之流,更是大力抗拒。幸好丈夫正确应对,拉拢争取到皇上十分亲信的,掌握朝中用人大权的左丞相曹竟和其儿子曹翊的支持,得到堂兄刘赐的大力推荐,才得以成行,脱离险境。

然而,前途难测,丈夫此行,更是吉凶难料,丽华不由得格外担心起来。

她想劝解丈夫,做一个平凡的百姓。但她也知道,时局动荡,天下分崩离析,战乱不断,做一个平凡的百姓又怎么可能?

而且,仇人的屠刀,也绝不会放过丈夫的,他们不会那么仁慈。丈夫虽然外表柔弱,文质彬彬,但内心却十分坚强,绝对不肯屈服于压力。

因此,丽华只有默默地忍着泪水,为丈夫准备出行的一切,并看着丈夫也在为自己收拾妆奁,首饰。

想起这些,刘秀的眼泪偷偷地流了下来。他急忙悄悄地擦干眼泪。他不愿兄弟们看见自己的柔弱,看见自己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样子。

然而,回忆总不能从心中抹去!

那时,刘秀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就将出行。他派遣亲信人马,打算把丽华送回老家新野去。

当时,丽华少有的生气了,那还是结婚第一次。丽华怒气冲冲地责问刘秀:“文叔哥,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事?你要把我送回娘家去?是想休了我吗?”

那时,刘秀想开开爱妻的玩笑,缓和一下气氛。但想到此一分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不由得黯然神伤。

他只好婉转地向丽华解释:“表妹啊,你对文叔很好,你是文叔的贤妻!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我老家已经没人,也无人能够陪伴你,也无人能够保护你!

所以,文叔这次将你送回娘家,一则,可以让你看看你的娘亲,弟弟;二则,你在亲人身边,有人陪伴,彼此都有照应,文叔害怕别人欺负你。

我的丽华艳丽诱人,沉鱼落雁,文叔也害怕别的漂亮哥儿,公子王孙,夺走你啊!

等大哥完成使命,就一定会回来接你,你可要赶快给大哥生个漂亮,聪明的大胖小子!”刘秀开开玩笑,逗得丽华有了一些笑意。

“文叔哥,你又来欺负人了。小妹不理你了!我有什么艳丽诱人啊!你完成皇上的使命后,就立即回来看我吧!不许被别的女人勾了魂了!丽华不希望享受什么荣华富贵,只要你平安回来就好了,我们要做一对贫贱,然而恩爱的夫妻!”丽华甜甜地撒娇道。

其实,刘秀心中,却有难以说出的心思:自己河北巡行,其实凶多吉少,怎么能够耽误丽华一生呢?如果自己有了不测,丽华还可以名正言顺地重新嫁人,免得为自己孤独伤心一生。

当时,听了自己的解说,丽华反而劝慰起了刘秀自己:“夫君啊,更始帝气宇狭小,心胸狭窄,小具规模,他便沉迷酒色,肯定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夫君为求自保,向河北发展,的确是上上之策,你也好相机独树一帜。”

想起丽华,刘秀心中涌现一丝甜意。

然而不久,烦恼的政事就又涌上刘秀的心头。

玄汉王朝虽然建立,号称统一天下,定都洛阳,但是实际势力范围所及,只有河南的一部以及长安,南阳等地。就是在这片区域之内,也还充斥着各种旗号的地方割据武装,他们对“更始帝”嗤之以鼻,更不用说其他地区。

而更始皇上的昏庸,荒唐,更是令天下有识之士寒心,离心。

朝中,权力纷争,越发加剧。绿林三部,勾结愈紧。而那些绿林将领,个个见识鄙陋,贪婪骄横。他们只知道抢劫掳掠,争权夺利,连皇上刘玄,也没有放在眼里,还是从前当山贼时的行径。

皇上不是傻瓜,其实人很聪明。只是有些昏庸,懦弱,目光短浅而已。他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势力与绿林抗衡,可是自从杀害刘縯大哥以后,已是众叛亲离。大家对他若即若离,敬而远之。

于是,他只好独立培植自己的方势力。

因此,赵萌,左丞相曹竟和其儿子曹翊,李轶,李松等,就成为了皇上的亲信红人。可惜这些人,个个贪鄙成性,也是绿林一流,没有远见卓识,只知吃喝玩乐,争权夺利。于是,国事日非。

虽然叔父刘良,堂兄刘赐等不断劝谏皇上,可惜没有作用。皇上受着绿林左右,颟顸无能,自以为天下大局已定,国家固若金汤,只需享受就是。他不能有所作为,只知饮酒作乐,糊涂过日。

想起这些,刘秀一阵叹息。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洛阳地势开阔,四面受敌,是不容易守住的。

幸好,更始皇上还有清醒的时候。所以,当更始皇上认识到河北没有归顺,最终会是自己的心腹大疾,会影响到洛阳的安全的时候,他就主动征求大家建议,打算派人巡行河北,招降河北诸郡归顺。

起初,更始帝刘玄很想让自己的亲信将领去干这件事。因为被招降的军队将领势必要同朝廷中派去招安的钦差产生深厚的交情。

可惜自己的亲信却没有这个勇气,能力,魄力。

无可奈何之下,更始帝刘玄最终只好听从了堂兄刘赐的建议:

“南阳子弟,只有刘文叔具有巡行河北的能力和勇气。”

由于堂兄刘赐的恳切规劝,推荐,才有了刘秀以破虏大将军代行大司马的身份,持节,收揽北方各郡归附中央的决定。

想起这些,刘秀既是庆幸,对堂兄心存感激,也有了深深的忧惧。

脱离了绿林的势力范围,自己如同蛟龙入海,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行动,来培养自己的势力。

大哥伯升的被杀,使刘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立自己强大武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受制于人。

可是,皇上并没有交给刘秀护卫的军队,跟随刘秀的,只有他自己最亲近的部下,但还不足二百人,力量太弱。好在这些人,冯异,铫期之类,都是精英,可靠忠诚,值得信任。

那时的河北,主要指冀州,幽州所属的郡县。同全国一样,局势混乱,各种势力,竞相登场,你争我夺,异常激烈。

大司马刘秀到达河北,便立即“镇抚州郡。所到郡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吏,下至左使。考察黜陟,如州牧行部事。辄平遣囚犯,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刘秀一律不接受招待,官民一片欢腾,深得民心。

开局良好,从行的人十分欣慰,一路欢声笑语。刘秀却十分冷静。

天色蒙蒙,瑞雪纷纷扬扬地飘洒下来。看见四处银装素裹,一片洁白,起初,大家都很兴奋。

诸将,李通,姐夫邓晨,臧宫,马武,任光,冯异,铫期,祭遵,朱祐,马成,杜茂,冯孝,丁綝,吕晏等大都来自南方,很少见过大雪。不久,寒风袭来,诸将才有了怯意。

寒风夹着雨雪,不断地飘进脖子里,寒气逼人。慢慢地,说笑声小了下来。

小路旁终于出现了村社,大家都去避雪,休息,吃吃干粮,喝水。

村庄寥落不堪,人烟稀少,到处是残垣断壁。田地里生长着稀疏歪斜,长势很差的粮食。为了躲避战乱,很多田地都已经荒芜,甚至没有了主人。看见这些,刘秀的心一阵颤栗。

往日繁华的帝国,没有经过多长时间,一下就变成了如此惨景。如同那些没有梁柱支撑的房屋,慢慢地垮塌了下去,一切繁华,都成为了过眼云烟。

刘秀浮想联翩,一下想到了自己的重任。

一个朝廷要想稳定,繁荣,与官吏的正确任用,密不可分。如果官吏都贪腐不堪,在不谋其政,必然导致政事混乱,失去公平,公正。百姓无所适从,生活水深火热,势必打击朝廷威信,导致国家崩溃。

所以,当今要事,必从整顿吏治和考察官吏开始。想通这点,刘秀豁然开朗,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

驿道上,刘秀一行人,骑马匆匆地向前疾行,终于走进了涿郡城。

聚集在城门口,欢迎钦差的吏民,纷纷地涌了上来。他们有的问讯行礼,有的送水,牵马,忙个不停。

有人在前开路,簇拥着大司马刘秀一行到了郡衙里。

郡衙大堂里,将军杜茂手执长达八尺的竹柄使节,威武地站立在大司马公案前边。

冯孝,丁綝,吕晏,马成等将领,手按剑柄,肃立护卫在大司马刘秀的两边。

大司马刘秀威风凛凛坐在公案正中。他英气逼人,不怒自威,面容肃穆。

他依次地召见郡守,都尉等官员,逐个听取他们的述职报告,并不时地认真询问。他有时赞叹,有时训斥,有时沉默不言。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9/1111111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