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除苛政刘秀爱民析大局邓冯对策(1)
巡行河北,废除王莽时代苛政,大司马刘秀深得民心。刘秀的名声是越来越响,几乎所有的河北郡县善良百姓官吏,都迫切希望刘秀的早日到来,为吏民带来改革弊政的喜讯。民心所向,已经初定。
看见邓禹披着寒霜,风尘仆仆,心急火燎地追来,刘秀满心喜悦,满脸笑意,就像见到久别的情人。几年不见好友,刘秀心中似乎有千言万语就要喷薄而出,想向好友述说,却又不知首先从何言说。
自从离开长安,已是五年左右,邓禹已经变得越发成熟稳重,不再像个孩子。不过,邓禹心中对刘秀大哥的佩服与仰慕,却是越发加剧,有点如饥似渴。
太学时,大家都是惺惺相惜。大家羡慕邓禹的天才,早熟,深谋远虑;敬慕刘秀的俊秀,稳重,大度,懂事;敬畏大师兄朱祐的修养高深,学问渊博;学习严光的飘逸,潇洒,超凡脱俗;模仿强华的神秘莫测,故作高深。清寒,丰富的生活,时时充满着无限快乐。
可惜,刘秀走后,师兄们也相继离去,就只剩下邓禹,强华笃守太学。
饮着小酒,刘秀与邓禹他俩渐渐地有了一些醉意。
这时,刘秀的话随口而出:“邓禹老弟,如今我是皇命在身,大权在握!皇上授权予我,可以任意封官任爵。”刘秀也似乎有些忘形,有些得意的感觉,“老弟你这么远跑来,莫非是想进入仕途,捞点油水么?”
邓禹直言直语,脱口而出:“当什么官啊,捞什么油水哦!我不想!”
“不会吧?你怎么跑得那么急哦?不是捞官还是干什么?”刘秀故意开着玩笑。有了一些酒意,两人说话就十分随意,没有那么多的拘束。
“是真的!文叔大哥难道还不了解我吗?当初,多少王侯将相想聘请我,我都一一婉言谢绝!”邓禹老老实实说道。
“那你究竟想干什么呢?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司马而已哦!”刘秀冷静下来,谦逊地答道。
“我老实给你说吧。我想的是,让阁下你的威望和恩德,普及四海。我能够在你的手下,尽到一尺一寸的忠心。最终,让我的大名,也能记载在史书之上!”邓禹充满敬仰地说道。
“哈哈哈哈!”刘秀大笑起来,“老弟,你是高抬了我啊!我并没有醉!刚才,我是和你开玩笑的,你不要介意!来,刘安哥,收下酒食,收拾床铺,我要和邓禹老弟并榻歇息!通宵夜谈!”
还是那样,首先,两人毫无边际地闲聊几句,开开玩笑,彼此臭臭对方,说说对方的嗅事。然后,他们才慢慢地转入正题。这几乎成为了他们兄弟间共同的爱好和兴趣。
还是邓禹等不及了,他很快地就转入了正题。
“文叔啊,莫看你现在表面上过得十分逍遥似地,小弟却知道你心中的忧虑。”邓禹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从京师回来,又回了一趟南阳老家。可以说,天下的大事,我已经了然于胸。请听小弟我为你一一剖析:
而今,天下大事,诡谲多变,难以预料。还远远没有达到什么大局已定,天下太平之时。
北方,樊崇的赤眉集团,青犊集团,兵力强大,是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两股势力。他们的军队,都以万人做单位。据兄弟粗略估计,起码也有数十万人,不可小视。
最近,他们已经移动到黄河附近,开始威胁着河北郡县。
南方,蜀地,是公孙述的势力范围。
公孙述本是茂陵人(陕西兴平县),曾经担任清水(甘肃清水县)县长,以才能干练,闻名于世。新朝廷调升他为蜀郡太守,郡府设于临邛(四川邛崃)。
那时,南阳宗城,商县王岑聚众起兵,响应我们玄汉,夺取汉中,击斩新朝廷益州州长宋遵,集结数万人。
于是,这样,南阳宗城,商县王岑就到了成都。
可是,他的部队简直同土匪一样,横暴掳掠,无恶不作。
公孙述跟郡中豪杰壮士商议:‘天下人不堪新朝廷迫害,人心思汉。所以,听说汉朝廷的将军驾到,就奔走相告,到道路上欢迎。可是,如今究竟如何呢?人们无罪,妻子儿女却遭受凌辱。他们根本不是什么义军,而是一群强盗,我们应该打击他们,保护我们自己。’
于是,公孙述派人假冒我们玄汉朝廷的钦差大臣,任命公孙述担任辅汉将军,兼任蜀郡太守,更兼益州州长,颁发印信。
公孙述在取得公开的官位之后,就起兵向东攻击,斩杀南阳宗城,商县王岑,合并他们的部队。
因此,公孙述的部队,也有数十万人。
西北,更是局势复杂,不算蛮族武装,就是隗嚣家族,也有上十万人。
隗嚣家族本是成纪人(甘肃秦安)。
当初,他们聚众起兵,响应我们玄汉朝廷。他们突袭平襄,击斩郡长李育。隗崔,隗义公推其大哥的儿子隗嚣担任首领,称为‘上将军’,称呼隗崔‘白虎将军’,隗义‘左将军’。
隗嚣派人敦请平陵人方望,担任军师,声称拥护刘姓皇族,发布文告,声讨王莽罪行。他们集结武装部队十万人,接连攻陷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诸郡,势力强盛。
还有窦融家族,也是独霸一方,值得忧虑。
天下郡县,很多没有表明态度,都可能是潜在的敌人;就是在我们玄汉的势力范围内,也是矛盾迭起,军阀纷争,各种争斗,随时可能发生。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势力。
还有一些势力,正在萌芽之中,更是难以预测。如此种种,都值得我们忧虑。
可是,我们的更始皇上,却天真地以为已经天下已经太平,整天沉醉于享乐之中,不思进取。
更始皇上不过是一个平凡人物,有些小聪明,却缺乏智慧,而且,他势单力薄,做不了主。国家大事,全被绿林兄弟,大司马赵萌等权贵把持。
而把持朝廷大权的那些将领,更是个个都是庸碌贪鄙,目光短浅之辈。他们靠着一时的机运爬到高位,目的只在于发财以及卖弄权势,快乐一天是一天而已。既没有远见,也没有智慧,更没有安邦治国的志向和建功立业的心思。
小弟研读古往今来的圣明君王的兴起,发现了一些东西,很有启示。说简单一点,不过是两个条件:一个是天时,即天运机遇;一个是人事,即政策局势。
现在从天时来看,皇上登基之后,天象变异更多,人间并没有太平。
从人事来看,帝王大业,绝对不是一个平凡人物所能够开创的,当前土崩瓦解的形势是更加的明显。
因此,阁下你虽然立下盖世功业,建下辅佐的大功。可是,到那时候,大厦倾覆,你也会没有地方立足。
局势是如此明显,令人万分忧虑。但是不是阁下您就没有机会了吗?那也不是!
阁下兄弟,首先在舂陵举义,举臂一呼,天下响应;伯升大哥,立下奠定国本的绝世大功。可是,他却无辜被诛,天下同情;阁下你也有过轰轰烈烈的贡献,昆阳大战,天下闻名,诛灭莽贼,立下头功,受到天下人敬佩。
无论带兵,行政,阁下都是纪律严明,赏罚公平。
新近,你又平反冤狱,整顿吏治,天下归心。这些,都是你的优势。
为今之计,小弟的谋划是,为了未雨绸缪,适应即将很快来临的变局,阁下你最好是加快招揽天下英雄的步伐,尽力收揽民心。
当今的达官贵人,口头高喊以民为本,自称民之父母,却是常常忽视民心。他们认为一介小民,人微力薄,人微言轻,不值一提。
项羽当年,就是如此!垓下之围,本已脱出重围,无奈老农指路,重陷重围;项羽残暴,虐害百姓,百姓以怨报之。
高祖举措,爱民抚民,民唯恐不胜,故大力支持。
希望阁下追记高祖当年的措施,追忆获胜往事,细析原因,创立高祖当年的伟业,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则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小弟预料,凭阁下的英明智慧,爱民如子,而且是真诚地发自内心,一定不难统一天下。
这就是小弟所以不远千里,一力追随大哥的原因。”
刘秀听后大为兴奋。
于是,刘秀当即就命邓禹一直在自己的营中下榻,以备随时咨询。就是任命将领,派出使节,刘秀也差不多都要征求邓禹的意见。
后来的事实证明,邓禹的判断,都十分正确,很有远见卓识。
因此,刘秀把邓禹看成了自己的张良,很是信任。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9/1111111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