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刘秀平定隗氏岑彭南征公孙(6)
当时,刘秀派冯异进军关中,以及率领汉军同隗嚣作战时,就已经同公孙述的势力进行了多次交锋。但那时,刘秀的重点放在对付西陲的隗嚣上,对公孙述采取的更多的则是守势。
刘秀之所以对公孙述采取守势,是权衡了利弊之后的明智选择。
首先,在割据势力中,公孙述朝廷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力量最强。
巴蜀地区,经过秦王朝以来的长期的开发,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那里土地肥美,出产丰盛,一片繁荣,号称天府之国;农业,盐铁业,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都不是经过多年战乱的关东,关中地区所能够比拟的。
其次,公孙述拥有的军队人马众多,兵强马壮。
由于巴蜀经济繁荣,生活安定。所以,公孙述的依附者甚众。他的军队中,既有本地士卒,也有山东客兵。
再次,公孙述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具有向外用兵,自卫防御的天然优势。
然而,公孙述的政治,思想的支持力量,却是比较薄弱的。他主要依靠图谶等来迷惑众人,凝聚人心。
公孙述特别喜欢鬼神祥瑞一类的事情,随便引用经典的话就当作谶语,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他认为孔子写作《春秋》,暗示汉朝国运就会截止到十二世。他反复说明从汉初到汉平帝正是十二代,强调它经历的年数已经到头了,一个姓氏不能两次接受天命,来证实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他又不断引用图谶来证实自己应该称帝。
《录运法》说:“废掉昌帝,拥立公孙氏。”
《括地象》说:“轩辕帝接受天命,公孙氏掌权。”
《援神契》说:“西太守,乙卯金。”就是说西方的太守将中止卯金刘氏的统治。
公孙述还强调说,五德的运行规律是,黄色接替赤色,白色继承黄色,金属西方为白德,西方取代王氏,符合正常的变化顺序。
他还说自己手上有奇异的纹理,得到龙兴的祥瑞之后,他就多次向各地传发檄书,希望以此能蛊惑人心。
然而,他的经济方针,施政措施的不当,却是加重了百姓对公孙述的统治的厌恶和不满,使他治下的百姓重新产生了人心思汉的感情。
这时候,公孙述在经济上,下令废置通行的铜钱—五铢钱的使用,设置铁官铸新钱。
因此,百姓手中的货币就不能流通,因而使交易陷入困境,百姓陷入贫困,凋敝,加剧了百姓的怨恨情绪。
所以,蜀地有童谣传言说:“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即:黄牛白肚皮,五铢钱会再使用,来表示对公孙述朝廷废置铜钱,掠夺财富的不满。
那些不满怨恨的人还在私下里解释说,王莽称“黄”,公孙述自称为“白”,他们都会灭亡。而五铢钱,是汉朝的钱币,意思是说天下必将回归刘氏,表达自己对公孙述朝廷的憎恶情绪。
政治上,朝廷的重要官职与利益,都被公孙述的家族垄断。这种任人唯亲,枉顾大众利益的政策,使他丧失了一部分地方豪强的支持,甚至引起了益州籍地方豪强的强烈不满。
因而,他的朝廷缺乏稳固的群众基础。
尤为重要的是,公孙述穷兵黩武带来了严重的弊病。他拼命扩大军队,加大军备建设,必然加重百姓的负担,使百姓难以承担繁重的劳役,差役,致使人怨沸腾。
在军事上,公孙述的保守主义,也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更是给了刘秀太多的机会。
所以,陇右平定后,刘秀就可以从容地积极部署讨伐公孙述的方略。
建武八年,刘秀命令各将军攻打隗嚣,公孙述派遣李育率领一万多人援救隗嚣。
隗嚣覆灭,连同李育的军队全部被消灭,蜀地人听到后非常震惊,也让公孙述感到了刘秀汉室对成家朝廷的实实在在的威胁。
消息传到蜀中以后,公孙述内心也感到非常害怕,想要千方百计稳定人心。于是,他又故技重施。
成都外城以外有秦朝时的旧粮仓,从王莽实行新政以来就经常空着,公孙述就把它改名叫白帝仓。
公孙述便派人假称白帝仓生出的粮食堆积如山,老百姓闻听,全都从城里跑去观看。
公孙述就借此大会群臣,问他们说:“诸位爱卿,白帝仓竟然会产生粮食吗?”
大臣们都回答说“陛下,不会!当然不会!只有那些愚妄无知的百姓相信这些!”
公孙述便说:“就是如此啊!谣言不可信!那些说隗王已经失败了的话,也是如此啊!”
暂时稳定了蜀地民心。
不久,隗嚣的将领王元前来投降公孙述,公孙述就让王元做自己的将军,积极准备应付刘秀可能对蜀中发动的攻击。
接着,公孙述就派遣翼江王田戎和大司徒任满、南郡太守程汎率军攻取江关(古关名。相传战国时巴楚相争,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置关,故名。后移于长江南岸,为瞿塘峡南面屏障,又名瞿塘关。或者说是:湖北省枝城市的荆门与宜昌县的虎牙二山夹江对峙,称江关。推测,可能是前者。)打败了汉的威虏将军冯骏等,攻下巫县和夷陵、夷道。
于是,蜀军占据了荆门。
年,在北路,公孙述派遣隗嚣原来的部将王元和领军将军环安拒守河池;东路,则由翼江王田戎等守御夷道,以拒汉军。
得知公孙述的军事部署,刘秀也积极地加以应对,意图一鼓作气消灭这个最后的割据朝廷。
隗氏彻底灭亡以后,刘秀就让来歙率领得胜各军,从陇西南下;他让岑彭率领荆州各军东进,两路进发,对公孙述采取钳形攻势。
对于两路的攻击步骤,刘秀的打算是,荆州方面岑彭大军先行采取攻击行动。等攻克夷道,向前推进之后,再让陇西之军向河池敌军发动攻击。
刘秀这样部署,既可以使两路的进军互相协调配合,又有利于牵制西蜀敌军。
建武十一年闰三月,讨伐公孙述的战役正式开始。
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进屯津乡(湖北江陵县东或沙市附近)。岑彭开始时,曾经几度对公孙述的翼江王田戎等发达攻击,但都不能取胜。
于是,岑彭不得不决定另辟蹊径,选择新的突破策略。
起初,因为公孙述趁汉军进攻隗嚣时功亏一篑。汉军全军后撤,而征南大将军岑彭还没有回撤抵达自己的津乡(湖北江陵县东或沙市附近)基地的机会,就命令翼江王田戎,大司马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等,率数万之众,击败了汉军守将威虏将军冯骏,田鸿,李玄等,攻克夷道(今湖北宜都),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占据荆门、虎牙(今湖北宜昌东南隔江相望之二山)二山。
蜀军在江面上架起浮桥、斗楼,并在水下立起攒柱(密集的柱桩),断绝水道,而大军则在山上安营,抵拒汉兵。
成家将领田鸿,李立等,遂据守夷陵(湖北宜昌),夷道(湖北江陵或说湖北宜都市),江关等险要之地。
所以,如今,镇南大将军岑彭对夷陵,夷道等各个要点的进攻,虽经数次战斗,依然不能攻克,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刘秀得知东方战线征南大将军岑彭进军不利。
于是,刘秀立即派遣大司马吴汉率领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征发南阳,武陵郡的郡兵,桂阳,零陵,长河的运输士卒,以及水军部队等武装部队,总计六万人,骑兵五千人,增援征南大将军岑彭。
吴汉大军与岑彭大军在荆门(湖北荆门县南)胜利会师。
征南大将军岑彭集结水军战舰数千艘整顿待命。这时,两位汉军将领,却为陆战,水战问题发生了争议。
大司马吴汉认为各郡派来的水手,运输士卒等,只会白白地消耗军中的粮食,就打算立即把他们遣散回去。
岑彭却认为公孙述的兵力强大,而且依靠长江天险守卫,没有水军不行,绝对不应该遣散,坚决反对。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吴汉凭借自己的大司马的崇高地位,勒令岑彭执行自己的军令。岑彭不服,只好紧急上书皇帝努力争取。
岑彭的谋略,获得了皇帝刘秀的支持。刘秀紧急向荆门将领下诏,部署汉军的作战方略:
“诸位爱卿,大司马(吴汉)习惯步骑陆战,不熟悉水战。荆门方面的战事,必须水陆配合才行。因此,战事由征南大将军(岑彭)全权负责。”
于是,荆门战场,就由岑彭担任总指挥。
闰三月,征南大将军岑彭为了阻断与孤立敌军,割掉长江南北两岸—荆门与虎牙两山之间的敌人的据点,就首先以攻夺蜀军长江上的浮桥为目标。
因此,岑彭下令在军中招募敢于攻击敌人浮桥的勇士。下令最先攀登上的,有上等奖赏。
偏将军鲁奇,挺身而出。他接受主将的命令,在军中寻找勇士,组织特别突击队,率军首先攻击敌军浮桥。
汉军攻击很快开始。
那时,正当三月,东风正烈。鲁奇率领自己的敢死突击队,乘坐灵巧小艇,逆长江流水而上,直冲浮桥。
当小艇冲到桥柱上时,不料,汉军小艇被桥柱上的敌人的铁钩勾住,突击队脱身不得。汉军小艇进不能进,退不可退,情况十分危急。
眼见己军面临绝境,偏将军鲁奇唯有率领众将士与敌人殊死力拼。汉军突击队不断地把自己手中的火炬投掷上蜀军的浮桥,希望能够烧掉敌人的浮桥,并且阻止敌人增援部队对自己的突击队的攻击。
鲁奇的计策果然受到了奇效。
蜀军的浮桥很快着火,火乘风势,迅速地熊熊燃烧了起来,蜀军不能遏止。
不多久,蜀军指挥部所在的桥楼,也在大火中烧毁崩塌。蜀军顿时一片混乱,纷纷逃窜躲避。
见敌人的阵脚已乱,岑彭急忙率领自己的主力舰队,顺着火势,向前进击。汉军所向无不披靡。
蜀军守军更加地恐惧混乱,他们急忙后撤。慌乱中,蜀军落水溺死者达到数千人。
汉军水陆并进。
蜀军再也不能抵御。公孙述的部将王政斩下主将大司马任满的首级向岑彭投降,汉军生擒蜀将南郡太守程泛。
翼江王田戎见势不妙,急急率领自己的败军快速撤离。败军后退到江州(四川巴县)固守,等待公孙述的救援之军。
因此,汉军很快就完全攻克了夷陵(湖北宜昌),夷道(湖北江陵)等各个要隘。田戎、任满所防守的城邑也都打开城门投降汉军,岑彭于是长驱直入,率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逼近江关(四川奉节县东)。
这时,刘秀再给公孙述写去了一封信,信中陈述了趋福避祸的道理,希望公孙述能够认清形势,并表示君王承诺的话就像丹青一样永不变色,希望公孙述能够归顺。
公孙述看完书信之后一再慨叹。他把刘秀的亲笔书信交给亲近的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看。张隆和常少都劝公孙述投降汉室。
公孙述却依然固执己见,他叹息道:“唉,兴衰都是由天命决定的。天底下难道有投降的天子吗?”身边的人都不敢再劝谏了。
公孙述凭险据守的战略意图就这样很快地彻底失利。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9/1111103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