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傲世皇朝全文小说 > 第142章争权夺利匈奴分裂老骥伏枥马援南征(1)

第142章争权夺利匈奴分裂老骥伏枥马援南征(1)


建武二十三年正月,南郡(湖北江陵县)境内的少数民族潳山蛮又发动变乱。刘秀急派武威将军刘尚,把他们击破。然后,把整个部落七千余人,统统迁移到江夏郡(湖北黄冈县),后称沔中蛮。

然而,不久,武陵郡(湖北常德市)境内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等,也发动变乱,号称反抗暴政。他们公然反叛汉庭,寇略郡县。首领相单程等凭借占据的险要地势,大肆骚扰剽掠邻近的郡县。刘秀又急派武威将军刘尚征发南郡,长沙,武陵等郡兵力,率军讨伐。

武陵郡此郡在战国时就赫赫有名,原称黔中郡。境内的少数民族剽悍善战。当初,楚国二十一任国王芈槐,就为了保护此郡而丧生。

起初,刘尚乘着在南郡得胜的威势,一路进军,所到之处,武陵郡蛮族士卒闻风而逃。刘尚更加得意忘形。他无所顾忌地率领大军一万余人,沿着沅江,逆流而上,轻率地冒险深入蛮族的重地五溪(湖南沅陵县西)。

因山深水急,舟船无法上行,刘尚只得沿着山路挺进。他们越走越远,渐渐地进入了树木参天,人烟稀少,云雾缭绕,山峰峭立的蛮族中心地区。而刘尚大军携带的粮食很少,南方天气闷热潮湿,士卒疲惫不堪,有的患上疾病,形势对刘尚大军极为不利。

这时,反叛的武陵蛮族已经知道了汉军的弱点,他们先是实施了屯聚守险的战术。刘尚大军无法前进,粮食吃光后,只得后撤。这时,武陵蛮借着天险,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包围攻击汉军。刘尚大军崩溃,全军覆灭,刘尚也战死军中。

消息传到京师,朝廷震惊,刘秀急召文武百官,谋划剿灭大计。

那时,匈奴内部的纷争越发加剧,开始有利于汉庭北部边疆的安宁。

最初,匈奴汗国二十任单于栾提舆的弟弟——右谷蠡王栾提知牙师,依照匈奴汗国兄终弟及的即位顺序,应该当左贤王,也就是储君,可以接替单于的宝座。

可是,匈奴汗国二十任单于栾提舆打算破坏这个祖宗定下的规矩,准备把他的单于宝座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于是,他故意陷害弟弟右谷蠡王栾提知牙师,把弟弟诛杀。

匈奴汗国贵族阶层,以及部众,对二十任单于栾提舆破坏即位的规则极为不满。

那时,十九任单于栾提知有一个儿子叫做栾提比,当右薁鞬日逐王,统御匈奴汗国南疆八大部众。

他闻知二十任单于栾提舆的弟弟——右谷蠡王栾提知牙师,被其兄害死,欲传位与其子,心中愤愤不平。他对贵族们抱怨说道:“当初,我们的祖先十四任呼韩邪单于立下遗嘱,要儿子们兄终弟及。按照我们匈奴汗国祖宗立下的规矩,应该是兄终弟及。如果传弟,那么应该是右谷蠡王栾提知牙师继承单于之位。如果按照父传子的原则,应该是我继承单于之位。可是,如今,单于栾提舆却违背父命,杀弟立子。如果不传弟,而传子,就根本轮不到栾提舆当单于,因为我栾提比才是十九任单于栾提知的长子。”

贵族们都认为栾提比的说法有理。

于是,栾提比开始对栾提舆猜疑,恐惧,怨恨,每年正月,他都很少到王庭朝会。

栾提舆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举动引起了贵族们的不满,栾提比的情况有异。因此,他派出自己的亲信,两位骨都侯,到栾提比那里协助栾提比,实际是监视和监督栾提比的部众,及时对他的反叛图谋予以制止。

后来,栾提舆去世,他的儿子栾提蒲奴即位二十二任单于。栾提比见栾提舆果然是传位与其子,于是更加地怨恨。

为了寻求外部的帮助,栾提比秘密地派出亲信的使节——身为中原人的郭衡,带着匈奴汗国的地图,前往河西郡拜见太守,表达归附汉庭的愿望。

栾提蒲奴的亲信,两位骨都侯,隐约地觉察出了栾提比在暗中酝酿着一场巨变。

不久,五月,匈奴汗国依照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中的戌日在龙城举行祭祀天地的规矩,召集王爵以下出席祭天仪式。两位骨都侯先行出发,偷偷向二十二任单于栾提蒲奴告密,检举栾提比的异常举动,建议单于乘机诛杀栾提比。

不料,栾提比的弟弟“渐将王”,在中央御帐探听到了单于的密谋。

于是,他飞马前往哥哥营帐,向哥哥栾提比通报消息。

兄弟俩不动声色,暗暗地集结南疆八部的武装兵力,大约四五万人,预备等到两位骨都侯回营时,先行斩除他们,然后吞并他们的部众。

两位骨都侯回到大营附近,眼见情势不妙,急忙丢下自己的部众逃离,回转王庭,向单于栾提蒲奴汇报。

栾提蒲奴闻听大惊,急忙派出自己的精锐骑兵一万余人,准备攻击栾提比。大军行进到栾提比大营附近,栾提蒲奴眼见栾提比军容强大,早已经严阵以待。他不敢进击,只好立即率领自己的大军撤回。

自此,单于栾提蒲奴与日逐王栾提比的对立公开化。

到了建武二十四年正月,匈奴汗国南疆八大部落首领,共同议定,推举日逐王栾提比即位二十三任单于,与祖父十四任单于呼韩邪单于的称号相同;并立即派人到汉庭五原郡求见太守,表达永远愿为中国的藩属,抵挡北方蛮族侵略的意愿。

闻听南匈奴归附的消息,刘秀欣喜若狂。他连忙举行御前会议,要大臣们提供意见。

面对着如此的好事,大多数文武大臣却是将信将疑,心存犹疑。

大家一致认为:“陛下,我们不应该答应匈奴的归顺。原因在于,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不久,经济空虚,经不起大的折腾。而且,蛮族这样做,真假难辨。如果是诈降,就会使汉庭荣誉受损,徒增羞辱,招来笑柄。即使真是归顺,为了安抚他们,我们必然会大力的赏赐。恐怕得不偿失。”

闻听大臣们如此建议,刘秀心里有些不乐,但也不愿打击大臣们的好心的建议。

这时,五官中郎将(宫廷高级禁卫指挥官)耿国挺身而出,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一时,引来大臣们的怒目相对。耿国因“素有筹策,数言边事”而深受刘秀的器重信任。

耿国看了看皇上,只见刘秀微笑了一下。他的胆气更壮了一些。

“诸位大人,你们的看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异则事异。同匈奴建立亲善关系,是利大于弊。虽然有大人先生们坚持要乘着匈奴内乱,消灭掉匈奴,但微臣以为,从商周以前,匈奴就危害中原,匈奴的力量不可小视,当战争爆发,必然是两败俱伤的局势。

所以,陛下,微臣以为,我们还是应该依照孝宣帝(西汉十任帝刘询)的前例,接受南匈奴汗国的归附。如此,则可以安境息民,促进朝廷的安定,避免匈奴连年入侵,穷于应付的处境,对朝廷的长治久安极为有利。

当南匈奴汗国归顺之后,我们可以命令他们在东方抵挡鲜卑的侵扰,北方抵挡北匈奴汗国的袭击,并作为四方蛮族的榜样。这样,我们沿边各郡的秩序,就可以迅速恢复正常,还可以减少戍边将士,减轻劳役,一举几得。”

听了耿国的分析,大臣们如梦初醒,纷纷地表示赞同。

于是,刘秀同意了南匈奴汗国归附的请求。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9/1111100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