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发酵
“我被罢官了?”
殷秋白连忙道:“不是罢官,是停职留任,陛下最近要烦恼的事太多了,牧公子您写奏疏应该简明扼要,不要写得太多冗余。”
牧青白摇摇头道:“我不写得严重点,我怕陛下不会看到心里去。”
殷秋白无语的望着牧青白,陛下确实看进心里了,陛下都快气炸了。
“要是把牧公子放到军队里去,在城下叫阵一定能事倍功半!”
牧青白疑惑的皱了皱眉,突然一笑:“哈!你在讥讽我!”
“绝对没有!”殷秋白双手慌忙。
牧青白哈哈大笑道:“太好了,白小姐你总算有点幽默感了!你总是对我如宾客一样尊敬,搞得我很不自在,在这府里住着也有点疏离感,你现在跟我开起了玩笑,好像有点朋友的感觉了。”
殷秋白一愣,她没想到牧青白竟是这样想的,接着又不由得笑了一下。
牧青白掏出银子:“这是我这个月的俸禄,不多,给你,算是我的住宿费。”
殷秋白噘了噘嘴,带了几分嗔怨:“牧公子这样,反倒不像是拿我当朋友了。”
“哈哈,说的也是。”牧青白叹了口气:“唉,以后少了一个消遣的工作,真是无聊啊。”
殷秋白闻言瞪大了眼睛道:“你给陛下写谏言就是为了消遣?”
牧青白一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顿时给了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牧公子,我听说你在等一个来自战场或是江南的消息?”
殷秋白小心的试探道。
牧青白点点头,他不意外“白秋音”知道自己曾对小侍女说过的话。
要是她不知道,牧青白反而要惊讶了。
他只是府中一个客人,“白秋音”才是主人。
殷秋白见他神色无虞松了口气:“牧公子勿怪,我实在不太明白,能否请牧公子明说?”
牧青白有些为难:“不行啊,虽然说我俩是朋友,但是一码归一码,你这问题有点敏感了嗷!”
殷秋白知道与牧青白交流不能太唯唯诺诺,当即严肃道:
“牧公子,江南和战场,我都一无所知,若我就这样进驻江南,将来事起后,无论是江南还是京城,我都兼顾不了!你不会想看到我遇到那样的局面吧?”
“啊这……应该不至于影响到你吧,你是收尾的,跟你没关系。”
收尾?殷秋白目光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她抓住了重点。
“牧公子,以你的高绝才智,即便对我说了也影响不到你的吧!”
牧青白揶揄的笑了:“你在捧杀我。”
殷秋白脸微红,“咳,战场局势焦灼,江南情势狰狞,我一人之力恐怕就算知道点辛秘也无法撼动大局,你就当是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吧!”
“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啊!”
殷秋白幽怨的看着牧青白,这家伙真是软硬不吃啊!
牧青白被她看得浑身发毛,连忙别开脸。
殷秋白幽幽的说道:“牧公子,你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孤独吗?”
牧青白尴尬的问道,“为啥?”
“因为是你亲手拒绝了所有主动递来的善意。”
殷秋白说完起身要走。
牧青白张了张嘴,又挠了挠头。
哒哒哒。
殷秋白走到门外,困惑的扭头往里偷看。
她明明都是按照虎子复述的来做的。
为什么牧青白在兵部尚书处把这招欲擒故纵用的游刃有余,她却不行?
这时候,牧青白突然转身看向门口。
二人目光冷不防相撞。
牧青白率先发出笑声:“哈哈,我猜对了!你果然是在诈我!”
殷秋白羞得脸红了,挽尊似的辩解道:“但是话不是假的!”
“哈哈,不要猜了,你只需要知道,我不可能害你,我们是朋友嘛,我们是同一阶级的,所以我们拥有共同的阶级敌人!”
“什么阶级敌人?”
“高人一等的权贵们。”
殷秋白脑中仿佛乍现灵光。
她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
江南与战场,对应着两个不同的阵营。
江南的改稻为桑是针对文官集团的一次攻击。
那这战场上,是不是也有牧青白的手笔,他要对付的正是那些武将?
殷秋白脸色骤变,转身疾步往外走去。
……
……
一场战斗最重要的是什么?
若是问一个外行人,他的回答一定是精兵强将。
精兵强将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后勤补给。
一场战斗的兵力减损和军需消耗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尤其是北境的战争,距离国都如此遥远,敌人军力并未摸清,军需和兵力从国都带过去显然不现实,只能就近从各个州府调集。
朝廷的文书,一来一回,又是不少时日。
北境根本耗不起。
但后勤官突然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灵光,将一本本空白的簿子盖上骑缝印。
在军中算好军需,在空白文书上写下,去州县调集军粮后,抵达军中,算清楚这一批军需的损耗,分毫不差的在文书上写下运回来的军需数量。
由此,北境之战的军需保障竟然滴水不漏。
“这操作简直像是有人刻意传出来的一样,一板一眼的,哈哈,但是说起来也真是好用。”
粮官哈哈笑着对县衙里的典史说道。
他说着,将刚刚着墨的文书吹干,交给了典史,好入册,之后再由县衙的人送到州府,州府再将文书送到京城。
典史也赔着笑:“大人说笑了,要不是大人,下官还真不知道竟然可以这样搞,还得是军中的有见识。”
粮官被吹得飘飘然,摆了摆手道:“也得多谢你们配合,好了,我也该启程了。”
典史一愣,下意识抬手拦粮官收起文书的手,“大人,您这……这……”
粮官哈哈笑道:“不要急,这一路上难说有点什么刮风下雨,虽说在军中这点损耗算不得什么,但是要是能精准些,说不定还能得到上头的褒奖,等我抵达军中时,再将数额算清楚,写上去。”
典史愣了愣,嘴张了张,似乎觉得哪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只能赔着笑,送着军中的护粮队离开。
但回过味儿来,他又匆匆忙忙去找了知县大人,将此事说了一遍。
这事儿本来用不着惊动知县,军中调集军粮,他们配合就是了,到时候再将调集军粮的文书呈递到州府,乃至朝廷,那就算完事儿了。
可这毕竟有违常理,似乎有些不符合规矩。
偏偏这又是战时,战时不能以常理一概论处。
知县听完后,皱着眉思忖片刻,“这事儿啊,有上面的人头疼,军中的人,咱们没必要得罪,要知道既然有运粮官来到咱们这县城这样干,别的县肯定也是如此,这叫窥一斑而见全豹!”
“是~大人。”
知县正要走,临了觉得不保险,又折返回来吩咐道:“你替本官写一份奏表,呈递上去,记住,要事无巨细!”
“下官遵命。”
(https://www.vxqianqian.cc/4391/4391359/3193508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