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明末钢铁大亨 > 1932、富且昌、寿而康,

1932、富且昌、寿而康,


没想到,这个队伍里,只要是病人、孕妇、哺乳期的妇女和婴儿,都有这个待遇。这让这些灾民十分震惊。

  他们一路到了东胜,在东胜巍峨的东门下,进了火车站。然后又上了火车,在闷罐车里吭哧吭哧的几天摇晃后,终于某一天,沉重的钢门滑动着打开了。

  他们被驱赶着下了车。

  谷家人四顾茫然,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所有人都注意了,这里是交河故城,是一个镇子,叫做交河镇。属于吐鲁番州高昌县管辖。今后你们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一个军官拿着铁皮大喇叭喊道。

  “老爷,会给你们一个小家庭分五十亩地。都是水浇地。用来八成种棉花,两成种小麦、小米和玉米、麻。一会按照家族为单位,排队去前面的帐篷去洗澡,然后发新衣服。都记住了吗。”

  人群轰的一下子炸开了。五十亩地不惊人,西北地很多,但是天灾面前并没有什么卵用。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可是水浇地就不一样了,这是水浇地。他们都傻了。

  后面的流程和以前的移民一样。泡澡,搓澡,洗头并去除寄生物。他们的衣服被扔进沸水大锅里蒸煮消毒。出来时发了里外新衣服。和棉衣裤。

  很快谷家被迫分家了。因为授田是按照一夫一妇加上孩子为单位的。成年但没成家的跟着父母算一个家庭。

  翠花和父母弟弟为一户,哥哥和嫂子带着小侄子为一户。都分了五十亩地。这里的土地干旱而荒芜,但是抓一把看看却很肥。就是缺水。

  上面派来的村长告诉他们,这里需要开挖坎儿井,把水引过来。安顿下来就开始组织人力挖井。

  主管道已经通了,都是工兵们爆破开挖的,直径五米的隧道。把天山上的冰雪融水因到了盆地里。他们只需要挖出支线就好。再挖个几十米水就会流出地面了。然后每家每户都需要趁着冬季不能种植,先把灌溉的渠道弄好。开春就可以种地了。

  经过一个冬天的挖掘,他们终于在荒原上把连绵不断,密如蛛网的坎儿井挖好了。把绿洲灌溉渠道也挖好了。

  这得益于上面分发的各种钢制工具。和那些工兵,用小型爆破的雷管助阵。

  看到清澈的雪山融水流出来,流进地里的瞬间,这些人都嚎啕大哭起来。

  干旱给了他们最沉痛的打击,很多家庭都失去了很多成员。全部都是因为缺水。现在他们居然有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这让他们喜极而泣。

  因为上面说了,这些地是永久使用权,可以由长子继承,但不得买卖、出租、转让。其他儿子会给分配新的土地。如果这家人绝嗣土地会被杨府收回。

  虽然只有世世代代的使用权,但也不收佃租。也不需要服徭役。他们只需要在征兵时,每个家庭派出一个壮丁当兵就行。不论有几个兄弟只需要一人当兵。如果是独子,可以免于服役,只在本地当治安民兵即可。

  沟渠放满了水,上面就把水闸关了。

  这个季节很快沟渠的水都冻成了冰。这次放水就是试一下,坎儿井系统的可靠性。

  这些从陕北移民的人,非常适应这里的气候,陕北也是个干旱的地区。他们蹲在地头儿久久不愿意离开。看着沟渠和土地,怎么也看不够。

  他们盘算着,一家三口五口劳动力,五十亩地能产出多少。

  棉花这东西陕北种植的不多,但是,不妨碍他们知道价格。毕竟北方冬季很冷,需要保暖的棉衣。这个时代棉花产量低,价格可不便宜。不是穷人用得起的东西。

  他们是越算越是兴奋。听村长说,开春了,钱庄会贷款给他们,足够购买种子、肥料、农具,还有一家一公一母两头牛,外加一副双铧犁。

  镇子里还有一家专门给棉花喷农药的商社。按照田亩收钱。价格上,杨府还给补贴。成本很低。这下子最后的顾虑也打消了。小虫子也不怕了。

  说实在话,这些农民更愿意种粮食,因为他们都饿怕了。

  虽然上面强制八成的土地必须种植棉花,可是棉花可不便宜啊。比种粮食可赚钱多了。大家伙儿算一算,剩下十亩地种粮食也够吃了。毕竟这是水浇地。

  村长还和大家说,你们好好种棉花,争取产量竞赛上拿到名次。到时候,他就有了底气。他会和上面争取,为每一户争取种植三亩地烤烟的资格。

  因为咱们是边疆地区,有特殊照顾。烤烟可是赚大钱的买卖。

  他们分到了土地,坎儿井通水的当天下午。钱庄的跑街们都上门了。

  后面跟着一群人,有农具铺子的,有卖耕牛商社的,有卖犁铧铺子的。还有日用品铺子的,用车拉着锅碗瓢盆等物资,还有衣服被褥等生活的必须品。家具家什也有。

  最让他们震惊的是可以贷款购买木质房屋,这些房子只需要挖个地下室用水泥和石块砌筑一下,然后在上面组装即可。农民连地窖都省了,地下室可以存放收获的粮食和各种杂物。

  木屋很暖和,保暖性比砖石的好很多。

  每一户都获得了信用贷款。这些贷款可以购买一个座平房木屋,还有全家需要的农具。以及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两头牛,一副双铧犁。

  五十亩地没有牛,可没法耕地。

  他们居然一天之内所有的东西全都有了。剩下的就是种地还贷款了。这让他们有做梦一样的感觉。

  女人们相对轻松,都在家里安顿一家老小,收拾东西。可男人们很快就忙了起来,村长先组织民兵,并且要参加每月几天的训练。

  这里是边疆地区,他们必须有自保的能力。周围可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民族都有,这里是西部蛮荒的世界。只有火器和兵器才有说话的权利。

  没几天,军火商号的人又找上门了。

  他们拿着上面的命令,宣布每家必须置办武器。


  (https://www.vxqianqian.cc/7/7657/82942543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