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父子闲谈
朱雄英才不到一岁,刚和老朱玩没有多大一会,就开始打哈欠,困得不停用小手揉眼睛,这是想睡觉了。
马皇后见状,也不管老朱怎么说,直接抱过来用手轻轻拍着后背。
然后叫上太子妃常氏,还有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起,跟着自己去后堂,一是为了哄小朱雄英睡觉,二是顺便唠唠家常。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看出来了老朱和儿子有话说。
她们女眷在这里不太合适。
朱元璋对着小朱雄英招着手,刻意压着嗓子对他说:来跟爷爷再见……
那怕朱雄英压根没有理会他,缩在马皇后怀里不想动,老朱笑的还是灿烂无比,仰着头一直到完全看不到才算完。
朱标见状微微摇头,自己父亲对雄英实在是太溺爱了。
忽然想起来舅舅马世龙的一句话,等到雄英在长大一些,开始能惹人生气了,你敢当着老朱的面教训他吗?
当时朱标没觉得什么,现在看着情况他还真不太敢……
一下子走了一半人,原本热闹的场面顿时冷清了不少,但也并没有持续太久。
刚才有娘还有嫂子姐妹在,老四朱棣一直忍着没敢说。
这边等她们刚离开没一会,他就再也忍不住了。
拉着二哥秦王朱樉和三哥晋王朱棡,凑到一块开始讲起他此次出京,于海上大败倭寇船队,后趁胜追击登岛大杀四方的捷报!
当然,具体细节没少可以夸大。
可就算如此,老二朱樉和老三朱棡愣是听的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在意老四夸大战果。
什么倭寇船队有战船百余条,登岛追击之时遇到精兵强将千余人,不仅有甲兵齐全,更有火铳百余杆…………
都快赶上茶馆里说书的了。
没办法,老朱对自家孩子的教育,那叫一个严厉。
除去吃饭睡觉以外,都被课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喘口气都难,更别说什么玩乐了。
虽然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在历史上都是极具军事才能的塞王,但他们现在毕竟没有什么实践机会,最多也就是听听老军侯们讲讲故事。
老军侯什么德行?
说五句里四句半都不能听,讲的哪有老四这么痛快。
不行,下次有机会了,一定得去好好求父皇,让自己也跟着舅舅去巡视地方!
最好是边境!
最次也得是有个什么倭寇,匪患什么的!
他俩也得好好开开荤!
看着自家三个儿子,聚在那一块聊的正欢,听着后堂老婆儿媳和闺女,传来的细碎说话声,朱元璋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这一辈子舍生忘死,不要命的打鞑子,赞家业为了什么?
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嘛!
现在眼吧前这一切,不就是嘛…………
朱标看见父亲这样,脸上也是一样的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见白苟端着已经热好的鸭血粉丝汤,还有烧饼走过来,给了眼神示意不用他弄了,他亲自来。
先从一个小碟子里,抓点葱花芫荽放进汤里,再掰开烧饼往里塞几块酱牛肉。
朱标这才把汤和饼一起送到朱元璋面前。
诱人的香味瞬间就钻进鼻子里,把朱元璋的馋虫都给勾了出来,拿起筷子搅拌两下,夹起粉丝和鸭血送进嘴里……
还缺点东西!
“辣子呢?咱妹子做的辣子呢?给咱拿过来!”
白苟早就想到主子会有这么一说,早就把马皇后做的辣子准备好,就放在一边。
这边刚说话,立刻就给拿了过去。
朱元璋笑呵呵的用勺子挖了好大一勺,都给加到鸭血粉丝汤里,然后搅拌匀了,又夹起一筷子送进嘴里。
“嗯!就这个味,没变!”说着又咬下一大口烧饼,大口咀嚼起来。
朱标倒是有些好奇,询问父亲说,“父皇以前是吃过这家的鸭血粉丝汤?”
“你舅舅那个小犊子,没跟你说这家店的渊源?”
“说什么?这家店又有渊源?”
朱元璋看朱标真的是不知道,呼地一笑,把嘴里的烧饼咀嚼几下咽下去。
然后开始给朱标讲起其中的渊源,“这家铺子的老板姓沈,原本是你老丈人常遇春负责扛纛的亲兵,出了名的愣种。”
“你也知道,战场上最惹眼的就是大纛,那场仗也是真急了眼,亲眼看着自己亲弟弟被人剁成了块!”
“把大纛交给别人,自己拎着斧子就扑了出去,愣是折了一条腿砍翻七八个重甲鞑子,把他弟弟的脑袋给带了回来。”
“原本都要升到副千户的位置,但没办法,所以你老丈人就把他安置在京城。”
“谁能想到,一个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愣种,居然还有这手艺。”
朱元璋指了指鸭血粉丝汤,“明明有不少田产银钱攥着,但就是闲不住,拄着个拐出来当肩挑,没想到还真让他给成了!”
朱标默默听完,心里唏嘘不已,又想起在馆子里听到的话,“父皇,现在人家可不是肩挑了,两层楼的买卖,每天去喝汤的多了去了。”
“去年还给小儿子娶了媳妇,听说丈人还是个秀才呢……”
“好啊……也是有福,战场人剁了那么多人不仅没死,还整的有家有业,还给儿子娶媳妇的……”
朱元璋说着开始回忆起从前,想起那些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造反的汉子,到现在剩下的能还有一半吗?
哎…………
又TN的跟个娘们似的淌猫尿……
老朱连忙让白苟,把东西给朱标看看,自己趁着不注意擦掉眼角泪花。
“这是什么?”
“老四今天递上来的,巡视的功夫,不仅打了一仗,还给咱扒出来一件大案子。”
大案子?
朱标翻开奏折,上面写的正是官商勾结,私通倭寇,贩卖军需的案子。
还不止如此,这份奏折不是朱棣写的那份,而是后抄写的副本,在后面半部分续的还有其他东西。
“老四和那小犊子还太嫩,真以为下令封锁了消息,就能瞒得过咱?”
朱元璋夹起一块带油的肠头送到嘴里,自得的说道,“锦衣卫那是咱的人,其他人的令没咱的同意,砍了他们脑袋都不可能听。”
“那边刚发现不对,折子就已经送过来了,当时咱想着这毕竟是老四第一次出远门做事,再加上私通倭寇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禁了。”
“所以咱就没管,让锦衣卫不用再上折子,听老四和那小犊子的安排就行。”
“可是咱没想到啊…………”
朱元璋深深叹息,怒气已经爬上眉眼。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出现私通倭寇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能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老朱并不会死咬着不放。
不值当。
可官商勾结,贩卖军需,他就绝对忍不了一点!
朱标见父亲有些生气,下意识的想要劝解一下,“父皇……”
“别说话,再看看这个。”
应声,白苟又给朱标递上另一份折子。
朱标连忙打开翻阅,这是锦衣卫递上来的折子,里面说的是地方官员运送钱粮,到户部核算的事情。
这不是每年的惯例吗?
朱标继续往后面看,然后瞳孔猛的一缩,空印!
折子明确写着锦衣卫已经查明,各地官吏往来京城户部核算钱粮时,随身都会携带一定数量,盖有官印的空白纸张。
无人觉得奇怪,无人觉得这不合律法,习以为常公开的秘密。
在折子的最后还附有一份名单。
足足三十多人,都是户部的官员,甚至在名字的后面,还写着准确的钱粮数字。
不用猜,朱标都知道这数字代表的是什么。
朱元璋点点朱标拿在手上的折子,“这个,你舅舅也没告诉你吧。”
“这也和舅舅有关系?!”
果然,那小犊子没告诉标儿,一准憋着坏整大事呢。
不过小犊子,手段还太嫩,真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啊,跟咱比就是个连个新兵蛋子都不如。
有些得意的看着儿子朱标,朱元璋慢慢解释说,“在跟老四一起出去巡视的以前,咱就发现那小犊子手底下的亲兵有点不对。”
“成天有事没事的就在户部衙门转悠,一次两次没什么,天天转悠谁信呢?户部管他什么事啊?”
“所以咱就让锦衣卫去户部查了查,看了看,于是就查出来了这个——空印!”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又变了,毫不掩饰的厌恶和愤怒,“这帮子狗官!当了我大明的官,居然还敢玩元朝的把戏!”
“空印,真当咱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吗?!”
朱标缓缓放下折子,脸色阴沉,空印的把戏同样他一清二楚。
只是有一点他还没想清楚,舅舅为什么对空印的事感兴趣?
明知道空印事关重大,却一直忍着不说,只是让人一直默默的查。
舅舅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https://www.vxqianqian.cc/598/598786/3227793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