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免费 > 第53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第53章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得到二哥李世民的准许之后,李秀宁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却看到书房内很是昏暗,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二哥,天快黑了,你怎么不点灯呀。”

李秀宁嘴上说着,随手就拿来火折子点亮了书房内的烛台。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黑暗更容易让我沉下心来去思考问题。”

李世民淡淡做出解释,却没有阻止妹妹的举动。

当书房内的灯烛都被点亮,整个书房登时一派灯火通明。

在烛光的映照下,李秀宁看到李世民一脸忧虑之色,跟自己印象中那个意气风发的二哥完全是判若两人。

她迟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轻声问道:

“二哥,你是不是还在因为薛仁杲的事生父亲的气呀?”

李世民抬头看了她一眼,随即轻轻摇了摇头道:

“父子哪有隔夜仇,我即使再大的气性,过了这么多天也该消气了。”

李秀宁听二哥没有在生父亲的气,心中不由暗暗暗暗松了一口气,只是面上越发有些不解:

“既然你已经不生父亲的气了,为何还要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这么多天。”

李世民又看了她一眼,随即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别人不了解我,你还不懂我这个二哥吗?从小到大哪次遇到什么事我不是喜欢将自己关在房间一个人静静思考。

我之所以将自己关在书房这么多天,只是在思考李家的出路罢了。”

李秀宁虽说理解二哥的做法,但她想不明白二哥为何如此忧心:

“二哥,虽说军国大事我没你懂,但我听说薛仁杲为人严苛酷虐,不得人心,父亲杀了他也算是师出有名。

只要今后好生安抚他的旧部,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你为何会如此忧心呢?”

李世民听完并没有马上做出解释,只是轻轻拉开面前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小卷鸽信递给李秀宁,叹了一口气道:

“这是我们安插在中原的细作通过飞鸽传书送回来的最新线报,你看过之后便明白我为何如此忧心了。”

李秀宁怀着满心疑惑从二哥手中接过鸽信,展开一看,一双杏目登时瞪大。

鸽信上说,秦昇派瓦岗旧将徐世勣劝降了兴洛仓的守军,并在他们献城投降之后,信守承诺放他们带着家人和财产离开,并没有趁机加害他们。

“你明白了吧,同样是献城投降,秦昇没有为难那些投降的瓦岗将领,我们李家却将投降的西秦国将领杀得一干二净。”

李秀宁还未从最初的惊愕中回过神来,耳边便想起了二哥李世民很是无奈的声音:

“秦昇能够做到言出必行,我们李家却是出尔反尔,试问今后天下如何看待我们李家。

只怕我们唐军将来再去攻打其他城池,城中守将必然拼死抵抗,誓不投降,因为他们担心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条,拼死抵抗反而有一线生机。

相反,若是秦昇率军攻城,对方知道只要自己献城投降,秦昇便会信守承诺放他们一马,这让他们如何坚定得了抵抗的决心?”

说到最后,李世民的语气变得越发凝重和忧心。

李秀宁这才明白自己二哥忧心的根源所在,虽说子不言父过,但她还是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道:

“如此说来,父亲杀了薛仁杲等人,倒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脑海中不断回响起秦昇之前跟他说过的那番话——

“如果你不……你便无法给你父亲一个交代……很多事其实你自己都身不由己。”

自从当日劝不回秦昇之后,他再一次体会到了这种身不由己的无力感。

李秀宁看出了二哥的无奈,心情也不由一阵黯然,却不知该如何去宽慰他。

就在兄妹二人相对无言时,一名亲兵却在门外高声通报道:

“二公子,唐王派人来府上传话了,说是李密的使者到长安了,唐王要你现在立即去一趟唐王府。”

“好,我知道了,你告诉父亲派来的人,我随后就到。”

听到李密的使者到来,李世民脸上看不到一丝意外。

因为早在李密的使者到来之前,他便建议父亲应该出兵帮李密一把,绝不能坐视李密被秦昇和王世充联手攻灭。

可他的建议却遭到兄长李建成和重臣裴寂的反对。

李建成认为,虽说如今李家已经拥立杨侑,不再效忠杨广,但名义上还是隋臣,而李密则是反叛朝廷的乱匪。

若是李家出兵帮助李密,不仅师出无名,而且无疑是在告诉天下人他们李家跟乱匪勾结到了一起,会严重败坏他们李家的名声。

至于裴寂,则认为李密虽然在虎牢关败给了秦昇,但他手中还有十万兵马,实力依旧不能小觑。

他们李家与其过早介入这场战争,还不如坐山观虎斗,等他们双方斗得两败俱伤之后再视出手,坐收渔翁之利。

最终,父亲李渊同意了兄长李建成和心腹裴寂的意见,没有让他派兵去支援李密,让李世民也很是无奈。

如今李密派来求援的使者到了,就看事情有没有转机了。

……

当李世民匆匆赶到唐王府内书房时,看到自己的兄长李建成和父亲最信任的两个谋士裴寂和刘文静已经早他一步先到了,正在为是否出兵支援李密的事争论得不可开交。

兄长李建成和裴寂还是坚持他们的想法,认为李密对杨侑称臣并非出自本心,只是为了让他们李家出兵支援瓦岗军罢了。

他们李家不该为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名头,贸然介入这场战事,坐山观虎斗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刘文静则认为既然李密愿意对杨侑称臣,他们就应该出兵去保住李密和瓦岗军。

因为只要保住了李密和瓦岗军,就是保住了一股牵制秦昇和王世充的力量,使他们暂时无暇顾及李家,让李家有充足的时间去吞并李轨梁师都刘武周这些小势力,不断壮大自身实力。

看到李世民到来,书房内四双眼睛不由齐刷刷看向他,李渊更是一脸和蔼问起了他的意见。

李世民并没有立即开口,而是暗暗观察了书房内几人的神色。

他见裴寂满脸得意之色,刘文静却是一脸无奈,当即便猜到父亲是倾向于支持裴寂和大哥。

他知道以父亲的固执,即使自己现在开口支持刘文静,也很难说服得了他出兵的支援李密。

于是,他便决定另辟蹊径,一反常态和起了稀泥:

“父亲,我觉得大哥、裴长史和刘司马说得都有一定道理,父亲不妨折中一下。”

李渊见李世民竟然破天荒没有支持刘文静,心中不由一阵奇怪,但听到他有折中的办法,当即便来了精神,笑着问道:

“哦?世民你不妨说说看怎么个折中法。”

另外三人也将目光投到李世民身上,都想听听他口中所谓的折中办法。

李世民笑了笑:

“父亲,既然李密愿意对杨侑称臣,我们自然不好将他拒之门外,以免寒了其他人的心。

可若是我们贸然出兵介入这场战争,又很容易引火烧身。

因此孩儿的想法是,我们不妨让杨侑接纳李密的称臣,同时以驰援瓦岗军的名字挥师东进。

但等大军到了潼关,我们就下令大军原地休整,在潼关坐山观虎斗,待他们两边斗得两败俱伤之后,我们李家再视情况要不要出手!”

“妙!妙!妙呀!”

李渊听完李世民的计策不由拍手一连说了三个妙,随后便给了李世民一面调兵金牌,要他立即率领三万精兵进驻潼关,随时准备与秦昇王世充率领的隋军一战。

李世民恭敬从李渊手中接过金牌,随后便辞别李渊,匆匆往城外的军营去了。

可当他点齐三万精兵从长安城外的大营开拔之后,便立即下令全体将士急行军,星夜兼程赶往金墉城驰援瓦岗军。

有将领对此表示质疑,李世民却表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其他人只管听从他的命令行事,若是将来唐王怪罪下来,自有他一人承担。

听到李世民这么说,军中再无人敢反对,大军当天晚上便披星戴月赶起了路。

一直到大军出了潼关,李渊才得到消息,气得立即派人去追回李世民,却怎么都追不回了。


  (https://www.vxqianqian.cc/4452/4452009/3170120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