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李世民: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李密逃出金墉城之后,身边不少亲兵都劝他去河北投奔窦建德,毕竟天下人都知道窦建德是个厚道人,必然会收留他的。
可李密想到窦建德曾经对自己称臣,如今自己跑去投奔他,不是自取其辱吗?
更何况,窦建德实力不如之前的瓦岗军,如何挡得住秦昇的北上,到那时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想到此处,李密当即要一众亲兵护着他往西,他要去关中投奔同姓的李渊。
因为在他看来,若是天下能有人是秦昇的对手,那就只能是有关陇贵族支持的李渊了。
而且李渊将来一旦决定东出,他便可以再次打出瓦岗的旗号,重新聚拢人马,东山再起。
只是他们一行人往西没走几里路,经过一片密林之时,密林中突然冲出一队兵马,惊得李密险些从马上跌落下来,嘴上更是忍不住哀嚎一声:
“吾命休矣!”
对方听到他的声音都不由停下了脚步,随后便有人很是激动问道:
“是魏公吗?我是伯当呀!”
李密听出了是自己心腹大将王伯当的声音,一时忍不住喜极而泣道:
“伯当,是你呀,太好了,你也逃出来了?”
很快,王伯当便从黑暗中走了出来,重重跪在李密面前,泣声道:
“伯当无能,没能击退隋军,守住金墉城,望魏公责罚。”
李密上前扶起王伯当,叹了一口气道:
“我见识过秦昇麾下兵马的厉害,连我自己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又怎么会怪罪你兵败呢……总之,你平安无事就好。”
王伯当听了李密的话,心中越发羞愧和感动,哽咽着说不出话。
此时李密看着王伯当,又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伯当,如今我一败再败,已无尺寸之地和一兵一卒,你还愿意继续追随我吗?”
王伯当目光炯炯看着李密,随后重重施了一礼道:
“当初杨玄感兵败,魏公深陷囹圄,尚且能巧使妙计脱困,最终打下了瓦岗霸业。
如今魏公虽败给了秦昇,但我们都愿继续追随魏公,助魏公东山再起!”
“我等皆愿追随魏公,助魏公东山再起!”
王伯当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几百名败兵便纷纷跟着振臂高呼,震得林中不少鸟儿四处惊飞。
李密听得一阵心潮澎湃,当即对着王伯当和一众败兵重重一抱拳道:
“多谢诸位,若是我李密他日能够东山再起,必然不忘你等今日的之情义。”
随后,李密便领着王伯当等人披星戴月一路往西而去,以免被身后的追兵给追上。
等到天微微亮时,他们已经进入了弘农郡的地界。
在这里,他们竟然意外遭遇了唐军的斥候,这才得知道唐王李渊次子李世民率领的援军已经星夜兼程赶到了弘农郡。
李密心中不由又是一阵懊恼,若是自己能够多坚守一个晚上,恐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不过懊恼归懊恼,他还是强打起精神,跟唐军的斥候去见了秦国公李世民。
当李世民见到李密之时,当即翻身下马,给李密行了一个子侄礼:
“侄儿世民,见过叔父。”
自从瓦岗做大之后,李渊便频频主动去信交好李密,诉说同姓之谊,与李密兄弟相称。
李渊年长李密十六岁,李世民称呼李密一声叔父倒也合适。
可李世民谦恭有礼,李密却不敢在这时候摆什么长辈的架子,连忙上前扶起李世民,口中不住说道:
“贤侄这是折煞老夫了。”
说罢,又跟李世民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听闻贤侄率军星夜兼程赶路,只为驰援金墉城,解老夫之围。
可老夫无能,没有坚守到援军到来,实在是愧对贤侄,愧对令尊呀。”
李世民之前已经从斥候口中得知了金墉城失守的消息,此时再听李密提起,脸上也看不到什么失望之色,反而好言宽慰李密道:
“叔父不必如此,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今日金墉城被秦昇和王世充占了去,改日再率军夺回来便是了。”
李密听完心中不由一阵苦涩,如今他失去的哪里只是一座金墉城,而是整个瓦岗的基业。
但这话自然不能在李世民面前说,只能顺着李世民的话故作感激涕零回应了几句,便被李世民的亲兵带下去歇息了。
李密刚被亲兵带下去,李世民的大将翟长孙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忍不住一脸不屑对李世民说道:
“二公子,想不到这个李密也是徒有虚名,金墉城有十万大军,可他竟连三天都坚守不住,亏我们还星夜兼程赶去驰援他。”
翟长孙是西秦国降将,一向以心直口快著称,之前李渊要杀薛仁杲和宗罗睺等人之时,是李世民不惜触怒和冲撞父亲李渊也要保下翟长孙一命。
翟长孙自然是大受感动,从此便死心塌地为李世民效力。
可此时李世民听完翟长孙的话,却是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很是意味深长道:
“若是李密徒有虚名,瓦岗焉有今日的声势。
他之所以一败再败并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他碰上了比他更厉害的对手。”
另一名大将张士贵知道李世民口中的厉害对手是指秦昇,不由得在一旁感慨道:
“当初唐王派他去招降我之时,我看他温文尔雅,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实际上却是一直深藏不露呀。”
李世民看了张士贵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
事实上,他父亲李渊之所以派秦昇去招揽张士贵,正是因为秦昇的举荐,可以说秦昇算得上是张士贵的伯乐了。
只是如今大家各为其主,这件事还是不要让张士贵知道为好。
此时翟长孙又忍不住在一旁询问道:
“二公子,如今金墉城已经丢了,我们是继续往东还是即刻撤军回关中?”
李世民看着东边的方向,语气悠悠道:
“若对手只有一个王世充,我会命人扮作我率军围困住洛阳城,逼王世充不得不从金墉城率军回援。
之后我再率一队奇兵半路伏击王世充的兵马,只要王世充一败,金镛城自然不攻自破。”
说到这儿,李世民突然轻轻叹了一口气:
“可如今我们的对手是秦昇,若是用这招对付他,很可能会被他识破,最终不仅夺不回金镛城,反而有可能将我们带来的三万援军给搭进去。
罢了,传令下去,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立即撤回关中。”
安排好撤军事宜之后,李世民似乎又想到什么,当即唤来一名亲兵,摘下腰间一枚价值不菲的玉佩交给他:
“你去一趟金墉城,替我将这枚玉佩交给秦昇,就说他和丹阳公主的婚礼我是去不成了,这枚玉佩权当是我提前给他的贺礼,替我祝他和丹阳公主百年好合,儿孙满堂。”
……
当秦昇在金墉城收到李世民亲兵送来的玉佩之时,一时间很是好笑。
世民兄,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
我娶的是你媳妇!
(https://www.vxqianqian.cc/4452/4452007/3170119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