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镇民变王莽发兵攻宛城义军失利
先前,闻知各地反叛浪潮风起云涌,王莽是恼火万分。
四月,王莽下旨兵分三路,派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讨伐东方“赤眉”大军;派遣大将军孔仁,围剿河南南阳郡一带义军;派遣大将军严尤,陈茂,征剿绿林(湖北当阳县北绿林山)义军。
起初(公元年),琅琊郡(山东诸城)人樊崇等人,饱受饥饿的折磨,他们不满王莽苛政,在莒城(山东莒县)聚集数百人起兵。附近饥民,都敬服樊崇的勇敢公正,闻风响应。吕母死后,她的部众也投靠了樊崇。
于是,一年之间,樊崇部下很快集结到一万多人,声威震动山东各郡。
樊崇老乡逄(pang)安,东海郡(山东郯tan城县)人徐宣,谢禄,杨音,刁子都等也聚众起兵。他们与樊崇联合,抢劫掳掠。官军无可奈何,饥民大军,声势越发强盛。
樊崇与部下约定:“杀人抵命,伤人养创。”,以此笼络人心。他以三老(教育官),从事(参谋官),卒史(法警)等下级官员称号来称呼自己的首领。
其实,樊崇饥民队伍同绿林饥民队伍一样,他们不过是为生活所迫,希望苟延性命,才铤而走险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政治野心,同南阳刘縯豪强部众一开始就有政治目的,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只盼望年成能够好转,水旱灾害减轻,然后继续回乡务农,保全性命。
然而,王莽高高在上,却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饥民们起兵的真正原因。他不仅对百姓们的灾难与痛苦置若罔闻,而且把他们看做朝廷的心腹大患,一心要置造反队伍于死地。
于是,他一意孤行,枉顾人心民意,一力派遣大军攻击饥民,试图一举平定民变的蜂起。
樊崇诸人闻之官军进攻,当然不愿坐以待毙。他恐怕与官军大战时,部众容易与官军混淆,难以分辨敌我,以致误伤己军。
于是,他下令部下都用朱砂涂抹双眉,与官军加以区别,大军因此号称“赤眉”。
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领装备精锐的朝廷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攻击。
他们狂妄之极,把樊崇大军看成一小撮不堪一击的毛贼。官军纪律涣散,沿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悲痛欲绝。
百姓对官军恨之入骨,视若寇仇。他们只有大声哀号:“宁愿碰见赤眉,不愿遇见太师(王匡);太师还算仁慈,更始(廉丹)却要杀人!”人心向背,已经确立。
地皇三年(年)七月,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大军,开始猛力攻击赤眉大军。
两军在成昌展开会战。赤眉军同仇敌忾,勇不可挡,官军大败,死伤累累。自此,赤眉威震天下,声势越发浩大。
起先,王匡王凤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攻占了附近许多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夫,这支义军就发展到七八千人。
王莽后来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结果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趁势又攻下了几座县城,并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把官家粮仓里的粮食,一部分分给当地穷人,大部分搬到绿林山去。
为了活命,投奔绿林山的穷人也越来越多,起义军迅速增加到五万多人。
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死了一半,元气大伤。还有一半人只好打算离开绿林山,四处活动,肆意劫掠,以苟延活命。
地皇三年(公元年),绿林首领们商议,决定各自号称将军,分部转移。
王常,成丹等,向西方的南郡一带移动,称为“下江兵”(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
王凤、王匡,马武,朱鲔(wei),张卬(ang),等向北进入南阳郡一带,称为“新市兵”。
新市兵攻打随县时,平林人陈牧、廖湛也率众响应。于是,绿林军中又增添了一支平林(在今湖北随县东北)兵。西汉宗室刘玄,这时也投身于平林兵中,加入绿林队伍。
刘玄字圣公,是刘秀的族兄。
刘玄的弟弟无故被人所杀,刘玄深为痛苦,发誓为弟弟报仇雪恨。于是,他交结宾客要报弟弟冤仇。宾客杀人犯法,报了仇恨,刘玄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就逃到了平林。
官府就把刘玄的父亲刘子张抓了起来。刘玄假装死去,叫人拿着自己的讣告回归家乡舂陵,官府才放出刘玄的父亲刘子张。
刘玄不敢归家,只好四处逃匿。
七月,当王匡、王凤、马武及其分支队伍朱鲔、张卬等北入南阳,进攻随县未能攻下的时候,平林人陈牧、廖湛复聚众千余人,号平林兵,以响应他们,联合进攻官军。
刘玄因此前去投奔陈牧等,为陈牧的平林兵的军安集掾。
这三路人马各自占领一块地盘,队伍又强大起来了。
后来,“平林兵”,“新市兵”与刘縯大军联合,还取得了棘阳之战的胜利。此是前话,上节已经讲述不提。
得知官军败绩以及饥民队伍日渐强大的报告,王莽是越发恐慌。他再次急令各郡加强围剿,下令中央大军与郡县官军联合,立即攻击绿林大军。
于是,大将军严尤,陈茂,集中优势兵力,攻击王常的“下江兵”。王常,成丹大败,急忙撤退,在山区地带开展游击战,图谋东山再起。
王常,字颜卿。新莽末年,他为了给弟弟报仇,而杀了人,于是逃逸到江夏(今鄂云梦县)避难。
在江夏,他看到王莽托古改制,广大农民遭受了更深重的苦难,心中愤愤不平。
在王莽天风年(公元年),他就与王风、王匡等当地豪杰,在云杜绿林山中(今湖北当阳东北)聚众起义。数月之后,队伍扩充到000人。
当王常、成丹所率的下江兵,因战斗经验不足,势单力薄而失利后,王常等就收集他们各自溃散的余部,在钟、龙(今湖北应山随州)一带重新组合训练,试图东山再起。
不久,义军的声势又起,他们集结大军攻击荆州牧所率领的官军。两军在上唐(湖北枣阳东北)会战,王常绿林军大破荆州官军,遂北征宜秋(今河南泌阳)。
形势对义军是越来越有利。
与叔父刘良,弟弟文叔,刘仲,李轶,以及妹夫邓晨,阴识等将领研究了天下局势后,刘縯是更加地信心百倍。他决定一鼓作气,马上夺取南阳郡朝廷所在地—宛城,用来作为自己大军的根据地。
刘秀对此战略却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大哥,你的计策固然很好!我们也的确需要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可是,对此战略,小弟却有些疑问。
宛城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莽贼也会认识到这一点,守卫郡城的莽贼大军兵力必定十分强大。他们闻听我们将要进攻他们时,势必更要集中更多的优势兵力守卫。
如今,我们的大军人数有限,与官军相比,明显地处于劣势。而且,我们的队伍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与休整,又没有得到更多友军的配合与支持,后勤补给也存在种种问题。
况且,行动之时,我们势必会拖儿带母,带领我们的家眷们一起行动。如果我们留下家眷在棘阳留守,势必要派大军守卫。这样,就会更加分散我们有限的兵力。但假如,我们不派精兵守卫,莽贼大军训练有素,他们派军端了我们的老窝,就会使我们的军心不稳,导致战事失利。
我想这次行动,我们还是先去吃掉那些容易吃掉的敌人,不要去招惹强敌为妙,小心谨慎才是!”
刘縯哈哈大笑起来:“小弟啊,你真是胆小如鼠!前次战役,我们打得官军溃不成军,抱头鼠窜!官军如今早已经吓破了胆,哪里敢对付我们!
我这次,就是要”平林兵“,”新市兵“那些绿林豪杰们看看,我刘縯即使是单独作战,也会取得胜利!
小弟啊,上次作战,兄弟们笑你骑牛作战,是想跑在后边,临阵逃避。我还千方百计为你辩护,说你行事小心谨慎呢!原来你真是如此胆小怕事!你不要再说了,免得慢了我们的军心!”大哥冷嘲热讽刘秀。
刘秀据理力争:“大哥,当时军中缺马,我主动把战马让给其他兄弟,自己骑牛作战。没有想到,大哥你却认为小弟胆小懦弱,贪生怕死。你应该知道,后来,当我们斩杀了新野尉后,我才能够有马骑。”刘秀十分委屈,
“大哥啊,我这样提议,不过是为了避免我们的无谓的牺牲。所以,尽管不合大哥的心意,我还是要说出我的意见,并且还是再次请大哥三思!”
校尉阴识也附和刘秀道:“伯升啊,文叔说得十分在理!我们力量很弱,还是要请伯升你能够谨慎行事!不要骄傲轻敌,误了我们的大事!”
“两位兄弟,你们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凡干大事者,绝对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何况我们是举旗造反呢!两军交战,勇者胜!我们应该立马进军,前去偷袭郡城,就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疑事不成,诸君不要再议!”刘縯脸色凝重地拍板道。
商量完毕,大军立即出发,向宛城挺进。
不想,官军由前队大夫,太守甄阜,属正(民兵司令)梁丘赐率领,已经提前进发,下乡清剿。
两军在小长安聚(小的村落,在南阳市南十八公里)猝然相遇,立即发生了遭遇战。
当时,大雾弥漫,视线模糊不清。
突遇官军大队人马的堵截,刘縯大军又是由没有经过多少训练的平民和奴仆以及家眷组成,军心恐惧,立刻惊慌失措,士气涣散,立即崩溃。刘縯制止不及。
刘秀骑上自己的战马,冲破追赶,狂奔逃命。路遇幼小的三妹刘伯姬一人在路上惊慌奔逃,刘秀立刻跳下战马,抱上小妹,同乘战马狂奔。
不久,刘秀又遇见自己的二姐刘元,带领三个女儿一起逃命。刘秀见状,急忙跳下战马,叫二姐火速上马,六人一同乘马逃生。
二姐急忙挥手制止:“文叔,伯姬,你们不要管我!我们三个大人,三个小孩,马绝对不能支持。你们俩快跑逃命!追兵马上就至,能逃一个是一个,不要死在一起!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千万不能死在一起!”二姐用力拍打马屁股,马儿驮着刘秀兄妹,奔驰而去。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12/1111112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