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公孙述图谋进击隗季孟公开叛离(1)
好消息不断传来。
建武六年(公元0年)正月,大司马吴汉的大军,攻陷朐县(江苏东海县南),诛杀海西王董宪,东平王庞萌。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崤山以东一带,所有的割据朝廷,全部都被扫平,北中国大部统一。
先前,凉州牧窦融方面也传来好消息:西域莎车王国国王“康”上表归顺汉朝廷。
窦融代表皇帝刘秀,封归顺的西域莎车王国国王“康”,为“汉—莎车—建功怀德王”,担任西域大都尉。
西域五十五个城国,都宣布脱离匈奴汗国的统治,归属莎车王国。
征东战事凯旋之后,各地将领率领自己的军队纷纷回到京师洛阳休养休整。刘秀经常设宴招待,大力赏赐功臣们。
那时,经历多年的战争的伤痛与折磨,饱受战争创伤的刘秀和普通百姓一样,对战事早已经深感厌倦,深恶痛绝,人们都十分渴望能够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
眼见西州隗嚣已经派大儿子隗洵充当人质,而西蜀公孙述的成家朝廷又远在偏远的西南边陲,刘秀心里充满着休战的情绪。
在庆功宴会上,刘秀不无厌倦地对众将言道:
“诸位爱卿,多年以来,辛苦了各位。战事不断,让天下黎民百姓民不聊生。如今,朕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把西州隗嚣,西蜀公孙述这两位先生,置之度外。
各位将军,如今战事已息,你们尽管在京师休养,享乐,听从朕的旨令。朕将把征剿士卒调防河内郡(河南武陟县)驻防。
至于隗嚣,公孙述两位先生的问题,朕将尽量用和平攻势,写信跟他们联络与交流,为他们分析利害祸福,剖析天下大势,力争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诸将齐声赞美:“皇上英明!此乃明智之举。能使百姓免于战争的蹂躏,实乃上上之策!”
接到刘秀的亲笔来信,西蜀成家皇帝公孙述急忙回信。
公孙述极力地辩白他的政治立场和处事的方针,大力宣扬他的圣明,声明他的皇帝宝座,早就见于图谶符命之中,乃上天决定,用以迷惑人心。
得到公孙述的回信,刘秀内心深处突然有一种深深的隐忧产生,一种担心与烦恼涌上心底。
当初,王郎假借刘子舆的名义举事的往事,一下就闪现在刘秀的眼前。刘秀早就明白,图谶符命对于天下百姓的巨大诱惑力。就连自己当初登基,也是借助了图谶的力量的。
所以,刘秀急急回信与公孙述,就公孙述信中的图谶符命问题予以辨析:
“公孙皇帝:
图谶符命的问题,不是随意哪个人就能够解释,就能够理解的。朕不才,愿就此事加以解析。
阁下所谈的图谶符命问题中所说的‘公孙’皇帝,实际上并不是指阁下本人,而是指的宣帝(即:刘询,又名刘病已)。宣帝才是武帝的玄孙。
代替汉王朝的君王,图谶符命上说,应该姓‘当涂’,名字叫‘高’。阁下难道是当涂高本人吗?
阁下肯定你手上的奇异掌纹,什么‘公孙帝’之类,说是一种祥瑞。似乎有点自欺欺人。
当初,王莽老贼假借祥瑞,那一套欺世盗名的把戏,阁下岂能够仿效呢?
阁下并不是朕的乱臣贼子,只不过,形势如此,仓促之间,人人都希望能够当上君王而已。
如今,阁下的年纪已老,可是妻子儿女还很幼小,他们肯定不能给予你任何实质上的帮助。
因此,朕私下以为,阁下应该尽快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决定,不要仰仗别人能够帮助于你,替你作出决策。
实际上,皇帝这最高的神圣的宝座,纯用个人的力量,是争不到手的,需要百姓的拥护和机遇的垂青才行。
阁下您千万不要迷信于图谶的预言,哄骗自己也欺骗他人。凡事,都请阁下要三思而后行!”
那时,公孙述依然执迷不悟,一心放纵自己的私欲。他借口自己要一心听从和接受部下们的意见。他自以为自己能够独立维持割据一方的局面,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的皇帝宝座乃神权天授。
因此,他完全不能接受刘秀的建议。
恰在此时,公孙述的骑都尉平陵(陕西咸阳市东北)人荆邯,为公孙述提出了一个远大的谋略,使公孙述更加相信自己,只要凭借自己西蜀的力量,完全有能力维持偏安一隅的局势。
荆邯建议道:
“陛下,先前,高祖刘邦,由普通的平民出身,很快在军队中崛起。不知有多少次,他都被项羽等敌手打得溃败,多次深陷困境,几乎被捉被杀。
然而,高祖他坚强不屈,依然重新集结,聚合部下,休养创伤,再度战斗,最终奠定汉室数百年基业。
高祖为什么会如此呢?是因为高祖相信,前进流血而死,总比后退灭亡要好,要更加壮烈。
起初,西州隗嚣,遇到了好的时运,享有那个时代给予的恩惠,拥有雍州广大的土地。他兵强马壮,士大夫与黎民百姓,也全部归附,威信传播山东(崤山以东)。
后来,遇到圣公刘玄时代,政治混乱,把得到的朝廷再次失掉。天下顷刻间土崩瓦解,人民伸长脖子,盼望天下太平。
隗嚣不在此时,抓住机会,向东进军,乘胜夺取皇权,攫取国家最高权力,而是打算退后一步,想要成就西伯姬昌的霸业,就已经是一种失策。
到了后来,虽然他尊敬师长,尊崇士大夫及儒家学者,招揽宾客隐士,裁减武装部队,放弃战斗训练,低声下气,侍奉刘秀汉室朝廷,竟然自以为是文王出世,但这已经是一种徒劳的做作,一种枉然的努力。
隗嚣那时已经失去了上天当初给予他的最好的机会。即使他今后不满于如今的现状和地位,试图反水,也必定会大势已去。他最终必然会众叛亲离,因为已经没有谁会再为他卖命。
而今,由于得到了隗嚣的暂时归附,就使得建武皇帝刘秀,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就可以把隗嚣抛到脑后,一心一意,专心从事在东方讨伐扫荡群雄的战争。这时,四分天下,刘秀就已经拥有三分。
然后,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建武皇上刘秀,一定不会满意于隗嚣的若即若离,半独立的趋势。为了巩固在西州的威信和影响,他定会派出秘密使节,如来歙,马援等人,去策动隗嚣内部的背叛,征召对隗嚣有离心,还未归附汉室的英雄豪杰,使西州的人心向往山东。这样,五分天下,建武皇帝就占有了四分。
如果隗嚣与建武皇帝最后终于撕破脸皮,刘秀大军向西进攻,隗嚣必定战败,这没有任何异议。也许只有隗嚣不明白这些道理。天水如果平定,则九分天下,建武皇帝就已经拥有了八分。形势就会更加地对刘秀汉室有利。
而今,分析我方的形势,却是令人忧心忡忡。
陛下仅仅拥有梁州(包括四川及陕西南部)的财富,对内要奉养皇帝,皇宫,皇族;对外要供应武装部队,地方官吏。
这样做,势必会加重黎民百姓的负担,只有通过不断地盘剥人民来维持。除此之外,又别无良策。如此,人民就会更加愁苦悲哀,生活水深火热,他们无法苟延残喘,也就一定不能完成朝廷的使命。
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像王莽末年那样,从自己内部溃烂的事情首先发生。
正因局势是如此危急,所以臣冒死提出自己的愚昧的见解,希望陛下垂听:
微臣认为,陛下应该趁着天下仍在混乱,局势不明;英雄豪杰,依然野心勃勃,企图分一杯羹;争夺天下的心思没有断绝,人民还没有效忠某一王朝的惯性,还可以罗致召请的有利时机,出动我们的全部精兵,排除一切干扰,向刘秀发动主动的攻击。
一路,向东。陛下命令田戎挺进到江陵(湖北江陵),控制长江的头部与江南汇合之处。依靠巫山的险要,严密防守,用以号令吴王国(江苏省),楚王国故地(安徽,湖北)。
如此,则长沙以南土地,必然在我大兵压境的强大形势逼迫下,脱离建武皇上的势力范围,望风来降。
另一路,向北。陛下命令延岑率领大军,从汉中出发北上,平定三辅(大长安地区)土地。
如此,则天水(甘肃甘谷县东),陇西(甘肃临洮县)一带,自然臣服。如果这样,势必使天下震动,有开创大利局势的希望和可能。”
公孙述听后,兴奋不已。他的眼前似乎已经出现了天下百姓拥戴的雄伟情景。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12/1111104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