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隗嚣执迷不悟耿弇有志竟成(5)
最初,刘秀抚巡河北时,窦融就已经听闻了刘秀的威望气度,以及刘秀治国的方略。窦融心中就早已经心生向往之意,决意归附汉庭。
自从听了班彪的建议以后,窦融决心已定。他更是一心一意要冲破重重阻力,一力归附刘秀。
可是,窦融自己所在的河西走廊远处边鄙,不但与刘秀的汉首都洛阳相距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以天水为基地的隗嚣的地盘,根本无法与刘秀进行直接交往和联系。
于是,窦融隔过隗嚣,接受了刘秀“建武”的年号,用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表示向刘秀的汉室臣服之意。
得知窦融亲近洛阳的举动,隗嚣更加不安和惶恐。
为了拉拢窦融,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腹背受敌的窘境,隗嚣也颁发给窦融将军的印信,努力争取窦融靠拢自己或是减少窦融的敌意。
其时,隗嚣虽然外表上号称顺应人心,决心与刘秀汉室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但实际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不可告人的心思。
于是,隗嚣派遣自己的外交官张玄,前往河西,向窦融进言,试图说服窦融,并把窦融纳入自己的阵营。
张玄到了河西,就开门见山地向窦融进言道:
“将军啊,你是天下的英雄豪杰。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不要执着于对一姓的愚忠,而执迷不悟啊!当初,圣公刘玄登上皇帝宝座,事实上已经成功。可是,他却刹那间灭亡,这正是’一姓不再兴‘的确切有力的证明。
如果将军早早地认定一个主人,隶属于他,就像我们的主公当初那样,一旦选择不当,受到局限,不能自由,就会失去自己的权柄;甚至会因此而丧失自己以及家族的性命。
起初,上将军就面临着那样的窘境。随着圣公的失败和灭亡,上将军也差点丧命。如今想来,他也是后悔莫及。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而今,天下英雄豪杰,互相竞争角逐,胜败还很难料。将军割据一方,实力强大。为什么将军要冒这样大的风险,过早选择向洛阳汉庭归附呢?
在下为将军设计,我们不如各自保持自己的疆界,然后跟西州上将军,西蜀公孙述皇帝结盟,保持我们的独立状态,此乃上策。
如果上天保佑,我们就可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就是运气不好,也能独霸一方,成为一个赵佗的格局。将军以为如何呢?”
“感谢先生的建议!仔细想来,先生的话也不无道理!但此事事关我辈命运,不得不慎重考虑!请先生下去歇息,周公(窦融字号)将与智囊们协商协商后,再做最后的决定!”
于是,窦融紧急召集自己的智囊们磋商讨论这个重大的问题。
班彪首先进言道:
“主公啊,先前,属下与西州上将军曾经就此事进行过深入的讨论。无奈,上将军执迷不悟,不能接受属下的建议。
主公你看,建武皇上刘秀,图谶上就记载有他的名字。这不是出自无知小民的编造,而是上天早已注定。
从前,预言家前辈谷永,夏贺良先生等,早就作出过这样的预言:汉王朝经历霉运之后,必然会再度兴起,此乃人心所向,非人力所能扭转。
因此,才有后来新朝国师刘歆,为了印证神秘预言而改名刘秀的事情发生。
等到莽贼末年,西门君惠等,阴谋劫持王莽,打算拥立国师刘秀为帝。其时,事情败露,刘歆等,都被绑缚刑场处决。
临刑时,他们告诉观刑的百姓说道:’诸位百姓,图谶所言,并没有错误。刘秀真是你们的主人!你们不要因为我们遭受莽贼的荼毒,就对图谶表示怀疑!‘这些,都是远近皆知,传遍天下的大事,大家想必都是略有所闻。这不能不说是出自天意。
即使我们怀疑图谶,内心认为不是这样,那我们就是从形势上加以分析,也是如此结论。
自从建武皇上巡行河北,民心向背就早已经注定。当初,随从建武皇上的部下,不过区区百人,而能与刘子舆(王郎)的百万大军抗衡,并最终取得胜利,既是天意,也是建武皇上英武过人,运筹帷幄,得道多助的结果。
何况,就是从力量的对比来看,现在自称皇帝的数人当中,也只有洛阳建武皇上占领的土地最多,深受黎民拥戴,而又控制中原的腹心地盘,武器精良,号令严明。
而且,建武皇上其人,心胸宽广,礼贤下士,平易近人,归顺他,必然有意想不到的福分。
上观预言,下观人事,公孙述,隗嚣,张布之流,恐怕不能承当,也无人能够与建武皇上相比和抗衡。主公以为如何呢?”
“班先生的剖析很是在理!诸位,你们还有什么建议,请无所忌讳,畅所欲言!”窦融兴奋地言道。
然而,班彪的意见,有的官员是拍手叫好赞成,有的官员却是极力反对,大家的意见并不能形成一致。
可是,窦融的决心其实早已经最终下定。也许,他征求大家意见,也只不过是堵住大家的口,统一大家的意见而已。
于是,窦融不顾手下部分官员的反对,立即拒绝了隗嚣使者张玄的建议,遂派一力主张与刘秀交好的长史刘钧等,携带自己的归顺奏章,避开隗嚣的势力范围,从间道前往洛阳,表达自己臣服刘秀汉庭之意。
恰好,在窦融与部下商讨之前,刘秀也派使节前往河西游说窦融,使节在中途正好与窦融的使节刘钧等相遇。
于是,刘秀的使节就立即转身陪同刘钧等,一起返回京师洛阳,朝见刘秀。
得知窦融的使节刘钧等到来,刘秀大为高兴。他急忙亲自接见,赏赐欢宴,举行盛大仪式款待。
然后,刘秀下令使节,携带自己的诏书,陪同刘钧,一同回河西去报命。
刘钧等回到河西,窦融欣喜万分。接到皇上刘秀对窦融的凉州牧(州长)的任命,窦融更是感激流涕。窦融兴奋地取出皇帝的诏书,召集部下宣读:
“周公阁下及诸位将军:
得知将军对朕汉室的拥戴,朕深为高兴。朕一向是快人快语,深刻了解周公的志向和魄力。
现在,益州有公孙皇帝的成家朝廷,天水有隗嚣上将军。如果公孙皇帝的成家朝廷和汉朝廷互相发动攻击,胜败的命运将握在将军之手,将军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军如果决心帮助哪一边,你的力量之大,哪里能够计算呢?
如果将军决心建立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辅助朕这个弱小的汉室朝廷,就请将军一心一意,努力完成。如果将军打算走列国林立,合纵连横的道路,也请将军及早地作出决定。
阁下是与朕一力辅助汉室,还是为敌对抗,都请将军慎重思之。
如今,天下还远远没有统一与安定,朕与将军,远隔绝域,并不能互相吞并。朕料想将军的处境,一定会有人献出当年任嚣教导赵佗控制七郡的计谋。对此,朕以为并非上策。
君王可以分割自己的土地,建立封爵封国,却不能允许分割百姓人民,允许独立朝廷的存在,让天下干戈不息,妨碍天下的统一。请将军细细思之,自己考虑并努力照顾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读到这里,窦融及部下官员都大吃一惊。
他们为刘秀明察到千里之外,洞察到张玄所献的赵佗之计这件事,感到十分的惊异。同时,在心里,河西官员,对建武皇上的敬佩与崇敬,又增加了一些。
说服凉州窦融归顺的事情进展十分顺利,刘秀紧张的神经松弛了一些。
不久,建义大将军朱佑方面也传来喜讯:朱佑向被围困达四年之久的,楚黎王的基地黎丘,发动最猛烈的攻击,终于取得了胜利。
六月,楚黎王秦丰窘困难支,终于宣布投降。朱佑克服黎丘,并把楚黎王秦丰送到京师,交由皇帝处置。
可是,大司马吴汉却十分嫉妒建义大将军朱佑立下的功绩。他向刘秀上书,弹劾朱佑抗拒诏命,擅自接受秦丰的投降。刘秀一笑置之。
吴汉这才知道大师兄朱佑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吴汉是个聪明人。因此,大司马吴汉主动要求率军东下,前去削平河淮地区存在的割据朝廷。刘秀欣然同意。
于是,刘秀最终下令,诛杀秦丰,赦免建义大将军朱佑。不久,刘秀又下旨奖励建义大将军朱佑以及他手下立功的将士。
南方渐渐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刘秀统一天下的志向更加坚定。
自二月份被汉军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的部队击败以后,海西王董宪等在下邳(江苏宿迁西北)的处境更是岌岌可危。
于是,他护送梁王刘纡,率领苏茂,佼强等将领,于六月离开孤城下邳,还都兰陵(山东峄县)。
海西王董宪并派遣自己的将领苏茂,佼强等,率领军队,协助庞萌,包围汉军固守的桃城(山东济宁北十公里)。
其时,刘秀率领文武百官正在西南方向的蒙县(河南商丘东北)检阅军队。刘秀得到海西王董宪等与庞萌联合的消息,大喜,禁不住喜笑颜开,洋洋得意。文武百官十分不解,但不敢直接询问皇帝。
于是,他们只得听从皇帝的旨意,挑选精锐的轻装部队,跟随皇帝御驾出征。汉军大军日夜不停地长途奔驰救援,一鼓作气,抵达亢父(山东济宁南二十五公里)。
这时,诸将中有人大胆建议刘秀,认为皇上以及文武百官等长途行军,都已经疲惫不堪,应该先行住宿休息,以逸待劳,并防备敌人的突袭。
刘秀却坚决不答应,他一口拒绝部下的建议。诸将更加疑惑。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9/1111105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