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傲世皇朝全文小说 > 第93章兴太学百年大计尊隐逸砥砺气节(3)

第93章兴太学百年大计尊隐逸砥砺气节(3)


建武五年(公元二十九年)十二月,岁末,冷冷清清的洛阳深宫庭院里。

贵人阴丽华带着几个小宫女,陪着四个儿子—刘强,刘辅,刘英,刘阳,在庭院里欢快地追逐,玩耍,游戏。

春天在悄悄来临,今天的室外阳光明媚,晒在身上怪舒服的。只有那突然刮来的一股寒风,在提醒着冬季并未完全过去。

看着快乐嬉戏的孩子们,丽华的心中充满着希望和甜蜜,母亲的自豪感在心中洋溢。阳儿虽然只有一岁半光景,但已经表现得很有些懂事。

自从生下阳儿之后,丽华的心情好了许多,但心中的担心也随之多了一些。深更半夜,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丽华也要时时挂念阳儿等诸儿盖好被子没有,思考着孩子们会不会着凉的问题。

不仅如此,当皇上出征时,丽华更是时刻忧心。

丽华既要为皇上的安危着想,又要担心留在京师洛阳的孩子们。虽然丽华自己常常在皇上身边陪侍,但皇上却经常喜欢像年轻人那样,亲临前线,上阵指挥杀敌;或是与一些陌生人,心胸坦荡,毫无戒心地谈天说地,令丽华更加揪心。

大乱的年代,有谁能够保证没有刺客或是叛逆呢?可自己的不时的劝说,皇上常常是一笑了之。

见自己的劝说无效,丽华就不得不时时叮咛侍卫皇上的卫士和内官们时时留意皇上的安危。

洛阳皇宫里,孩子们也常常令丽华操心。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皇后圣通却依然像个孩子。也许是贵族家庭幼时影响的缘故吧,圣通她极少为孩子们的事情操心,也很少过问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她整天似乎都在和宫女们打闹嬉戏,或是躲进自己的书房,阅读经卷,刺绣绘画,不想过问孩子们的事情。

圣通只是常常奇怪为什么自己的两个亲生孩子,对待丽华有时竟然比对待自己还亲,可她从来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她不明白,感情是不断地培育出来的。只有亲近,接触,交流,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圣通却没有考虑这些问题,而是不时为孩子们亲近丽华的这些事,在心里气恼,甚至有些嫉恨丽华。

好在丽华并没有计较什么,而圣通自己也好像不屑与丽华为这些事争执似地。并且,两人在内宫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才使皇宫里能够相安无事。皇后宫与贵人宫的下人们之间才能够保持和谐与安宁,友好往来的良好气氛。

丽华知道,圣通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贵族公主的派头和傲慢,始终笼罩在圣通的心里,使她不屑于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正常交流。别人呢,也似乎对她敬而远之。所以,在宫中,圣通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谈得来的人或者亲信。

确实,丽华的雍容大度,甚至有些卑躬屈膝的礼节,也让圣通很是满足。圣通读过诗书,史书,当然知道丽华在丈夫心中的地位。既然丽华安于她自己现在的地位,没有非分之想,自己也就没有必要与丽华公开为敌。因此,后宫里,才会那样的平静。

有时,想起这些屈辱,丽华也会有些烦恼。尤其是皇后总是自以为出身高贵,有时说话言谈总是那么咄咄逼人,就连侍候丽华的宫女们也常常感到有些羞辱,有些生气。

但当四个孩子亲热地相处,愉快地玩耍在一起时,丽华的烦恼就会抛到九霄云外去。

作为母亲,丽华当然也明白皇后圣通的心理。圣通其实很是担心自己的大儿子强儿的太子位置。为了这个位置,有多少朝代的皇子皇孙们争斗得头破血流,甚至导致灭族杀身的惨剧发生。高后与戚夫人的往事,也总是不自觉地笼罩在丽华的心里。

想到这里,丽华浑身一阵颤栗。有谁知道,这样的惨剧,会不会在如今这些互相亲爱的孩子之间发生呢?

突然,一声“皇上驾到!”,把丽华从沉思中惊醒。

坐在软榻上晒着太阳的丽华急忙起身迎接皇上。这时,刘秀已经兴冲冲地走到了跟前。

“爱妻,在想什么啊?这么出神!”刘秀问道。

“没有什么,就是在想些孩子们的事情!皇上不用担心。”丽华缓缓答道。

“是老三英儿(许美人所生)惹你生气了吗?老大强儿,老二辅儿(都是圣通所生),老四阳儿都很懂事,只有老三有些调皮!”刘秀问道。

“不是啊,皇上。孩子们都很可爱啊!没有谁惹臣妾生气。臣妾在想,孩子们要是一辈子都这样相亲相爱,快快乐乐,那该多好啊!

皇上,你兴冲冲地前来,一定是有什么喜事吗?”丽华一下就看出了丈夫的心理。

“丽华啊,孩子们会一切都好的。你不用过度操心!来,爱妻,你挨着朕坐下,朕与你好好聊聊!”刘秀挽着丽华的腰肢,坐在了软榻上。

“皇上,你到圣通妹妹和许妹妹那里去过了吗?”丽华小心翼翼地问道。

“丽华啊,朕去过了啊!圣通在忙她的呢!朕来,就是想把喜讯告诉你呢。他们,对这些都没有多少兴趣啊!”刘秀有些失落地说道。

“好啊,皇上,你就让臣妾尽快地分享你的快乐吧!”丽华脸上恢复了喜悦。

“朕有两件大喜事,想立即告诉爱妻。一件是,交州等南方偏远各州郡,纷纷归附我大汉王朝,令朕欣喜异常啊!

莽贼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交州所属各郡,全部闭关自守,以求太平。

如今,朕的征南大将军岑彭,因为以前与交州牧邓让,友谊深厚。所以,他专门写信与邓让,宣示朕的威力与恩德;并且,岑彭还亲自派遣自己的偏将军屈充,”持节“,拿着朕的诏书与朝廷文告,四处传播汉德和声誉,因而,归附者众。

现今,交州牧邓让,江夏郡太守侯登,武陵郡太守王堂,长沙国宰相韩福,桂阳郡太守张隆,零陵郡太守田翕,苍梧郡太守杜穆,交趾郡太守锡光等,都先后归附于朕,并派人到首都洛阳进贡。

尤其是锡光那人,更是精明能干。他教导交趾郡居民与蛮族,实行中原的文化与礼仪,发展生产,很得朕的欣赏与信任。

就是朕任命的南阳老乡——宛城人任延,担任九真郡太守,他也能秉承朕的教诲,实行礼仪教化,发展经济,知道教导人民的精髓。

丽华,你说,这些是不是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刘秀的激动溢于言表。

丽华急忙跪下行礼祝贺:“恭喜陛下,这的确是值得大肆庆贺的好事!难怪陛下这样高兴。陛下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安定南方,使人民免于生灵涂炭,实在是圣君所为,没有那个朝代的君王能够如此。

陛下啊,人们的心思都是趋利避害,努力地争取功名和富贵。陛下何不如从前那样,大方地统统晋升他们为侯爵呢?”

“呵呵!想不到啊,想不到!朕的丽华爱妻也学会了拍朕的马屁!好啊!爱妻是这样的懂得人心。好的,朕会毫不吝啬地把他们全封侯爵,以鼓励后来者!”刘秀拍板表示。

“陛下,你不是说有两件喜事吗?还有一件呢?”丽华也有些迫不及待。

“丽华别急!听朕慢慢为你讲述啊。”刘秀歇息一会,喝了口热茶水,

“朕千方百计寻找的,朕的太学同窗好友会稽人(江苏吴县)严庄(严光),已经找到了啊!如今,他同处士(隐居学者)太原人周党,东海人(山东郯城县)王良,山阳人(山东金乡县)王成等,已经到了京师洛阳,朕已经接见了他们。

这几位先生,真是有骨气的人!朕很是佩服他们的人品与学识。

他们见了朕,也仅仅是俯下身子,拒绝叩头,也拒绝自报他们自己的姓名。

他们不想享受朕给予他们的荣华富贵,而是请求朕允许他们回乡,继续过着他们的隐居生活。

朕不认为他们是冒犯,反而很是欣赏他们的性格。此所谓’亚圣‘所言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一类的人!

那时,朕的博士(咨询官)范升曾经对他们提出弹劾,说道:

’太原人周党,东海人(山东郯城县)王良,山阳人(山东金乡县)王成等,蒙陛下厚恩,使节去了三次,才肯上车就道。

等到觐见陛下,他们竟然不顾礼仪,仅仅弯弯身子,不肯叩头,也不肯自报姓名。他们实在骄傲凶悍,大逆不道,恶行同时迸发。

周党等,文不能发扬大义,武不能为君王而死,一个个假作隐士,沽名钓誉,竟然妄想得到三公的高位。

臣愿意同他们,一起坐在皇家图书馆下,辩论考证治理国家的方法。如果,臣不如他们,愿意接受大言不惭的惩罚。如果他们说不出道理,只是一味盗取虚名,向上夸耀,以图谋取高位。那么,这就是一种大不敬的罪行,应当诛杀。‘

其时,很多官员都是与范升同样的态度。”刘秀缓了口气说道。

“哎呀,陛下!周党等只是不想贪求富贵,不想受陛下的驱使,施舍,恩赐,只想保持自己的独立平等的人格罢了。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罪啊!为什么大臣们会如此如临大敌呢?陛下你处罚了他们了吗?”丽华着急的问道。

“还是朕的爱妻深明大义!范升等,不过是一群书呆子,一伙迂腐的家伙罢了!他们千方百计摸索朕的心思,不过只是想讨取朕的欢心而已。这些家伙,实在有些可恶!真是帮凶比正凶还残暴,奴才比主子还邪恶。一说话,他们就想动手杀人。

朕其实很了解他们的有些阴暗的心理,其实他们内心很嫉恨周党等人:

’我们千方百计,投机钻营,才弄到一个芝麻小官;而你们这些唱反调的所谓隐士,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皇帝陛下的重视。岂不是,令我们这些忠贞之士,心灰意冷。‘

范升等,就像一头护食的狗一样,为了得到一块骨头,就会毛竖爪张;而周党等,竟然会把朕虔诚地捧给他们的肥肉踢开。相比之下,不由得范升等,不会恼羞成怒啊!

朕其实很是敬重周党等人的高风亮节,不委屈自己,也不祈求别人的施舍的硬骨头性格。朕当然不会处罚周党他们。

那些迂腐的家伙,他们怎么能够懂得那些治国安邦,凝聚人心的大道理呢!他们还不如一个女子!只有爱妻知道朕的深谋远虑。

朕深深了解,先朝末年及莽贼新王朝初期,天下几乎所有的士人,包括朕的同姓皇族等,为了贪图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不顾廉耻,出卖自己,也出卖别人。他们厚颜无耻地向王莽恶贼邀功,或是歌功颂德,指鹿为马,阳奉阴违,致使百姓蒙难,朝廷旁移。

朕尊崇周党等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砥砺一种不向邪恶和权势低头,不为利益的诱惑而弯腰屈膝的高贵气质。

如果人人都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丧失正义,真理,公正,公平,那社会只有走向堕落与灭亡,最终落到亡国灭种的境地。”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9/1111105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