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一见如故刘秀倾心投桃报李丽华钟情(1)
当初,刘秀的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娴都,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其时,汉王朝的寡妇改嫁现象很是普遍,守节之事却并不太常有。母亲娴都却忠于对丈夫的承诺和爱情,宁愿牺牲自己,立誓要为丈夫终身守节,抚养所有的孩子长大成人,以致成家立业。
因此,平日里,母亲就深居简出,经常呆在自己家里,督促孩子们的学业,抚养和教育孩子们。她从不跟陌生的男子单独接触,以避免旁人的闲言碎语。母亲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她不修饰好自己的仪容与服饰,就绝不迈出自己的房门一步。
因而,母亲娴都得到了刘氏宗族,上上下下的敬重。
刘秀兄弟姊妹,就在这样一位孟母似的母亲的教育下,渐渐地长大成人。
不久,大姐刘黄就出嫁了。她如愿以偿地嫁给了自己喜爱的丈夫胡珍,胡珍就成为了刘秀的大姐哥。
大姐哥胡珍的家居住在湖阳县,也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离外爷的家很近。所以,大姐的婚姻,也算是门当户对。
湖阳之名的由来,原本起源于夏朝。叔安疏洪治水,立下功勋,就被分封到蓼国,都置湖阳;春秋时,湖阳归楚国管理;战国时,归韩国管辖。秦置二十四县,湖阳县即为其一。
湖阳镇地处南阳盆地的南缘,靠近秦岭、淮河气候的分界线,属长江流域,因而兼具南北气候之优点。湖阳长年光照充足,年均气温℃左右,降雨量约00毫米左右。冬季较短,少雨雪,基本无霜冻,夏季较长,雨量充沛,春秋气候,十分适人。
这样,刘秀兄弟有空,就可以时常去拜访他们的姐夫与姐姐,顺便也可以去探望探望自己的外爷,外婆以及舅舅他们。
在大姐刘黄的心里,文叔是自己最可爱的小弟弟,虽然似乎有些胆小怕事,但却聪明稳重,有自己的主意。
二姐刘元也渐渐地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二姐与大姐一样,长得是如花似玉,可谓倾国倾城,而且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温婉而贞烈,贤淑美丽。温文尔雅,知书识礼。
说亲的,几乎踏破了刘家的大门。刘氏宗族在白水一带,并不是普通的人家,虽然刘秀家家道中落,但还拥有贵族的身份与地位。刘氏宗族哪怕是受到了王莽的严重打压,但在小民百姓的心中,还是舂陵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不是普通的百姓或者暴发户之流能够相提并论的。
二姐终于相中了新野县的世家子弟邓晨,于是喜气洋洋地嫁了过去。邓氏家族也是新野县数一数二的豪富人家,所以,与刘家接亲,才能算是门第相称。
新野,就是最新形成的田野的意思。新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南襄盆地的中心,号称“百里平川”。它与湖北省的襄樊市接壤,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远古时期,南阳盆地据说是个大型的湖泊,而新野正处在湖底的位置。南阳盆地周围的山岭,由于长期的风化和流水的冲刷,致使水土大量流失,最终使湖泊逐渐淤积。最后,只剩湖底新野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积水区。
大约到了战国时期,这处湖底的水源干涸,也形成了一片新的平原。西汉时开始置县,谓之新野。
这块富庶美丽的土地,后来造就了邓禹,邓晨,阴丽华等历史文化名人。
再后来,三请诸葛、火烧新野等三国的著名故事,更是让新野声名远播,闻名遐迩。
当然,那时,当刘秀的二姐刘元出嫁离别时,虽然与自己相爱的邓晨结合,会感到幸福快乐,但也会因为将长久离开自己的母亲而有些难言的忧伤,会哭哭啼啼。在亲人们的美好祝愿和依依不舍的送别中,她也只能够擦干自己的泪水,强作欢颜,嫁到邓家去。这似乎就是女人们永远的宿命。那年,刘秀才刚刚十三岁(公元年)。
小弟弟刘秀也加入了送亲的队伍,到了二姐哥家,并从此认识了二姐哥邓晨。而且,从此以后,刘秀就与二姐哥邓晨成为了良朋益友。其中的感情,超过了一般的亲朋好友的情意。
刘秀的这一去送亲,也彻底地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因为他后来邂逅了他一生的挚爱,结识了他自己心中永远的仙女,永远的梦中情人。
陆续送走了贺喜的亲戚好友,新婚中的二姐刘元,二姐哥邓晨,是喜悦而又疲惫。
终于有了些悠闲的日子,邓晨的爹妈给了新婚夫妇自由的时间。二姐刘元,二姐哥邓晨就在自家的堂屋里喜悦地喝着茶,吃着干果,和可口的点心,陪着可爱的弟弟文叔,聊着家常,计划着婚后的美好日子。
夫妻俩商量着,打算按照当地流传下来的习俗,从明天开始,就去挨着挨着,回访自己的亲戚朋友,答谢他们的盛情。
三人轻松愉快地聊着,二姐与姐哥紧紧地依偎在一起,沉浸在新婚的幸福和喜悦中。
突然,屋外传来了孩子们的嬉笑和打闹声。二姐哥急忙放开二姐,走出自家的堂屋,出去想看个究竟。
不一会,二姐哥邓晨就一手牵着一个,年龄大小差不多的,大约四五岁的可爱的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进来。
刚刚踏进自家的堂屋门,二姐哥就大声叫道:“禹儿,快进来拜见你文叔哥,还有你的嫂子。奉儿,你也快进来拜见你表叔!婶子!元儿,你再进屋去拿些瓜果、点心出来,好好招待招待两位小客人!”
两个孩子看见陌生人,都有些害羞和胆怯。他俩双双躲在了邓晨的身后,不敢出声。二姐哥好说歹说,二姐又端来糕点糖果哄哄,终于逗得两个孩子与刘秀熟络了起来,没有了刚来时的疏远与拘谨。
邓晨兴致勃勃地吩咐两个孩子道:“禹儿,奉儿,你俩给文叔背背书!让文叔来给你们品评品评!文叔可是很有学问的人啊,完全可以做你们的老师的!”
听见姐哥的夸奖,刘秀只有默默笑着,不支声。
两个孩子听见大人的吩咐,就听话地大声背了起来。二姐哥边听边赞叹,刘秀也为他们叫起好来。
“真不错!你俩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真是后生可畏啊!真有些令文叔汗颜啊!你们叫什么名字啊?给我说说!好吗?”刘秀对两个孩子越来越有兴趣,就亲热地问道。
“我叫邓奉。他是我的小叔叔,叫邓禹!表叔,你从哪里来的啊?”邓奉声音洪亮,大着胆子问着刘秀。
“我从舂陵来的。舂陵你们知道吗?我叫刘秀,字文叔!你们叫我文叔就好了!你们小小年纪,读书就这么好,打算长大以后干什么呢?”刘秀问道。
“舂陵我们当然知道!那是舂陵考侯的封地啊!你是舂陵侯的什么人啊?我最喜欢练武艺了!我想长大之后做个武将,免得被那些贵族欺负;也好长大以后到边塞立功,报效朝廷。将来也能够封侯,成为贵族,也好光宗耀祖啊!其实,那些贵族好坏哦,尽欺负穷人。我不太喜欢那些人。表叔,你也是贵族吗?怎么不是凶巴巴的样子呢?”邓奉抢着说。
“好,有志气!舂陵考侯是我的堂爷爷。我不是贵族。贵族里面也有好人,有坏人。尽欺负穷人的贵族我也不喜欢啊!禹儿呢,你读书那么好,你打算今后干什么呢?”刘秀亲切地转身问邓禹道。
“我嘛,”邓禹有些胆小害羞,“我想成为一个天下最有学问的人,希望能够做上皇帝的师傅。我听我的师傅说,皇上的太师,是最有学问的人。这可以吗?”
“呵!呵!呵!禹儿的志向到不小哦!只要你们努力,是一定能够做到的!可是,禹儿啊,你想做帝王的师傅,可不容易啊!如果别人不听你的意见和建议,跟你唱对台戏,你应该怎么办哦?”邓晨考问邓禹说。
“不听话,就打哦!”邓奉抢着说道,“我爹爹说,黄荆条子出好人,不打不成材!他不听话,我就好好收拾他,就像训练我们家的狼狗似地,直到他乖乖地听话为止!”邓奉直率无忌的话语,把二姐哥,二姐,刘秀都逗乐了。
“你呢,禹儿。你说究竟应该怎么办啊?禹儿你说说你的意见吧!”邓晨接着追问邓禹道。
“我嘛,就跟他反复耐心地讲理啊!直到他懂得我的意思见为止!我会耐心地对他解说的,一定要让他听明白我讲的道理!相信我讲的道理!觉得我的意见是对的!”邓禹回答说。
“两个小鬼头,真有你们的!你们都出去好好玩吧!带上你们自己的点心!”二姐哥刚说完,两个小家伙,就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天,二姐哥,二姐向邓晨的父母辞别后,就带着小弟刘秀,一同去拜访邓晨的姑姑。姑姑的家离邓晨的家很近。
邓晨的姑姑嫁于同乡,是新野当地大户阴陆的续弦夫人。邓夫人坚韧贤明,夫妻十分恩爱。婚后,她善待阴陆前妻的儿子阴识,并最终让阴识继承了阴家所有的财产。因而,邓夫人深得阴氏家族和外人的交口赞誉。后姑姑邓夫人为丈夫生育了一女三男,分别为:阴丽华、阴兴、阴就、阴沂。
二姐哥邓晨,二姐刘元,刘秀刚踏进姑姑的家门,姑姑邓夫人就兴高采烈地大声叫了起来:“孩子们!家里来客人了!阴识!阴兴!你们俩赶快出来!来客人了!你们快出来拜见表嫂,表哥,还有文叔哥!”
两个小男孩听见母亲的叫声,就飞快地跑了出来。他们用手亲热地拉住邓晨,刘元,刘秀,闹嚷嚷地问个不停。
二姐哥邓晨,二姐刘元,还有刘秀,急忙拿出自己随身带来的礼物,孩子们最喜欢的那些果品和食品,递给了孩子们。
“还不快谢谢表嫂,表哥,文叔哥!”姑姑邓夫人乐呵呵地吩咐婢女送茶,递水,一边还不住地定定地将刘元,刘秀姐弟细细地注视。
“晨儿啊,你真是好福气啊!你的媳妇儿怎么会这么俊呢?就像天上下凡的仙女似地!你看,她又是那么温柔娴淑,知书识礼!你这小子,你究竟是哪辈人修下的福份啊!姑姑看见你,也有些眼红,眼热哦!
姑姑我要是今后也能够娶到,这样贤惠漂亮的儿媳妇就好了。那还不把姑姑高兴得要死呢!”姑姑与侄儿邓晨开着玩笑,说得刘元羞红了脸,脸上就像天上的朝霞一样,急忙往二姐哥邓晨的身后躲避。
“姑姑啊,你怎么也笑话起侄儿来了哦!阴识,阴兴几兄弟,个个都比侄儿强上百倍,你还担心什么呢!要说俊,还是我这位小弟弟哦!你看看文叔小弟,虽然年龄不大,但已经是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了啊!”邓晨急忙拉上刘秀,转移着话题。
“是啊!好个公子哥儿!不知哪位姑娘今后有福,嫁得这么俊的哥儿!文叔才貌双全,真是人中龙凤啊!”姑姑赞叹道,弄得刘秀也有些害羞起来,不禁红着脸,低下了头。
“文叔,一个小伙子,你怎么还如此害羞呢!真像你二姐一样!姑姑,你如果这么喜欢文叔,不如你立即招他为女婿如何?”邓晨也开着姑姑的玩笑。姑姑笑逐颜开,满脸喜悦。
“这么好的孩子,既有人才,又有品行,谁不喜欢呢?可惜,我的女儿还小哦!不相配啊!”姑姑有些惋惜地说道。
正在这时,一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子蹦蹦跳跳地钻了进来。她径直跑到了母亲的身边,一下子灵活地钻进了母亲的怀里。
她对母亲撒娇地叫道:“妈妈啊!家里来客人了,你怎么也不叫我一声呢?晨晨哥哥,元元姐姐来了,你应该叫哥哥们喊我一声啊!我还要和俊俊的哥哥和漂亮的姐姐说话呢!”
“小妮子,你一个小孩子家,你说的什么话啊!我们大人家们聊天,你能够听懂吗?”姑姑亲热而慈爱地摸着女儿的脸蛋,教训着女儿。
“我怎么不懂啊?文叔哥和我哥哥,他们不也是小孩子吗?为什么他们就可以呢?文叔哥,我要和你玩!”小女孩子从母亲怀里轻快地跳下,大方地一下子就拉住了刘秀的手。
“文叔哥,你抱抱我吧!我要和你玩啊!”小女孩子缠住刘秀说。刘秀的脸红了红,就抱起了丽华妹妹。
“文叔,你和阴识,阴兴弟弟,带着丽华妹妹,就到外面去好好玩去吧!我们和姑姑说说话,谈论一些家事,可以吗?”姐哥邓晨问道。
“好吧!姑姑,姐哥,姐姐!你们慢慢聊吧!我们出去玩玩就回来!”刘秀懂事地答应道。
“好听话的孩子哦!孩子们,你们到外面去玩,一定要主意安全,凡事小心啊!”临走时,姑姑特别叮嘱孩子们说。
“好的!妈妈,我们和文叔哥去玩了!文叔哥,你背着我!”丽华命令道。刘秀躬下身子,一下子就将丽华背在了自己的背上,和阴兴,阴识兄弟迅速地走了出去。
不多久,孩子们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他们一个个大汗淋漓,神色紧张,令姑姑邓夫人的心一下子收缩了起来。
“孩子们,出了什么事吗?为什么这样慌里慌张的?”姑姑急急地问道。姐哥,二姐看见孩子们的慌张神态,也有些紧张起来,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阴识,阴兴似乎还没有从惊慌中醒过神来,愣愣地没有一句话语。
丽华从刘秀的背上跳了下来,蹦蹦跳跳地跑到母亲的身边,再次钻进了妈妈的怀里。
她喘息了一会,定了定神,然后口齿伶俐地说道:“妈妈哦,刚才真是把我们吓坏了啊!”
“什么事啊!乖女儿,你快跟妈妈说说啊!免得妈妈为你们担心!”姑姑急急地问着自己的小女儿。
“妈妈,是这么回事啊。那时,我们四个人到街上去玩时,刚刚经过张大户家的门口。突然,从门里面钻出了一条黄色的大狼,直向我们张牙舞爪地冲来,想咬我们!”丽华用小手比划着说道。
“大街上怎么会有狼呢?哦,是狼狗啊!它咬着你们了吗?”姑姑有些焦急地,关切地询问。
“没有啊!当时,文叔哥背着我转身就跑!我大哥,二哥,好像都吓坏了,他俩呆呆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只是看着那条狗向我们大家冲来。
文叔哥见我的哥哥没有跟来,就又背着我跑回去了。他拉住我的二哥转身就跑。而大哥呢,他还是没有动,眼看就要被狗咬着了。
文叔哥见了,急忙脱下自己脚上的鞋子,向狗打去。那狗吃了一惊,急忙往后一退。
我们赶忙拉着哥哥,转身又跑。不想,狗又朝我们追来了,吓得大哥二哥又跑不动了。
文叔哥突然停住了,转过了自己的身子。我吓坏了,就紧紧地抱住了文叔哥的脖子。文叔哥站住,脱下了另一只鞋子,装作要打狗的样子。狗被文叔哥吓住了,就没有冲上来咬我们。
这时,张大户家的看门人出来,才拉回了他们的狗。文叔哥这才把自己的鞋子捡了回来!哎呀,真把我们吓坏了!”丽华心有余悸地急急地说道。
“哎呀,孩子们啊,我不是叫你们要小心吗?今天要不是你文叔哥胆大镇定,你们就会被狗咬着了啊!不要怕了!以后你们小心就是啊!”姑姑不停地安慰着惊魂未定的孩子们说。
回家的路上,二姐哥邓晨,二姐刘元欢欢喜喜地亲热地聊着,把刘秀抛在了后边。刘秀默默地跟在他俩的身后,吩咐若有所思的样子。
“元儿啊,你们家里真是家学渊源啊!你看嘛,你迷住了我这个帅哥,文叔又迷住了丽华妹妹哦!”姐夫邓晨笑眯眯地对妻子开着玩笑。
“晨儿啊,你是讨打吗?你怎么竟敢取笑我们姐弟俩哦!”二姐舞动自己的手臂,轻轻地敲打了姐夫手臂一下,回敬邓晨道。
“不是啊!我是说真的呢!元儿,你听说过你们刘氏祖先的故事吗?你们的祖辈,可就是一个多情种子哦!”姐哥邓晨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晨儿,我还从没有听长辈讲起过我们祖辈的故事呢!你是哄骗我的吧?我们的父母怎么从来都不对我们讲起祖辈的故事呢?你又不是我们家族的人,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家族的故事的啊?”刘元有些怀疑地问道。
“你们刘家的家谱上不是明明白白地记着吗?你们怎么会不知道呢?”姐哥邓晨语气肯定地说道。
“什么家谱啊?就是有,我们这些女孩子都是要嫁出去的人,看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啊!说实话,我是从来都没有看过啊!”二姐老老实实地承认。
“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吧!”邓晨很有兴致地说。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4/1111113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