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救黎民密谋举义抗暴政舂陵起兵(2)
刘秀与李轶带着李家的宾客,回到舂陵积极准备。
李轶,刘秀与大哥刘縯计议已定,决定立即召集地方英雄豪杰首领,共同前来磋商举义大事。
首脑人物到齐,刘縯首先发言:“各位英雄豪杰,各位兄弟!王莽暴虐,百姓涂炭,天下分崩离析。如今枯旱连年,神州烽烟四起,此亦天亡莽贼之时。恢复我高祖的基业,成就千秋万世伟业,正在我辈身上!诸君是否有意?”
大家一致同意。他们共同盟誓:“莽贼篡我祖业,涂炭百姓,罪恶滔天!我辈正当为民除害,光复社稷!伯升说的有理!我们当歃血为盟,共讨逆贼!若违此盟,天诛地灭!”
于是,各位豪杰首领,分别派出自己的亲戚朋友,宾客兄弟,到各处招兵买马,联络义士,策动百姓响应。
因此,首领们最终决定,刘演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等在宛城,邓晨在新野,同时举义。
十月,刘縯紧急召集舂陵的年轻勇士,前来聚会商议,确定具体的行动大事。
然而,这些年青勇士,当最终明白刘縯是在举兵造反,意图反叛朝廷时,他们一个个胆战心惊。那些平时号称勇士的舂陵年轻子弟们,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逃避。
他们一边逃跑,还一边不停地埋怨刘縯:“伯升害我!造反叛乱,可是灭族之罪!我们怎么担当得起!”刘縯心急火燎,东抓西扯,不住大声劝说,也不能笼住逃跑的人群。
刘縯忧心如焚,急招弟弟刘秀前来商议救急。
刘秀闻讯,急忙快速地披挂完毕。然后,他全副武装,带上自己的武器,穿上将军制服——绛黄色衣服和宽大的官帽走了进来。
众人见状,都大吃一惊:“文叔啊!我们原来以为,只有伯升这样的胆大妄为之徒才敢做这样的造反谋逆的大事!想不到,原来你这样的胆小怕事,谨慎忠厚的人,也有胆量干上了啊!你都敢干,我们还怕什么呢!”人心这才安定。
大家商量完毕。伯升就集合众将,分配各自的任务:“邓晨弟弟,你结合邓氏宗族兄弟,准备从新野起兵;我从舂陵举兵;文叔与李通,李轶,从宛城起兵。我们遥相呼应,一举制敌!”
于是,刘縯正式决定,选择有利的时机,同时起兵。
二叔刘良听到刘秀兄弟造反的消息,他是又惊又怕,怒不可遏,十分生气。
他急匆匆地跑到军中,大声训斥刘秀:“文叔啊,你和你大哥的志趣不同,你为什么也如此作为啊?现在我们刘家的产业即将被你大哥败光,你不去治理自己的家业,反而与大哥一起胡闹,干这些灭族的事情,你这是为什么啊?你们兄弟真是不可理喻!”
刘秀劝道:“二叔啊,自从莽贼篡位以来,我刘氏皇族,备受莽贼欺凌!我们的爵位被夺,土地被分。还有若干的皇室子孙,或被杀,或被囚,或被流放蛮夷荒远之地,面临绝种的境地。凡此种种,难以言尽。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难道我们就这样任人宰割吗?反正都是一死,我们为什么不能够拼个鱼死网破呢?或者,天佑刘氏,灭掉莽贼,恢复我汉室江山,也非难事!”
刘良思索半晌,最后终于叹道:“哎,文叔,你说得的确很有道理!二叔思量之后,也觉得事已如此,不反不行啊!就是不反,我们刘氏也会被莽贼全族屠灭!
孩子们,希望你们好自为之,不要堕了我刘氏锐气。”二叔被说服,也加入了反莽大业,令刘秀兄弟激动不已,
“现在,由二叔我去结合你二哥刘仲,以及堂兄刘赐,堂兄刘祉(舂陵侯嫡子)等,动员他们也一起从军。咱们刘氏要破釜沉舟,与莽贼决一死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舂陵。
刘縯已经集结了同乡子弟兵总计七八千人。他自称“天柱都部”(天柱司令),正在加紧训练,准备择时举兵。
不料,宛城李通方面突然出事。
先前,李通派遣自己堂兄的儿子李季到长安,暗中通报父亲李守举义一事。
当时,李季身带信件,进京去通知李通父亲李守。没有想到,在送信的中途,李季突然患病死去。李守秘密地知道了这些事情,就想偷偷地逃回。
平素,李守与同乡黄显十分友善。那时,黄显为王莽的中郎将。
黄显听说这件事,就对李守说:“如今关门禁严,君慌慌张张地逃回,必然引起他们的怀疑!你不如向皇上请求自归。事情即使不能成功,你也可以避免灾祸。”
李守听从了他的建议。
于是,他立即上书王莽请求自归,上书还没有得到王莽的批准,被留在阙下。
后来,事情突然败露,李通急忙偷偷地逃走,王莽急忙派军搜捕,将李守关进狱中。
而黄显上书王莽为李守求情说:“李守闻听儿子无状的举动,不敢逃亡。李守一向讲究信用,独自归命宫阙。臣黄显愿意同李守一起到东方去,说服他的儿子归降。如果不能如愿,臣愿意同李守一道被诛杀,死而无怨,以报答皇上的大恩。”
王莽认为他说得有理,准备同意。
不料,后来有人告诉王莽,李守之子李通起兵的详细情形。王莽很是愤怒,于是杀掉李守,下旨南阳官府收捕李通。
黄显据理力争,反遭杀身之祸,也被一同诛杀。李守全家在长安的也全被杀死。
于是,计划完全暴露。
官府紧急捕杀李通及其亲属。李通在外面闻讯,急忙独自逃亡。南阳郡亦诛杀李通在南阳的家属,兄弟、门宗等共六十四人,皆焚尸宛市。
劫持南阳太守的计划也随之落空,官府搜捕愈急。刘縯当机立断,决定提前发兵。
刘縯与刘秀在南阳起事以后,面临的军事形势十分严峻。
因为,此时虽然绿林的队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新市、平林两支人马已经发展到南阳郡的地界,但是,南阳郡的大部分地方还掌握在王莽官军的手里。而且,新市、平林的势力只在南阳的南部边缘一带活动,对官军并没有大的威胁。官军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刘縯大军的身上。
刘縯明白,自己的行动稍有不慎,自己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而仅靠自己这支七八千人的队伍单枪匹马地发展,显然是不行的。必须与绿林军联合,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才有自己这支队伍的前途,才能扭转自己队伍失败的命运。
于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刘縯立即主动派同族族兄刘嘉前去说服饥民王匡的“新市兵”,陈牧的“平林兵”,协同作战。
刘嘉的父亲早殁,刘縯父亲刘钦视他如已出,曾经资助他与刘縯一起到长安求学。所以,他与刘縯一家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
刘嘉去到新市、平林军中,与其领袖王凤、陈牧等联系,表示了联合对敌的愿望。
新市、平林兵也正急于向北发展,以便在南阳打开新的局面,对在南阳地区颇有影响的刘氏宗族的合作自然竭诚欢迎。双方一拍即合。
于是,双方合军一处,开始了共同对付王莽官军的作战行动。
联军开战顺利,向西攻击长聚,取得胜利;接着又攻打唐子乡,斩杀了来援的湖阳尉(唐河县警察局长)。
刘秀的舅舅樊宏年轻时就有高尚的志向和优秀的品质。
那时,义兵起事,刘縯与族兄刘赐带兵去攻打湖阳,而湖阳是舅舅的故里。刘赐的妹妹是樊宏的妻子,湖阳县府因此就把樊宏的妻子、儿女都抓了起来,当作人质。
官府让樊宏出城去叫刘縯退兵,而樊宏却留在了刘縯军中,没有回去。湖阳的守军将领就想杀掉樊宏的妻子儿女。
当时,长吏以下都很同情樊宏一家的处境。于是,他们共相商议说:“樊重父子,一向以礼义恩德遍行于乡里。即使他们有罪,也应当放在以后处理。”
正好当时刘家军的兵力日益强大,湖阳的形势十分危急,人心惶惶。将领未敢轻易杀害他们,招来敌人报复,因此,樊宏的妻子儿女才免于一死。
后刘终诈称江夏吏,终于诱杀了湖阳尉,夺取了湖阳县城池。
义军初战节节胜利,士气更加高涨。联军接着四处大肆抢掠,收获颇丰。
可是,战事结束,联军却因为财物分配,差点发生火拼。大军愤怒喧哗,声震四野。
刘秀闻听军中骚乱,急忙赶回来加以制止。
刘家军将士围住自己的主帅,纷纷向刘秀诉苦,鸣报不平:“文叔啊!战斗中我们出力甚多,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可是,绿林新市兵,平林兵却想把这些东西统统占为己有,实在令人生气!
所以,我们大家心里不服,以致与绿林军发生了冲突。文叔啊,你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刘秀闻听,一下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默默地思量片刻,然后冷静地劝慰刘家军将士道:
“各位叔伯兄弟,各位将士:
文叔我知道你们各位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勋卓著。
可是,如今大敌当前,我们唯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我们为了一点小利,就和友军绿林豪杰发生争执,就会使我们的联军分裂,必然会给官军以可乘之机,对我们实施各个击破!那就悔之晚矣!
所以,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协同作战,我建议把我们所掠夺的财物,粮食等,统统交出来,让大家心平气和地商议究竟应该怎样分配为佳。
如果不够,文叔兄弟们愿意拿出我们兄弟的那一份,来补给大家。
大家知道,新市兵,平林兵的兄弟们个个都是饥民,他们更加地需要粮食。如果因为军中财物分配不均,引起我们大军的内讧,争执,甚至械斗,这样必将造成两败俱伤的不利形势,必将严重伤害我们的反莽大业。
何况,这几次战役,如果我们没有绿林豪杰的帮助,我们也是独木难支,也很难取得胜利!
况且,只要我们与绿林豪杰两军协同作战,同心协力,那么取得的胜利必然多多,还用担心什么没有财物,没有东西可分呢?
如果联军失利,我们的命都没有了,要那些财物又有何用呢?大家意下如何?”刘秀循循善诱地耐心说服。
“好!好!好!还是文叔深谋远虑,处事公正、公平!想得周到,顾全大局。我们都听你的,交出我们所有的财物!不要让绿林豪杰小瞧了我们刘家军!”
刘家军终于做出了巨大让步,同意把所有财物交给绿林兄弟。
事情终于顺利而圆满地解决了。
闻听刘家军做出了让步,绿林军将士们都有些惭愧。
于是,首领王匡,陈牧谈论道:
“文叔兄弟们分配财物都能为我们着想,我们怎么能够不考虑他们的利益,而想独吞胜利成果呢!这不是显示出我们绿林豪杰太没有气度了吗?别让人小瞧了我们哦!我们还是公平地加以分配吧!”绿林众豪杰一致同意。
于是,大家皆大欢喜。
联军继续乘胜向前挺进,进围棘阳城。棘阳,是通向宛城的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为棘阳城高池深,靠近宛城,而且听说棘阳县宰岑彭文武双全,不好对付。所以,联军经过商量,决定继续联合发动攻击,务必拿下此城。
刘縯策划由新市军、平林军、舂陵军、宛城军各部,各负责围攻一个城门。
没有想到,当联军大军开到了棘阳城下,才发现棘阳已经是一座空城。
原来,守令岑彭知道义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抵抗无益。于是,他带领家属人马前去投奔前队大夫甄阜,打算集中兵力对抗义军。
所以,城里不但没有守军,就连老百姓也基本跑空了,只剩下少数死也不肯背井离乡的老头、老太太,负责看守他们自家的门庭。
全城的钱财、粮食等,也早已被转移得干干净净。
联军指望的官府物资一点也没有剩下,就是入户搜寻,也所获无几。
于是,棘阳(新野县北)就轻易地落到了刘縯联军的手里。刘縯把棘阳作为自己的后方基地。
这时,李轶,二姐哥邓晨等,也率领各自的亲朋好友,以及宾客等前来会师。在长安游学的阴识听到这个消息,也立即返乡投奔刘縯,他与弟弟阴兴等还贡献了宗族、宾客、家丁等一千余人。
这样,刘縯大军已近万人,联合大军的声势更盛。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4/1111113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