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傲世皇朝最新更新 > 第137章马援平定交趾董宣执法严明(3)

第137章马援平定交趾董宣执法严明(3)


当初,太子刘强,因为亲生母亲圣通被罢黜,心不自安。

于是,建武十九年(年),在郅恽建议下,刘强再次向父皇请求辞去太子之位。

刘秀已经罢黜了刘强的母亲圣通,不忍心再罢黜圣通的儿子刘强,而且太子本身又没有任何过失。刘秀觉得,仅仅由于母亲被废,就剥夺儿子刘强的太子之位,太过草率,不宜施行。

然而,父母的决裂,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共同的儿子。

因此,刘秀犹豫不决了数年时间,都难以决定。

如今,现任皇后丽华有自己的亲生之子刘阳,而且,刘阳有非常卓越的表现。

急迫的立储的重大问题,促使刘秀不能不早做决定。

六月二十六日,刘秀下诏宣布换立太子:

“《春秋》大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母贵则子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选择继承人时,以出身高贵为标准。

东海王刘阳,皇后所生,应继承大统。皇太子刘强,谦虚退让,愿意退居藩属。父子之情,不愿太勉强他,兹改封刘强为东海王,封刘阳为皇太子,改名刘庄。”

为了进一步向儿子表明父亲的慈爱和对刘强母亲圣通的歉意,刘秀后来又将鲁郡划入了东海王刘强的采邑,把刘强的同母弟弟刘辅迁到更富饶的沛地为沛王,改封郭圣通为沛太后。

同时,刘秀还晋升圣通的亲弟弟郭况为大鸿胪(藩属事务部长)。

郭况升官晋爵之后,刘秀仍然觉得自己废刘强太子的决定,很有些对不住圣通与自己曾经有过的二十年夫妻情份。

虽然如今夫妻离异,他也不想再见到妻子圣通,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和安慰前妻,他就经常到圣通的弟弟郭况家去做客,将所有的公卿诸侯都带去作陪。

虽然刘秀自己生活节俭,但是他毫不吝惜地把大量的金银绸缎赠给妻弟郭况,以弥补对圣通的歉意。以至于郭况后来富得流油,不仅黄金有数亿斤之多,而且仅家童就有四百余人。整个洛阳城都称郭况家为“金穴”。

刘秀任命太子刘庄的舅舅阴识,代理执金吾(首都洛阳警备区总司令);另一个舅舅阴兴,当卫尉(皇城禁卫军司令官),辅导太子。

阴识字次伯,南阳新野人也,丽华的前母哥哥。

阴识的祖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管修,自齐适楚,担任阴这个地方的大夫。因次,他就把自己的封地作为自己的姓氏。秦、汉之际,他们家才迁居新野。

等到刘伯升起义兵,阴识那时正在长安学习。

闻听这件事,阴识就放弃自己的学业而归,他率领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去投靠伯升,伯升就任命他为自己的校尉。更始元年,阴识升迁为偏将军,随从伯升攻打宛县,别降新野,杜衍、冠军、湖阳等地。

更始二年,更始帝刘玄封阴识为阴德侯,行大将军事。

建武元年,刘秀称帝后,就派遣使者侍中傅俊迎阴贵人于新野,并征召阴识。阴识就随妹妹丽华到京师,被任命为骑都尉,更封阴乡侯。

建武二年,刘秀因为阴识征伐的军功卓著,打算增加他的封赏。

阴识叩头辞谢说:“陛下,天下初定,将帅有功者很多。臣是内宫的亲属,如果仍加臣的爵邑,就不可以示天下以公平。”

刘秀很赏识他,就任命他为关都尉,镇守函谷关。

后来,阴识升迁为侍中,因为母亲被害去世而辞归乡里。

建武十五年,阴识定封为原鹿侯。

等到刘阳立为皇太子,刘秀就任命阴识为执金吾,辅导东宫。每当刘秀巡视郡国,他就常常留下阴识镇守京师,委以禁兵,十分宠信。

在皇宫中阴识虽正直敢言,但与自己的宾客谈论,从不泄露国家大事。刘秀对阴识极为敬重,常常指着阴识以敕戒贵戚,告诫左右亲信及皇亲国戚。

阴识所用的部下,都是正直显明的人,如虞廷、傅宽等,后来大多升任公卿校尉。

阴兴字君陵,丽华同母的弟弟,为人勇敢有力。

建武二年,阴兴被刘秀任命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他跟从刘秀一同征伐,平定了许多郡国。

阴兴每次跟从刘秀出入,常操持小盖,为刘秀障翳风雨。他常常亲自踏着泥浆,率先期门。

刘秀所到之处,阴兴就先入清宫,很受刘秀的亲信。阴兴虽好施接宾,礼贤下士,但门客中没有英雄豪杰与侠客之流人物。

阴兴与同郡张宗、上谷郡鲜于裒(剖)关系不好,感情恶劣。但阴兴知道他们的优点,依然常常称赞他们的长处。阴兴的友人张汜、杜禽与阴兴关系良好,但知道他们华而少实,没有才干,只是在金钱上帮助他们,却不推荐他们担任朝廷官职。

所以,世人都称赞阴兴忠心正直,不以私人的好恶,伤害公正。

建武九年,阴兴升迁为侍中,赐爵关内侯。

后来,刘秀召阴兴到来,欲封赏他。刘秀亲自把印绶放在他的面前。

阴兴坚决推辞说:“陛下,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封爵,会令天下失望,易招人们议论。臣蒙陛下和贵人的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真心不愿接受爵位。”

刘秀很赞赏他的谦让,没有强迫他接受。

丽华曾经询问弟弟拒绝封爵的原因。

阴兴回答说:“贵人不是读过书吗?‘亢龙有悔’啊!那些外戚家苦于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娶媳妇想尚公主,愚心实不安啊。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耀奢侈更容易被别人讥笑,招来祸端!”

丽华认为弟弟说得很有道理,就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为宗亲求位。

建武十九年,刘秀拜阴兴为卫尉,叫他也辅导皇太子。

年夏天,刘秀的头痛病越加严重,就任命阴兴领侍中,就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等到刘秀的疾病痊愈,刘秀就召见阴兴,想叫他代吴汉为大司马。

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陛下,臣不敢爱惜自身,实在害怕损害皇上的圣德,才不敢接受。”

阴兴真诚的辞让,感动了刘秀的左右。刘秀遂接受他的请求,不再任命他担任大司马一职。

接着,刘秀又任命沛国人桓荣,当议郎,让他教授太子刘庄儒家学派五经;他又任命左中郎将汝南人钟兴,教授太子与皇族亲王以及侯爵们《春秋》,全力教育辅佐太子。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504/1111100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