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傲世皇朝 > 第133章恩威并用平民变推己及人待废后5

第133章恩威并用平民变推己及人待废后5


平定变民的行动继续进行。

起初,卷县人维汜,因为妖言惑众,聚集弟子几百人,扰乱地方,攻打郡县,因此被捕获处死。

后来,他的弟子李广等,就借此宣称维汜已经化身为神,借以欺骗和迷惑百姓。结果,他又聚集部众数千人,准备发动叛乱。

建武十七年,李广结合弟子党羽,攻陷皖城,杀死皖侯刘闵,遂自称“南岳大师”。

朝廷闻听叛乱消息,急派谒者张宗率兵数千人讨伐他们。不料,朝廷讨伐军又被李广的部众击败,李广的势力更盛。

六月,刘秀急派虎贲中郎将马援,骠骑将军段志,调动临近各郡兵马,总计一万人,发动对占据皖城的李广的攻击。

终于,官军在九月,攻破皖城,斩杀李广及党羽。

当初,圣通由舅舅刘扬做主嫁给刘秀后,基本上是一帆风顺地做到了皇后。

那时,她对舅舅为她挑选的这样一个完美的丈夫感到非常得意,也非常惬意。她也毫无保留地爱上了刘秀。其时,她对征服丈夫的心,充满着无比的信心。

然而,对于丈夫刘秀的了解越多,圣通越加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不安和威胁,一种危机感油然而生。

丈夫和丽华之间的种种往事,圣通不可能装着一无所知,毫不介意。

等到丈夫登基后,丈夫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派遣侍中傅俊接回丽华到京师团聚。见到风华绝代的丽华之后,圣通的自信更是深受打击。

然而,圣通当时她也有作为王家贵族小姐的矜持和自负。

而且,当圣通自己已经有了丈夫的儿子刘强,并最终使丈夫选择自己为皇后,把自己所生的儿子刘强立为皇太子后,她也一度感到了胜利的满足。

那时,丽华的谦让,恭谨,丈夫刘秀的温柔细心,以及她自己秉承王家传统的妇德修养,使三人之间彼此倒也能够相敬如宾、能够和睦安乐地相处在一起。

并且,丈夫和丽华也尽量在她的面前掩饰着他们自己的感情,安慰着圣通的自尊。

因此,圣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认为自己是胜利者,是这个天下最崇高家庭的真正的女主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圣通终于注意到了丈夫和丽华之间有着她所不能拥有的东西。

丈夫永远都不会用,看丽华的那种脉脉含情,如痴如醉的眼神来注视自己。当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好像有着自己风雨不侵的世界,其他似乎已经完全消失。

圣通渐渐地明白了,命运其实已经早就注定,她永远都不可能是胜利者:就连她拥有的天下之母的皇后名位,也是丽华主动让给她的。而丽华拥有的才是她自己最想得到的,然而却永远也无法得到的稀世珍宝—丈夫的心。

妒嫉和失望开始像蛊毒一样,慢慢蚕食着圣通的心。

圣通不能够,也不愿意像以前薄姬,王政君那些女人那样,不声不响地默默等待,等着儿子当上皇帝后再扬眉吐气。她没有那样的耐心和心机。她总想要千方百计地抢回自己的丈夫。

她和那些女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丈夫不仅仅是能够使她母仪天下,享受尊贵和荣耀的皇帝,更是她深心,痴心爱着的男人。

于是,三人之间彬彬有礼的,维持多年的平衡,以及温情脉脉的和睦的假相,终于逐渐被打破了。

刘秀天生就是一个有女人缘的三好男人。

他与母亲,与姐姐妹妹,关系都非常亲密。自幼时起,刘姓家族亲戚间的大妈,大婶,老太太,也都非常喜欢他。他那种与生俱来的对妇女尊重和照顾的平等待人的态度,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罕见的。

就是对于圣通这个因利益而联姻产生的妻子,他也一样地体贴关爱,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爱护,并尽量让她过着满足而快乐的婚姻生活。

那次,刘秀回到家乡章陵祭祀父祖祭庙,整修旧日的家宅庭院,巡查田地农舍。

刘秀衣锦还乡,大肆摆设酒筵,招待亲戚朋友,颁发赏赐。

刘秀的前辈伯母,舅母,姑母,婶娘们,一个个喝得酒酣耳热。

于是,他们相互交谈聊天,不由得回忆起了刘秀的儿时。

“你们看啊,文叔这孩子,小时候就很有出息!他对人谨慎小心,从不跟人随便敷衍,一副率直柔和的样子。想不到啊,如今他当了皇上,还是没有改掉多年那种率直柔和的脾气,没有一点皇上的架子!就是对待我们这些妇道人家,也没有一点歧视轻视的意思!”

刘秀听见,呵呵笑道:“多谢伯母,舅母,姑母,婶娘们的夸奖!朕如今治理天下,也靠率直柔和,平易近人。”

由此可见,刘秀在女人们心中的地位。

然而,圣通却不这么看。

她以为,同是外戚的郭家和阴家,为什么受到的待遇会截然不同呢?何况自己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呢!这更是令圣通愤愤不平。

当初,圣通自己的河北亲属,是那样的深受皇上信任和恩宠。

可是,自从度田惩治贪腐的那些事件发生之后,丈夫对河北豪强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有人还乘机陷害圣通皇后,说先前,丽华的母亲与弟弟等亲人的遇害,是皇后派人下的毒手。

那是建武九年(公元年)发生的一起轰动朝野的恶性案件。一伙强盗公然闯进进丽华娘家在新野家乡的住宅,洗劫了家里的财物,并残忍地杀害了丽华的母亲和弟弟阴欣。

丽华从小就以孝女著名,她是个极重亲情的孝顺女儿。长大成人后,每当提到多年父亲的去世情形,她都依然还会伤感流泪。

可见,母亲遭遇到这样的不幸,丽华简直是痛不欲生。而且丽华极度自责,因为她觉得就是因为自己的谦让与推辞,才让娘家人没有得到应有的侯爵地位和侯爵地位应该有的保护,最终才使母亲与弟弟死于非命(侯爵家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私人护卫队)。

对此,丈夫刘秀也是极为痛心自责,恼恨万端。

他一面不住地安慰丽华,一面严令查惩凶手,同时亲笔下诏昭示天下。

在这份诏书当中,丈夫向天下人表白了自己对丽华的真实感情。

刘秀说自己和丽华是在贫贱时期就结为恩爱夫妻的。因为战争动乱使夫妻饱受分离之苦,好不容易才得到团聚。本来,丽华是应该得到皇后的尊荣的。可是,她却为了国家的利益自愿退居媵妾的位置。

而且,丽华又谨守礼法,推辞对娘家弟弟的封赏。

如今阴家遭到了这样的灾祸,所以令丈夫刘秀感到格外的痛惜与伤感。

因此,丈夫刘秀就追封阴贵人的父亲阴陆为宣恩哀侯,弟弟阴欣为宣义恭侯,另一个弟弟阴就承继宣恩侯的爵位(这样阴氏家就有了三个侯爵爵位,超过了皇后家族。)刘秀并派太中大夫到灵堂举行封侯仪式,以侯爵的礼仪为丽华的母亲和弟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就是这份诏书,彻底地让后宫失去了往日的平衡。

这诏书根本就等于是在昭告天下:丽华才是皇帝刘秀至亲至爱最珍惜的人,而且她本来就该是皇后,现在也应该等同于皇后了。

圣通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她痛苦、愤怒、无奈。

从此,她不再端着虚伪的贤惠淑德的架子,再也不给阴丽华与其他嫔妃及其子女好脸色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丽华也是无能为力了。

她知道这已经不是自己稍稍让步就能解决的问题了。但她也不想让丈夫为难。

于是,她就以伤心过度,身体不适、需要休养为名,搬到洛阳城郊外的行宫去住,打算远离皇宫这个是非之地。

但从此后,文武百官就发现,他们自己不得不经常跑去洛阳郊外向皇帝汇报工作去了。

然而,阴丽华所生的几个子女中,年长一点的都已经开始接受教育了,孩子们也不能老跟着母亲住到郊外去。

于是,矛盾又逐渐转移到了下一代的问题上。

刘秀明白,他要以天下为重,要为万民负责,为帝国当前的稳定发展和未来的前途操心。他不但深爱阴丽华,而且在所有的子女中,他也最喜欢他和丽华的第一个结晶—刘阳。这个孩子又是那么的出色,出众,值得特别地偏爱。

这就更加公开激化了丽华与圣通的矛盾。

刘阳是刘秀的个儿子,他从小就长着胖嘟嘟的圆脸和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他的性格活泼,人见人爱。为国事天下事操心忙碌的刘秀,一见到心爱的儿子就会烦恼散尽,开心起来。

于是,他常常将儿子刘阳带在身边,陪伴自己。

刘阳的天赋极佳,十岁就能通读艰深晦涩的《春秋》。而且他虽然小小年纪,却对治理天下有着敏锐的判断力。他对朝廷的政治形势,方针政策也有不同寻常的洞察力和领悟力,更是令父皇欣喜赞赏。

那时,建武十四年(公元年),朝廷诏令天下清查垦田户口,就是进行耕地面积和人口普查,以便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国策。

因为从西汉末年开始,大量土地就集中在豪强贵族手上。于是,导致农民破产失业,流离失所,沦为奴婢或流民,造成国家的动乱与贫困。

刘秀建国初年,朝廷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就是要解放奴婢,鼓励开荒,同时限定贵族拥有的土地数量,把超标的部分分给农民。

在刘秀审阅各地上报的调查材料时,就在陈留郡的上书中发现了“颖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的字条。

于是,就发生了前面已经讲述过的故事。

回到后宫,刘秀不禁对这个聪明灵秀的儿子刘阳赞不绝口,并叹息着有些后悔立储太早。

这件事情被圣通得知后更是火上浇油,令后宫更加不得安宁。

于是,丈夫刘秀再也得不到圣通的好脸色了。她开始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失宠和皇上的偏心,这常常使刘秀怒不可遏,心情郁闷。

圣通始终没有能够真正明白,自己与丈夫并不是普通的平民夫妻。此时的丈夫也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温柔的青年了,他已经是威行天下的皇帝陛下了。

况且,如今,皇上已经人到中年,对圣通的缠杂不清已经有些厌倦疲劳,不再有往日年轻时的耐心与细心了。

每逢与皇后话不投机,刘秀常常是怒气冲冲地抬脚便走,到丽华那边去聊天歇息。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48/1111101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