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免费 > 第49章 轻取平江府

第49章 轻取平江府


下午时分,陈海峰率领船队到达平江府的阊门码头。

没想到这里的城门竟然开着,还有百姓进出,他立刻派出师兵上岸控制城门,并把看城门兵丁的全部俘虏。

陈海峰站在城门口,看着城内的景象,街道上人们来来往往,店铺照常营业,似乎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他心中暗喜,看来这里的守军并没有做好防备。

他命令部队迅速进城,占领主要干道和衙门,并把其他城门都控制住,并把其他城门都关闭,只留这边一个门。

他从城门俘虏口中得知,有一些元军是来坐船过来接收平江府的,元军是坐船来的,被通判王矩之带去太湖了。

城里只有少数看城门的平江军,因为王矩之投降的时候怕人多了不好控制,便把民夫和团练都解散了,得知是这样陈海峰开心无比。

在接收城门的同时,他派人四处张贴告示,宣布大宋抗元民主联军已经接管了平江府,并安抚百姓不要惊慌。

陈海峰叫来鲁大壮,严肃地对他说:“把船上所有的俘虏都押到城门外的空地看押!”

接着,他将鲁大壮和平江军军官召集到一旁,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我这次攻占平江府只是权宜之计,并不会长久占据此地。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搬运城里的物资——府衙里的钱粮以及库房中的兵器统统带走!同时还要招募当地的百姓和工匠。待这些事情完成后,我会率领船队出海,暂且先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等到时机成熟时,再率军北伐。”

说完这些话,他看着鲁大壮等人,郑重地问道:“你们是否愿意随我一同前往海外?或者选择留下来继续与元军抗衡?如今的朝廷已指望不上,如果你们决定跟随我远渡重洋,可以在搬运完物资后派遣人员返回故乡接应家人;倘若不愿同我出海漂泊,那么就在协助我们搬运物资之后,我会分发给你们一部分物资,并留下几艘船供你们自由支配。”

由于听过我们激昂嘹亮的军歌、目睹过我们军纪严明的军容风貌后,有一部分义军和平江军心动不已,鲁大壮表示愿意跟随我们一同出海。

于是乎,陈海峰告诉他们:“无论你们最终是否决定与我们一同离开此地,首先,请协助我们将物资搬运至码头。等完成搬运任务之后,我会给予你们一定数量的钱粮作为酬劳。”

听完这番话,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听从安排并积极配合行动。

紧接着,陈海峰下令让手下之人把关押于各处城门的平江守军统统押送至此地城门口集中。

这些士兵都是平江本地,面对此情此景,陈海峰不禁怒斥道:“你们难道就不觉得羞愧难当吗?脸皮怎会如此之厚!元军来袭时,你们非但未奋起抵抗,反而选择投敌叛国,甚至甘当走狗替元军镇守城门!”

一番义正言辞的斥责过后,只见他们一个个低垂着脑袋,无地自容。见火候已到,陈海峰便放缓语气对他们说道:“今日暂且饶过你们一回,现在给予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立刻替我征集所需车辆,把府衙内所有物品统统运往码头。若表现出色者,届时可随我一同离去;倘若无意追随,亦可领取钱粮后就地遣散归家。去吧,与之前被俘获的平将军们一道找寻可用车辆便是。”

言罢,他们便遵照指示行事去了。

没过多久,他们就找来了大量的车辆。紧接着,陈海峰派遣一些人手带领他们前往阜阳搬运物资。

在搬运前,陈海峰让士兵们按照重要程度依次进行搬运。

先是搬运钱粮,这可是军队生存的关键;

接着是兵器、铠甲、军衣和箭矢等军备物品。

同时,我们还将所有的宋军旗帜和军服统统打包好,并运往码头。

完成这些安排后,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出发,鲁大壮的一半义军也一同出发加入到搬运物资的队伍中。

搬运的队伍出发后,陈海峰面沉似水地对警戒排下令道:“来人啊!速速将元军将领与通判王矩之一并押送至此!”

不多时,两人便被五花大绑地带至他跟前。

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陈海峰目光如炬地盯着元军将领,厉声道:“尔等务必安抚好那些被俘获的元军士卒,切不可滋生事端、妄图反抗!待到时机成熟之时,自会赐予尔等饭食。此外,本将军尚有一事需问询于汝,不知汝是否甘愿听从调遣?若能积极配合,则可饶汝一命;否则……哼哼!”

元军将领闻听此言,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他略微低头示意,表示愿意遵命行事。

见此情形,陈海峰满意地点点头,挥手命人将其暂且押回原处,也好借他稳定住那些俘虏们躁动不安的情绪。

接着,陈海峰转头看向一旁瑟瑟发抖的通判王矩之,语重心长地道:“正所谓人各有志,你既然选择投靠蒙古人,那便是你个人的抉择。念及旧情,待我搬运完物资之后,可以放你一条生路。然而,你必须牢记一点——务必要善待平江府的百姓!倘若让我得知你胆敢作恶多端,哪怕相隔千里万里,我亦定当取你项上人头!”

王矩之闻言,忙不迭地点头称是,连连保证绝不敢轻举妄动。随后,我继续吩咐道:“眼下需要你协助办事。稍后会有人带你进城一趟,将城中的富豪乡绅、大小官员以及衙门差役统统召集至码头处待命。此事能否办妥?”

王矩之赶忙应承下来,表示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使命。

得到肯定答复后,陈海峰这才放心地让手下将他押入城内执行任务。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陈海峰心中暗自思忖:希望一切能够顺利进行,早日结束这场战乱……

接着,他叫人在城门口摆几张方桌,再拿几根竹竿白布,写上“抗击元军,替天行道”。

在这里陈海峰设置了招兵处、工匠招聘处、南下百姓报名处和逃难百姓物资发放处。

没一会儿,通判王矩之就带着人回来了。

陈海峰跟这些官员、衙役说:“去通知百姓,我们杀了不少元军,元军可能会来报复。愿意留下的自己保重,要逃走的我们发钱粮,要跟我们走的来登记,要当兵的来报名。这些事办完,你们想走想留都行,明白吗?”

他们点头回应后,陈海峰就让官员和衙役去通知了。

陈海峰又跟富户士绅说:“你们估计是不想离开这儿,我走了之后,你们要善待百姓。你们给我捐点钱粮,大家都方便,行不?”

他们都表示愿意给,他就让富户和士绅回去准备了。

陈海峰在人群里看到了他的大舅哥沈一辉,他把沈一辉拉出来问:“你怎么还在这儿呢?”

沈一辉说:  “父亲带着小弟沈一煌去了临安,让他在这儿看家。”

陈海峰让他派管事回去,把家人都接出来,再把沈家的当铺、杂货铺、布店等,这些沈家店铺里所有的物资都搬出来,并给了他  10  条沙船,让他快点去组织人手。

见他还在犹豫,陈海峰说:“”我杀了上千元军,你身边的这些人都知道你是我大舅哥,等元军来了你一家人还会有命在”。

沈一辉吓的立马回去召集人手。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52/3249715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