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安置乌溪土著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陈海峰等人在友谊村精心筹备并成功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
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整个村庄,人们围坐在篝火旁,欢声笑语不断。
大家手中端着酒杯,品尝着香醇的美酒,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美味可口的海鲜。
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结婚的新人们更是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
只见红烛轻轻摇曳,烛光闪烁,为这喜庆的时刻增添了几分温馨与浪漫。
新人们按照传统习俗,首先恭敬地向双亲行礼,表示感恩之情;接着,他们虔诚地祭拜天地,祈求上苍保佑婚姻美满幸福;最后,夫妻相对而拜,彼此许下相伴一生的誓言。
礼成之后,新娘们盖上鲜艳的红盖头,由伴娘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先行回到装饰一新的新房之中。
而新郎们则留下来与众人一起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他们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心情,讲述着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时,陈海峰作为将军府的代表走上前来,向每一对新人送上了一份厚礼——一枚价值 500 文的银币,并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希望你们能在此地辛勤开垦,努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如果生活中有什么需求,可以乘船前往台北府购置物品,如果资金不足,还可以到银行申请贷款解决困难。”
随后,陈海峰转身面向这边的驻军士兵和村民们,再次叮嘱道:“大家要抓紧时间将土豆种下,只要用心耕耘,待到年底时,一定会迎来丰收的惊喜!”
夜空中挂着一轮淡淡的明月,洒下清冷的光辉。
陈海峰他们完成任务后便登上船只,趁着夜色连夜启航离去。
或许是因为他不愿过多打扰新人们的甜蜜时光,亦或是还有其他紧急事务等待处理。
至于那些新郎们,今夜既是他们的新婚大喜之日,又喝了不少美酒助兴,想必等到半夜时分,他们定会在新房内闹出不小的动静呢……
陈海峰可没有兴趣听他们嗯嗯啊啊的叫唤,搞得好像谁没老婆似的。
早点启航,明天早上就能回家了。
借着月光,海船慢慢航行,陈海峰下定决心在海岸线一定多建几座灯塔。
当黎明的曙光刺破黑夜的帷幕,天色渐渐亮起之后,他们迅速地升起了满帆。
海风呼啸着吹过帆布,推动船只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淡水河口疾驰而去。
没过多久,造船厂便遥遥在望。
陈海峰站在船头,目光炯炯地眺望着前方。一抵达造船厂,他立刻派遣身边的侍卫前去通知船厂的人员前来卸货。
时间不长,一群工人匆匆赶来,开始有条不紊地将船上的物资搬运下来。
不一会儿功夫,船上的所有物资都被顺利地卸了下来。此时,船厂厂长和陈左等人快步走来,向陈海峰汇报情况。
只见船厂厂长恭恭敬敬地说道:“大人,先前运抵的那三船物资已经全部安全运回将军府了,请您放心。”
陈海峰微微点头,表示知晓。接着,他指着刚刚从船上卸下的一堆野味对厂长说道:“这些野味就留给你们船厂了,算是犒劳大家这段时间的辛勤劳作。”
陈左在一旁忍不住问道:“那么大人,船上的那些女人、老人和小孩又该如何处置呢?”
陈海峰略作思考,随即回应道:“稍等片刻,我会安排马车把他们全都带走。你现在快去让船厂准备好足够数量的马车。”陈左领命而去。
这时,陈海峰忽然注意到码头上的渔船似乎比以往少了许多,于是转头向船厂厂长询问缘由。
厂长连忙解释道:“回大人,基隆镇那边买走了一部分渔船,晒盐厂也购置了一些,而太湖镇虽然预定了,但尚未前来提取船只。”陈海峰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船厂厂长又补充道:“近日还有不少附近的百姓前来船厂询问是否还有渔船出售。”
陈海峰闻言眼睛一亮,当即与厂长商议起来:“这样吧,以后再有百姓想买渔船,价格可以提高两成出售。同时,让人在船厂门口张贴告示,告知众人只要购买者能够提供抵押物或者找到可靠之人担保,并且愿意前往银行办理贷款手续,就都可以买到渔船。如此一来,既能增加船厂的收入,又能满足百姓们的需求。”
船厂厂长连连称是,赶忙吩咐手下按照陈海峰的指示去操办此事。
陈海峰面带微笑地说道:“咱们这造船厂啊,新式双体帆船也是能够进行生产的,而且生产出来的双体船同样可以对外出售呢!不过,如果有海商前来购买船只的话,那些装配有软帆的船只目前还暂不予以出售哦。”说完,他便迈着大步走向船台。
当他来到船台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不禁眼前一亮。
只见这边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正在拼接 1000 吨级的海鲨船以及 2000 吨级的海鲸级龙骨。
而两条 500 吨级的海豹级龙骨已然铺设完毕,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
陈海峰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转头对身边的工匠们吩咐道:“大家辛苦啦!接下来再多准备一些船木吧,我们还要再建造 50 条琉球 2 式双体帆船呢。这些双体船可是要提供给海军第一团使用的哟!”
这时,厂长匆匆赶来,向陈海峰汇报道:“那两条琉球福船已经顺利完工啦,我刚刚安排人手将它们送往海军第三团的码头了。另外,您看是不是再建造 10 条琉球福船比较好呢?”
陈海峰略作思考后回答道:“嗯,可以的。那就按照计划继续建造吧!”
接着,陈海峰又补充道:“还有啊,海军第一团会在咱们造船厂继续帮忙工作两个月,协助咱们完成船只的建造任务。为了感谢大家这段时间以来的辛勤付出,我决定明天就让整个船厂放假一天。到时候,这里的士兵和工匠们都可以前往桃花镇尽情游玩放松一下。厂长,麻烦你尽快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给每一个人。”
厂长连忙应声道:“好嘞,我马上就去通知大伙!”
随后,这支多达 400 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先是乘坐船厂的马车,分成了前后两批,一路颠簸着向太湖镇行进。
抵达太湖镇时,由于人数众多,原有的马车数量远远不够,于是不得不紧急征用了当地的 20 辆马车,这才得以继续踏上归程,向着台北府城进发。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终于成功抵达目的地——台北府城。陈海峰马不停蹄地下达命令,首先让女兵营将那 284 名土著女人妥善安置到军营之中。
原来,他心中早有盘算,打算利用这些女人来进行专门的训练,并计划从中组建起三个土著女兵连队。
为此,他特意规定这批女人需要在军营接受为期三个月的严格特训。
紧接着,陈海峰又仔细交代道:“把那 26 个小孩子与之前的孩子们统一安排在一起学习。
等这些孩子年满十六岁顺利毕业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放回原籍,亦或是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
平日里,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安排家人们带着孩子们外出游玩,但务必叮嘱负责管理的女兵们,一定要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对待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最后,对于剩下的那 159 位老人,陈海峰则做出了另外的安排。
他决定将这些老人送往土著山寨,并在山寨周边新建一个属于土著人的村落,以便让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过上平静而舒适的生活。
在这 149 人的队伍里,有相当一部分土人正值不惑之年,也就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陈海峰展现出了极大的善意和关怀,他亲自为每一个土人分发了丰厚的物资。
每个人都得到了两个银光闪闪的银币、足足一百斤沉甸甸的粮食、二十斤洁白如雪的盐巴以及一些实用的农具。
不仅如此,他还额外赠送了一些珍贵的稻种和新鲜的土豆。
接着,陈海峰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些土著们要紧紧抓住眼下这个宝贵的时机赶紧把种子种下地去。
毕竟此刻已经是六月底了,正是播种的绝佳时节,如果错过了,那可就要再等一年啦!
在出发之前,他特意安排了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带领这些土著们先行去购置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随后,只见英姿飒爽的女兵们整齐列队,引领着这批土著人和另外 284 名土著女子一同浩浩荡荡地向着集市进发。
对于这些土著女性们,陈海峰同样表现得十分慷慨大方,他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每个女子一枚亮晃晃的银币当作购物的资金。
同时,他也耐心细致地告诉她们,家里的小孩子们将会被送到学校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而那些年迈的老人们,则会被妥善地安置到山区里,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
并且,他承诺当她们休假的时候,可以随时前去探望自己的亲人。
最后,陈海峰郑重其事地下达命令,要求民政部门务必全力以赴、精心周到地安置好这群老人们。
待所有工作圆满完成之后,必须及时返回向他汇报情况。
此外,他还派遣了一些女兵前去协助即将安置的土著老人,同时也指示工部派出人员帮助他们搭建木屋,最后安排民政部负责给他们分配土地。
完成这些精心策划的部署之后,陈海峰决定先返回将军府处理一些重要事务。
临行前,他郑重地向众人交代道:“待你们采购结束后,请务必到将军府门前集合。”接着,他又详细说明了具体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这些土著人们满心欢喜地开始了他们的购物之旅。当他们踏入台北府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时,不禁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所吸引。
这里的店铺不仅物资极为丰富,而且物价也十分低廉。
经过一番挑选和讨价还价,土著们终于买到了各自所需的物品。
令人惊喜的是,在满足需求之后,他们手中竟然还余下不少铜钱。
这让他们对此次购物经历感到非常满意,心中对陈海峰更是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然而,考虑到安全等因素,陈海峰还是不忘提醒大家:“平日里若无要事,尽量不要轻易离开村庄。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也存在着诸多未知的风险。”
说完这番话,他便亲自率领一队精锐侍卫,骑着高头大马,与那些年长的土著们一起踏上了前往新村落的征程。
与此同时,陆军第二团的一个连队也加入了这支队伍,共同护送这批珍贵的人员和物资。
一路上,众人浩浩荡荡,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行至中途,陈海峰突然带领大家拐进一条小道,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座位于窑厂旁边的杂货店前。
原来,这家杂货店正是林诗晚所经营的。
陈海峰指着杂货店对土著们说道:“日后,你们若需买卖物品,来此会更为便捷。当然,如果想要前往城中办事或游玩,一定要有我们的士兵或者土著翻译陪同才行,切不可擅自行动。”
土著们纷纷点头,表示一定会牢记陈海峰的嘱咐。
当到达目的地之后,他迅速下达指令,让陆军第二团的士兵们以及工部的相关工作人员行动起来,帮助当地居民清理那些杂乱生长的树木,并着手建造起一座座坚固实用的木屋。
紧接着,他派遣自己的贴身侍卫前往土著山寨,传达命令要求首领阿木和土人翻译张离尽快赶来此地。
没过多久,阿木与张离便匆匆赶到。陈海峰随即与首领阿木展开交流,表示希望他们能够密切关注这些土著居民,尤其是那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如果他们有任何需要协助之处,务必立刻带领人手前来提供帮助。
此外,还需组织专门的人员教导这些土著如何建造梯田,以及传授他们关于种植茶树的技巧和知识。
陈海峰郑重地对阿木说道:“只要你们能将这项工作出色完成,使得这片土地不再依赖将军府的扶持,那么届时我将会给予你和张离每人 5 个金币作为丰厚的奖赏。”
听到这番话,首领阿木和翻译张离纷纷向陈海峰做出坚定承诺,一定会全力以赴、认真落实各项任务,请他放心。
随后,陈海峰又指着眼前的景象补充道:“目前在这里总共有三片区域居住着众多土人,所以我想请阿木首领在旁边再新建两个村落,同时将所有的木屋优先修缮完好。”
说完,他从怀中掏出 10 个金光闪闪的金币递交给阿木首领作为此次工程的酬劳。
看到如此慷慨的赏赐,阿木首领喜不自禁,连忙道谢并表示第二天就会安排人手前来此处帮忙施工。
在夜幕降临之前,大家一起成功地修建了几座简陋的木屋,而剩下的工作则交由当地的首领阿木及其族人自行完成。
随后,他带领着一部分人与那 284 名女土著一同踏上了归途。
临行前,陈海峰向她们承诺,年底她们将会有一个月的假期,可以回来探望家人。
同时,他还安排了张离一个任务,要求张离每月去将军府报告一次这里的情况,并给予张离每月三枚银币作为报酬。
听到这个消息,张离显得十分高兴。
陈海峰将这个地方命名为“乌溪土著村”。
而上一个搬过来的村落叫做“竹基土著村”,最早的那个村落则被称为“桃源土著村”。
这三个土著村庄都由它们各自的长老负责管理。
这片广袤的山林从此被统称为“阳光土人社区”,区长由土著首领阿木担任,副区长则是翻译张离。
区长的月薪是五枚银币,而副区长则能获得三枚银币。
关于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暴乱,陈海峰面色凝重地向区长和副区长详细阐述着自己的想法和策略。
他斩钉截铁地表示,如果不幸真的发生这种极端情况,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他将会果断地处决一半的造反之人。这一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无奈选择。
与此同时,阿木和张离听闻此言,连忙信誓旦旦地向陈海峰保证,他们会全力以赴确保绝对不会出现这样可怕的事情。
他们深知暴乱一旦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无论是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还是地区的和谐发展都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看到两人如此坚定的态度,陈海峰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在确认各项防范措施均已部署妥当之后,他才放心地带领众人缓缓离开现场。
回到营地后,陈海峰没有片刻停歇,立刻叫来陈春并下达命令,要求其迅速安排女兵给那些刚刚被解救出来的土著女人都发放崭新的夏季女军装。不仅如此,还要为她们仔细清理个人卫生,将凌乱不堪的头发精心梳理整齐。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让这些饱受磨难的女性能够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52/3249706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