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在线 > 第250章 我有孩子了

第250章 我有孩子了


返回琉球的船队带回了陈海峰写给妻妾们和内阁的书信,陈海峰在信中嘱咐民政部门要好好地安置那些孩子们,并妥善照顾他们。

信中,陈海峰命令工部将负责修建皇宫的工匠们调配到其他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去,同时在城内规划建设一些小院和小区。

这些小院将来会以高价卖给那些渴望在城中居住的富裕人士。

此外,陈海峰还特意叮嘱民政部门,要给予之前从广州聘请来的施工队伍每户200平方的宅基地和10亩土地。

如果有人不愿意留下来,可以安排船只送他们返回广州。

最后,他特别强调要再次运送一批铁锅和500辆三号马车过来。

由于马车厂的库存量较大,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销售一部分产品。

大约过了25天,船队终于返回。

李瓶儿、蒲提娜以及李倩儿姐妹和林仙儿等一行人也一同到来。

李瓶儿的船队也跟着船队来了,满载着各种生活用品。

李瓶儿和蒲提娜是前来收购山货,因为陈海峰上次带回琉球的山货深受欢迎。

李倩儿和李子涵则是听闻这里有赚钱机会,美其名曰来看望陈海峰,但其实也是想来捞一笔。

林仙儿这次前来是为了采购药材。

由于陈海峰之前运输回家的药材,她家需要通过贸易商行高价购买,因此她决定亲自来此收购,以节省成本。

同行的还有几位她家药房的郎中。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陈海峰便提议让林仙儿在此开设一家为期一月的医馆。

这样既能挣钱,又方便附近居民就医,一举两得,她欣然答应。

她们还给陈海峰带来了悦儿和婉儿,并转交了一封公主写给他的书信。

信中提到,悦儿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小名叫做“小月亮”。公主希望陈海峰能早日归家,为孩子取个好名字。

同时,她也嘱咐陈海峰要注意饮食,保重身体。

此外,她们还告诉陈海峰,绿竹也喜获千金,小名唤作“小糯米”;而沈若寒则生下一子,小名叫做“小汤圆”。

沈婉儿在信中还问了陈海峰,库房的福州购买的家具字画是否可以卖掉了,宫里用的已经够了,还有多的用不上,这次他运回去的货物挣了50万两银子,说这些货很好卖!

看过书信,陈海峰感慨万千,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了,来这个世界,终于有了后代。

吃晚饭的时候陈海峰将小芳带给李瓶儿几人认识,李瓶儿笑着说道:“这次来东北,下次不知道皇上会带谁去哪里呢?”

其他人纷纷附和道:“是啊,这才出来一个月,皇上就又娶了一个,精力可真好啊!”

还有人说:“现在当皇帝了,越来越花心了,女人数量都超过一个排的人了。”

李瓶儿接着说道:“陈冬真没用,每次都和皇上一起出去,也不看着点。”

陈冬委屈地说:“下次一定会注意的。”

虽然她们一直在说陈海峰的不是,但最后还是给了小芳礼物。

小芳也成为了家中的26号,而25号则给了那个生了儿子的通房侍女。

那个侍女名叫沈若寒,是婉儿姐姐的侍女。

由于她生了儿子了,所以陈海峰决定先给她一个从四品的地位。

小芳的册封等回去后再进行,这里没那条件,至于小芳的父母,陈海峰让李瓶儿明天安排一下,顺便陪小芳回去一趟,他让李瓶儿带一个连的女兵一起,别给他出事就行了,他要求多带点人安全第一。

接着,陈海峰和她们几个商量,他这有2箱金子,他出本钱,占一半股,她们带来的货再占一半,由李瓶儿操作,陈海峰,李瓶儿,蒲提娜,李倩儿,李子涵,金家姐妹,铁木芯,小芳。在这收1个月货,卖了扣除本钱,大家平分,

“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李瓶儿第一个表态。

“我也同意。”蒲提娜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赞同。

“那就这么定了。”陈海峰说着,看向众人,“我们要尽快开始行动,争取在一个月内赚到更多的钱。”

“好的,陛下。”李瓶儿点头道,“我会尽快安排人手去收购货物,并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

“嗯,很好。”陈海峰满意地点头,“希望我们这次合作能够顺利,大家都能分到一笔可观的财富。”

众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共同努力,为了赚钱而奋斗。

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毕竟这样一来,风险降低,利润却能最大化。

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决定按照这个计划行事。

金家姐妹、铁木芯和小芳开始着手组织她们部落的人,准备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

这支商队将拥有200辆马车,前往远方进行贸易活动。

而陈海峰,则留在原地,负责修建大连城。

他打算将城墙的延伸部分修建成长城般壮观的城墙,将大连分割成一个独立的区域。

同时,那3000名女真士兵也交由陈中负责训练。

女真兵们每天上午进行军事训练,下午则到工地上帮忙干活。

陈海峰的这些女人们行动非常迅速,没过多久,她们便成功地组建了一支完全由女真人组成的商队。

与此同时,林仙儿也带着两名郎中和几个女兵,开设了一家小型诊所。

李瓶儿、蒲提娜、李家表姐妹以及陈冬五人则在交易市场开设了一家收购山货的店铺,并经营起了一家海鲜酒馆。

陈海峰觉得,她们有事做也好,免得闲得无聊惹出麻烦来。

小芳在部落里的家,李瓶儿带人去过了,还帮小芳找来了八个侍女,其实小芳家也就是普通人家,这次陈海峰的赏赐已经足够让她家变成小地主了。

砖窑工匠们一共建了五个,老金家和老铁家都派人去学习,干活的也是他们两家的人。

砖窑这个东西可不简单,它是个赚钱的好生意啊!

由于工匠这次带来了工程器械和水泥,城墙的建设速度非常快。

大连城被建了五米高,宽度只有四米宽,四个角上分别建了四座六米高宽8米的方型箭楼,城门只建了四个。

毕竟这座城没有台北城那么高大,所以建造速度非常快,每天能建成两百米,速度真是惊人。

城墙基本上都是用石料建造的,这些石头并没有被打磨成四四方方的形状,只要稍微平整一下就可以使用了。

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不影响质量,可谓一举两得。

部落联盟的长老们看着眼前的场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从未想过,这些来自远方的人们竟然能够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推进工程。

按照目前的进度,每天前进200米,只需短短10天就能建出2000米长的城墙!

而琉球运来的马车运输效率同样令人惊叹,三号马车在运送石料方面表现出色,源源不断地将所需材料送到施工现场。

此外,工地上还有充足的木材资源可供使用。

不仅如此,干活的女真人每天都能享受到美味的鱼肉,捕鱼船每天都能捕到大量的鲜鱼。

为了确保食物的持续供应,陈海峰还让人种植了20亩土豆。

回想上次给老金的土豆,收成相当可观。

如果这次的20亩土豆顺利收获,那么部落联盟就有足够的种子,可以扩大种植面积至数百亩。

这样一来,未来一年内都不必担心粮食短缺问题。

这种生活对部落联盟的女真人来说简直如同梦境一般美好。

曾经,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但现在却能天天品尝到鲜美的鱼肉和丰盛的饭菜。

甚至,许多人在劳作中逐渐锻炼出结实的肌肉。

干活和参加训练的女真人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语,交流变得更加顺畅。

而等到三年后,那些外出学习的孩子们归来,将会给这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化。想到这里,部落联盟的长老们心中都充满期待。

陈海峰卖给了铁家五十辆三号马车,这可不是小数目,但他的目的远不止于此。

陈海峰让铁家的人带着这些马车前往蒙古草原,去那里采购马匹、肥羊,如果有牛也要一并买回来。

当然,作为交换,陈海峰给了老铁  500  口铁锅,还有  500把开山刀。

这些开山刀全长足有  70  厘米,锋利无比,对于蒙古牧民来说简直就是宝贝。

此外,陈海峰还给了老铁  200  把狗腿刀,这种刀全长  65  厘米,也是非常实用的刀具。

陈海峰对老铁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以物易物,用铁器换取马匹、牛羊等牲畜。

无论是马还是牛和羊,都可以用一件铁器来交换。

而多余的部分,则全部归老铁所有。

如果老铁想用牲口跟陈海峰换取其他东西,也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这次陈海峰可不会轻易放弃,至少要换回  2000  匹死马才行。否则,他绝对不会回家。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50/3249695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