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寺庙许愿
昨晚折腾了一整夜,累得陈海峰腰酸背痛,才终于把李瓶儿这个欲求不满的女人喂饱了。
早上他起得比平时稍晚了些,匆匆吃过早饭后,便让大家收拾行李,准备前往寺庙。
虽然马车数量有限,但勉强还能容纳他们一行人。
至于武器装备,由于这次只是去拜佛,所以排射炮并没有带上,但他们还是携带了五十具一窝蜂火箭,以备不时之需。
万一遇到紧急情况,这些武器足以应对一千人的战斗规模。
毕竟这一带的蒙古军队总共也就几百人而已,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等下次回到琉球后,陈海峰打算让造船厂建造几艘盖伦帆船。
这种船只既可以用于运输货物,也可以载人载马,非常实用。
而且一艘船上配备六门火炮已经足够,如果需要打仗,可以增加到二十门,这样的配置可谓是非常完美的商船。
一路无话,他们顺利抵达了寺庙。
寺庙里的和尚们见到陈海峰一行人到来,纷纷面露恭敬之色,腰板挺得笔直,双手合十行礼,态度之谦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早已得知了这行人要来的消息。
陈海峰与众人一脸虔诚地参拜完佛像之后,并未急着离开,而是开始在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寺庙内信步闲游起来。
他的妻妾们则依然留在大殿之中,继续专注地向着佛祖叩头祈祷,神情庄重而肃穆。
陈海峰漫步到寺庙的前殿,看到了正在忙碌的住持。
他走上前去,从怀中掏出一锭沉甸甸的银子,作为香火钱布施给了住持。
主持接过银子,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连忙邀请陈海峰到一旁的禅房坐下,两人开始闲聊起此地的近况。
“施主啊,自从那蒙古人来了以后,我们这寺庙和寺中的和尚倒是未曾遭受太多磨难。”
主持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只是可怜了那些普通百姓,日子过得真是苦不堪言呐!许多人家被迫背井离乡,四处逃亡以求活命。原本肥沃的土地如今大多荒废无人耕种,导致粮食产量锐减。就连咱们这平日里香火旺盛的寺庙,近来香客也是越来越稀少啦。”说到此处,主持不禁摇了摇头。
陈海峰皱起眉头问道:“为何会如此?难道这些蒙古人没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吗?”
主持无奈地苦笑一声回答道:“唉,这些蒙古人实在太过霸道蛮横。他们常常抢夺良家妇女,若是有百姓胆敢上门评理要人,往往都会惨遭杀害。以至于现在本地的女眷们都不敢轻易出门,生怕遭遇不测。尽管还有一些本地的商贾愿意前来上香,但人数相比从前也是大大减少了呀。面对这般情形,我们这些出家人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受苦受难却无能为力啊……”说完,住持又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陈海峰一脸凝重地说道:“蒙古人长期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早已习惯了那种自由自在、豪放不羁的日子。如今来到中原这片富饶之地,面对全然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习俗,难免会感到诸多不适应。不过嘛,既然选择了来此定居或发展,就应当努力去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才是。”
主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施主所言极是,老衲亦期望这些来自远方的朋友们能够尽快融入咱们中原的大家庭。只是依目前之情形观之,似乎并非那般顺遂啊!”言罢,主持不禁轻皱眉头,陷入沉思之中。
稍作思忖之后,主持缓声道:“日后定当全力护佑百姓之平安,对于那些家中缺粮之人,不妨施予些许粥饭以解其燃眉之急。如此一来,既能体现吾佛门慈悲为怀之精神,亦可助众人渡过难关。贫僧自觉此举甚善,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陈海峰闻听此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连连点头称是,并对主持的仁善之举大加称赞。
紧接着,二人又围绕着佛教教义以及人生哲理展开了一番深入探讨。主持口若悬河,将那些深奥晦涩的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娓娓道来,使得陈海峰如醍醐灌顶般大受启发,心中暗自感慨此行不虚。
就在两人相谈正欢之际,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过去许久时辰,陈海峰的妻妾们也完成拜佛之事,款款而来。
于是,陈海峰与住持相互道别,而后携同家眷离开寺庙踏上归程。
回程之路一帆风顺,毫无波澜。陈海峰端坐车厢之内,悠然自得地欣赏着窗外那不断变换的景致。
突然间,他脑海中浮现出方才在寺庙中虔诚许愿时的情景,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于是他转头看向悦儿她们,笑着问道:“你们在佛祖面前许了什么愿啊?是不是都在求子啊?”
他的话音刚落,悦儿她们就纷纷向我投来白眼,仿佛在说他想太多了。
陈海峰见状,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喊道:“哦!我知道了,你们都在求财吧!”然而,这句话一出口,车上的几个女人都忍不住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此起彼伏。
他们坐在马车上,一路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快。
而女兵营的女兵们则在马车前后,排成整齐的队列,迈着矫健的步伐前进。
她们身着短裙短袖军服,外面套着女式板甲,背着步枪,英姿飒爽,令人眼前一亮。
沿途也有不少百姓驻足观看,他们对这支特殊的队伍充满了好奇。
但没有人上前打扰他们,只是远远地望着,眼中透露出新奇和疑惑。
毕竟,这样一支由众多女兵组成、步伐整齐划一且背着奇特武器的队伍实在罕见。
看到路边有可爱的小孩,陈海峰心生怜悯,便吩咐侍女给孩子们送上一些琉球糖果。
这些糖果色彩鲜艳,包装精美,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孩子们接过糖果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长们也感激地向他们道谢。
就这样,他们在欢声笑语中继续前行,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中午时分,陈海峰等人终于回到了码头。
码头上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成排的炉灶上架着冒着热气的铁锅,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士兵们早已饥肠辘辘,纷纷围拢过来,一起排队打饭。
他们端着饭碗,或站或坐地在路边享受这顿美食,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而那一百多个被解除武装的兵士们,此刻也毫无拘束地拿着碗,开心地品尝着碗里的食物。
陈海峰让妻妾们先回宅院吃饭,然后自己则在码头下了马车。
他径直走向那些正在用餐的士兵们,想看看他们的伙食情况如何。
走近一看,只见大锅里煮着海鲜粥、熬着鲜美的鱼汤、炸得金黄酥脆的煎鱼块、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以及色泽诱人的红烧鱼块。
此外,包子和米饭也是应有尽有,完全能够满足大家的口味需求。
士兵和海商的船员们只需拿着碗排队去打饭即可,想吃什么就可以盛上一碗,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再来第二碗。
这样的安排既方便又人性化,让每一个人都能吃得满意。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享用着美食,陈海峰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他看到不远处的海商他们也围坐在那里,正在吃着午饭。
于是他就走了过去,海商们见陈海峰来了,便纷纷放下手中的碗筷,站起身来,向前给他行礼。
陈海峰走到他们旁边,顺手拿起一个空碗,然后也跟着一起吃了起来。
这些海商吃的饭菜果然要比那些普通船员和士兵吃的要好一些。
陈海峰看着桌上摆满了各种鸡鸭鱼肉,心想他们吃得如此丰盛,想必是赚了不少银子吧。
陈海峰笑着问其中一名海商:“你们吃得这么好,看来是赚了不少银子啊!”
那名海商听后,连忙摆手说道:“哪有的事啊,这次多亏了你给我们补充货物,不然我们的货物根本不够卖呢。”
陈海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告诉他不必客气,只要银子到位,无论想要什么东西都会想办法帮他们搞到。
海商们听了陈海峰的话,纷纷向他投来感激的目光,并对他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这时,另一名海商凑过来,一脸谄媚地对我说:“还是将军您大度啊,如果您自己卖货物的话,可就没我们啥事了。”
陈海峰面带微笑地摆了摆手,语重心长地对围拢过来的海商们说道:“各位兄弟姐妹们,大家出来这一趟着实不易啊!风里来浪里去的,谁不是为了讨生活?我呢,也不愿意因为那么一点点小钱就伤了咱们之间的和气。再者说了,我最近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压根儿抽不出时间去料理那些琐碎杂事。所以呀,把手里的东西卖给你们,我能赚点差价也就心满意足啦!”
紧接着,陈海峰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地问道:“不知诸位这边可有什么值得收购的货物吗?”
众海商闻言,七嘴八舌地回应起来。有人高声喊道:“我们这儿主要就是些粮食、布匹啥的。”
还有人补充道:“对对对,另外还有不少精美的瓷器以及上等的红木呢!”
听到“瓷器”和“红木”这两个词,陈海峰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称赞道:“好东西啊!这瓷器和红木可都是稀罕物,拿它们来抵扣一部分货款倒是挺划算的。不过嘛,我这人还是更喜欢实实在在的现银,毕竟现银揣兜里心里踏实呀!”
随后,陈海峰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好心地提醒起海商们:“我说各位,如果你们把这些瓷器和红木运到北方地区去卖,那肯定能大赚一笔啊!北方那边对这类玩意儿需求挺大的,价格也高着呢!”
说到此处,他还伸出手在空中比划了几下,仿佛眼前已经浮现出一幅财源广进的画面。
当然,陈海峰深知做生意不能强买强卖,于是又接着说道:“要是诸位觉得这么做太过麻烦,或者运输不太方便,那也没关系。咱可以直接跟我交易,到时候我自会安排船只把货物给拉回琉球去。怎么样?大伙儿好好考虑考虑吧!”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49/3249703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