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小说阅读 > 第58章 进入淡水湾

第58章 进入淡水湾


一夜过去,平安无事,其间还做成了几笔买卖,并结交了一些跑海为生的朋友。

天刚拂晓,我们便再度踏上征程。

经过彻夜深思熟虑后,考虑到我们人数众多且船只数量不少,如果此时前往泉州现身,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这几日的航行都只局限于白天,但即便如此仍有乘客因晕船或不适而产生不良反应。

毕竟对于江南人来说,虽常坐船,但湖泊与海洋终究存在较大差异。

这几日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状况。

今日的天气依旧晴好,于是陈海峰当机立断:选择直接横渡海峡。

以目前的航程进度来看,只需一天时间便可抵达目的地。

二话不说,他立刻指挥着船队向南行驶出一定距离后,毫不犹豫地改变方向,径直朝着琉球前进。

这样一来,便能成功隐瞒我们真正的目的地,避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烦或注意。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到下午时分。

就在这时,大家远远地望见了陆地的轮廓线。

于是,我们顺着海岸线一路向北航行,同时仔细寻觅着能够提供充足淡水资源的河流。

因为只有找到淡水河,才能继续深入岛内,抵达后世被称为台北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艰难曲折之后,我们总算是如愿以偿地发现了那条淡水河!

如果没有它,恐怕今晚就只能被迫靠岸过夜了。

等到第二天,还得绕着整座岛屿再多转一圈才行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淡水河北面、琉球的北侧,还有一个名叫基隆港的优良港口,如果将来有机会,或许也可以派上用场。

我们沿着淡水河口缓缓往里驶去。

大约航行了半里地后,陈海峰下令船队靠岸停泊。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在此处率先设立一个前哨基地。

船队在这里卸下了12名炮手和6门火炮,还有4顶帐篷和弹药粮食,

往里航行,3里地船队在这里卸下了造船工匠和他们的家人,还有全部的造船材料,和造船工具,留下一些帐篷和粮食。修建造船厂。

船队继续往里航行5里在这卸下从崇明县一同前来的那些渔民们和少部分流民,完成人员的卸载后,船队留下一些工具与帐篷,并留下了五条沙船和渔网。

这五条沙船被安排用于捕鱼作业,同时配有渔网等渔具,并给了他们100支鱼叉。把这里起名“淡水村”。

陈海峰留下3连第1排在这修筑一条通往出海口那边山边的道路,并在出海口搭建起简易的炮兵阵地,途经造船厂为此,他特地分配给他们30顶帐篷作为临时居所。

在港口的那十二名勇敢的炮手和六门火炮,将成为我们守卫河口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陈海峰带着团队继续往前开了大约10里地,然后在这里让太湖义军的家属和流民下了船。

陈海峰让他们在这儿盖些简单的房子,给了他们帐篷、粮食,还有一些工具和器械,顺便留了  100  把长矛、20  把腰刀和  30  顶帐篷。

他还留下了海军  3  连  第2  排的士兵,让他们帮忙盖房子并保护大家,他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叫“太湖村”。

接着,我们又开了  10里地,在这里,他让平江来的百姓和平江军的家眷都下了船。

他把海军第  3  连的  3  排留下了,还把  14  条福船也都留在这儿,这里就叫平江村了。

随后,陈海峰领着其余众人往里航行10里抵达了淡水河的一处河流交汇处。

此地便是日后声名远扬的台北城之所在啊!而此刻,他身负重任——要在此地与家人携手共建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并以此作为抵御内土敌人入侵的坚固防线!

抵达目的地后,陈海峰在岸边种下了我从平江桃花坞带来的10棵桃树,这象征着我们的希望。这里他起名为,“桃花镇”。

在桃花镇往北5里地,这里将建立台北府,陈海峰要在台北府建造城墙和将军府。

随后,他下令将携带而来的全部物资一一卸下,其中不仅有维系生计的钱粮,更有供大家遮风挡雨的帐篷。

这些宝贵资源,将成为我们安身立命、开创未来的基石。

通过精心选址,我们将所有村落均建造于淡水河北岸。

相比之下,南岸地域更为辽阔,但眼下我们人力有限,没有能力全面开垦。

不过无妨,等到他日兵强马壮之时,再行图谋亦不迟。

如今各个村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建设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开垦荒地,搭建木屋一片繁忙景象。

而陈海峰则负责派遣船只运输物资,保障生活所需。

每天清晨八点起,便会陆续有四条船只从桃花镇往不同居住地出发,每隔两小时出发一艘。

这些船只不仅要中途停留各村,最后抵达淡水村装载新鲜的鱼货、各类生活物资以及往来书信等物品,还要按顺序逐一返航,因此被人们美誉为“水上班船”。

有时候船上还会运载一些新鲜的水果。

与此同时,各个村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木屋,并在砍伐树木之余相互协作,沿着河岸修筑道路。

为此,陈海峰特别设计了一种独轮车,方便运输,并请木匠们赶制出数十辆,分别用水上班船运往各个村子,每个村都分到了十辆这样的独轮车。

不仅如此,他更是精心部署,让那些身怀精湛烧砖技艺的匠人们分赴各地探寻适宜制砖的黏土资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他们便在距此不远的山脚之下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优质黏土。

紧接着,陈海峰下令于此地兴建砖窑,并责成鲁师傅调派其爱徒小鲁师傅率队赶赴周边四座村落,全力支援码头的修筑事宜。

而鲁师傅本人,则身先士卒,统率其余众人以及工兵连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筑路大业之中,首当其冲便是要修建起一条连接砖厂与此处的通衢大道。

经过深思熟虑后,陈海峰决定将这片土地命名为“琉球府桃花镇”。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既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又展现出此地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这将建造集市和商铺,还有百姓的家,和工坊。

在镇子中有一条宽阔笔直、呈十字形布局的大马路贯穿东西南北,可以容纳六辆马车并行不悖。

沿着道路再走5里地就是台北府,这里被划分为甲乙丙丁四大区域:

靠近淡水河的甲区将会崛起繁华热闹的集市与鳞次栉比的商铺;

毗邻北边的乙区则规划建设成一片片安居乐业的民居以及书声琅琅的学校;

东南部的丙区将成为坚如磐石的兵营和各司其职的官衙所在地;

东北部则矗立着气势恢宏的将军府以及储备充足的仓库和粮库;

而工坊则巧妙地安置在淡水河畔,以便充分利用水利之便。

陈海峰将在这里建一座城,4块区域都建在城内,需要建4个门城门,到时人口多了再建个外城。

要建的和平江城一样坚固和美丽,要建造城门楼,这样守城门的士兵就可以在上面休息吃住了。

交通运输排在干运物资的活,海军第1连和太湖义军合并成为海军第1营,一共有310人。营长是陈左。

海军第2连和平江军合并成为海军第2营,一共有310人营长是陈中。

工兵连和两个营多余的人和收留的孤儿组建了陆军工兵营。

女兵还是1个连,她们负责营地的守卫。

道路运输排40人和骑兵30人马组成骑兵连,帮助运送砖石。

我目前手握三个营共计九个连队,再加上海军第三连、女兵连以及道路运输连,总兵力已达一千二百余人,共下辖十二个连队。

眼下,陈海峰麾下的全体将士均投身于建设性工作之中。

其中一部分士兵负责巡逻放哨,坚守岗位;而另一部分则致力于各项工程的推进。

早在首座砖窑破土动工之前,那些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老工匠就已经带领众人搭建好了一个简陋但实用的草棚。

他们深知,这个看似简单的草棚将会成为未来烧砖工作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这些勤劳智慧的匠人们也没有闲着,而是积极组织人力,紧锣密鼓地赶制出了成千上万块砖瓦所需的泥坯。

不仅如此,心灵手巧的木匠们更是发挥出了自己卓越的技艺,精心打造出了大量精致的木质模具以及坚固耐用的两轮板车。

这些工具将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确保每一块砖头都能拥有完美的形状和尺寸。

而就在这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之时,通往外界的道路也已初步修缮完毕。

这条宽敞平坦的道路犹如一条生命线,将源源不断地把成品砖瓦运回桃花镇。

当第一座窑洞正式点火启用的时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工地,仿佛预示着美好未来的降临。

然而,工人们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相反,第二座和第三座窑洞的兴建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等到第四座窑洞开始建造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此时已经可以使用自行烧制的砖块来构筑窑体了。

这种带有高耸烟囱的传统砖窑,在江南地区十分常见,它以其高产量和优质的成品而闻名遐迩。

值得一提的是,木匠们还别出心裁地在模具上雕刻了精美的图案,上面刻有“苏砖”的字样,使得每一块砖头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40/3249714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