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去往乌溪河内陆
次日黎明时分,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之际,陈海峰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迅速穿好衣物,做好了出发前往乌溪港的准备。
此时的友谊村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只有几声清脆的鸟鸣声时不时划破这片寂静。
然而,当陈海峰一行人来到村口时,却惊讶地发现村长早已等候在此。只见村长今日特意穿上了一套崭新的衣裳,那衣服的颜色鲜艳夺目,仿佛是为了这个特殊的日子精心挑选的一般。
更引人注目的是,村长的手中紧紧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透过包裹的缝隙,可以隐约看见里面装满了银光闪闪的银钱。
再看站在村长身旁的那些年轻小伙子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每人的背上都驮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看起来分量不轻。
这些包袱不知装了些什么东西,但从其鼓起的程度来看,想必都是十分重要之物。
见到眼前这般情景,陈海峰等人不禁惊得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还是陈海峰率先回过神来,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开口向村长问道:“村长,您这到底是要做什么呀?怎么会带着这么多钱财和行李呢?”
面对陈海峰的疑问,村长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乐呵呵地回答道:“哈哈,孩子啊,我可是把埋在地下多年的整整三十两银子都给挖出来啦!”
接着,村长又指了指那些小伙子们身上的包袱,解释说:“这里面装的都是些好衣服。”
听了村长的话,大家更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这时,村长兴致勃勃地宣布道:“等会儿我们要去捕三船的鱼,然后就直接划到对岸去买老婆!”
听到这个消息,陈海峰差点晕倒在地,一旁的侍卫和顾问也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他无可奈何地又让人给了村长一艘50吨级渔船,并嘱咐他说:“你们刚刚才学会驾驶这艘船,靠近岸边的时候一定要放慢速度,千万别冲上沙滩了。”
村长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表示完全没问题。
村长满脸惊喜地赞叹着:“这艘船简直太棒了!操控起来轻松自如,只需掌控好方向盘就行啦!”
众人纷纷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打造出如此精良的船只。
就在此时,周围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陈海峰,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令他感到一阵窘迫与尴尬。
村长带领着一众村民,再次虔诚地跪地拜谢陈海峰。
陈海峰见状赶忙上前扶起大家,微笑着说道:“快快请起,各位乡亲不必如此客气。”
接着,他转身吩咐驻守在此处的士兵们:“你们快去换上村民的衣裳,携带上刀剑、弓弩等武器,陪同村民们一同出行一趟。另外,如果有哪位兄弟想要娶妻成家的,不妨也跟着去买一个心仪的姑娘回来。”
话音刚落,陈海峰便示意身旁的侍卫从船上取来 200 两白花花的银子,然后豪爽地递给那些士兵,大声说道:“这钱就交给你们了,拿去给自己挑选个好媳妇吧!”
紧接着,他又细心叮嘱道:“如果村长他们购买所需物品时钱财不够用,你们可以先借给他们一些。别忘了,把你们的军饷以及历次战斗所缴获的财物都拿出来应急。可千万别因为钱不够而在外头丢了面子啊!对了,记得再多带上几个新来的移民,让他们也能顺便购置些生活必需的物资。倘若途中不幸遭遇劫匪,无需犹豫,直接将其斩杀便是,反正回来之后也不会有人知晓此事。此外,把咱们的船停靠得远一些,千万不能让人发现。要知道,这崭新的渔船和独特的船帆可是旁人从未见识过的稀罕物呢!最后,多准备些箩筐,把捕捞到的鱼儿装进筐里,方便抬运到集市上去售卖。”
陈海峰站在船头,向着岸上的人们大声喊道:“等我返航之时,咱们再举办盛大的婚礼!”
话音未落,岸上的人群纷纷挥动起手臂,与即将远行的陈海峰及其同伴们依依惜别。
随后,伴随着悠扬的号角声,陈海峰率领着他那支挂着鲜艳万字旗的船队缓缓驶离港口,朝着乌溪港进发。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至正午时分,船队终于顺利抵达了乌溪港。
当那一艘艘船只出现在海平面上时,早早守候在岸边的要塞人员立刻兴奋地奔跑而来。
他们激动地注视着这支归来的队伍,眼中满是期待与喜悦。
而那些负责守卫要塞的士兵们更是精神抖擞,一见到陈海峰的身影,便迅速立正敬礼。
陈海峰微笑着向他们回礼,表示问候与感谢。
与此同时,众多移民们也纷纷簇拥上前,见到陈海峰后,竟不由自主地跪地行礼。
陈海峰赶忙走上前去,亲自扶起这些淳朴善良的人们,并亲切地对他们说道:“大家快快起身吧!不必如此多礼。”
接着,士兵们围拢过来,兴高采烈地向陈海峰汇报近期的工作进展。
其中一名士兵自豪地说道:“将军,我们已经成功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可以种植更多的农作物啦!而且,补给船也按时运来了充足的粮食,足够我们支撑一段时间呢!”
听到这个好消息,陈海峰满意地点点头,鼓励道:“做得很好!大家继续努力,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而后,他又转身面向周围的士兵和移民们,高声说道:“请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在这里好好生活、辛勤劳作,不久之后,这里将会建起繁华的商铺、先进的医院还有教书育人的学校。”
众人听闻此言,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连连称谢。
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喃喃自语道:“如今能过上这样安稳的日子,我们已然心满意足,哪还敢有过多的奢望啊……”
然而,陈海峰却坚定地回应道:“不,一切都会有的!不仅会有香甜可口的大米,美味鲜嫩的猪肉,还会有越来越美好的生活等着我们共同创造!”
说完之后,他面带微笑,与周围的人们展开了一场欢快而热烈的交谈。
他们谈论着生活中的琐事、彼此的经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现场气氛轻松愉悦。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短暂的交流过后,只见他和士兵们转身,朝着不远处那座已然颇具规模的要塞走去。
远远望去,这座要塞经过工匠们的一番精心修筑,它的四周高高筑起了一道坚固且高大的围墙。
这些围墙由一块块厚重无比的石块和结实耐用的木料紧密堆砌而成,仿佛铜墙铁壁一般,让人望而生畏。
走进要塞内部,更是别有洞天。
在这里,一座崭新的、规模颇为可观的砖窑厂映入眼帘。这座砖窑厂正有条不紊地运作着,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砖块。
这些砖块不仅质量上乘,而且数量充足,为后续的各项建设工程提供了极为坚实可靠的材料保障。
陈海峰漫步其中,不禁对这里的一切感到由衷的赞叹。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夸奖负责此地的军官将这里管理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随后,他亲切地告诉在场的士兵们,自己打算在此处享用一顿丰盛的中餐。
于是,大家纷纷忙碌起来,准备好好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
下午 4 点左右,海平面上传来了一阵悠扬的号角声,原来是期待已久的海豹风帆船队缓缓驶入了港口。
陈海峰听闻消息后,立刻带领着要塞的守军和刚刚抵达的新移民一同前往码头迎接这支船队的到来。
当船只靠岸停稳后,陈海峰指挥船上的士兵迅速卸下了3000 斤重的土豆。
这些土豆个大饱满、品质优良,无疑将会成为这片土地上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紧接着,陈海峰详细地向这里的守军交代道:“等到今年秋天来临之际,一定要将这些土豆全部种下。同时,也别忘了分给新来的移民一些,让他们也能参与种植,共同为这个地方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接到命令后的军官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会按照要求妥善安排好相关事宜。
他郑重地将 1 条 150 吨级别的大渔船,以及 3 条相对较小、每条仅重 50 吨的渔船交付给了驻军。
然后,他耐心地对驻军说道:“你们完全有能力带领那些移民一同前港口外的大海捕鱼。捕得的鱼儿可以精心加工制成美味可口且易于保存的鱼干。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既能够运送回我们这里,也能前往内陆寻找汉族人的村庄,用这些鱼干换取所需的各类物品。”
其实这支驻军还坐拥两艘先进的阿拉伯桨帆船。
若是能将这些船只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他们不仅能够径直驶向大海深处尽情捕鱼,甚至还能够远航至台北地区开展活跃的贸易活动。
只可惜,在此处驻守的人员实在太过稀少了,总共仅有六艘桨帆船,其中四艘都远在澎湖列岛执行任务呢!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海峰当机立断做出决策。
他迅速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人负责向当地守军以及刚刚到来的新移民们传授新型帆船的操控技巧。
经过时间紧张而有序的培训之后,一切准备就绪。
紧接着,他精挑细选了一部分得力人手,这些水手引领着守军和移民出海捕鱼。
当捕回大量的海鱼后,驻军和移民们不断向他夸赞这艘渔船的出色性能,表示非常满意。
陈海峰告诉他们,今后他们可以搭乘这四艘船自主返回台北府进行交易,无需再担心补给问题。
接着,陈海峰嘱咐他们收集大量的皮毛并运回到台北府。
如果遇到特殊的矿石,也要一同带回去。
同时,要求驻军对新移民进行航海和游泳方面的培训,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普通的农民。
负责守卫此地的排长明确表示已经了解任务。
晚上陈海峰取来了酒,在这边他们吃到了山里的野味和河里的鱼虾,他感叹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并决定等空出人力一定要修公路到这边。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波光粼粼的涟漪。
他们一行人登上桨帆船,向着内陆进发,船行不久,便抵达了两个相邻的村落。
这两个村子里的居民们都非常友善,他们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
然而,通过与村民们的交谈,我发现这里极度缺乏食盐、各种调味料以及铁器等生活必需品。
进入第一个村庄后,村长盛情款待了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虽然菜品相当不错,但那粗糙的盐却让味道大打折扣,带着一丝难以掩盖的苦涩。
陈海峰只略微尝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饭后,他与村长及其他一同用餐的老者进行了交流。
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然后将官印文书递给他们过目。
接着,他命人抬上来一些精心准备的礼物:五把锋利的斧头、十斤糖、十斤盐、两坛美酒以及两口铁锅。
看着眼前的物品,村长和老者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趁机向他们提出建议道:“如果你们愿意加入我的管辖范围,我不仅可以保证与你们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往来关系,而且未来三年内不会收取任何税款。此外,我还将为你们组建一支二十人规模的护村队伍,并提供十把腰刀、二十根长矛以及二十件坚固耐用的皮甲作为装备支持。”
村长和老者们相互对视一眼,似乎在权衡利弊。
沉默片刻后,村长终于开口说道:“您所开出的条件确实十分诱人。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小村落来说,是否真的有必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毕竟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很少与外界接触......”
陈海峰理解他的顾虑,于是耐心地解释道:“加入我们并不意味着你们需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相反,这将会给你们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物资流通,改善生活品质;而拥有护村队则能确保村庄安全无虞,免受盗匪侵扰……”
经过一阵热火朝天、七嘴八舌的热烈讨论之后,村长和那帮头发花白的老头儿们最终还是给出了一个还算积极的答复,表示会慎重考虑一下他所提出的建议。
陈海峰见状,心中稍定,随即叮嘱他们,如果考虑清楚了,只需要前往河口寻找驻守在那里的要塞军官即可。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应后,陈海峰等人便登上船只,沿着乌溪河一路向其内部挺进。
不多时,他们抵达了第二个村庄。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再仅仅是礼貌性的问候与接待,而是超乎想象的极度热情款待。
或许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陈海峰此次变得格外机灵起来。
他先是慷慨大方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精美礼品赠予村民们,然后又迅速安排人手与村民一同下厨做饭。
待到丰盛的饭菜上桌,众人酒足饭饱之际,陈海峰也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阐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并详细说明了相关的合作条件。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个村庄的村长以及众多村民表现得异常豪爽利落,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便一口应承下来。
紧接着,村长满脸愁容地向陈海峰诉苦道:“我们这些村民啊,一直以来可没少受山里那些野蛮土人的欺负。他们隔三岔五就跑来村里捣乱抢掠,每年都会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呐!”
听到这里,陈海峰不禁眉头微皱,连忙追问道:“那你们可知这群土人具体数量大概有多少?”
村长略微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据我所知,山里的土人少说也有成千之众啊!”
闻听此言,陈海峰当机立断,立刻下令给随行的驻军排长,要求他即刻驾驶船只火速赶往河口,尽快运来四门威力强大的 120 毫米口径速射炮以及二十门常规火炮。
同时,还要将船上现有的所有士兵全部带来,另外再多挑选一些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一并带到此处增援。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40/3249706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