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小说阅读 > 第295章 再次路过友谊村

第295章 再次路过友谊村


陈海峰在乌溪接见了附近里几个汉人村落的族长,他们也很识趣,一看到他就行君臣跪拜之礼。

陈海峰赶忙将他们扶起,笑着说道:“各位族长快快请起,以后无需行此大礼。”

其中一位年长的族长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陛下亲临,草民们不胜惶恐。不知陛下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陈海峰微微一笑,答道:“朕此番前来,是想了解一下你们村落的情况。近来可有什么困难或需要朝廷协助的地方?”

几位族长对视一眼,纷纷表示一切安好,感谢陛下的关心。

陈海峰点了点头,接着道:“若是如此甚好。不过,朕希望你们日后若有何事,不妨直言告知,朕定当尽力相助。另外,朕欲在这乌溪一带设立衙门,以便更好地管理此地。诸位意下如何?”

一位年轻的族长犹豫了一下,拱手说道:“陛下,设立衙门固然是好事,但我们这些村落一直以来都是自治,恐怕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陈海峰理解他的担忧,于是微笑着解释道:“衙门的设立并非要取代你们的自治权,而是为了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服务。衙门将会有专门的官员负责处理各类事务,同时也会尊重你们的意见和传统。”

见状,其他族长们也纷纷发言,表示愿意支持衙门的设立,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乌溪设立衙门,由朝廷派遣官员管理,同时保留村落的自治权利。

陈海峰满意地点点头,对众族长说道:“多谢诸位的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乌溪一带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他将此次带领商队以及出售土著女人等事宜详细地告知了他们。

听闻此事后,各个村庄都准备行动起来,他们将拿出自家珍藏的咸鱼、充裕的粮食、新鲜的野味以及各种珍贵的山货前来参与交易。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钱财,从而有能力购买那些土著女人带回家中,以延续家族血脉。

要知道,每个村落的情况都颇为艰难,女性人数稀少至极,导致新生婴儿的数量也极为有限。

长期以来,尽管大家在此繁衍生息了数代,但人口增长却始终缓慢。

而如今,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不仅有助于扩大人口规模,还能为村落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陈海峰带人所售卖的土著女人价格相当实惠,仅仅只需两枚银币便可购得。

然而,如果这些土著女人被运往台北府,其售价将会飙升至五个银币之高!

面对如此难得的机遇,各村的族长们皆对我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之情。

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便匆匆赶回各自的村庄,积极筹备明日的交易事宜。

见状,陈海峰依然贴心地安排人手为他们准备了充足的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这片土地之上,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

那个临时搭建而成的市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一时间,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众多来自吕宋的精美商品如潮水般涌来,并在此找到了广阔的销路。

许多原本需要长途跋涉运往太湖镇码头的货物,如今得以就地销售,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

尽管这里设有一座贸易站,但以前并未开通这条海上贸易通道,致使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与台北府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然而,随着这条新航线的开辟,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预见,未来不久,台中及台南地区必将迅速崛起,蓬勃发展,百姓们的日子也定会越过越红火,愈发富足安康。

时光荏苒,转眼已到了第三日正午时分,台中府的一众官员方才姗姗来迟,抵达乌溪。

官员到达后,一场重要的会议在此隆重举行,与此同时,陆军第一师在这里的营地建设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

会议之中,陈海峰着重阐述了有关修路的重要事项。

明确指出,这里的工程绝不可以单纯依赖工兵师之力,台中府也需积极贡献资金与人力。

同时,应充分借助乌溪地域之优势,精心打造海贸中转站,确保税收工作顺利开展!

为此,陈海峰特别批示,今明两年该地之税务无需上缴国库,悉数投入到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以激励富商踊跃前来投资兴业并购置庄园。

对于陈金,陈海峰对他的期望颇高,责令其务必确保此地之安全无虞,定时清理那些拒不合作且频繁骚扰村落的土著部落。

不仅如此,陈海峰还要求他随船队一同返回台北府参与朝会,陈海峰让他妥善处理好这里的事务,并全力筹备出兵的相关事宜。

陈海峰让陈金加速推进军队驻地的建设进程,合理组织士兵前往台北府寻觅良缘。

此外,陈海峰让陈金派遣专人带领三百名土著女子回归驻地,许配给年长的士兵为妻室。

陈海峰这儿待了三天,第四天,船队就奔友谊村去了。

到了友谊村,陈海峰把陆军第二师的军官,还有友谊村和附近几个村的村长都叫了过来。

他召见这些人的时候,海商们也开始做买卖了,好多士兵也跑来买东西。

陈海峰鼓励那些没老婆的士兵买土著女人回去,友谊村的村民基本都去对岸娶了老婆回来。

陈海峰接见了友谊村的村长,这老头儿居然都有俩儿子了。

陈中也跟陈海峰汇报了驻地的建设情况,他让陈中加把劲搞快点。

第二天,陈海峰就带着船队回了太湖镇,走的时候还把陈中也给捎上了。

船队要离开的时候,码头附近聚集了好几千人来给他们送行,百姓和士兵们扯着嗓子喊:“陛下有空常来啊,大明帝国皇帝万岁!”等口号。

陈海峰带着妃嫔们在船头向他们挥手告别,李瓶儿等一众妃嫔都很激动,因为她们也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宋玉婷看到了百姓对陈海峰的爱戴后也很激动,她觉得自己嫁了个好夫婿。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40/3249690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