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金陵战役5
当陈海峰成功占领金陵之后,他立刻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
只见他一声令下,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金陵城的四处城门紧紧关闭,以防有漏网之鱼逃脱或者敌军援兵来袭。
紧接着,他有条不紊地调兵遣将,派遣精锐部队深入城内,对藏匿其中的元军残余势力展开全面清剿。
与此同时,为了安抚民心,陈海峰还下令张贴安民告示。
告示上明确告知城中的百姓不必惊慌失措,因为大华军队乃是正义之师,此次前来只为推翻暴政、拯救苍生。
而且,为了解决城内部分百姓缺粮的问题,军队将会在城门口以及城内各处合适地点设立粥铺,以确保每一个饥饿的百姓都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此外,陈海峰深知人才对于治理城市的重要性,于是在告示中公开招募各类工匠和读书人,希望他们能够加入到重建金陵的队伍中来。
不仅如此,针对那些曾经在元朝为官或担任底层衙役之人,陈海峰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他宣布,只要这些人主动缴纳一定数量的赎罪银,便可获得宽恕,过往之事不再追究。
然而,如果有人被百姓指控曾犯下严重罪行,一旦经过核实确认属实,必定会受到严厉惩处;而那些未曾犯事的人员,则可以暂时留用观察,若在后续工作中表现出色,便有望正式留任。
为了保证军队的纪律严明,陈海峰特意派出宪兵,对全军上下进行严格的军纪检查。
在宪兵的严密监督之下,由奴隶组成的军队开始忙碌地清理战场上的尸体,并仔细收集缴获的物资。
明军在金陵城成功地缴获了大批战马。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这些宝贵的战马套在了一千辆马车上。
伴随着阵阵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陆军第二军和陆军第三军士气高昂地踏上了征程,他们沿着陆路进发,目标直指阿里部。
这两支英勇无畏的军队如同两把锋利的剑刃,呈合围之势向敌人逼近,决心要一举击溃敌军,解放临安这座重要城市。
与此同时,平江师也紧跟其后,肩负起接收无锡、常熟和平江三地防务的重任。
他们步伐坚定而有序,展现出高度的纪律性和使命感。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南下的两个军以及平江师正式出发。
此次出征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值得一提的是,在金陵战役中,我方共俘虏了四千元军和一千多元军伤员。
目前,这些战俘都已被妥善关押在监狱之中,等待进一步的处理安排。
另一方面,陆军第一军在完成对元军军营的清扫工作后,选择在此处安营扎寨。
为了确保营地的安全防御,第一军不仅派出四个团登上城墙站岗执勤,还积极着手修建四座朝向不同方向的十二座圆形堡垒。
这些坚固的堡垒宛如钢铁长城一般,守护着整个营地的安宁。
再看海军这边,他们同样忙碌不停。
首先,船员们齐心协力将船上的粮食和水泥等物资卸载到码头上,为后续作战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
随后,海军的四十艘破浪 350 炮舰驶入长江,展开了封锁长江的任务。
只见炮舰上的火炮齐声轰鸣,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对岸的炮台,一时间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此外,海军还果断地将长江两岸所有的船只全部征用过来,整齐地停靠在金陵城外的码头边,以备不时之需。
金陵被大明攻占的消息传遍长江两岸,同时也传到了元朝都城,元帝忽必烈得到消息,忽必烈龙颜大怒,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
朝堂之上,群臣纷纷进言,有人主张派遣大军反攻,有人建议和谈。
然而,忽必烈心中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决定先派使者前往金陵,试图与大明谈判,同时暗中调集各路兵马,准备增援芜湖,同时撤离临安的阿里部。
陈海峰深知时间紧迫,因此全力投入到修筑圆形堡垒的工作之中。
他不仅亲自指挥工程进度,还不断督促工人们加快速度。经过艰苦努力,一个个圆形堡垒逐渐矗立起来。
在金陵、溧阳以及宜兴等战略要地,陈海峰精心布局着防御工事。
陆军第一军更是派出了一个强大的师参与作战行动,他们势如破竹,成功地收复了溧阳和宜兴这两座重要城市。
为进一步加强防线,陈海峰决定在溧阳和宜兴两地各建造两个规模宏大的圆形堡垒群。
每一个圆形堡垒群皆由五座坚固无比的圆形堡垒构成,它们相互呼应,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这些圆形堡垒群宛如钢铁长城一般,牢牢地守护着从金陵到太湖沿线的地域。
它们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保障。
就在大明军成功攻占金陵城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喜讯连连传来。
句容、丹阳、无锡、常熟、平江以及嘉兴等地纷纷获得了解放。
然而,临安却因阿里部的突然回撤而未能如愿解放,这让陈海峰心中略感遗憾,尽管如此,陈海峰并未气馁。
他迅速做出决策,派出一支装备精良的船队返回琉球。
这支船队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带回他的圣旨。
圣旨中明确表示,陈海峰要求六部官员以及内阁成员尽快赶赴金陵。
他计划在此建都,以更好地统筹全局,指挥后续的战斗与发展。
不过,为了确保琉球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六部机构及工厂暂不进行迁移。
他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地将琉球设立为留都。
从此,琉球的六部以及各个行政部门开始独立自主地运作起来,完全摆脱了南京方面任何部门的管辖权。
这一决策无疑彰显出他对于琉球地位的重视与独特规划。
与此同时,他仅仅只调动了一部分工部的施工队伍以及部分学校的教职人员来到南京。
而陈海峰的妃嫔们,则全部留在了琉球,等待着金陵这边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再行前来团聚。
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金陵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又能避免大规模人口迁移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不仅如此,他还别出心裁地将金陵的朝廷称呼为“金陵政府”,使之听起来更具现代感与革新意味。
此外,他更是果断地从琉球精心挑选了 五十名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官员以及两百名训练有素的警察和税务人员充实到金陵。
为了确保后续警力与税务力量的充足供应,他还下令让琉球当地的学校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对有志于从事警察和税务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这样一来,琉球便成为了源源不断向金陵输送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36/3249683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