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北方定
在成功占领元大都之后,陈海峰展现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理智慧。
他深知稳定民心、恢复秩序对于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于是,他果断地做出决策,将元大都更名为北京,这个名字不仅寓意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也象征着这片土地从此将迎来崭新的篇章。
紧接着,陈海峰亲自起草并张贴告示,向城中的百姓传达了自己的政策和决心。
告示中明确表示,此次战争并非针对无辜民众,而是为了推翻腐朽的元朝统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且繁荣昌盛的国度。
他承诺会保障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让大家能够安居乐业。
此外,还鼓励百姓积极参与到修补城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中来,共同为重建家园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陈海峰迅速派遣精锐的兵马,会同那些已经投降的元朝官员和将领,携带忽必烈的亲笔书信,奔赴全国各地去接收城池。
每到一处,他们都严格按照命令行事,对于当地的元军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
一方面,将近一半年老体弱的元军士兵被就地解散,给予一定的遣散费用让他们回归故乡;另一方面,剩余的健壮士兵则被调往扬州重新编练成军,接受严格的训练和整顿,以便更好地为新政权效力。
而那北上的 23 万大军,在完成攻占任务后也开始了有条不紊的部署。
其中,陆军第四军以师为单位分别驻守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肩负起保卫首都安全以及维护地方治安的重任。
而陆军中的另外三个军,则留在北京协助开展各项基础设施的修建工作。
道路的拓宽、桥梁的架设、水利工程的兴修……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至于其他部队,则根据战略需要分赴各个省份驻守,逐步替换掉原有的元军,确保新政权的政令能够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
有部分元军家庭无家可归或条件艰苦,在经过有序组织后,被集体送往天津。
在这里,他们将等待船只的到来,然后被运往海外各地。
考虑到这些人的实际情况,每户家庭都分到了 5 个银币作为迁移费用,用于在新的居住地安家立业。
虽然背井离乡,但这笔钱多少能给他们一些慰藉和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收复的城池,暂时仍由原来投降的元朝官员负责管理。
这既是一种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也是对这些官员能力和忠诚度的一次考验。
当然,陈海峰早已安排好相关人员密切关注各城的动态,一旦时机成熟,新朝廷将会选派得力的官员前去接管,真正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治理。
然而,这看似顺利的交接背后却暗潮涌动。
一些元朝旧贵族不甘心失败,暗中勾结起来。
他们一边假意配合新政策,一边悄悄囤积物资,召集死士。
在山西的一处小城,负责接收的明军将领察觉到异样。
城中的元朝官员总是推脱拖延交接事宜,而且城中时不时有陌生人鬼鬼祟祟地出没。经过一番探查,发现了元贵族的阴谋。
这位将领当机立断,迅速调集附近的明军,先控制住元朝官员及其家属,然后围剿那些死士。
消息传回北京,陈海峰意识到必须加快派遣新官员到各地任职的速度。
于是加速选拔人才,同时加大对各地元军残部的审查力度。
而那些妄图反抗的元贵族看到阴谋败露,大部分只能放弃抵抗,少数负隅顽抗者也很快被镇压下去,新统治秩序逐步稳定建立。
话说那陈海峰在北京一待便是半年有余,期间历经诸多艰辛与波折,方才将北方诸事安排得妥妥当当。
在此期间,他不仅主持修筑了从北京通往通州的宽阔马路,还亲力亲为地规划并建成了北凉至天津的交通要道。
这两条道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使得原本闭塞的地区瞬间变得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皇家贸易商行也没闲着。他们借助强大的海运能力,源源不断地向北京输送着大批的粮食和各类物资。
一时间,京城内粮草充足、物资丰盈,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
陈海峰深知发展海外贸易对于国家繁荣的重要性,于是果断地下达诏令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琉球。
圣旨在一道道传递下迅速抵达目的地,其中明确要求南洋水师及南洋贸易商行即刻派遣船队赶赴天津港。
这些船队肩负着一项重大使命——运送移民前往遥远的海南、吕宋、安南乃至更为神秘的澳洲等地。
而那些跟随陈海峰一同闯荡江湖的海商们,则瞅准时机纷纷涌向赵氏造船厂和蒲氏造船厂。
在那里,他们不惜重金购置了一大批品质上乘的琉球福船,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船队规模。
此后,大大小小的船队犹如繁星点点般散布于大明辽阔的疆土之上,穿梭于江河湖海之间。
它们所经之处,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润,更为朝廷和陈海峰本人献上了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
陈海峰待局势稍稍稳定之后,立即调遣大军,对大运河周边那些肆意横行、烧杀抢掠的土匪以及各路义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
在其强大军事力量的威压之下,这些原本各自为政的势力纷纷选择投降归附。
随后,陈海峰果断地决定将这批收编而来的人员统统送往扬州地区进行全面整编。
这项工作并不轻松,但凭借着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高效的组织能力,历经整整三个月漫长而艰苦的磨合与整顿,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功编练成了多达 20 个师的庞大兵力!
为了确保这 20 个师具备统一且规范的形象与战斗力,陈海峰下令给他们全体换装成明军军服,并按照乙种师的标准来配备武器装备。
不仅如此,对于各师的命名也颇费心思:从“新一师”开始,一直到“新二十师”结束,每个师都有了一个崭新而响亮的名号。
至于各级军官的任命,则全部起用来自琉球陆军军校的优秀毕业生。
这些年轻有为的军官们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军事教育,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出色的指挥才能,无疑为这支新编部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活力。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原来的头领和山大王们,陈海峰也给予了相当优厚的待遇。
他慷慨地发放每人 500 银币作为奖赏,使得这些昔日的草莽英雄摇身一变,成为了腰缠万贯的富翁。
拿着这笔丰厚的财富,他们大多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军队,从此过上了安稳富足的生活。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36/3249679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