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战后泉州


新的城墙巍峨壮观,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上,将泉州城四周往外扩展了足足  一里。

这一扩建不仅增强了城市的防御力,更为城内居民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然而,泉州城的防御设施远不止于此。在外围,还精心修建了六个坚固无比的圆形堡垒。

这些堡垒如同钢铁巨兽般矗立着,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压力。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这六座圆形堡垒中的  105  榴弹炮尚未安装完毕,无法发挥其最大威力。

就在此时,元军的大队人马已如汹涌的潮水般兵临城下。

但当他们望见这座焕然一新、固若金汤的城池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绝望。

那高耸入云的城墙与坚不可摧的圆形堡垒让他们明白,这场战争已无胜算。

带领这支庞大军队的是经验丰富的元军主将阿里老将军。

面对眼前难以攻克的防线,他不得不采取行动。

经过两三次小心翼翼的试探性进攻后,他最终无奈地选择放弃攻打全州城。

尽管这次进攻仅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但对于阿里老将军来说,每一个士兵的牺牲都令他心痛不已。

毕竟,死去的士兵大多是汉军,他们也是生命,也有家人等待他们回家团聚。

随着元军的撤退,泉州城暂时避免了一场血腥的战斗。

然而,战争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

双方都清楚,这场冲突迟早会再次爆发,而那时的战斗必将更加激烈。

面对这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城墙,阿里老将军只感觉他们的进攻都打在了乌龟壳上,一点办法都没有,炮弹打在城墙上面只有一个浅浅的坑,根本起不到效果。

陈海峰深知此次战斗的目的并非消灭对方,而是展示实力、震慑敌人,因此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敌营与阿里老将军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之道。

他希望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事进一步升级,同时也展现出大华军队的宽容和克制。

阿里老将军接到消息后,心中无奈,但也明白此时继续进攻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于是,他下令撤军,退回附近的城池。

与此同时,他迅速派人将这里发生的情况传递给元帝忽必烈。

在书信中,阿里老将军详细地描述了我们坚固的城墙以及难以攻克的圆形堡垒。

他指出这些防御工事不仅让他们无法突破防线,还遭受了重大伤亡。

此外,他还强调了明军火炮的威力巨大且射程较远,使得他们处于明显劣势。

阿里老将军认为要想战胜如此强大的对手,必须投入大量兵力。

他估计至少需要五十万以上的大军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发动攻击并取得胜利。

这封书信充满了对战场局势的担忧和建议,旨在提醒忽必烈认识到战争的艰难程度。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僵持之后,元军终于开始撤退,但却留下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

对于元军的这一举动,陈海峰并未感到意外,毕竟他们面对的是大明的圆形堡垒,元军也无计可施。

而陈海峰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巩固泉州城防,而非主动出击。

毕竟,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元军展开野战,唯有依靠坚不可摧的工事来抵御元军的猛烈攻击。

局势暂时稳定下来以后,陈海峰便着手处理此次泉州围困战中的俘虏问题。

那些被俘获的蒲寿庚余孽,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置。

其中,元军俘虏已被送回琉球战俘营。

然而,对于蒲家的家兵而言,命运则截然不同——他们将被投入艰苦的苦力工作之中。

此外,蒲家的大龄女性和孩童们也被遣送至公主群岛,她们将在那里被严密监管,直至获得陈海峰的赦免。

陈海峰在写给蒲提娜的一封信件中,详细描述了这些情况,并向她保证会善待这些人。

尽管如此,蒲提娜能否接受这个现实,仍然是个未知数。

蒲提娜家族可以给予这些人一定的生活帮助。

但是,这些人逃跑,琉球蒲家人将会受到牵连,可能会失去他的信任,他让蒲提娜自己衡量。

接济这些人还是派人一同看押,陈海峰给了她选择。

几天之后,蒲提娜寄来了一封回信,表示琉球蒲家会派遣出一位直系寡妇以及五名管事嬷嬷前往公主群岛。

这两个人将会与守军一同承担起管理蒲寿庚家族人员的责任,确保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逃脱。

读过信后的陈海峰感到十分满意,当晚甚至还去宠幸了蒲寿庚的女儿。

凭借着强大的兵力优势,陈海峰率领军队先后攻占了惠安、南安和同安三个地区。

并且在这些被占领的区域内建造了十五座圆形堡垒,每个堡垒都有一个连队驻守。

同时,他还将陆军第一军和陆军第二军分别部署在了这些圆形堡垒的后方。

此外,他还下令修建了一条马路,而这项工程则交由俘虏来完成,只需要给他们提供少量的粮食即可。

在成功结束了泉州周边的战斗之后,元军不得不再次向后撤退。

此时的陈海峰并不打算立刻与元军继续交战,而是决定派出北洋水师前往嵊泗列岛和舟山群岛。

北洋水师会在这里将元军水师挡在北方,舟山群岛这里,陈海峰计划建造四个圆型堡垒,这四个圆形堡垒将和原来的要塞一起守护舟山群岛。

海商们在完成泉州战役后,便又开始跑海做生意,因为泉州的解放,不少定居在琉球的泉州人开始回乡探亲。

这也促进了两地的海运生意,沈家船队担负起了这条航线的运作。

泉州的地主被严格控制土地的面积,每个地主不得超过两百亩的土地,而且不准抛荒。

假如,地主拥有的土地六个月还没有种植作物,这些土地将会被征收五百文一亩的抛荒税。

这样的规定使得地主们不得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土地,要么好好耕种,要么将其出售给政府。

然而,对于那些愿意出售土地的地主来说,他们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而官府则通过这种方式,既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又避免了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同时,这项政策也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确保农民有足够的耕地可种。

如此一来,官府能够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确定土地是否被抛荒、如何处理地主之间的土地纠纷等。

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并加强对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管,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总之,这一政策的出台,既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又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农民们纷纷进入工厂工作,导致土地无人耕种,而这些地主则趁机高价雇佣农户帮忙种地,并大量种植土豆等农作物。

大明帝国并不排斥有钱的地主,因为有钱本身并不是罪过,真正有罪的是那些恶霸。

在泉州解放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民政部门与从琉球调派来的三百名警察紧密合作,共同打击了许多作恶多端的地主。

这些地主根据其罪行轻重,分别被判处了三个月至三年不等的劳役。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犯罪行为的地主,政府同样给予了保护。

与此同时,户部还派遣专人清查了泉州的寺庙,没收了大量的寺庙田产。

此外,陈海峰还成立了佛教协会和道教协会,对一些不良的和尚和道士进行了清理,从而改善了泉州周边地区的社会风气。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33/3249684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