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五年计划
随着“福寿膏”事件的妥善解决,陈海峰回到了朝堂之上,并召开了新年以来的首次朝会。
这次朝会的重点在于对年前工作的部署安排。
首要任务仍然是加强军事训练以及完善战争的后勤保障体系。
为此,陈海峰下令让三家造船厂分别在泉州、广州和海口三地设立海船修理厂,以便确保海船在出海之后能够及时得到维修。
这一举措将有效提高海船的使用效率,增强海军的战斗力。
紧接着,陈海峰关切地询问了粮食产量情况。
令人欣慰的是,琉球再次迎来了丰收之年,而吕宋和安南的粮食也正通过船只源源不断地运来。
此外,还有官员向他汇报称,众多装满琉球商品和大量银币的海船已经启程前往吕宋和安南等地,用于采购当地的粮食资源。
为了更好地管理海上贸易,陈海峰提出要建立海关制度,以此替代部分税务局的职能。
他决定在太湖镇码头、基隆港、乌溪口以及高雄港四个地点设立海关,并进一步在泉州、广州、海口、吕宋和安南等地也建立相应的海关机构。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强对海上贸易的监管力度,还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个部门将会积极行动起来,按照陈海峰的指示推进各项工作。
同时,陈海峰也表示,他将密切关注这些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随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
陈海峰要求吏部做好人员调配,并宣布退役一部分宫女和士兵,他要求礼部做好退役人员的培训,礼部负责这些人员的安置。
陈海峰庄重地宣布了士兵退役补偿标准,每一项都充满了对退役军人的关怀和尊重:
首先,将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并找到合适的工作;
其次,给予全免的医疗保障,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得到持续关注;
最后,为那些想要创业的退役军人提供免息贷款,每人可获得为期三年、总额达 五十个银币的免息贷款支持。
此外,还特别制定了退役人员土地安置条例,以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对于选择在琉球安置的退役人员,将分配给他们五亩永业土地;在大陆安置的退役人员则能获得十亩永业土地;
而在海南、大连、瀛洲等地安置的退役人员,则可以拥有三十亩永业土地。
如果退役人员决定前往吕宋、安南、新印尼亚等较远地区安置,他们将获得高达 五十亩的永业土地;
若是选择在澳洲定居,更会得到令人惊喜的一百亩安置土地。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福利并不包含因战功累计而获得的额外奖励,同时也不包括个人自行购买的土地。
这个政策旨在全面保障退役人员的权益,让他们在退伍后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并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
首批退役人员中包含宫女一百名、女兵 一百名以及各师一百五十名士兵的名额。
退役工作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兵部负责退役工作。
紧接着,陈海峰针对礼部教育部下达指示,明确了一项为期五年的教育规划。
根据该规划,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于琉球建设二十座小学和两座中学,并打造一所规模达两千人的高级中学。
所有这些学校将由皇室及相关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其中涵盖了皇妃小学、皇家小学、皇家中学以及皇家高级中学等。
此外,还将在台北府设立一座皇家大学,这所大学将成为未来官员们必修的学府,一旦顺利毕业即可获得从九品官职。
这项五年教育计划不仅局限于琉球和台北府,还计划在泉州、广州、海南、大连、瀛洲、公主群岛、澎湖列岛、吕宋、安南、新印尼亚等多个地方建立一百所小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必须加速教师的培训工作,每年需培养两百名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并授予他们从九品的品级。
陈海峰紧接着做出指示,要求工部进一步扩大施工队伍的规模,并对其进行拆分重组。
具体来说,他计划将现有的施工队改组为一系列专业化的公司,包括工部马路工程公司、铁路工程公司、桥梁建造工程公司以及基建工程公司等。
此外,他还积极倡导民间的施工队组建成为正式的建筑公司,并承诺提供必要的贷款支持。
与此同时,兵工厂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任务,他让兵工厂组织人手成立一个机械厂,同时陈画回宫不再担任兵工厂厂长,兵工厂另外安排一名厂长。
陈海峰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械厂,以专注于生产各类施工机械以及民用产品。
这个机械厂将与其他工程公司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协调和推进各个项目,工部还需要在大明的不同地区派遣工程队和联络官员。
这些团队将负责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保持紧密联系,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同时,工部的各个公司都被要求实现自负盈亏,通过自身的努力赚取利润。
如果盈利状况良好,他们有权自主设立小金库,用于内部资金调配。
多余的资金则可部分上缴国库,以支持国家财政收入。
同样地,兵工厂的机械厂也享有类似的自主权。
他们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可以留存自用,但也要按照规定上缴一定比例给国库。
值得注意的是,户部在此过程中不得干预或插手这些公司的经营管理事务,更不能随意向工部索取资金。
然而,如果实际情况需要,户部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对工部的拨款。
这样的安排旨在激发工部及其所属公司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陈海峰扫视了底下的官员一眼,沉声道:“你们可都听明白了?”
只见殿下一众官员皆是面色肃然,齐声应道:“属下明白!”声音洪亮而整齐,回荡在朝堂之上。
陈海峰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说道:“尔等身为朝廷官员,身负重任,当以百姓为重,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若有违反者,定当严惩不贷!”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目光如炬,缓缓地扫视着众人,仿佛能够洞察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如今国家正值蓬勃发展之际,各项事务繁多。望诸位爱卿能够同心协力,共创我大华盛世!”陈海峰慷慨激昂地说道。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让人心潮澎湃。
说罢,陈海峰挥手示意散朝。
众官员纷纷起身,恭敬地行礼后便转身离去,各自忙碌起来,开始着手执行朝廷的旨意。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33/3249684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