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制蜂窝煤和焦炭
第二天,陈海峰在处理公务,有马车过来汇报蒲家船队又来了,这次蒲家船队运来了10船酒,2船粮食和2船香料。
这次的粮食和香料是给蒲提娜送来的,酒是用来交易的物资的,他用精盐和味精以及香皂和蒲家船队完成了交易。
他把酒都送去了食品厂,让食品厂用酒水加工了2船的桃花酿和一部分酒精,其他用来制作花露水。
他将制作好的酒精送去了医院,制作好的桃花酿卖给了几个酒楼和唯一的一家青楼。
晚上,陈海峰在家中设宴,邀请了李家兴一家以及我的九位娇妻,他们一起共度晚上的美好时光。
晚宴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家兴对他赞不绝口,言语之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李家兴深知这些年来陈海峰对他家的关照与支持,而陈海峰则谦逊地表示这都是分内之事。
接着,陈海峰向李岳父透露了自己的一个想法:打算将那十八艘沙船出售给他,助他创办一家船运公司,专门运营前往基隆港的货物运输业务。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他们以一万枚银币的价格达成了交易。
随后,陈海峰转头与几位夫人交流起来。
得知她们此前招募了不少伙计和女营业员后,我灵机一动,提议让她们的店铺前往其他四个镇子各开设一家分店。
这些店铺可以经营各种货品,如粮食、皮毛和野味的收售;铁器、农具的贩卖;花瓣的采购;同时还可以开办药铺、酒楼、旅馆以及布店等等。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夫人们的热烈响应。
她们兴奋不已,纷纷开始与自家亲友联系,并派遣得力的掌柜前去选址、修建店面。
一场家宴,不仅增进了亲情友谊,更为未来的商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看着眼前欢声笑语的一家人,陈海峰心中满是欣慰。
次日,又有船来到琉球交易,它们是从广州来的6条船,由常来这边贸易的海商带来的。
这6条船,运了2船铁矿石和2船铜锭,以及3船粮食和1船笔墨纸砚,海商们还有500斤石油。
陈海峰给他们提供了花露水,香皂,他们之间进行了友好贸易。
铁矿石一到,陈海峰就让兵工厂领回去,用来铸造火炮了。
石油他派侍卫运回了将军府仓库。
陈海峰特意派人将他从桃花坞请过来的四位夫子接到了将军府,详细询问了一下近来的情况后,嘱咐他们提前备好授课所需的书本。
此外,他还吩咐夫子能再多招揽一些读书人,无论男女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录用。
夫子们告诉他说,家中不少年轻后辈都曾饱读诗书,于是陈海峰便统统将其招致麾下。
临行前,他赏赐给父子们每人五十枚银币,叮嘱夫子们务必做好相关准备事宜。
紧接着,他又命人四处张贴告示,广泛招募教书先生。
与此同时,他还调拨了一批人手先行修缮一部分教学楼,这些校舍均采用双层设计,学校还建设有宿舍楼和食堂。
陈海峰派了4名侍卫,派遣他们乘船前往基隆港。
把留在那的马骑回来,近期港口没有新的马匹运抵,反而是猪运来很多,琉球的肉食供应很充足。
与此同时,他下令马车厂的人力资源做出调整:一半工人继续专注于制造马车,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半则投入到生产实用的桌椅板凳之中。
这些产品将被运往集市出售,所得收益一部分归入将军府库房,另一部分留给马车厂用于自身发展和建设员工宿舍及食堂等福利设施。
在回来25天后,陈海峰率领着北洋水师浩浩荡荡地前往福州。
这次行程意义非凡,因为他们要将一批重要物资运往福州交易。
这些物资包括了 20 门威力惊人的床弩、20 具强大的投石器,以及 1000 支锋利的弩箭、2000 只箭矢、400 颗沉甸甸的石弹,还有满满两船的粮食。
当船队抵达福州后,便将所有物品卸载在码头上。
没过多久,张士杰就带着一队人马赶到现场,开始接收这些宝贵的武器装备。
他亲自指挥士兵们操作其中一台床弩,并成功射出了一支弩箭。
那支弩箭如同闪电般疾驰而出,竟然飞出了令人惊叹的 350 多米远!
紧接着,陈海峰下令让人使用投石器试射一枚石弹。
随着投石机的发动,那枚巨大的石弹被抛向空中,然后快速度向前飞射而去。
虽然石弹最终只飞行了约 200 多米,但当它坠落到地面时,却激起了一片四散飞溅的碎石,仿佛一场小小的爆炸一般。
这样震撼人心的场景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些武器的强大力量。
张士杰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些制作精巧、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脸颊。
已经太久没有见过如此精良的装备了!这段时间,自己和皇帝一直在东躲西藏、疲于奔命。
陈海峰神色严肃地走到张世杰面前,压低声音缓缓说道:“完全可以将这些床弩以及投石器安装到海船上,如此一来,它们必定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超乎想象的更大威力,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他说完之后,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同时又补充了一句带着几分急切的话语:“一定要记得把之前答应过我的那些人尽快送到码头这边来,千万不可耽误了大事。”
接着,陈海峰马不停蹄地去找了他的岳父大人,满脸郑重地跟他说道:“爹,我已经特意留了一艘极大福船给沈云舟那小子了。我跟他讲好了,等会儿我就会把福船交到他手中,让他好好保管。”
陈海峰再次叮嘱他们,语气中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你们要知道,这可是我费尽心思从泉州附近的海商那里购买的船。而且,我早就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群训练有素、忠诚可靠的水手留在船上随时待命,现在那艘船就静静地停泊在码头边,一定要让他们小心隐匿起来,不能被任何人发现踪迹。倘若一旦出现任何突发状况或者危险的迹象,必须立刻毫不犹豫地登上这艘船,迅速逃回琉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家的安全,绝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然后陈海峰在码头装了1500户难民,差不多5000人,走的时候他又留给了张世杰一船粮食,然后扬帆起航。
张世杰心情复杂地看着渐行渐远的船队……
回来之后陈海峰在基隆港放下了500户难民,让海军第二团把人交给陈阿大,让陈阿大把难民安排去基隆镇的几个村安置。
他带着剩下的1000户难民回到了淡水镇,还是老规矩,在这里他把人都给分了那些工厂和各个乡镇。
时光荏苒,十天转瞬即逝,如今已至四月中旬。
令人欣慰的是,将军府的城墙和房屋,以及仓库还有外城墙都已竣工。
为确保城防安全无虞,他特别从工兵团中调拨了四个精锐排镇守四座箭楼,并在此处设立台北守备连,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敌人来袭。
上次带回来的5名官员他留下了3人,这3人和原来的3个文书,他们8人成立了新部门,这个部门叫将军府侍从室,专门帮助他处理公务。
两名县令他安排去了竹林镇和采煤镇担任镇长。
其中王安担任竹林镇镇长,孙策能担任采煤镇镇长。
竹基镇我让南浔李家的舅哥李墨去担任,那里需要能挣钱的人去发展经济。
500多伤兵出院后,陈海峰给了海军3团250人,工兵团100人,警察局50人,其他给了陆军1团。
他又释放了50个海盗和50个学会点汉话的土人,把他们也送去了陆军一团,让他们补充陆军第一团的兵力。
其他俘虏的海盗和土人还在继续修路。
去往采煤镇的水泥路修通了。
陈海峰让内务府在城外建材市场附近建了一排仓库和一个堆煤的院子。
在那他设计了煤块粉碎机,我他让那15名学员监督铸造的用毛驴拉动钢制粉碎机,又铸造了一个钢制磨盘,也是用毛驴拉动的。
他又制造了洗煤生产线,和蜂窝煤模具,用黄泥和煤灰制作蜂窝煤,他还教会了工匠焦炭生产技术。
他在建材市场这里成立了制煤厂,制煤厂能生产蜂窝煤和焦炭,蜂窝煤被定价为1文钱2个,生产出来的焦炭则运给兵工厂炼铁。
(https://www.vxqianqian.cc/4407/4407332/3249709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