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 > 第142章 捡了一队义军

第142章 捡了一队义军


第二日清晨,船队向舟山群岛航行,傍晚经过一处小岛时,陈海峰让船队降帆靠岸。

这是一座无人的小岛,他们决定在此停留一晚稍作休憩。

陈海峰派出船员在岛屿上种下了些许土豆,同时在海边安置了十个虾笼,放了些饵料。

天黑之际,他吩咐士兵们将虾笼取出。士兵们兴奋地拎着虾笼回来,跑着过来报告说,虾笼内已爬满了大量硕大的龙虾与海蟹。

陈海峰让士兵留下一部分供自己享用,其余则分发给了海商和水手们。

随船同行的还有李家的一些年轻后辈以及林老爷子。

陈海峰盛情邀请他们一同共进午餐,侍女精心烹制了煎鱼、清蒸海蟹,还准备了一些熏肉,并开启了两罐水果罐头。

李家的小伙子们吃得兴致勃勃,林老爷子也开心地饮下两杯白酒,林老爷子对侍女烹饪的菜肴赞不绝口。

吃过晚饭,大家都各自回船舱休息,有的船员在岸边的帐篷休息。

第二天一早,陈海峰让船员打出旗语,让各船起锚,船队扬帆起航,中午饭后,他在船仓休息了一会,有一个身材丰满性感的新罗侍女服侍他休息,他让这个侍女在一旁打蒲扇,他睡了个美美的午觉。

船队驶过了舟山群岛,船队向崇明方向继续航行。

下午,天气突变,海上刮起了大风。海浪汹涌,船只剧烈摇晃,陈海峰从船舱中惊醒。

他立即来到甲板上,观察局势。

风越来越大,海浪愈发凶猛,船员们努力控制着船只,但形势不容乐观。

他当机立断,让船员鸣炮,并打出旗语,命令船队改变航向,寻找避风港。

李家的晚辈们和林老爷子也来到甲板上,一脸担忧。

经过一番艰难的航行,船队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海湾。

船队赶忙驶入,降下风帆,抛锚停泊。

在等待风暴过去的过程中,陈海峰与众人商量接下来的行程。

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大家都坚定信心,决定继续前行。

经过两天的降雨,船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停歇。

在港湾内停留的这两日,船上的货物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但仍有少部分遭受了雨水侵蚀。

幸运的是,第三天阳光重新照耀大地,他们得以晾晒一些受潮湿影响的货物。

陈海峰亲自率领一艘捕鲸船驶离海湾。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拖网迅速被放入海中。

此时,船只顺着风向航行,他命令水手们降下半帆以减缓船速。

随着时间的推移,拖网在海水中拖动一段距离后,船速进一步降低,陈海峰能明显感觉到渔网变得异常沉重。

于是,他指挥水手们转动绞盘,渔网逐渐被缓缓升起。

当渔网完全露出水面的瞬间,所有人都欢呼雀跃起来。

几位经验丰富的水手激动地高喊:“好多鱼啊!简直太多了!”

陈海峰自豪地回应道:“这就是科学的力量!”这些收获让他狠狠的装了一回。

捕鲸船回去的时候,船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鱼,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他慷慨地让水手们将这些鱼分给了每条船只一些,那些船主们纷纷前来向他表示感激之情,并询问他是否打算出售这艘捕鲸船。

陈海峰微笑着回答道:“目前来说,这么大的船并不准备出售。不过,如果你们需要较小规模的船只,比如  50  吨的小型渔船,到时候可以去船厂购买。至于渔网,城里有专门的渔具店,那里应该有供应。”

享用过美味的煎鱼块后,陈海峰的船队继续航行。

经过两天的航行,船队终于在第二天下午抵达了崇明岛的入海口。

船队中有两条船要前往松江进行棉布交易,于是他安排林老爷子和李家的人与这两条船一同前行。

此外,他还特意赠送给那两条船的船主  50  瓶花露水,作为给他们的酬劳,并嘱咐两个船主在松江多等候几天,到时候带着林老爷子和李家的人一同返回琉球。

陈海峰他们和其他商船继续航行了,海商船队有些船进入长江,前往扬州、金陵进行交易,那里现在是蒙古人的占领区,海商们有自己的关系网,陈海峰派了几个军官装扮成水手混进了这些船只上。

船队和其他船只继续沿海岸线航行,船队航行了半天,在靠近如东县附近靠岸。

此时此地已然踏入了元军所掌控的地域范围,陈海峰当机立断,迅速派遣出陆军中的整整一个连,朝着附近的区域展开细致地探查行动,重点关注周边那些星罗棋布的村落,旨在摸清其中是否潜藏着元军的身影。

与此同时,他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安排其余的士兵们在临近海边的位置紧张而有序地修筑起一道道坚固的战壕防线。

不仅如此,还组织人手将  6  组13毫米排射炮从运输船上小心翼翼地卸下来,部署在关键位置,以增强整体防御力量。

其他人员则各司其职,热火朝天地搭建起临时营地。

而那些随行而来的海商以及一部分水手们,也纷纷走下船只,开始着手准备丰盛的饭菜,并稍作休息调整。

时间匆匆流逝,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先前被派出去执行任务的那个连队终于归来,并且还带回了一支陌生的队伍。

只见连长引领着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走到陈海峰面前,恭敬地施了一礼。

紧接着,陈海峰满脸疑惑地看向连长,询问道:“这队人马究竟是什么来头?”

连长赶忙上前一步,详细地向他汇报道:“我们在外出巡查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这些人,当时他们正在四处寻觅野菜用以果腹充饥。经过一番观察和交流,发现他们皆是汉人同胞,所以便先行将其带回,等待您的进一步指示。”

陈海峰顺着连长手指的方向望去,仔细打量起这群陌生人。

只见他们一个个面容憔悴,面色焦黄如土,身体显得极为虚弱,彼此之间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坐在距离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

而此刻,这群人似乎也注意到了陈海峰等人投来的目光,同样用好奇且略带警惕的眼神回望着他们。

双方就这样默默地对视着,现场气氛一时之间显得有些微妙。

那位中年男子身着一套残破不堪、满是窟窿和裂痕的铠甲,仿佛经历过无数次激烈战斗的洗礼。

腰间悬挂着一把锈迹斑斑、刀刃残缺不全的破旧腰刀,摇摇欲坠地晃荡着。

而在另一侧,则系着一个同样破旧的葫芦,里面或许装着仅存的一点救命之水。

他整个人看上去狼狈至极,显得十分凄惨可怜。

再看那群人,情况也不容乐观。有的人身上穿着破碎的皮甲,勉强能够遮体;有的则只是用几块破布随意系成一件所谓的“衣服”,腰间仅仅靠着一根粗糙的草绳维系着。

更糟糕的是,好多人的双脚赤裸着,布满了伤痕和泥土,显然已经走过了漫长且艰难的路途。

粗略估计一下,这群人大约有将近  300  人之众。

陈海峰目光紧紧锁定眼前这位正向自己施礼的中年男子,心中充满疑惑与好奇。

他开口问道:“尔等究竟是何人?在此处所为何事?怎会落得如此悲惨模样?”

说话间,陈海峰示意身旁的士兵给这名男子递去一碗清水。

那男子感激涕零地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

待稍稍缓解口渴之后,他才喘着粗气说道:“我们皆是从山东逃亡而来的义军啊!原本我们共有五千余人,一路上遭遇了蒙古铁骑以及那些可恶的汉儿军的多次截击和追杀。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惨烈的厮杀和巨大的伤亡。如今到达此地时,已然是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就连手中的刀枪弓箭,也都在一次次激战中损毁殆尽了呀!”

说到此处,男子不禁悲从中来,眼眶泛红,声音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名男子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们这些人啊,其实在前天就已经开始四散奔逃啦!谁能想到,前天竟然又被那帮可恶的元军骑兵给追上了。当时啊,只见那些元军骑兵如同一阵狂风般冲杀过来,瞬间就让咱们陷入了绝境之中。好在还有几位英勇无畏的义军将军,他们奋不顾身地拼死抵抗,才勉强为大家争取到了一点逃命的时间。于是乎,义军兄弟们就这样纷纷四散开来,各自寻找生路去了。而我们这群人呢,则慌不择路地朝着这个方向跑来,一路上担惊受怕,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刚刚从鬼门关前捡回了这条小命呐!”

陈海峰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们,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同情之意。

他转身吩咐身边的士兵道:“快去把咱们刚熬好的鱼汤端一些来,让这些兄弟姐妹们先垫垫肚子吧。”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鱼汤便被送到了众人面前。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他们,接过鱼汤后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喝了起来。

与此同时,许多善良的士兵们也主动走上前去,与这些难民们亲切地攀谈起来。

一时间,原本寂静的海滩边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海峰则微笑着递过一个折叠凳子给那位最先开口说话的汉子,并温和地说道:“这位大哥,您一路奔波劳累,快先坐下来好好休息一下吧。”

那汉子感激涕零地接过凳子,缓缓坐了下去。

待汉子稍微恢复了些许体力之后,陈海峰静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倾听起他所讲述的那段悲惨遭遇。

随着汉子的叙述,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仿佛浮现在了陈海峰的眼前,令他不禁为之动容,对这些苦难中的人们心生怜悯之情。

终于,陈海峰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么,这位大哥,不知您是否愿意加入我们这支队伍呢?”

然而,那汉子却满脸愁容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唉……我们如今都已经跑到这海边来了,又哪里还有别的去处可逃呢?而且看看我们这些人,既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也缺乏充足的粮食储备。一旦蒙古大军来袭,恐怕咱们也只能束手就擒,任由他们肆意砍杀喽!”

陈海峰一脸凝重地说道:“你们这一路上拼命逃跑,怎么可能不留下任何踪迹?依我看呐,之所以此刻还未被追上,想必那些蒙古人是先去追击其他方向的人了,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咱们又该如何寻得生路呢?”

说完,他转头看向眼前这位满脸疲惫、衣衫褴褛的汉子。

接着,陈海峰向那名汉子表明了自己等人乃是宋军的身份,并温和地劝道:“兄弟,你先别着急,来,先喝点这热腾腾的鱼汤暖暖身子,顺便好好思考一番接下来的打算。而且啊,你也可以跟你的同伴们一起商议商议对策。”

说着,便示意手下将一碗香气扑鼻的鱼汤递到了那名汉子面前。

见汉子接过鱼汤后,陈海峰又补充道:“稍等一会儿,我会吩咐手底下的兄弟们再煮些面条给你们充饥。”

话音未落,他就转身匆匆离去,趁着众人享用鱼汤的间隙,赶忙着手安排人手加强防御工事,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元军骑兵突袭。

没过多久,陈海峰从与那群人交谈的士兵那里得知了一些情况。

原来,那位中年汉子名叫刘二狗,还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个小首领。

听闻此人性格颇为豪爽大方,只可惜如今长期颠沛流离加上饥饿难耐,整个人已经消瘦得厉害,甚至走起路来都有些摇摇晃晃、不太稳当。

此时,这群人狼吞虎咽地喝完了一点鱼汤,又吃下了几块鲜嫩的鱼肉,其中刘二狗更是因为恢复了些许体力而显得精神了许多。

只见他艰难地站起身来,顺手扶住一根粗壮的树枝作为支撑,缓缓朝着他们自己的队伍走去。

这群人经过一番交谈后,刘二狗回来告诉陈海峰,他们的人愿意加入陈海峰的队伍一起抗击外敌。

陈海峰欣然同意,毕竟多一份力量,就多一份胜算。

他吩咐士兵们再点几堆篝火,并让士兵在附近警戒。

陈海峰面带微笑地对刘二狗等众人说道:“大家先好好歇息一番吧!”

接着,他转身安排捕鲸船出海去拖网捕鱼。

没过多久,那艘捕鲸船便缓缓归来,只见渔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鱼儿,令人目不暇接。

陈海峰随即指挥着船员们迅速行动起来,将这些新鲜捕获的鱼儿一一处理干净。

处理完成后,一部分鱼儿被架在了火上烤制,滋滋作响;另一部分则放入锅中油煎,香气四溢;还有一些被切成块状,加入各种调料红烧得色泽诱人。

与此同时,船上的厨师手脚麻利地煮起了好几锅热气腾腾的面条。

待一切准备就绪,陈海峰招呼着刘二狗他们这一群人排成整齐的队伍依次前来领取食物。

他细心地叮嘱厨师,给每个人分配一小碗鲜嫩可口的鱼肉以及同样分量的面条,不过对于面汤,则可以适量多地给予一些。

并非陈海峰小气吝啬,而是考虑到这群人长时间忍饥挨饿,如果一下子吃得太多太猛,很可能会因为肠胃难以承受而发生危险甚至丧命。

刘二狗等人满心欢喜地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晚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等到他们吃饱喝足之后,船员和士兵们才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晚餐。

趁着夜晚休息的间隙,陈海峰饶有兴致地观察起这些义军来。

尽管他们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此刻却依旧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只见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相互依靠着稍作休憩。

而那些武器,即便在休息的时候也被整整齐齐地放置在身边,丝毫没有凌乱之感,展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和基本的军人风貌。


  (https://www.vxqianqian.cc/4406/4406953/3249706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