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对修城墙俘虏的新政策
晚饭的时候,夫人们陆续回到餐厅内,叽叽喳喳地聊起天来。
有的夫人早早就回来了,此时正拿着镜子对着其他夫人炫耀。
还有些聪明的夫人,直接来找陈海峰要求得到镜子的销售权。
陈海峰告诉她们,每人只能拿到十面镜子去售卖,再多就没有了。
金家姐妹反应比较慢,对于这些女人们的生意经感到十分陌生。
很快,她们手中的镜子就被林诗晚、李瓶儿和蒲提娜以各种方式骗走了。
尽管陈海峰还没有把镜子交给那些女人,但她们给出的价格并不低,每个镜子都出价一个金币。
事实上,金家姐妹的两位哥哥以及铁木芯的哥哥一直在帮助她们管理生意。
只是由于这三位夫人来得较晚,缺乏商业经验,手头资金有限。
幸运的是,在上船之前,她们的父亲给予了许多辽东的特产,这些特产在琉球出售后,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再加上陈海峰提供的资金,她们的银币数量已经超过五千个了。
几个通房侍女陈海峰也给了两面镜子,只是都要等镜子做出来后才能给她们。
陈海峰和婉儿姐姐商量了一下,他决定把手上的玻璃制品先出售给海商,这事有婉儿姐姐出面,他就等着收钱就好了,等下次出海就自己出去卖,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证安全。
因为现在有了三个女真女人,他们的菜品改了许多,小鸡炖蘑菇,烤羊肉他们的饭桌上基本几天就有,海鲜的比例明显少了很多。
这些新菜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小鸡炖蘑菇,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吃过晚饭陈海峰就和婉儿姐姐回她院子休息了。
因为悦儿怀孕,婉儿姐姐和公主都很着急,他现在基本是头一天去婉儿姐姐那,第二天再去公主那,别的院子就先等等再去吧!
在临睡之前,陈海峰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婉儿,轻声问道:“婉儿啊,我记得前些日子不是说要建宫殿吗?这都过去好些天了,不知道有没有开始动工呀?”
说着,他还四处张望了一番,似乎想要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然而却并没有发现有工人在干活的迹象。
婉儿微微一笑,温柔地回答道:“殿下莫急,宫殿的地基已然打好啦。只是目前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所以工程暂时耽搁了些时日。”
陈海峰一听来了兴致,连忙追问:“哦?是什么麻烦竟能让这浩大的工程停滞不前?”
婉儿轻皱眉头说道:“如今最大的难题便是缺少圆木。您也知道,这建造宫殿所需的圆木可不是一般的树木,它们必须得高大粗壮、质地优良才行。而我们现有的圆木数量远远不够,新的圆木又需要从深山之中砍伐后再运回来,路途遥远且艰难,因此工程进度就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不过殿下放心,我的父亲已经派人前去处理此事了,相信很快就能解决。”
陈海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灵机一动,好奇地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用水泥灌注来替代圆木呢?那样岂不是既方便又快捷?”
婉儿听后不禁掩嘴轻笑起来:“殿下真是说笑了,哪有谁家的宫殿是用水泥建成的呀?自古以来,咱们可都是采用木材来建造宫殿的,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呢。再说了,这水泥在当下也并非常见之物,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颇高,实在不太适合用于大规模的宫殿建设。”
陈海峰经婉儿这么一提醒,也觉得自己刚才的想法有些天真可笑。他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哈哈,倒是我想得简单了,的确如你所说,古代可没有这般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那依你之见,眼下这困境该当如何化解才好呢?”
婉儿稍稍思索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妾身以为,既然主殿依旧遵循传统的建造方法,那么对于那些相对次要的偏殿,或许可以适当减少大圆木的使用量,转而更多地运用水泥和钢筋等材料。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又能加快工程进度,还能节省一部分木材资源。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陈海峰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此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吧。待明日一早,便召集工匠们商议具体方案,务必要尽快让这座宫殿拔地而起!”
陈海峰突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转头提醒身旁的婉儿:“婉儿啊,可别忘了在咱们那屋顶装上避雷针呐!”
说罢,他还特意补充道:“要知道如今这现代社会,但凡超过三层楼高的房屋,那都是必须要装避雷针的哟。”
婉儿听后微微一笑,温柔地回应着陈海峰:“夫君放心啦,妾身昨日就已向内务府的工匠们提及此事了呢,他们也都答应妾身会好好考虑的。”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继续闲聊起来。话题从这新宫殿的布局到日后的生活琐事,不知不觉间时间悄然流逝。
夜越来越深,两人却依然兴致勃勃,畅所欲言。
最终,带着对未来美好宫殿的满心憧憬与期待,他们相拥而眠。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婉儿为陈海峰做了许多事情。
若不是因为当初成婚时稍稍晚了那么一小步,以婉儿这般贤淑能干、善解人意,她本该成为堂堂正正的正妻。
只可惜命运弄人,如今的她只得委屈自己居于后院当个老二。
然而,婉儿对于这样的安排倒是看得极淡,在她心里始终觉得一家人能够和和气气、平平安安便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名分地位什么的,又有何要紧呢?
正是婉儿这种宽容大度以及善良纯真的品性,令陈海峰深感无比欣慰。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床榻之上。
陈海峰悠悠转醒,只觉浑身舒畅,仿佛被一股清新之气所环绕。
他不紧不慢地起身,慢条斯理地穿衣洗漱,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惬意。
待一切收拾妥当之后,陈海峰这才发现婉儿早已不见了踪影。
原来呀,婉儿一大早便急匆匆地跑去内务府处理有关玻璃制品的销售事务了。
不过好在库房里的那些玻璃制品她之前已然仔细查验过,故而陈海峰倒也无需为此多费心神。
等陈海峰坐到饭桌前开始吃早餐时,发现只剩下悦儿一个人陪着他一起用餐。
陈海峰随口问了一句:“你怎么还不回娘家呢?”
悦儿微笑着回答道:“我爹最近太忙了,他这两天一直在对岸购买船只呢,根本不在家里。”
陈海峰一听这话,觉得有些奇怪,便问道:“蒲提娜家不是有造船的业务吗?为什么不去他们那里买呢?”
悦儿解释说:“她家的船还没有造好就已经被别人预订光了,根本买不到啊!”
陈海峰想了想,然后建议道:“要不这样吧,你让你爹到大陆去找些船匠来,你们自己开一家造船厂怎么样?”
悦儿听了他的话,眼睛一亮,但还是有点犹豫地说:“这样可以吗?”
陈海峰笑着告诉她只要交税就行了,如果资金不足,可以让其他姐妹们入股,反正她们手头的钱多得没处花。
悦儿听完后忍不住捂着嘴巴笑了起来,夸我真是聪明过人。
吃完早饭后,陈海峰带着一群侍卫前往兵工厂。
他们从辽东带回了四十八匹骏马,以后出门就不必再乘坐马车了。
这四十八匹马足够侍卫、侍从室的人和几个太监们使用了。
一帮人出了将军府后,第一站便来到了城墙建筑工地。
在这里,工匠们和俘虏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分段施工。
他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建筑工具,忙碌而专注地工作着。
施工现场还搭建了许多脚手架和吊车,这些设备使得工程进展得更为高效。
工部的官员们认真负责,监管着整个工地的运作。
俘虏们身穿带有补丁的衣服,但令人欣慰的是,许多干零活的俘虏家属却穿上了崭新的衣裳。
这显示出他们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陈海峰好奇地询问了几个俘虏及其家眷,了解到他们每天努力工作都会得到报酬。
此外,工地上提供能填饱肚子的食物,让他们吃得比过去要好得多。
每天的饭菜中不仅有新鲜的鱼虾或美味的兔肉,还有足够的蔬菜供应。
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挣的钱都被妥善保存下来,等到重获自由之后,可以用来购置土地、建造房屋。
而且,他们的孩子也有机会上学,放学后还能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尽管目前他们居住的只是简陋的窝棚,但基本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不再像从前那样只能使用陶盆,如今他们已经用上了铁锅等实用器具。
这样的变化令陈海峰倍感欣慰,与此同时,他对这些人的未来更是充满了无尽的希望与期待。
他们对陈海峰皆心怀感激之情,对于被抓来一事并未心生怨恨,这无疑令人宽慰。
然而,那些因反抗而惨遭杀害之人却成为了无法挽回的遗憾,如果他们能够幸存下来,想必也会如同眼前的众人一般吧。
这种真挚的情感令陈海峰坚信,他们所言皆是发自肺腑。
于是,他随即下令让随行的侍从室官员起草了一份公告。
这份公告的内容明确规定:凡是参与修建城墙的俘虏,待城墙完工之后,每人将分得两亩土地;若有特殊贡献者,则可额外获得五亩土地;此外,每十名俘虏中将评选出一名杰出俘虏,修建城墙工作结束时,这名杰出俘虏还能多得一亩土地;并且,每户人家不论人口多少,均按照人头数计算分配土地数量,人口越多则分得的土地也就越多。
俘虏们听到这样的好消息,纷纷相互传递着消息,不一会工地上就跪满了感激的俘虏。
(https://www.vxqianqian.cc/4406/4406953/3249700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