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救生艇的重要性
陈左领命离去后,陈海峰带着陈冬来到会议室,与造船厂的人员继续讨论。
经过一番研究,陈海峰发现他们设计的救生艇体积过小,而且还没有安装帆。
他皱起眉头,对造船厂的人员说:“你们设计的救生艇太小了,如果遇到海难,根本无法容纳足够的人数。而且,为什么不安装帆呢?这样可以增加逃生的机会。”
造船厂的人员解释道:“我们考虑到成本和空间问题,所以救生艇的体积较小。至于帆,我们认为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被风浪损坏,反而成为累赘。”
陈海峰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行,我们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万一发生海难,这些小细节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我建议重新设计一艘更大的救生艇,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同时,必须安装帆,以确保在海上有足够的动力。”
造船厂的人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受了陈海峰的建议。
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他们终于确定了新的救生艇设计方案。
这艘救生艇可以容纳10人,并且配备了一根可折叠的桅杆。
陈海峰看着新的设计图,满意地点点头,说:“很好,这样一来,即使遭遇海难,也能保证船只驶向琉球岛或者岸边。不过,我们还要在救生船上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比如食物、水。”
造船厂的人员表示同意,并开始着手画新的救生艇图纸。
而陈海峰则转身离开了会议室,心中暗自祈祷着,希望这些救生艇永远都不会派上用场。
回到办公室后,他又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又回到会议室,找到造船厂的负责人,告诉负责人在救生船上还需要准备一个救生包。
这个救生包里应该包括一根可以组装的鱼叉和一根可以组装鱼竿,以及一些鱼钩等渔具。
此外,还需要放置两个水壶,里面装满淡水,以及一些绷带、药品等急救用品。
负责人听了陈海峰的要求,表示明白并答应尽快安排落实。
他还告诉陈海峰,救生艇将会在未来几天内完成制作,并进行测试。
听到这个消息,陈海峰感到稍微安心了一些。
毕竟,救生艇是保障船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细节都不能马虎。
“每艘船都必须配备三条救生艇!”陈海峰语气坚定地说道,“其中一条安装在船尾,另外两条则分别置于船身两侧,而且还得装上专用的吊具。这样一来,这两条救生艇就能从两侧顺利放入海中。有时候大船无法靠近岸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两条小船登陆上岸。”
造船厂的工人们听完他的话后,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们告诉爹陈海峰,过去他们也曾生产过类似的救生艇,但那只是宋式的小船,顶多能容纳两三个人而已。
而陈海峰所设计的这种救生艇,则更像是一艘小型船只,大船搭载着的三条小船,能够承载三十个人,并且具备较远的航行能力。
不过,陈海峰还是提醒他们不能太过乐观,因为这些小船最多也只能在海上坚持两三天时间,毕竟海上缺乏食物和淡水资源。
对于重新设计后的在建船只,海豹级的风帆战舰与以前建造的名字不能用一样的了,他思考一下后道:“以后的海豹级改名为海豹级驱逐舰。”
众人都没有意见,这个提议就这样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给改建好的盖伦帆船命名了,他想了想说道:“这船虽然可以作为战船使用,但毕竟主要还是用来运输货物和人员,所以我觉得叫它琉球海军运输舰比较合适。”
大家听了也纷纷表示赞同,于是这些船被正式定名为海运壹式运输舰。
最后就是那些350吨以下的小船了,它们的用途主要是近海巡逻和护航,因此陈海峰决定将它们命名为炮舰。
这样一来,舰队船只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方便管理和指挥。
陈海峰下令造船厂加快对正在建造的船只进行改造。
其中,那条重达2000吨级别的海鲸级也不能幸免,必须要经过全面的改造,使其摇身一变成为一艘配备有5门新型火炮的指挥舰。
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改造计划。
陈海峰打算在船身上安装5门崭新的180滑膛炮,这些火炮将被分布在船的前半部分。
为了实现更好的火力覆盖和射击角度,他决定采用独特的炮楼结构。
其中,两门火炮将安装在甲板上,另外两门则会被安置在稍高一些的炮楼上,最后一门则会被放置在船尾处。
当然,对于这些180滑膛炮,陈海峰还特别考虑到了炮手的安全问题。
因此,每一门火炮都将会装备坚固的炮盾,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炮手免受敌方弓箭的威胁。
此外,这种180滑膛炮具有120度的转向能力,并且采用了固定炮座设计,只需3名操作人员就能轻松掌控。
最后,他们一群人又花费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深入探讨并完善了这个改造方案。
大家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力求让这艘新的指挥舰在战斗力和安全性方面都能达到最优水平。
夜幕降临,陈海峰将造船厂的众人留了下来。
由于人数较少,他便决定在婉儿姐姐的酒楼设宴款待他们。
吃饭时,陈冬陪同着陈海峰,他们还特意包下了酒楼的一层,摆了五桌宴席。
此外,还有侍从官和书办一同作陪。
如果只有陈海峰一人与他们共进晚餐,他们必然会感到拘谨。
因此,让侍从室的人一同陪伴,可以营造出更轻松愉快的氛围。
他和陈冬吃饱后,便先行离去。
离开前,他告诉造船厂的众人,已为他们安排好客栈,稍后侍从室的人会带领他们前往。
陈海峰嘱咐侍从室的王道之,待饭后带领他们去青楼逛逛。
接着,他递给他一个钱袋,里面装有100个银币,并告诉王道之,如果有余钱,可由他和其他几位侍从自行分配。
随后,陈海峰面带微笑地牵着陈冬的手,悠然自得地回家了。
他知道最近李瓶儿的青楼生意不好,便给她拉点业绩,毕竟都是自己人嘛。
最近海商都出去挣银子了,来进货的海商也不多,来了也都住在了太湖镇码头,他估计明后天海商会多一点。
晚上他便和陈冬回了她的小院,看着陈冬微微隆起的小胸,他还是不住的摇头。
心里暗暗想着今天就睡觉啥也不干!
(https://www.vxqianqian.cc/4406/4406953/3249699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