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回到南宋年间,赶紧挣钱跑路 > 第220章 准备出兵闽江口

第220章 准备出兵闽江口


如今,不仅陈海峰的贸易商行生意蒸蒸日上,那些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的业务也是一片红火。

唯一的区别在于提货量的大小以及提货价格的高低。

不过,无论是谁,都在这个繁荣的商业环境中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新建成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也异常活跃。

来自各个村镇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这里,直接与当地的商铺、酒楼饭馆等进行交易。

甚至还有许多小商贩前来采购,然后推着小车或挑着担子穿梭于大街小巷,叫卖着各种商品。

这种热闹非凡的景象让琉球岛焕发出勃勃生机。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处处都洋溢着繁荣的气息。

在琉球岛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冷清的角落,每一处都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如今的琉球已经看不到乞丐的身影,伤残智障人士和孤寡老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专门的收容机构负责照顾他们。

而且,资金方面也不再需要将军府提供支持,而是由各个地方的村镇自行承担。

这无疑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同时也体现出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尊重。

而对于工匠们来说,情况稍有不同。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陈海峰从战争中俘获的俘虏,但只要愿意为他工作,他都会给予他们相应的工钱作为回报。

虽然这些人失去了自由,但至少生活有了保障。

不过,陈海峰也会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例如,对于工作表现出色的俘虏会得到赦免,让他们正式成为琉球的居民。

此外,陈海峰还为这些新居民分配了土地和宅基地,他们可以选择让家人耕种土地,或者自己外出打工赚钱,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归属感和尊严。

那1200多名高丽女人,女兵团从中挑选了900多名,这些女子年龄适中,身体健康,适合重新编练。

经过严格筛选,她们被分为9个连,组成了三个营的兵力。

这些女性士兵将接受专业训练,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而那些未被选中、年纪稍大的高丽女人,则留在了农庄,成为了农庄工作人员。

这里有200多名高丽女人,陈海峰决定给她们组织一场特别的活动——相亲会。

这场相亲会旨在让军队中的大龄男子与这些女性相识相知,共同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

一旦成功组建家庭,陈海峰计划在30个庄园旁边划出一片土地,建立一个军属村。

每个家庭将获得20亩肥沃的土地以及200平方宽敞的宅基地,供他们安居乐业。

这个举措不仅能解决军队中一些大龄男子的婚姻问题,还能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听到这一消息,高丽女士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相亲会,期待着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伴侣;而军队中的大龄军人更是蠢蠢欲动,渴望通过这次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相亲会定于一个月后举行,时间充裕,以便各方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相亲会将由武装部和民政部携手合作举办,确保一切安排妥当。

相关的文件已经下发到各个部队,明确规定超过25岁的男性军人皆可参加。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相亲会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从闽江口传来的消息,蒙古人马上将进攻福州,这个消息之后,陈海峰就要进行相应的准备和部署。

陈海峰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了兵工厂,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每一处角落。

他亲自走到各个生产线旁,认真细致地检查着武器的制造进度。

经过一番深入而全面的观察之后,陈海峰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则可能影响整体质量的小问题。

这些小问题虽然不至于立刻导致严重后果,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日后恐怕会引发一系列麻烦。

面对这种情况,陈海峰当机立断做出决策。

他召集了兵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详细指出所发现的问题,并要求他们针对步枪和手枪的生产计划进行适度的调整与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最终产出的武器具备优良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前线作战的需求。

处理完兵工厂的事务,陈海峰马不停蹄地赶往粮食仓库。

一路上,他心中暗自思忖着粮食储备对于整个局势的重要性。

抵达仓库后,他顾不上歇息片刻,便开始逐一查看粮仓中的存粮数量以及储存状况。

然而,眼前所见的情景却令他不禁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丝忧虑——粮食仓库里的粮食储量远远低于预期,显然不够充裕。

考虑到未来可能遭遇的种种困境,尤其是在战事持续或其他突发情况下,充足的粮食供应至关重要。

陈海峰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立即停止现有粮食的对外销售活动。

同时,他迅速组织人手并亲自带队下乡,深入周边乡村地区收购更多的粮食,力求尽快充实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忙碌于粮食事宜之时,陈海峰偶然间留意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象:在淡水河北岸居然有整整一里长的空旷地带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而附近的村庄全都集中建在了距离河流一里之外的地方。

这一发现让他陷入沉思,脑海中开始构思如何合理规划这片土地资源,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这用……

本来数量就不多且极为珍贵的土地资源一直以来都未能获得充分有效的利用。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给各个村镇,责令他们务必将沿河流域的那些土地统统开垦出来用于耕种。

至于所收获的粮食,则按照一定比例与将军府进行分配:其中各村占据七成,而将军府则仅占有三成之数。

当然,如果有其他人想要对这些土地进行承包也是被允许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明确知晓这些土地归属于将军府所有,各村仅仅拥有种植权而已,并无所有权可言。

与此同时,让人颇为忧心的是,位于太湖镇的那个难民集散地其规模实在太小了些,以至于根本无法容纳众多前来避难的民众。

更为糟糕的是,许多临时搭建起来用以供难民居住的草棚因为长时间缺乏必要的维护工作,已经变得摇摇欲坠、破烂不堪。

鉴于如此严峻的情形,陈海峰毫不犹豫地向太湖镇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要求。

首先,他责成太湖镇迅速组织起充足的人力物力,抓紧时间再多建造一批崭新坚固的草棚,务必要保证每一个新到的难民都能够有一处安身之所。

其次,新建的草棚绝对不可以全部集中堆砌在某一区域内,而是应当科学合理地划分成为五个相对独立的片区。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方便后续对难民实施更为高效有序的管理,并给予他们更为贴心周到的关怀照料。

除此之外,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难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陈海峰特别强调还需额外增建数量可观的公共厕所和饮用水井。

不仅如此,考虑到个人卫生及饮食方面的问题,浴室和灶台之类的必备设施同样不可或缺。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但能够显著提升难民们整体的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对于各类疾病的传播能够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晚上回家的时候陈海峰和公主谈论了这件事,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如今的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对抗蒙古人的铁蹄了,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侵略。

陈海峰凝视着公主那美丽而又略带忧愁的面庞,轻声说道:“公主啊,这一切皆是上天注定的旨意,人力难以违抗,我们实在无法改变分毫,唯有坦然地接受眼前的现实罢了。”

他顿了顿,接着感慨道:“此时此刻,我们所能为之事,便是竭尽全力去援助那些正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苦难折磨的黎民百姓。此乃当务之急,亦是我辈义不容辞之责任呐!”

陈海峰微微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继续说着:“我已拟定好一个计划,准备在三日之后派遣一支精锐的队伍奔赴闽江口。不知你意下如何?是否愿意与我一同前往?”

公主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夫君,本宫确实想要亲身前去一探究竟。而且,本宫还期望能够借此机会接回一些失散已久的亲朋好友,将他们带到琉球来团聚。”

陈海峰略作沉吟,然后谨慎地提醒道:“若隐,他与亲人相见自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终究无法长久地居留于此地。”

见公主面露疑惑之色,陈海峰赶忙解释道:“我会妥善安排他们前往琉球群岛定居。届时,只需赐予他们一方可供耕耘的土地,使得他们能够通过辛勤劳作来维持基本的生活所需便足矣。如此一来,既不会给本地带来过多负担,又能让他们安居乐业。不知你对此安排可还满意?”

公主听后,轻轻颔首,表示赞同:“夫君考虑得甚是周全,这般安排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那就有劳将军费心了。”


  (https://www.vxqianqian.cc/4406/4406953/3249698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