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大连城选址
第二天,各个部落的首领们都派遣手下返回自己的部落去召集人手。
这些人在联盟里是长老,在自己部落还是首领。
部落联盟的长老都开始忙碌起来,陈海峰则带领着二十名来自工部的施工队员一同去远处给城墙选址。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预定的建城地点,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
经过深思熟虑后,陈海峰最终选定了南山坡作为未来城市的建设地。
即将建造的这座城市计划建造成长达两里、宽度一里的规模,并被命名为大连城。
城墙一旦建成,整座大连城将会受到它的庇护。
同时,港口和海湾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考虑到城市的防御需求,陈海峰决定在城中安装五十门火炮。
恰好福船上的老式火炮数量较多,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每艘船卸下一门炮即可满足需求,当老金等人得知这个宏伟计划时,纷纷表示惊叹并称赞不已。
大家都高呼“吾皇英明”!
陈海峰向他们透露,在城市的两侧还会建造两座坚固的要塞。
每个要塞都会配备二十门强大的火炮。
城墙将延伸往两个方向,两边一直延伸至海边。
这样一来,城市的安全将得到全面保障。
此外,陈海峰还承诺在城中建造二十座宅院。
这些宅院将分给部落联盟的每个长老,以备不时之需。
一旦遭遇战争或危险,他们可以迅速躲进这些宅院避险。
有这座新城在敌人就算有5万人别想打,就算有10万人都难打下来。
因为城墙高而坚固,并且配备了先进的防御设施。
如果敌人想要攻打这座城市,他们必须面对强大的城防力量和严密的守卫。
陈海峰决定在这里驻扎一个营的兵力,这样可以确保城市的安全。
此外,他还会安排老金和老铁的人负责防守工作。
他们都是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战士,可以有效地抵御敌人的攻击。
有了这座城市,部落联盟在这片地区的地位将会更加稳固。
蒙古人也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来争夺这个地方。
毕竟,这里原本就是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什么资源可供争夺。
而且,蒙古人一般不会来到这里,所以即使有冲突发生,也不太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战争。
晚上,他们再次聚集在一起,详细商讨了一些事宜。
其中一位长老提出,每个部落都应该组织一些人参加相亲活动,通过婚姻来巩固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盟关系。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并决定在两天后举办一场盛大的相亲活动。
这个提议非常好,因为它不仅能够加强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系,还能促进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稳定。
对于那些未婚的男女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找到合适的伴侣。
最后,陈海峰宣布,作为皇帝,他将为每一对新婚夫妇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口铁锅和两条咸鱼。
这些礼物虽然看似简单,但却代表着皇帝的祝福和关心。
他希望这些新人们能够用这口锅煮出美味的食物,共同度过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二天清晨,各部首领纷纷踏上归途,他们选择乘坐马车而非骑马,毕竟如此舒适的马车实在令人难以抗拒。
尽管他们离开了,但帐篷仍留在原地,显然他们希望继续留在这里。
临近傍晚时分,距离较近的几个部落已经返回营地,带来了所有能够动员的年轻人,甚至还有许多孩子。
看着这么多孩子,陈海峰心生一计:将这些孩子们运往琉球,送进学校接受教育。
夜幕降临后,他与各个部落首领商讨此事,并承诺每个孩子给予20斤粮食或2个银币作为报酬,鼓励他们前往琉球读书。
部落首领们一见有利可图,立刻表示愿意送孩子去上学。
然而,他们担忧时间过长会有所不便,于是他们再次商议读书时间,最终确定为三年。
三年后,孩子们学成归来,同时他们也提出派遣一些妇女一同前往,以便照顾孩子们。
陈海峰认为这些都是小问题,最终做出决定:每个孩子的家人将获得二十斤粮食和二十斤咸鱼;
对于前往琉球的孩子,陈海峰规定,三年内每年会发放三套衣服、鞋子和袜子,每月还有五百文的津贴。
此外,孩子们的年龄限定在六岁至十四岁之间,如果有需要,可以适当延长他们的学习时间。
第三天,相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年轻人纷纷互相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
而陈海峰这个皇帝则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试图找到合适的人选,以加深他和部落联盟的关系。
就在这时,陈海峰注意到了一个名为小芳的女孩,她聪明伶俐,善良可爱,一下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于是,陈海峰暗地里派遣人手对小芳的家庭背景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她虽然出身平凡,但品行端正。
经过深思熟虑后,陈海峰决定亲自出马,与小芳展开一场深入的交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与小芳相谈甚欢,她的聪明才智和美丽动人深深地吸引着陈海峰。
随着活动的进行,陈海峰越来越确定自己对小芳的喜爱之情。
当活动结束时,陈海峰毫不犹豫地宣布了他的选择:小芳将成为他的妃子。
这一消息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十分惊讶,但同时也为这次相亲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紧接着,陈海峰慷慨地赏赐了每一个参与此次活动的人,并下令开始筹备盛大的婚礼。
各部首领们纷纷向陈海峰表示祝贺,整个交易市场弥漫着喜庆的气氛。
当晚,他们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篝火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美食、美酒和欢乐时光。
夜幕降临,陈海峰让新婚夫妇们在他们白天搭建的帐篷里共度良宵,营地四周回荡着男人们低沉的声音和少女们羞涩的呻吟声,仿佛一首首美妙的交响乐。
陈海峰和小芳也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第二天清晨,新婚夫妇们纷纷起床,准备返回各自的部落。
在他们离开之前,陈海峰再次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从今天开始5天时间,工地和码头将收购一批木材,部落的人可以用木材来换取咸鱼。
这个决定不仅有利于部落的发展,也为大明帝国与其他部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各个部落的首领们纷纷慷慨解囊,支援了大量的马匹,这让陈海峰得以将所有的马车都套上了马,然后借给那些需要运输木材的人们使用。
这些木材中的很大一部分将会被运回琉球,用于建造船只,剩下的用于建造城墙和房屋。
与此同时,各个部落参与修城的人们已经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之中。
他们总共集中了三千人的劳动力,其中包括陈海峰带来的工部工匠们,他们正在积极地修建砖窑。
孩子们也陆陆续续抵达了施工现场,每个部落都派出了五名妇女前来,她们将前往琉球负责照顾这些孩子。
五天后,收集木材的工作顺利完成。
工匠们精心挑选出适合造船的木材,并装载上船。
二十条运输舰和二十条琉球福船即将启航,它们将载着我们换取的物资以及一千五百个孩子、一百名妇女一同驶向琉球。
这些人员的安置和管理将由侍从官负责。
回去的船队回来时将带回水泥和建筑工具,在这干活的部落劳力将先修整道路和挖地基,并准备石料。
(https://www.vxqianqian.cc/4406/4406953/3249695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