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大明皇帝的草原行3
陈海峰派商队活跃于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从事着繁忙的四方贸易活动。
那些来自远方的海商们源源不断地为这片草原输送来了数之不尽的珍贵物品,其中包括堆积如山的粮食、精美绝伦的瓷器以及沉重坚实的铁锭等等。
这些琳琅满目的好东西极大地改善了蒙古人的日常生活条件。
在这种和平稳定且充满商机的环境下,蒙古牧民在未经历战火硝烟的情况下便轻松获取到了海量的生活物资。
这让很多蒙古牧民感到了不可思议,也让蒙古牧民看到了大明帝国的强大。
与此同时,陈海峰深知要想彻底改变蒙古牧民长久以来形成的抢掠习性并非易事,于是他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一方面,他派遣众多使者深入草原各个角落,广泛宣扬成为大明子民所能享受到的种种益处;另一方面,则通过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向当地民众灌输抢掠行为远不如开展正常贸易这般有利可图的理念。
长此以往,这一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从根本上动摇乃至瓦解了蒙古牧民对于抢掠行径的固有认知与依赖心理。
不仅如此,陈海峰还派人不辞辛劳地搜寻忽必烈以及数十年年来所抓捕囚禁的宋朝皇室宗亲和妃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终于成功地将他们逐一从茫茫草原之中找寻出来。
随后,陈海峰立即调拨兵力护送这批可怜的宋朝宗亲返回金陵城。
陈海峰要求护送的部队在抵达金陵后,将这些宋朝皇室宗亲交由赵若隐以及宋太后妥善安排处置。
除此之外,陈海峰并未停下脚步。
他又巧妙地利用忽必烈身旁的太监,指示其前往遥远的西藏地区执行一项特殊使命——带回那位曾被俘虏至此的端宗赵昰。
至于这位昔日的皇帝如今是否已经出家当了喇嘛,尚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陈海峰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应当先将人安全地迎接回来再做后续打算。
陈海峰在草原一待就是小半年,实在是城池建造的太迅速,他想再逗留也没有多大意义了,他还让工部的工匠在草原上四处打井,改善牧民的用水问题。
在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第四座城池的建设之后,陈海峰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马不停蹄地朝着广袤无垠的科尔沁草原进发。
一路上,旌旗飘扬,马蹄声响彻云霄。
当他们抵达科尔沁草原时,陈海峰亲自为即将兴建的科尔沁城精心挑选地址。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了一处风水宝地。
随后,他留下了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骑兵团以及众多技艺精湛的工匠在此负责城池的初期建造工作。
安排妥当之后,陈海峰便率领着大部队继续前行,目标直指老海部落。
而最后一座城,则计划修建在那座充满神秘色彩且早已被废弃的古老城池所在之地。
这座废弃城池据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历史遗迹,让人不禁心生好奇。
终于,陈海峰来到了老海部落,并顺利地与海兰以及铁木芯成功会师。
此时的海兰和铁木芯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停留了长达半年之久。
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三人紧紧相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海兰的女儿和铁木芯的儿子终于又一次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父亲——陈海峰。
只见他满脸笑容,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宠溺,轻轻地拉起儿女们那柔软细嫩的小手,仿佛生怕稍微用力就会弄疼他们似的。
时不时地,他还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去,亲亲两个小家伙红扑扑、肉嘟嘟的小脸蛋儿。
而这两个可爱的孩子呢,每人都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小马驹。
这可是老海送给他们的珍贵礼物,那小马驹毛色光亮,身姿矫健,看起来十分讨人喜欢。
老海得知了大明皇帝陈海峰亲自莅临部落的重大消息。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召集起全体族人们,并带领大家早早地守候在了部落之外。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与期待的神情,翘首以盼着皇帝陛下的到来。
陈海峰的身影缓缓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后面跟着大队人马。
老海见状,心中的敬意瞬间油然而生,他赶忙快步迎上前去,然后恭恭敬敬地弯下腰来,向着陈海峰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
陈海峰见此情景,急忙加快脚步走上前去,伸手将老海扶了起来,语气和蔼且亲切地说道:“哎呀,岳父啊,不必如此多礼啦!朕此次专程赶来,一来是想探望一下许久未见的您;二来嘛,则是希望能给你们老海部落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安宁哟!”
在老海的引领下,陈海峰走进了部落内部。
放眼望去,虽然相较于过去这里的确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改善的地方。
道路崎岖不平,房屋简陋破旧,生活设施也相对匮乏。
然而,尽管条件艰苦,族人们脸上却洋溢着乐观积极的笑容,这让陈海峰深受感动。
他当即下令让随行的工匠开始规划,准备为部落建造更坚固舒适的房屋,并建造一座小型城池。
海兰和铁木芯也积极帮忙,安抚族人们不安的心。
而那寻找端宗赵昰的太监,一路历经波折到达西藏。
在一处偏僻寺庙里发现了疑似之人。那人身披僧袍,面容平静却难掩贵气。
太监上前表明来意,此人微微颔首表示愿意随他回去。
再说回陈海峰这边,在老海部落的工程进展顺利。
不少年轻人主动学习大明的文化知识与耕种技术。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陈海峰收到消息说护送宋朝宗亲的队伍已平安抵达金陵,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此时,带着端宗赵昰的太监也即将归来,陈海峰望着忙碌中的部落,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海兰兴奋地告诉陈海峰,她和铁木芯在老海部推行了一些汉家文化的习俗,没想到颇受当地人欢迎。
不久后,最后一座城在神秘的废弃城池外围动工。
城中规划了专门用于交易的大型集市,还有供各族交流文化的场所。
随着工程进展,周边部落的人们纷纷前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
在城池即将竣工之时,各地赶来的商人就已云集城外,期待着这座新城开启新的贸易篇章。
陈海峰望着热闹非凡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自己的努力正慢慢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格局,未来这里将成为多民族融合共处、商贸繁荣发展的乐土。
(https://www.vxqianqian.cc/4406/4406953/3249678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