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奏疏
“山雨欲来啊……”
清晨时分,天光微亮。
殷云澜在明玉的服侍下穿戴上冕旒,有些惆怅的看着一旁的奏疏,气得发笑:
“什么弹劾都有,还有弹劾牧青白有失官体,白日宣淫。真当朕眼聋耳瞎吗?他们不去凤鸣苑,怎知道牧青白白日宣淫?”
“圣明无过陛下。”
“还有诸多公卿大臣,真有这个功夫,好好想想如何充盈国库不好吗?多少国家大事等着处理,他们置之不理,却要为难一个疯子!”
明玉淡然道:“陛下别试探了,明玉只是陛下的刀,刀是不问朝政的。”
“听闻牧青白昨日回去后,还疯了一阵,你说……朕是不是对他太苛刻了?”
“陛下自有御人之道。”
殷云澜有些不满的看着她良久,
明玉终于坚持不住了:“陛下,您如果想动旧党,只需要吩咐一声奴婢立刻去办。”
“呵呵,真这么简单就好……在朝堂做事要遵守朝堂的规则,即便是朕也不能例外,否则天下还是会乱。”
殷云澜往前走了走,推开大殿的门,迎面吹来些许料峭的晨风。
冯振连忙追上:“陛下,早朝还有些时辰,您还是回殿内歇息吧,千万别着了凉。”
“笑话!朕戎马征战时吹过多少刺骨凌冽寒风,这点微凉算什么?”
冯振赶忙谄媚道:“是是,陛下英武!”
殷云澜长叹一声,“这社稷江山,看着威武雄壮,实则满目疮痍。先帝糊涂啊,将一群乱臣贼子当成国家柱石,先帝归天了,现在把一堆虚账烂账糊涂账都算在了先帝的头上。”
“抓住这些烂账,锦绣司可查。”
“乱世的账,怎么查?”
“只需要陛下一声令下,臣去办!”明玉回答道。
殷云澜笑着走过去,抬手放在明玉的肩头上:“朕知道你能行,但不急,最紧要是让这帮旧臣替朕把亏空堵上,看似天下太平,但战事依旧有再起的隐患。”
“懂了,陛下要他们的命,也要他们的钱!”
“懂了就行,别说出来。”殷云澜白了她一眼。
……
皇城之下。
本来就让人敬而远之的牧青白,此刻半死不活的样子,更让人避之不及了。
牧青白是个犯有疯病的癫子的流言早就传遍了整个官场。
哪怕是与牧青白没有什么交集的,也都风闻一二。
所以众人理所当然的把牧青白此刻的半死不活当成了犯病的样子。
他们哪知道牧青白只是起不了早。
前世连早八都上不了的人,现在要上早朝。
牧青白很想告病,但是还是被老黄塞进了车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牧青白有气无力的跪倒在地。
因为昨日述职的时候,殷云澜并没有让人收回牧青白的五品官服,所以今日他是站在五品的队列之中。
上一次上朝,他站在门外,这一次他就进殿了。
牧青白忽然觉得这个姿势很舒服,于是就跪伏在地上迷迷糊糊的眯了会儿。
待群臣行礼后,殷云澜号令平身。
她扫视了一眼群臣,不少人手持了一份奏折。
这肯定是弹劾牧青白的。
但群臣并没有动,这是在等殷云澜的反应。
若殷云澜要重赏牧青白,群臣就会弹劾,若按之不动,那群臣也默不作声。
这有些肃穆的气氛蔓延到了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这时候,众人发现,牧青白一个人还跪在地上。
人群中不乏一些幸灾乐祸的冷笑。
在这些人看来,牧青白知道自己前程尽毁,已经无地自容了。
殷云澜也看到了跪地俯首的牧青白,不禁悠悠一叹。
自己是否太过委屈这位实心办事的忠义之士了。
殷云澜朝一旁使了个眼色。
一旁殿内伺候的小太监连忙来到牧青白身边唤道:“牧大人,牧大人,陛下让你平身呢。”
牧青白揉了揉眼,有些踉跄的起身。
“牧大人,你怎么哭了?”
小太监的声音很轻,却让朝堂上所有人都听得清楚。
顿时,朝堂文武都嗤笑出声。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嘁!当日朝堂上那股威风劲儿哪去了?”
“呵呵,博人眼球,以求直名的伪君子罢了。”
“真是个软蛋啊。”
牧青白疑惑的扫了一眼周围,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往文臣的队伍里缩,找到了支撑大殿的梁柱,依靠着它迷迷糊糊的打盹。
众人见状,纷纷摇头,目光轻蔑。
此子已然不足为惧。
到底是年轻啊,遇到了点挫折就开始颓废。
于是众人也不在将重点放在牧青白的身上。
朝堂开始议事。
议论声越来越大,牧青白当成听课文,依靠着梁柱睡了过去。
周围的官员也没有理会他,只是带着一丝鄙夷的目光去扫了眼这个可怜虫。
朝堂上的议论声越吵闹声音越大,对于牧青白来仿佛催眠曲一样引人犯困。
牧青白甜美的依靠在角落睡着,恍惚间好像听到什么财政,什么国库……
直到牧青白梦里抽搐了一下惊醒,朝堂上还没议出个结果。
牧青白拉了拉一旁同僚的衣袍,“扶,扶我一把,我的腿麻了。”
周围人一脸晦气的躲开了。
牧青白没办法,只能扶着大殿梁柱艰难爬起,一踉一跄的走出了文官的队伍。
牧青白这个举动,让人忍不住侧目而视。
殷云澜微蹙眉头,看着牧青白取出一份奏折。
“臣牧青白有本启奏。”
不知为何,殷云澜松了口气,她差点以为牧青白心灰意冷准备请辞。
冯振将奏本接过,呈上御前。
殷云澜只是简单扫了一眼,不由得神色一紧。
殷云澜抬起头看向殿中站着挺直的牧青白,不由得有些歉疚。
真是股肱之臣啊。
殷云澜将手按在一旁的圣旨上。
以文公亶为首的群臣还以为殷云澜要颁布赏赐牧青白的圣旨,立马捏紧了手里的弹劾奏本。
殷云澜见此也不过是冷笑道:“将牧青白的奏疏拿给柴相与百官传阅。”
冯振又将奏疏交到了文官前列的一个老者手里。
柴松眯着一双苍老的眼,瞥了眼身后的牧青白,才看向手里的奏疏,片刻后双手一紧,便递给了身后的文公亶。
文公亶看过后,不禁有些错愕的看了眼牧青白,将奏疏递给身后的官员后,心底正在权衡。
大殿之中每一个官员在看过了牧青白的奏疏后,神色都不禁有了些许变化。
殷云澜看着这一切,淡淡的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臣恭贺陛下,得治国良才!”
这话一出,文公亶也跪下附和道:“臣请陛下重赏功臣牧青白!”
说话间,牧青白的奏疏也在殿内流传了一遍。
牧青白站在群臣之间,并不惊讶,似乎早已料到会是如此局面。
殷云澜满意的看着牧青白,倒是欣慰不已。
牧青白如此刚直的一个人,竟然也知道变通了。
这份奏疏写得不错,但还远没有到惊艳的程度。
改稻为桑,想法倒是很好,此举能够填补国库,改稻为桑的选地是江南。
而江南,正是这朝堂上以柴松为首的文官旧臣们身后士族所在。
牧青白这是在示弱。
(https://www.vxqianqian.cc/4391/4391359/3286150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