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全文阅读 > 第97章带点大明的书,就成了图谋不轨

第97章带点大明的书,就成了图谋不轨


听到这里,三国使臣也顾不上哭了。

三人都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大明那里是给他们赏赐啊!

这就是奔着要他们的命来的!

真要是跟着大明这么一折腾,到时候他们各国的土王,那不就是真的成了大明的藩王了?

关键是他们还真的找不出理由来拒绝。

大明也不是要让他们派质子,甚至都没有想派兵马驻晔,大明是奔着让各国百姓,互通有无来的啊!

这大明皇帝,怎么变得跟大明的士大夫一模一样了。

嘴上说的每一个字都是道义,心里想的每一件事都是利益。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大明天子吗?

高丽使臣尴尬的看着朱元璋,大脑飞速的运转着,想要找出一个合理的借口。

最终高丽使臣只得是将牙一咬,看着朱元璋说道:“大明大皇帝,臣等深知宝钞乃朝廷所颁之钞币,若是陛下赐下如此多的宝钞,岂不是成了鄙国强掠于天朝?臣等万万受不得啊!”

高丽使臣焉能不知道,大明宝钞现在已经开始贬值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朱元璋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这件事,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好事。

眼下只能是强装成不知道,宝钞不值钱的事情,强行拒绝掉朱元璋的“好意”。

你老朱要是反驳我们,不就等于是变相的承认宝钞不值钱,要硬塞给我们垃圾吗?

好歹大明也是天朝上国,还不至于这么不要脸吧?

不过,这高丽使臣,显然是低估了觉醒的朱元璋。

高丽使臣话音刚落,朱元璋便在一旁摆摆手道:“行了,你们也不用客气了。”

“你们不是缺金少银吗,你们就拿着你们各自国库里那点金银,来大明的户部换成宝钞!”

“当然了,也不局限于宝钞,只要是这种玩意儿就可以。”

“什么铜啊,铁啊,咱大明就不跟你们计较了,到时候全都给你们折算成宝钞。”

“这样一来,你们的铁、铜都能当成金银使了,你们不就不缺了吗?”

咱是说你们缺金少银!

但是咱可从来没说过你们缺铁少铜啊!

恰恰相反,高丽不生产铁矿?

安南、占城,哪个不是生产黄铜!

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轻蔑。

咱老朱是什么人?

真正从最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

你们那点小心思咱能不知道?

以前咱是懒得搭理你们,你们还真把咱当冤大头了?

“可是......”

高丽使臣张嘴又想说些什么。

不料这一次朱元璋的脸色却不由得陡然一变,死死的盯着高丽使臣问道:“嗯?贵使是觉得,你们考虑到的问题,咱能没考虑到?还是说,你们就是单纯的,不把咱放在眼里了?”

说罢,朱元璋的脸上顷刻之间便浮现出了一抹杀意。

高丽使臣顷刻之间便跪倒在地。

“小臣万死,小臣不敢!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不像有的狗跑来跑去,都不知道他的主人是谁!”

此话一出,其他两国的使臣,都不由的低下了头。

还得是你高丽啊!

这话就是掐死他们,他们也说不口啊!

听到高丽使臣的话,朱元璋的嘴角都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

显然朱元璋也压根没料到,这高丽人的性子......这么直率啊!

不过该说不说的,朱元璋总算是想起来,自己以前为什么出手那么大方了。

这高丽人这么能说,自己很难不大方啊!

这不过,这一次朱元璋没有给高丽人在来一次的机会,疲惫的摆摆手之后淡然道:“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咱累了,你们退下吧。”

占城、安南两国使臣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朱元璋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不能继续赖在这里了。

只有高丽使臣心中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大明皇帝是真的变了啊!

自己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还没松口啊!

高丽使臣原本还想在最后努力一下,还没等张嘴,便看到了,朱元璋随时准备将他拖出去砍了的眼神。

登时便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脱口而出道:“臣告退!”

说罢,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大殿。

高丽使臣刚回到驿馆,便有人通报,东夷人听说他们被大明天子召进宫之后,便等在了这里。

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的高丽使臣,听说东夷人来打听消息,脑子登时便一转。

缓步走进了驿馆之中,刚一门,便见到一个脑门锃亮的东夷人,跑到了自己的面前。

“敢问大人,大明皇帝可是有赏赐?”

之前金陵的贵人,突然对东夷人发难,东夷人早就惶惶不可终日了。

这次也就没有跟着这三位使节进宫。

高丽使臣看着面前的东夷人,心中不由得心生厌恶,但脸上仍旧是摆出了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咂舌道:“误会都说开了,是下面的人自作主张,大明大皇帝知道我们小国寡民的,缺金少银为表愧疚,顺手给我们解决了。”

如果说,有一个国家的人,可以使得整个东方所有人放弃矛盾,那么一定是东夷人。

这样的好事,怎么能跑得了东夷人啊!

看着面前东夷人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的样子,高丽使节的心中便不由得一阵暗爽!

“还请大人示下,我们,我们东夷也缺金少银!”

“这是大明给藩属的恩赏。”

“我等愿意称臣,愿意纳贡!”

“多下大人恩示!”

说罢,东夷人便洋洋自得的跑出了会馆。

看着东夷人的背影,高丽使臣的心里,总算是找到了一丝成就感。

这也算是给这种跑来跑去的狗,找了一个安稳的家罢。

又是充满爱心的一天。

随着敲定了在三国推行大明宝钞的事宜之后,京城之中的国子监,也开始活动了起来。

之前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上奏,有番邦书生有意无意的在打探,青沙洲的消息。

朱元璋一直没怎么在意,毕竟就算是让他们打探,他们也够呛能打探到什么,但是现在,朱元璋的心态已然彻底的发生了变化。

随着宫中一纸诏令的下达,所有私藏大明各类书籍的番邦书生,统统被开革出了国子监。

这些书生几乎全都在一夜之间傻了眼,我们不就是来读书的吗?

怎么身上带点大明的书,就成了图谋不轨了?

这些曾经可爱、淳朴的大明官员,怎么全都忽然变成了这幅样子?

他们就像是当初那帮闹事的书生一般,跪倒在礼部的门口。

只可惜,礼部的人,压根就没时间搭理他们。

金陵的书生闹事都没有用,你们算哪根葱?

礼部的大门,比以往任何时候关的都要紧。

就在这些番邦书生求路无门的时候,虽然礼部没有注意他们,但是大明的刑部尚书,却已经悄然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儿。

因为不仅仅是这些番邦书生,在朱元璋宣布开始变法之后,其实已经有不少的书生放弃了科举。

因为他们这半生,都在皓首穷经的苦读儒学十三经。

朝廷宣布变法,哪怕是没有彻底废黜儒学,儒学在科举之中的占比,也已经大幅下降。

他们这些,只学儒学,就已经觉得非常吃力的秀才,也就只得彻底的放弃了科举这条路。

因此金陵的街头巷尾,自从上个月以来,便已经出现了大量无所事事的书生。

他们整日里在街头买醉,现在又加上了这些番邦书生。

刑部掌管天下刑名,自然也是注意到了这件事情。


  (https://www.vxqianqian.cc/4384/4384706/1111104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