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 第 33 章:甄嬛传——宜修(33)

第 33 章:甄嬛传——宜修(33)


在皇城中的宜修正在寿康宫见先帝的太妃们。

她看着这些熟面孔,生面孔,道:“皇上撤销了贞节牌坊,鼓励寡妇再嫁。”

“你们中间可有人想要出宫?”

“如果你们愿意出宫,哀家和皇上都会给你们准备钱两送你们出去,给予新身份。”

“当然了!你们中间想要有人留下来,哀家和皇上也会好好对待你们的。”

宜修笑看着众人,眼神温柔,慈爱又平等。

闻言,在场的人也激动起来。

她们年纪轻轻,不想在皇宫里老死。

“太后娘娘,卑妾可以离开吗?”

安陵容最先站起来,她听说了皇上的八项政策。

其中第二项就是:禁止纳妾之风,上至官员,下至百姓,违者斩!

所以,她更愿意出去开间绣坊,接娘出来跟着她一起生活。

“当然可以!”

宜修没想到是安陵容第一个站出来。

想到了她的家庭情况,宜修准备跟弘曜商量商量,给她固山格格的品级。

这样的话,她的余生应该会过得很顺畅。

安陵容站出来后,其他人也接连表示自己想要出宫。

那些有孩子的妃妾,她说想到孩子的府中去养老。

反正大家都想离开皇宫。

宜修将此事跟弘曜说后,他大度允许这些人出宫了。

依照额娘的意思,还给了安陵容固山格格的爵位。

这些人离开后,只有华贵太妃等在潜邸,无子无女等人留在了皇宫。

*

昭德三年,三月,准噶尔使臣进京。

当晚,弘曜来到了寿康宫,正好皇后也在这里。

“额娘吉祥!”

弘曜进来便给宜修行礼,脸上的笑容都没落下过。

“起来吧!来接素儿?”

宜修看向旁边的皇后,眼里带着打趣之色。

皇后脸蛋都红了起来,羞涩地看着弘曜。

弘曜进来没见到妹妹,便问道:“额娘,我是来跟你请安的。”

“贝贝呢?怎么不见着她来迎接我?”

往日他来寿康宫,贝贝早就跑来拉着他撒娇。

“她没在,去宁寿宫了。”

贝贝与额尔赫生辰接近,两人的关系十分好,经常相互串门儿。

“宁寿宫?她又去贵太妃那边偷吃了?”

贵太妃对贝贝十分地亲昵,经常给她喂吃的。

所以,馋嘴的贝贝经常去宁寿宫串门。

“不用管她,只有真正受了罪,她才知道厉害。”

贝贝嘴馋,宜修就限制她膳食和零嘴。

但,她不高兴啊!

经常嘴巴挂葫芦,生闷气。

见她这样,宜修不再说她了。

但,在寿康宫还是有限制。

所以,她经常偷跑到仁寿宫,去贵太妃那般偷吃。

“你政务繁忙,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宜修是看着弘曜长大的,所以一眼就看出来了,有事。

“额娘,什么事都瞒不过您。准噶尔来了使者说:想要求娶嫡公主。”

在说这话的时候,弘曜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气。

准噶尔,好胆!

居然敢来求娶嫡公主。

宜修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护甲,慢悠悠地说:“弘曜,你现在是皇帝,你觉得呢?公主该嫁吗?”

“当然不嫁!我正愁没借口打准噶尔,这借口就送上来了。”

弘曜手中不仅有金吾卫,还有忠诚的大清铁蹄和红衣营。

所以,只要他提出来要打准噶尔,肯定没人反对。

宜修抬头看着弘曜,满意地说:“弘曜,你远比大清先祖更有志气。”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如果将军不去打仗守护百姓和国土,还不如自刎谢罪!”

在历朝历代中,不少公主成为了物品,远嫁异地,至死不能回到故乡。

“我也是这个意思。额娘,要是蒙古想要娶公主呢?”

公主抚蒙,乃是国策,也是大清皇帝默认的事情。

但,他不想让公主嫁出京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既然是我们的土地,那么还需要公主抚蒙?”

“实在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够就两顿,总能将家中逆子打听话。”

“听话后,还是要教他们规矩,懂得感恩。”

宜修的意思就很明显,那就是不嫁公主,直接打。

“我明白了!”

弘曜满意了,他其实也是想打仗的。

“行吧!回去吧!”

宜修挥挥手,不在意地说道。

在经历了多次晚清洋人之苦后。

弘曜现在只想打,硬刚,为未来的孩子们生出脊梁。

“额娘,事情说完了,您便赶我走了吗?我还想留下用膳呢!”

在额娘的面前,弘曜永远都是孩子,不是前朝那个威风凛凛、说一不二的皇帝。

“好,留下用膳。剪秋,你去让小厨房准备。”

作为皇太后,宜修是有小厨房的,这可比从御膳房提回来要好。

这天气要是冷了,从御膳房提回来,那可都凝结了白油花。

“剪秋姑姑,我要吃莲花卷。”

弘曜在寿康宫从未自称过‘朕’,只是说我,好似到了额娘身边,他就成为了孩子一样。

“好!奴婢这就去!”

剪秋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她是看着皇上长大的,自是知道皇上喜欢吃啥。

皇后看着皇上和太后,这对天地下最尊贵的母子,却也跟普通人一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说实话,有点羡慕,她的额娘从未像太后这般亲切过。

额娘常说,要自己为瓜尔佳氏的家族荣誉而战。

甚至在她一直没遇喜的时候,多次暗示要将家中妹妹送入重华宫。

然,这位天底下最尊贵的太后,却从不将乌拉那拉氏放在心上。

“额娘,富禅舅舅最近办差还不错,您看…”

弘曜小心翼翼地问,他知道额娘对乌拉那拉府没好感。

“弘曜,你要记住你才是皇帝,并非额娘是皇帝。”

“他办得不错,便按照规定奖赏,该升职就升职。他犯了错,便该惩罚就惩罚。”

“不能因为他是你的舅舅,你便徇私。作为皇帝,你该以身作则。”

对于宜修来说,视原主为工具的乌拉那拉氏不值得奖赏,她没搞死他们,已是善良。

“知道了!”

弘曜知道额娘讨厌乌拉那拉府中的所有人。

所以他在登基后,只封赏了额娘的生母徐氏。

不仅抬入镶黄旗,赐姓徐佳氏,还给予二品夫人的诰命。

至于,费扬古?

弘曜都当他不存在。

什么?该厚赏太后母家?

不好意思,没看见!

弘曜得到额娘的支持后,他开始算计准噶尔的使臣。

在去驿馆前,弘曜特地让人科普了大清的律例。

但,准噶尔使臣狂傲,反正不听。

他认为:两国交好,他就是在京城犯事,也不会有事的。


  (https://www.vxqianqian.cc/4356/4356449/1132295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