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顶尖人才
官员发布的这些政策,可并不是纸上谈兵。
告示张贴还没过多久,百姓们就看到一车车粮食,被一群黑甲骑兵,运送至城内。
粮食入城的第二天,城内的粮库,就开始对百姓们租借粮食。
当然,想要租借粮食,就先要前往官府登记身份。
只要是登记在册的百姓,都可以租借粮食。
租借粮食多少,就要看家中人口的数量。
家中人口越多,租借的粮食也就越多。
城内的粮库开放,瞬间点燃了幽州和并州的百姓。
村落中的百姓,都纷纷前往城内登记身份,租借粮食。
这边许多因惧怕战争而躲进深山的百姓,也听到了风声,都纷纷走下山林前往城内。
百姓们怀着紧张和忐忑的心情,来到城内的粮库。
当沉甸甸的粮食,被捧在怀中的时候,百姓们顿时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以前,百姓们耕种的粮食十之八九都是属于士族的。
一年到头,他们能分到的粮食,少的可怜。
如果草原异族劫掠,那么百姓们连仅有的这点粮食都保不住。
还有可能被劫掠至草原,被草原牧民当成奴隶。
如今,他们不仅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还能在没有粮食的时候,从官府租借,保证不会饿肚子。
甚至还能在农闲时给官府做工,存下钱财。
这要是放在以前,百姓们根本连想都不敢想。
这种生活,就是两州百姓们梦寐以求的。
这个时候,没人会在乎大汉天子何时登基,是何人登基。
百姓们在乎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将租借的粮食还给官府!
他们在乎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回报大首领。
成功租借到粮食后,百姓们就立即响应了官府的号召。
他们纷纷前往官府的店铺中,租赁耕牛和耕犁,以及各种农具。
每个村落,都会租赁三到五头耕牛,至于耕犁,则是每家每户都会租赁。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七月份,耕种田地肯定是来不及了,但不妨碍百姓们开垦田地。
并州北部,处于河套地区,这个时代的河套地区,土地极为肥沃,能开垦出数不清的良田。
以前,河套地区被官府当成了牧场,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并州精骑的出现。
如今,整片草原都是申屠族的,自然不需要河套地区那片草场。
如果将整个河套地区全部开垦出来,用来耕种良田,就能养活幽并两州所有百姓。
至于幽州,能开垦的田地只有并州的十之三四。
虽然幽州能开垦的田地不如并州,可幽州多山,资源十分丰富。
加之幽州临海,与冀州和青州接壤。
只要占据幽州,就等于打开了大汉腹地的门户。
此刻的申屠锋,正在晋阳城的府衙大厅之中,悠闲的喝着茶水。
在大厅的中央,还站着三名身着儒袍,气度儒雅的中年人。
左边那名中年人,他身体偏瘦容貌普通,可他的双眼却充满了睿智,仿佛世间没有任何事,能难住他。
中间那名中年人,中等身材,容貌刚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向申屠锋的目光,也异常的平淡。
最后那名中年人,年龄是三人中最小的,他的容貌也是三人中最俊朗的。
此时,这名中年人低着头,眼睛盯着地面,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你们三人想好了没有?是投降我申屠族,成为本首领麾下一员,为汉人百姓造福,还是和你们的族人一起,为那个白痴天子殉葬?”
申屠锋喝了一口茶水,随后将目光看向三人,面带微笑的问道。
面对申屠锋的询问,三人没有开口回应,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任何变化。
申屠锋见状,不由得嗤笑了一声,说道。
“没想到时间过去了这么久,你们三人的态度,还依旧如此强硬,真是忠心可嘉啊!”
申屠锋说完,这次三人终于有了反应,站在中间的那名中年人,抬脚迈出一步,对着申屠锋面无表情的说道。
“我三人皆饱读诗书,当然知道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与其投降外族,不如趁早死去,还能安静不少!”
申屠锋闻言,突然站起身,来到那名中年人的身前。
中年人见状,目不斜视的与申屠锋对视,眼中没有丝毫的胆怯之色。
“田元皓,你说你三人饱读诗书,以本首领看,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身上去了!你告诉本首领,你们饱读诗书的目的是什么?!”
没错,站在中间的这名中年人,正是朝廷的侍御史田丰。
左边的那个身体偏瘦的中年人,是田丰的好友沮授。
而最后的那名容貌俊朗之人,乃朝廷尚书郎,颖川大才,钟繇。
他们三人也是除蔡邕之外,没有被申屠锋处死的朝廷大臣。
三人听了申屠锋的话后,顿时心头一怒。
沮授和钟繇虽然愤怒,可他们并没有开口,性格直来直去的田丰,却直接开口怒斥申屠锋。
“我等饱读诗书,自然是为了上报国家,下安百姓!你以为天下人皆像你一样残忍弑杀,冷血无情,无国无君?!”
“哈哈哈……真让人笑掉大牙!”
见田丰说的大义凛然,说的正气十足,申屠锋不由得仰头大笑起来。
见申屠锋发笑,田丰眼睛一瞪,对其愤怒的质问道。
“申屠锋!你何故发笑?!难道田某人说错了?!你申屠军攻入洛阳,朝中大臣和洛阳士族,你不辨善恶,不分老幼,皆处死!这难道不是残忍弑杀?!”
“申屠大军进攻秽貘三韩,你不分军民,将三韩人尽数砍杀,三韩秽貘被你申屠锋灭了族,难道这不是冷血无情?!你简直就是屠夫!”
田丰眼睛死死的盯着申屠锋,眼中燃烧着怒火,并没有丝毫的惧意。
“呵!你个匹夫还来劲了!今日老子就和你掰扯掰扯!”
田丰的话,也勾起了申屠锋的怒火,他将脸贴近田丰,直视他的双眼,对其开口质问道。
“你言饱读诗书,是为了救国安民,老子问你,你救了国没有?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员,哪个不是饱读诗书?这么多心中有国有君之人,那为什么还会爆发黄巾叛乱?!”
田丰闻言,原本因为愤怒而不停剧烈起伏的胸膛,不由得为之一滞。
……
(https://www.vxqianqian.cc/4343/4343459/3287144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