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佛门破戒僧,从纹身开始变强小说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抵达姑苏城

第二百八十八章 抵达姑苏城


“王爷也是来为贫僧送行的吗?”

聂空不愿再谈这些,转而出言问道。

“非也,本王前来是要与你一同下江南!”

黎煜笑道,他的身后跟着一辆马车,上面装满了生活用品,显然已经准备好了。

“施主要与贫僧一同下江南之事陛下可知?”

聂空出言问道。

“皇叔自然是同意了,若是没有他的口谕,本王恐怕连京城也出不了。”

黎煜脸上浮现出一抹讥讽之色,对于皇上的突然大发慈悲放他下江南亦是感到不可思议。

按照皇帝对他的防备之心来看,从前的他是万万不可能放任他离开自己的监督范围,但是如今似乎有些不同了。

黎煜不管皇上用意如何,总之能离开京城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好事。

“既然如此,贫僧就与施主一同前往。”

聂空点头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助力,不管黎煜的用意如何,他还是欣然同意与黎煜一同前往。

“大师可要与本王共乘?”

黎煜颇为嫌弃的看了一眼聂空的马车。

为了不引人注意,狭窄的车辆中坐了三个男人,身材高大的聂空在当中显得格外的束手束脚。

听到黎煜的提议,聂空自然是欣然同意。

“贫僧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一头钻进黎煜的马车之中。

不愧是王爷,身份就是比别人尊贵一些,连马车装饰的也更为豪华宽敞,整辆马车如同一辆行走的房车,床榻茶几一应俱全,甚至还有贴身服侍的秀美婢女。

聂空也算是跟着沾了光,不用挤在马车里面,还能悠闲地喝一杯茶。

“大师,你这次下江南究竟是为何事?”

两人小酌几杯,黎煜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套聂空的话。

聂空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神志清明,知道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说,只是含糊道:“自然是下江南巡查民情。”

“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事了?”

黎煜接着问道。

“贫僧还有一点私心,想去江南拜访金光寺,学习交流佛法。”

聂空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原来如此,聂空大师果然是一心向佛,时刻不忘佛门中事。”

黎煜哈哈大笑,心知自己套不出聂空的话只能作罢,转而跟他聊起了风花雪月之事。

京城距离江南千里之遥,一路风餐露宿,聂空等人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姑苏城。

聂空本想低调行事,不会惊动州府衙门的情况下悄然进城。

谁知他们的马车刚赶到姑苏城外,就看到城门口黑压压站了一群人,领头的人赫然是姑苏刺史贺兰幸。

他们一早收到了京城贺兰家递来的消息,算到了聂空他们抵达的日子,早早组织了一帮县官府尹在城外等候,列队欢迎聂空大师,骆宾王的到来。

聂空等人稍稍走近,就见一人朝后一挥手,顿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姑苏府大小官员皆出来列队欢迎聂空等人的到来。

见此,聂空之好走下马车,朝人群走去。

王惠跟在聂空身旁悄声对他介绍这些官员的姓名来历,身份,背景。

“这位姑苏刺史贺兰幸是京城贺兰家族的嫡系旁支,他与贺兰震互为堂兄弟,关系很是亲厚。”

“贺兰幸旁边的那位面白无须的男子,名叫宋之章,是姑苏城的府尹,与贺兰幸是连襟。”

“贺兰幸旁边的那位年轻的男子则是他们二人的小舅子,如今是姑苏县令……”

聂空听王惠介绍了一番之后发现,这个偌大的姑苏城中,所有的官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系在里面,甚至可以说是一家人也不为过。

他了解党派之间利益盘根错节,各个官员为了与党派深度捆绑,宗族联姻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如此联姻他还是第一次见,按照王惠所说,整个姑苏城相当于是贺兰家的后花园也不为过。

姑苏城大小的官员都与贺兰家沾亲带故,并且源源不断向他们输送金银,作为回报贺兰家在朝廷上力保他们官途顺遂。

“下官姑苏刺史贺兰幸参见骆宾王,参见钦差大臣。”

贺兰幸朝前大跨步几步,躬身对黎煜与聂空行礼道。

身后一众官员跟着跪下一同朝两人行礼。

黎煜用扇子拖住贺兰幸的双手道:“不必多礼,本王累了,可有安排驿馆?”

聂空亦是微笑道:“刺史不必多礼,贫僧不过是为皇上办事,并无官身。”

“礼不可废,二位大人,驿馆早已命人打扫干净,下官这就带二位前去休息。”

贺兰幸忙不迭地说道,一路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处民宅。

“这是?”

聂空不解其意,眼前这座豪华的庭院分明是官宦人家的住宅,怎么不带他们去驿馆,反而来了这?

“大师,驿馆尚在修葺当中,不便住人,这处宅院乃是一江南富户的居所,那人将这处宅院转卖给下官,还请大师与王爷暂时在此居住,带驿馆修葺好之后再搬过去也不迟。”

贺兰幸这话说的很漂亮,既借机讨好了二人还让人挑不出错处。

见此聂空也没有别的话说,只好点头住下。

安顿好聂空等人之后,贺兰幸便带着众人匆匆离开了,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聂空此前已经通过王惠大致了解了姑苏的情况,姑苏经济来源主要是蚕丝布匹。

姑苏盛产丝绸,民间百姓皆是以种桑养蚕为业,每年缴纳的税银高达千万两雪花白银,除此之外姑苏大部分州县水系发达,物产丰富,部分州县盛产淡水珍珠,尤其是沽塘县的珍珠更是每年作为贡品上供。

但是一个如此富饶的州府,今年缴纳的赋税不过二百万两银子,其中还报了两次水灾,三次虫灾,朝中前后拨款救灾数额高达三百万两银子,如此算下来朝廷竟然还是亏本的。

聂空看着眼前这座雕梁画栋的庭院,心中思绪万分,他刚才一路走来,见到的房屋大多是临河而建的二层小楼,就居住条件上看来已经比大乾大多数的百姓要好的多,为何缴纳的税款却如此之少?

究竟是朝中官员中饱私囊还是另有隐情?


  (https://www.vxqianqian.cc/4336/4336231/1111085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