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我,李善长,辞官不干了 > 第117章 集体称病,拒不上朝!

第117章 集体称病,拒不上朝!


转过天来,正月初一。

回到家后,刘伯温心情低落,郁郁寡欢。

一大早,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宅男。

连那些上门拜年的朋友同僚,都交给儿子接待。

究其原因,还是昨晚那场风波闹的。

朱元璋一怒之下,翻了面皮,重重责罚了那些扫他雅兴,敢当众请辞的官员。

有锦衣卫出马,棍子抡得虎虎生风,势大力沉。

宫门外惨不忍睹,鲜血横流。

当廷杖打完,那些挨了重刑的,个个皮开肉绽,根本凑不出一个完整的屁股。

还好,没闹出人命。

“爹,您究竟怎么了?”

“从昨晚回来后,就闷闷不乐的。”

“宫里边,是不是出什么乱子了,皇帝大动肝火,把你们训斥了一顿?”

这时,应付完来访宾客的刘琏推门而入。

见自家老爹脸色愈发难看,像是受到了打击,故有此问。

“呵呵......比挨骂还要严重一百倍。”

“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刘琏无奈,只得照办。

同时,内心感到不可思议。

以自家老爹的头脑,堪称天下第一聪明人了,有什么事,能把他给难住?

等儿子走后,刘伯温嘘声长叹,独自一人在房间中来回踱步。

放弃功名利禄,隐居田园,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但时至今日,依旧遥不可及......

毕竟,昨晚发生了那样不愉快的事,皇帝恼羞成怒,更不能允许随便辞官了。

再敢提起,恐怕脑袋就没了。

可继续留在京城,始终躲不掉老朱的威胁。

为此,刘伯温在屋子里转悠了半天,也没个头绪。

忽然间,脑海中灵光闪现。

有了!

不让辞官,装病总行吧?

等时间一长,空缺出来的岗位,总要找人顶替。

不得不说,这还是李善长给他提供的思路,内心由衷的产生敬佩与感激。

为了把戏演好,刘伯温别出心裁,拿不常用的左手,写了一张药方,增加了自己病重的真实性。

凑巧的是,有这个想法的聪明人,不止他一个......

翌日,卯时。

朱元璋的龙书案上,连刘伯温在内,堆了几十份官员称病告假的奏折。

有的是看出了老朱的狼子野心,不想继续冒险了。

假装生病,不来上朝。

还有的,就是单纯为了休息几天,编造理由。

毕竟,在明朝当官,过年就给放一天假,初二就得照常办公......

你朱元璋不怕吃苦受累没事,别人可扛不住。

“格老子滴!”

“真是岂有此理!”

原本,经过马皇后的一番劝诫,老朱气消的差不多了。

但一来到朝堂,看着下面照常出席的官员,才勉强突破两位数。

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身为皇帝,九五至尊,这也太没面子了!

“人呢!”

“都哪去了?”

越想越气,朱元璋发出惊天怒吼,脸上青筋暴绽,眉毛直接拧成了八字。

一旁的小太监吓得不轻,赶忙解释。

“陛下......很多大人今早送来告假的条陈,说是病了,需要在家休养,无法上朝议事。”

话音未落,朱元璋毫不客气的打断了。

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骗骗三岁小孩子就罢了,敢在他面前胡扯,活腻了是吧?

“病了?”

“一下子病这么多?”

“他们可真是臭味相投,心有灵犀啊!”

“拿着咱的俸禄,不思报效朝廷,居然称病耍诈,躲在家里睡大觉!”

一气之下,又要让锦衣卫挨家抓人。

不来上朝是吧?

那朕就用绳子把你们捆来,当面问问清楚。

危机时刻,还是太子朱标仗义,挺身而出,尽力在其中斡旋。

“父皇息怒,不可如此!”

“百官们历来实心用事,公忠体国,对您更是没有半分不敬。”

“大家累了一年,积劳成疾也说不定!”

“您要是现在向他们问罪,万一传扬出去,难免会冷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好说歹说,朱元璋摆了下手,没有一意孤行。

哼!

咱给标儿个面子,先放那帮狗官一马。

不过......

看到称病请假的官员中,还有刘伯温的存在,朱元璋再次冷下脸来。

别人就算了,这老东西也敢耍心眼?

文武百官中,咱最不放心的人,可就是你啊!

“算了,退朝!”

就这样,洪武四年的第一次朝会,草草收场。

但老朱特别交代,让胡惟庸留了下来。

一刻钟后,南书房内......

“你辛苦一趟,给咱办件事!”

“刘伯温不是病了吗?你去探探虚实,看看是真是假。”

“一有消息,立马报来!”

胡惟庸接了差事,心中很是无语。

没当宰相前,他干的就是探病跑腿的活。

如今做了宰相,怎么还是跑腿的命?

很快,随着一阵思维发散,头脑风暴,他觉得事情不止探病这么简单。

皇帝此举,似乎另有深意。

想到这里,他赶忙摆出殷勤讨好的笑容,揣摩起朱元璋的心思。

“陛下,您就没有别的要交代的了?”

“要不要臣以探病为名,带些汤药......”

后面的话,朱元璋不听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不曾想,胡惟庸够机灵的,竟然学会举一反三了。

只是,他不缺杀刘伯温的心,但并非要选在这个时候,先确认一下就行。

念及至此,老朱抬起头,不耐烦的道。

“别瞎寻思,咱是念在刘伯温年事已高,又不方便出宫探望,所以派你去瞧瞧。”

“什么也不用带,空着手去就行!”

胡惟庸回错了意,表情很是尴尬,只得道声遵命,亲自赶往刘伯温府上。

与此同时,朱标也是愁眉不展。

今天早朝,要不是他出面阻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父皇恐怕又要举起屠刀,大开杀戒。

眼下,只是暂息雷霆之怒而已。

没准哪天心情不好,肯定会旧事重提,秋后算账。

一声令下,将有大批官员被处死。

为了保住朝廷的中坚骨干,他身为太子,觉得应该想个办法,化解这个矛盾才行......

可说起资历深厚,能让文武百官真正信服的人是谁?

一番苦思冥想,朱标将目光投向了定远县。


  (https://www.vxqianqian.cc/4271/4271163/3231854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