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七十七章 高层重视
卫星发射基地,周至正在列席军方工作汇报。
本来如此机密和高规格的会议他是根本没资格参与的,甚至他自己都也有些不想来,一个不是军人的学生,混在一群军阶级别高得吓人的军人队伍当中听报告,想想都有点坐立不安。
但是据说上头亲自点了他的名,他不得不来。
这次工作汇报是对最新一次发射任务的报告总结,最近这一次火箭发射,可谓是一波三折。
这是长征二号E型火箭最后一次发射,也是一次既失败,又成功的发射。
作为承接商用的4吨负载大推力新型火箭,被简称为“长二捆”的二号E型火箭,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对外承接卫星发射的商务目的而研发的。
85年国家宣布长征火箭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对外发射任务,86年开始概念设计,88年和休斯公司签署发射澳星的合同,88年底开始火箭的正式研制。
从时间线上来分析,这就是先有的合同,后有的火箭,差不多就是量身定制。
这次发射的负载有两颗卫星,一颗是休斯公司为澳洲赛特公司设计的电视转播卫星“澳星B2”,一颗是巴铁搭车的通信卫星。
这次发射并不顺利,火箭在发射四十七秒之后,顶部的巴铁卫星突然发生了爆炸,爆炸导致了前部整流罩炸开并脱落。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流程质量管理系统里的应急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卫星爆炸产生振动,运载重量突然减轻的情况下,火箭自动调整好了姿态,按照应急程序继续飞行,最终将“澳星B2”和巴星残留部份送入了预定轨道!
巴星当然是无法工作了,但是澳星B2却运行正常,传回了正常信号,经过休斯公司和赛特公司最严苛的检查,认为卫星完好,发射任务完全成功!
这是火箭发射史上绝对牛逼的一件大事儿,是第一次有火箭在这么严重的事故发生以后,还可以继续执行任务且成功的案例。
巴星本来就是中国帮助巴国研发的,炸了就炸了,再造一个重新找个机会搭车就好,澳星可是关系到国际合同,还有数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和数千万美元的保险收入。
当然还有失败导致的上亿美元的意外赔偿,这一进一出就是一亿多美元的差别。
万幸的是虽然出了意外,但结果却是好的。
事后相关部委立刻展开了工作复查,最后认定是巴星的姿态调整装置的压力阀出了问题。
这个问题不重要,为什么在巴星把整流罩都炸飞的情况下,长二捆还能够将澳星送到预定位置并且正常工作,这一点才非常重要!
于是就有了这次报告会。
之所以周至被点名参会,是因为大家都认为发射基地最新投入的流程质量管理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个系统提升了管理效率,加强了品质管理,落实了人员职责,解放了人力资源,加上高效的流程管理,让基地的应急体系能够真正地落到了实处,并且在关键时刻真正地运转了起来,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个应急管理体系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在将之融入流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联合小组发现了许多制度上的,工作流程上的,设计工艺上的BUG,这些BUG将作为工程旁路的应急子系统根本不可能运转得起来。
这也是这次研发的最大收获,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庞大的虚拟生产体系,测试过程,其实就是将整个发射任务在系统里模拟着跑一遍。
在这个过程里,在李维刚,张伟超,周至的认真督导下,以前掩盖在庞大工作量下的各种断点、单点、缺陷、BUG,全都集中暴露了出来。
接下来当然就是理通、理顺、去冗、设计、调优,诸如虚设的应急管理体系这类一般用不上也没人管的旁路体系,照样被弄成了可以执行,且具备高可用性的系统子模块。
这套系统整体投入了五百万,主要是购置智能终端和配备信息网络的费用。
不用怀疑,96年的发射基地,信息网络和智能化办公系统都还没有普及。
不过更好笑的是即便到了三十年后的硅谷,信息设备诸如公共无线通信网络,依然很拉胯,甚至不如中国大多数农村,说给很多对西方推崇的人听,他们都不会信。
剩下的设备远超五百万,不过周至以试验算力矩阵+虚拟机+COSTS体系应用为由,直接捐赠给了基地,将这套系统构建了出来。
现在效果出来了,一千五百万的投入,挽救了国家小两亿美元的损失,这就是上面点名要周至列席此次汇报会议的原因。
而就在来参加这次会议之前,胡长风那边也打来了电话,说是收到了几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正式通知,长天智能终端已经被纳入了它们的集中采购名单。
这批订单大到可怕,现在正是各大金融机构施行电子信息化的前序之年,这场轰轰烈烈的“信息化运动”,会从96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0年。
之后各类终端会被电脑完全取代,在这么漫长的时期内,进口设备会吃掉前十年百分之八十的红利,后期才会被国产设备逐渐替换,直到17年第一次提出“国家信创”这个概念,为了信息安全进行全面国产设备的替换,最终于27年才算基本完成任务。
应该说高层的头脑还是绝对清醒的,并非不愿意进行国产替代,相反还一直比较积极主动,遗憾的是上一世起步阶段的确过于落后,不用国外的产品和设备的确不行。
现在好了,起码智能终端在全世界都是率先研发出来的第一代图形化终端产品,性能还相当的卓越优异,优异到三星和索尼两家大厂都乐意用自己的优势技术来交换的程度,而且刚刚又为国家立下了大功,在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推动下,胡长风现在一边开心周至又给沪上集团开辟出了一注大财源,同时又烦恼怎么才能迅速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虽然周至对智能终端的应用前景充满了信心,但是也没有想到回报来得竟然这样快。
然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高层对品质流程管理系统的重视。(本章完)
(https://www.vxqianqian.cc/4266/4266739/82808590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