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宋爱卿,你可有什么万全之策?”隆启帝对着宋尚书问道。

“臣目前没有,但全国这么多能人异士,朝中这么多大臣,大家集思广益,说不定就能有。”宋尚书道。

隆启帝转向大家,问大家如何看。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这治理黄河历朝历代都在干,各种办法都用过,但一劳永逸到现在也没有。

许尚书提出的规划费钱费时,但若能落实,三五十年内,倒能平安无事。

只不过,这些年边境战事频发,各地洪灾旱灾交替,国库空虚,只怕是难以执行。

“皇上,臣有一想法,自古便有镇水兽伏波安澜的做法,相传,在大禹治水时,便有铸造大鼎放入黄河中镇守,臣以为,不如仿效此法,铸造镇水铁牛,投入黄河咽喉,保八方平安。”

钦天监监事苏淮实站出来道。

此言一出,有些大臣开始响应。

“许爱卿,你觉得如何?”隆启帝问道。

“皇上,臣以为不妥。镇水兽治水只是传说,确切功能无法考证,可以枕上添花,却不能依赖于此。何况,如今全国一年的产铁量有限,用于军事尚且不足。黄河那么大,肯定得十分恢宏的镇水铁牛,耗铁量之大,按目前开采铁矿的能力,难以承受。”

隆启帝颔首。

“朕以为许爱卿言之有理。许爱卿的治理计划,之前已经通过商议,便照此执行。户部的拨款,勿要延迟,耽误工程。”

宋尚书不禁侧头看了看宁王的方向。

……

下朝后,隆启帝就被张太后叫了过去,问及的事便是黄河如何治理。

“皇帝,哀家以为,钦天监所言颇有道理。如今开国已经将近百年,是时候铸造镇水神兽,为国祈福了。”

“太后,目前……”

隆启帝正想解释,张太和挥手制止,道:

“皇帝,哀家近来睡眠不宁,曾找天师算了一卦,天师云,开国百年,当铸造镇国之兽,以安四方,则哀家与皇上自安。钦天监铸造镇水铁牛的说法,正好与天师之说吻合,哀家以为,这是天数。”

“太后,既然有此想法,此事朕会好好琢磨,再做定论。”隆启帝道。

“皇帝,你国事繁忙,此事便下旨交给天师去做吧。”

“太后……”

“哀家晚上没睡好,累了。你回去吧。”

张太后不由分说,示意隆启帝出去。

隆启帝只好躬身退了出去,出了寿安宫,他龙袍飞扬,眉头紧锁,双手握拳。

“皇上,你有心事?”容贵妃见皇帝一过来,面色就很难看。

隆启帝叹口气,十分无奈,道:

“太后坚持要铸造什么镇水神牛,按照她的要求,三年铸成,一年的产铁量,十之三四要用于此,各地士兵的武器又拿什么去更新?”

原来如此。

容贵妃也沉吟起来。

她看了看隆启帝,对太后的横插政事也十分不满。

他即便贵为皇帝,但手中的权力被分得七零八落,并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她摸了摸肚子,若以后她的孩子登上皇位,她这个做母后的,一定要好好的为他铺路。

“皇上,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驳回太后?”

“贵妃,你父亲所辖之地,占据了全国铁矿开采量的三分之一,若得你父亲相助,此事或有转圜之地。”隆启帝满含期待。

容贵妃的母族不仅手握三十万兵权,当地生产铁矿,都在其管辖之下,全国的军器生产,将近一半有赖于此。

若他不愿将铁拿出来做镇水神牛,联合几方军队,上奏朝廷,要将铁器继续用于保证军器的供应,张太后定然无可奈何。

“皇上言之有理,我这就给父亲写信。”

“贵妃,还是你能懂朕。”

第二天,皇帝上朝的时候,朝中又开始争吵铸造铁牛的事情,明明昨天皇帝已经做了决定,今天还有人敢提出来,并取得许多的附和,看来,暗地里,太后的命令已经传达过了。

隆启帝强压着心里的怒火。

就在此时,张太后派太监送来了已经写好的圣旨,上面写着任命张天师为铁牛铸造总监,负责监督铸造铁牛,三年之内,铸造神牛八尊,各地务必配合云云。

隆启帝眉头一皱,手指拢起。

司礼太监等着他发话,就要盖上玉玺。

隆启帝心底冷笑。

他缓缓将太后拟的圣旨卷起来,从怀中掏出另一份圣旨,对司礼太监道:

“此事朕已有准备。”

他昨晚已经拟好圣旨,上面的内容与太后的相差无二,只是内容更加的宽泛,并未写明铸造完成的时间,以及具体的铁牛数量、重量。

司礼太监微微眯眼,道:

“皇上,此事要不要再与太后商议?”

皇帝凉薄的目光看过去,司礼太监只好闭上了嘴。

圣旨一出,张天师跪下领旨,朝上也安静了下来,有人欢喜有人忧。

许计划深深叹了口气。

宁王嘴角微微上扬。

张天师手握圣旨退回一边,志得意满,有了这个圣旨,他就可以号令天下三大产铁区,将铁胚收入囊中。


  (https://www.vxqianqian.cc/4258/4258650/3236130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