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借势


尽管有十足的心理准备,壮安山区的贫穷,还是极度震惊了辛元嘉徐文心这些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插队知青。

刘弘毅没有搞微服私访,一方面是完全没有必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他们自身的安全考虑。

90年代中期之前,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收缴民间枪支的统一行动。尤其镇南这样的边境省份,目前还是战区,民间藏枪的规模更是不小。

不管什么地方的山区,民风都是相对剽悍的。

所以刘书记这次下乡,县委办事先给青桥区发了通知,请他们做好接待工作。顺便也给青桥邻近的两个区发了通知,说刘书记有可能去他们那里,请他们做好准备。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韦应红亲自带了一台车和几名全副武装的公安人员陪同考察。

同时兼任翻译。

刘书记虽然语言天赋极高,来壮安这四个月时间,也还没有完全学会壮安方言,听是没有问题了,但说还差了点火候。

沟通是双向的,仅仅刘书记明白社员同志们的意思,社员同志们听不懂刘书记的指示,那也不行啊。

晚上抵达青桥区,次日上午,就在青桥镇联校进行考察。

情况还算好。

毕竟是镇里的联校,条件算是周边上千平方公里内最好的学校了。

虽然孩子们普遍穿着旧衣服,个别孩子的衣服上还打着补丁,但至少脸色还算健康,没有几年前大多数人脸上都能见到的菜色。

不过校舍,办公室,操场设施之类的,还是很陈旧。

篮球场上的两个球架,一个已经从中折断。联校的师生们创造性地用红砖把球架包围起来,将球架的上半截直接“栽培”在红砖里边,勉强维持着能用。

刘弘毅等人在青桥区党委书记陈解放的陪同下,与联校的领导和师生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具体情况,并且拍下了很多照片。

辛元嘉徐文心艾小雨等人发现,刘弘毅特别“钟情于”大眼睛圆圆脸的小姑娘,总是亲自给这些孩子“摆拍”。

他们当然不知道,后世希望工程感动全国的那张“大眼睛”照片,造成了何等的轰动效应。

那是希望工程最有名的“形象大使”。

但要等到好几年之后,那张照片才会问世。

刘弘毅现在就想提前“复刻”这个照片。

他没打算去“设计”新的形象照片,没那个必要。

“大眼睛”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最好的形象照片,想办法复刻出来就好。

说实在的,这样的形象照片,除了要考虑宣传效应,还必须要考虑政治因素。你不能拍得太过贫穷,形象大使不能面带菜色。

那是抹黑。

同时又要激起人们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踊跃为希望工程捐款。

这中间的度,必须掌握好。

拍摄现场第一手资料,只是第一步。

照片拍好之后,还要做文案,还要逐级往上汇报,得到宁州市委、镇南省委的批准,最终再和共青团中央一起合作,推出这个希望工程。

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辛元嘉徐文心等人拉进“原创团队”的理由。

对于国内体制“跑流程”,刘弘毅太熟悉了。

更不用说,从最基层的县一级,报告打到团中央,可能还需要经过国家宣传部那边审批,正常情况下,最快也得半年才能有个眉目,真正批下来付诸行动,可能是一两年之后了。

刘弘毅等不了那么久。

所以他要“借势”。

谁是他的势?

徐文心,辛元嘉就是!

尤其是徐文心家老头子徐启迪,直接就管着这一块的工作,他是有决定权的。徐文心回家跟她老头子嘀咕嘀咕,没准徐启迪直接就给批了。

这样的全国性大工程,得来的捐款,自然不可能全都给壮安县。

真要是平均分配,壮安还不知道能不能拿到建一所学校的钱呢。

但是捐赠这个东西,到底不是财政拨款,捐赠人是可以指名道姓捐赠给特定对象的。刘弘毅需要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名义,而不是他私自去向外国人“要钱”。

别怀疑,刘弘毅有不少的外国“朋友”。

比如最早认识的狮城的李女士,这些年来,李女士所在的家族企业和庆华工业园达成了深度合作,关系非常好。

李女士的家族,是最正宗的华裔家族,她的父亲,家族的掌舵人,至今都没有入籍狮城,依旧还保留着华夏国的国籍,是名副其实的华侨,而不是华裔。

对祖国的感情也很深,十分支持李女士和庆华工业园的合作。

当然,这些年他们也确实靠着庆华的产品,赚了不少钱。

目前双方已经合作在江口建厂,准备生产空调。

刘弘毅估摸着,自己只要向她开口,李氏家族捐建几所学校,一点问题都没有。经过李氏家族在狮城的宣传,再拉到一批捐款,应该也是很有希望的。

刘弘毅自己,也可以捐建几所学校。

好韵酒店和春天大酒店,就应该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

并且希望工程不仅仅是捐建学校这一个选项,还可以直接捐助贫困学生。

刘弘毅想要争取早一点把希望工程批下来,然后尽快进入实操。

他给自己定下的时间线是两年。

最多不超过三年。

壮安县必须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要上一个大的台阶。

那才能叫做样板县!

所以,只要能搞到钱的办法,刘弘毅都会去尝试。

况且,这也都是十分正当的途径,一点都不丢人。

昨天晚上,刘弘毅就在青桥招待所和辛元嘉徐文心艾小雨等人详细阐述了自己搞“希望工程”的理由和具体的操作办法。

辛元嘉等人都是“识货”的,对他这个办法,全都大加赞赏。

“哎呀,还得是顶尖科学家的脑子啊……”

徐文心望向他的眼神,愈发的变得闪闪发亮。

别人都只知道有多大锅下多少米,唯独只有他,总是能想出这些稀奇古怪的办法来。

偏偏听上去还那么有道理。


  (https://www.vxqianqian.cc/3890/3890032/3233050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