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458章 要四品,给三品

第458章 要四品,给三品


第458章  要四品,给三品

年后,排除外力干扰的研发司,开启了一条迅猛的发展之路。

首先是羊毛纺织的工艺取得了突破,蒸汽机带动纺织机,织羊毛的工艺成功了,新的厂房开始建设。

如何解决羊毛的来源,当然是走上了羊吃人的道路,只不过是草原的羊吃人。

大周不是英国,不会拿耕地来养羊,只需与草原各部达成一个收购协议,用羊毛换物资或者换银元都可以。

鸿胪寺,察哈尔部的使者,看着面前的合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三确定:“米大人,这真是朝廷的恩典?”

“那是自然的,区区羊毛,又能骗你们什么?”事功派干将米来,一本正经的说着话,心里多少有点虚。

前期的织布尝试结果出来了,羊毛布的质量很不错,冬天保暖效果极佳,试穿的神机营将士们表示,今后冬日可以不用穿厚厚的棉衣了。

研发司开出的价格是一枚银元采购三十斤羊毛,米来作为鸿胪寺的官员,不能白忙活吧?所以,他开出的是一枚银元五十斤的价格。

还好,不算太黑,至少没给人翻倍。

察哈尔使者格日勒,眼珠转了好多圈,总觉得米来说的所谓皇恩浩荡,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意思。

【中原皇帝的人还怪好的勒。】

那还等什么,赶紧签约吧!

一份每年十万斤羊毛的采购合同,顺利签署。米来转头又去了科尔沁部,又是同样的话术,皇恩浩荡,你们的福报来了。

不要996,只要五十斤羊毛,就能换到一枚银元。

科尔沁部落这边也没啥可犹豫的,这种好事上哪去找啊?赶紧的签字,生怕未来反悔。

搞定了两个部落,每年二十万斤羊毛的合约后,米来笑嘻嘻的去了贾琏处报公。

“贾大人,多谢您照顾我们这些老下属,同仁们商量后,一致认为,这多出来的二十斤里头,您拿一半,其他的我们大家分。”

贾琏看着合约哭笑不得,也没法让他去重新签署了,不然今后没法来往了。

“我倒是不缺这点钱,昔日的同僚们还能记着我,真是太感谢了。这样,我拿五斤的好处就行。”

五斤已经不少了,一件羊毛衣服,也就是三五斤重,这钱贾琏拿着都觉得亏心。

米来也没客气,代表同僚们谢过贾琏。

就这样,双方都觉得对方挺傻的,都觉得自己赚大了。如同后来某只兔子卖二踢脚的过程。

总而言之,皆大欢喜。

贾琏的心思没在这上面,他的心思在铁路上。

第一条畜力铁路已经开工了,计划修六十里,将矿山、煤矿与水泥厂连起来。只要搞定了这事情,贾琏下一步就要上蒸汽机车了。

只能说,周朝这帮技术官员和顶尖的工匠,手艺硬是要得。贾琏提出构想,他们负责事先。

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亨利来访,带来的蒸汽机的模型,可以在此基础上,利用工匠们研发出来的车床,提升蒸汽机的功率。

无论如何,不能拖,一定要快,只要做出成绩来,看到好处了,有的是人主动跟上。

唯一不凑巧的是,年后一直没下雪,二月初开工时,开始化雪了,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这都不是事。眼下还是农闲,抓住用工的时间窗口,争取尽快的完工。

唯一的麻烦就是征地,贾琏拿出流氓的派头,不管是谁家的地,先用了再说。等地主来说话,贾琏直接按照市价给钱,不要钱,不卖地的,一律先把人抓起来,然后让家里人来赎人时,先吓唬一下,然后让对方签约。地主亏本是肯定不会亏本的,只不过怨气很大。

地主当然是有怨气的,但是普通百姓没怨气,非但没怨气,还挺高兴的。

工地上干活给钱,每天十文钱,管两顿干饭。这活上哪去找啊?这当口,没有开启春耕之前,出来挣钱不比闲着强么?

工钱都是当天结算,每天都能看见马车从银行里出来,拉着一筐一筐的铜钱,运到工地上。

在工地上干活不是怎么干都行的,发现偷奸耍滑的,一律开除。

因为你都是在平原地带施工,沿途也没河流,修起来还是很快的,计划的工期是五个月,这就必定影响春耕了。

但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春耕之时,只能放慢进度。所以,春耕前必须尽快多干一些。

实际上这就是一条简易铁路,如果是现代,施工根本没啥难度。但这是在古代,施工难度还是不小的。

贾琏这段时间都在盯着这个事情,每天到工地上,看着到处都是人在忙碌,运输土方,用巨大的石碾平整道路后,铺上铁轨。

这个真的就是铁轨,不是钢的。不是贾琏想偷工减料,实在是按照工字钢的要求来搞,目前遵化那边还解决不了工艺,更别提产能了。

只能说,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总归是能变着法子打击人!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水泥的销售情况太好了,别人不说,皇帝开出了一个大单子,要求将京城主要道路全部硬化。

这是便民工程,同时也是利民工程,要给京城的闲散劳动力,找一个干活挣钱的地方。

这个工程不是简单的硬化路面,同时还要疏通下水道,重建排水系统。

怎么说呢,京城这个地理环境决定了,一旦下暴雨,没有不内涝的。搞一下,可以更好的应付困难。至少正常情况下,内涝不会太严重。

搞工程,别的工部自然也是行的,问题是,现在工部还真就不行了,因为没水泥啊。皇帝也偏心,直接将工程给了研发司。

研发司只能扩充施工队的规模,加之新建的工厂需要招工,等年中完成了新一轮的扩张,算上工程队,研发司的人数近十万了。

这真是一个庞然大物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贾琏还在各个部门设立了安保队伍,虽然没有装备火器,但都是按照军队那套搞的。人数不多,只有千余人,但日常训练一直在做,关键时刻拉出来就是一千人马。

搞工厂需要组织,搞工程也需要组织,工业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把人组织起来。

人没组织的时候,就是一盘散沙,一旦有了组织,可能下一刻发了武器,就是军队。

日常视察了工地之后,回到城里,贾琏摸到了内阁,找到了张庭恩。

“有事快说,我忙的很!”张庭恩看见贾琏,真是一点都不客气的。贾琏没事的时候,绝对不会到办公室来找他。

“那学生就直说了,研发司的级别太低了,您在内阁会议上,提一嘴。”贾琏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张庭恩听了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道:“详细说说。”

贾琏这边有书面报告,递给张庭恩。

不料张庭恩道:“放下,你直接说,先了解个大概,回头为师再慢慢看。”

贾琏只好从工坊说起,现有工坊,刨除原来的军工厂,新增了玻璃、水泥、煤球、羊毛纺织、酱油厂,还有工程队的规模,翻了四倍了,现在还在扩大之中。不算临时工,正式的工人都有五万,算上临时工,奔着十万去了。别的不说,铁路工地上,每天都有四万人在干活,城里的工程,每天至少三千人在干活,到处都在忙活。

只能说,现在的很多工程只能堆人力,尤其是土石方这类的活,需要的人力更集中。

“我计划,每个厂的负责人,至少是个从五品。原来的研发司学生为首,在研发司的职务级别,也就是个五品郎中。如今很明显不合适了,人太多了。至少要提到正四品,这样下面的人干活才有奔头。”

听完贾琏的话,张庭恩头疼的揉眉心,叹息道:“你知道不知道,从去年到现在,你从各个衙门挖走了至少三十个干活的人。吏部那边早就说过多次,吏部尚书应该是你贾琏来做。”

贾琏冷笑道:“恩师,这些人才在原来的衙门,就是埋头干活的老黄牛,工部有个七品官,在工部呆了八年,都快四十了,还是七品。日常在衙门里,干活的人得不到提升,俸禄也没多少,灰色收入也就是稍稍沾点油水。这位到了研发司,直接就是部门负责人,六品的主事。那个搞出水泥的刘传,在工部五年没挪窝,到研发司,每个月单单水泥的提成,就有上千两,而且已经是从五品的员外郎。他们自己处事不公,留不住干活的人才,还有脸抱怨?有胆子,当我的面说,看我不抽他一个大嘴巴子。”

“是么?潘季驯,潘阁老也说了,我给他叫来,你抽给我看看?”张庭恩直接怼他脸上,贾琏听了顿时哑巴了,讪笑两声:“这个不行!”

张庭恩这才道:“贵姓啊!看把你给狂的!还记得姓啥么?”

贾琏沉默以对,无声的反抗。

张庭恩挠挠头,做首辅以来,头发掉的厉害,忍不住叹息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辅做没到半年,整个人老了不少。”

“恩师要注意身体了,可别学诸葛亮,那是要被累死的。”贾琏赶紧关心一下,不动声色的拍马屁。

“别拿为师跟诸葛亮比,我怕折寿!”张庭恩赶紧谦虚一下,不是谁都敢自比诸葛的。

历史上敢自比诸葛的,好像就一个人,自号:今亮。那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没他西域多半就丢了。

还有个小诸葛,这是别人给他起的外号,有个小字,含金量下降了很多。

这俩都是近代人物了,古代的人对诸葛亮的崇敬更甚,别说相提并论了,沾边都会觉得亵渎了。

无论如何,贾琏成功了,张庭恩心情好了一些,毕竟贾琏拿他跟诸葛亮比了,真是好学生啊,如此看待自己。

“行了,你的事情,为师在内阁会议上提一下,行不行的再说。”

张庭恩虽然没保证,实际上这事基本定下了。

只是在此之前,张庭恩去见了皇帝,先当面说这个事情,不好在会上搞突然袭击的。

承辉帝听了也有点迟疑,问了一句:“爱卿觉得合适么?”

张庭恩道:“按照贾琏的说法,如今的研发司,已经是个庞然大物了,得引起重视,如果还是五品衙门,确实不合适了。微臣的意思,提到正四品,与顺天府齐平比较合适。”

承辉帝却另有想法,沉吟一番道:“至少正三品,既然他要级别,那就给他拔高点。”

“陛下的意思,安排一个稳重的老臣,坐镇研发司?适当的时候,该敲打还是要敲打一下?”张庭恩看似是在试探,实则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是要往研发司里伸手的节奏么?

“那不好,贾琏做事,最怕有人在上面指手画脚的,一准误事。衙门还是正三品,设一个侍郎,但不派人去,贾琏领着就是。”

这话说的张庭恩听着都酸了,陛下对上贾琏时,偏心两个字都写脸上了。

“这不好吧,年后贾琏不过及冠,三品似乎拔苗助长了。”张庭恩觉得要帮贾琏压一压。

承辉帝大气的一挥手:“他本就是正四品,此前欠他的酬公一直没补上,这次给他补上。别的衙门不好安排,那就升格研发司。”

“如此,微臣在会上说。”张庭恩也只好答应,没有硬着去压贾琏。

承辉帝摇头道:“朕来说,爱卿去说,他们几个肯定要吵起来。”

真是把内阁一帮人给看的透透的,只要利益上有不均衡时,肯定是要吵架的。

贾琏要升格的初衷,真就是为了下面那帮官员找一个升迁的渠道,把人给弄来了,你得为人家的前途负责。

没曾想,他只想要个四品,皇帝却给了个三品。

君臣二人商议决定后,次日召开内阁会议,承辉帝开门见山。

“诸卿,桌子上有一本研发司的报告,朕看了很受震撼,短短两三年,发展到如此规模,贾琏大才。朕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只要是能为朝廷办事,把事情办好了,朕不吝赏赐。朕拟升格研发司为研发厅,正三品。诸卿议一议!”

承辉帝说完后,鸦雀无声,除了张庭恩,个个都面带错愕,这就不是没先例的事情了,这是要上天啊。

原本贾琏的正四品,就很离谱了,历史上去翻翻史书,有几个人能在这个年龄达到这个高位的?

“这,不合适吧?”郭衍硬着头皮说了一句,实在是不能不说了。

宁克也附和一声:“确实不合适。”

潘季驯沉默不语,他倒是不知道该反对呢,还是干支持,他是干活的人,知道贾琏收拢了一批干活的官,这些人跟了贾琏,如果升格研发司,大家伙都有一个不错的晋升途径。别看这些人叛逃了,但从潘季驯的内心来讲,还是希望干活的人有前途。

但潘季驯也不好支持,只好沉默。

林如海也沉默了,他有点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怎么事先贾琏一点风声都没有。

其实贾琏也不是不想说,因为他要个升格四品,真没啥问题,他自己就是正经的四品官。

所以,也没必要提前告诉林如海,谁曾想,皇帝直接拔高到正三品。

“算了算,贾琏过年后及冠了,翻翻史书,类似的臣子似乎只有吕蒙正,不是没有先例。”张庭恩翻史书找证据,真是煞费苦心。他也没提什么甘罗,那属于特殊情况。毕竟要算,也要从科举取士正规化之后开始算,宋朝以前,都不算正经的科举取士。

承辉帝看看众人:“投票吧!”

(本章完)


  (https://www.vxqianqian.cc/3401/3401462/1111068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