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470章 不能不收孝敬

第470章 不能不收孝敬


第470章  不能不收孝敬

“杀人简单,麻烦的是善后!”张庭恩不动声色的打断了其他人借题发挥的想法,同时也拉了老实人潘季驯一把。

老潘是干活的人,没道理让他来背这个首倡杀人的锅。

还有一点,如果再次大开杀戒,贾琏今后在官场上不得落个屠官的下场啊?

人家岑春煊屠官,那只是罢官,不送性命。贾琏要是落个官场屠夫(真弄死)的形象,今后入阁的道路,注定非常艰难,换成谁不怕啊?

“首恶还是要严惩的!”林如海抓紧补救,涉及到皇帝的内帑,不杀几个说不过去。

“三位首犯该杀,余者或流或罢。议罪银子要多交点。”张庭恩顺着林如海的话,把调子定下来了,然后才看看承辉帝。

“诸卿商议的很妥当,处置就按照这个章程来。善后的事情,诸卿需抓紧一点,耽搁不得。”承辉帝很给张庭恩面子,就按照他的话来。尽管皇帝看出来了,张庭恩一片爱护学生的心思,实际上承辉帝也是这个意思,不能走哪都杀一片。

“人犯押送到京,由刑部和大理寺判决,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毕竟都是官!”林如海打上最后一个补丁。

“首犯直接在登州开斩,不必送京了。”承辉帝真是恨透了这几个让他丢脸的官,觉得给他们多活几天都亏了。

“山东巡抚、布政使,皆有连带责任,调往边疆吧,云南、广西都行,山东距离京城太近了。”承辉帝仔细想想气还不顺,又补了一刀。

“如此说来,按察使也是有责任的。”林如海赶紧出来表态,毕竟他是总宪啊。按察使也算是他这条线上的下属。

“那便一并调走,吏部那边抓紧办。”承辉帝也认可了这个观点,倒是工部三个官员,似乎被遗忘了。

遗忘是不可能遗忘的,这不,会都没散呢,人被龙禁尉抓了,送到刑部先关着候审。

杀几个官在贾琏看来,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朝廷最大的问题在基层,皇权不下乡这个潜规则,省下的经费还没亏出去的多。

这个真的就是制度问题了,没药可治的,只能一点一点的烂下去。

要不怎么贾琏费劲的折腾呢,不会是为了养出一个新的阶级出来争夺话语权么?不过估计大周未来够呛。

天朝上国的自信,那真是看谁都是蛮夷。

在登州等结果的贾琏,当然也没闲着,干啥呢?代署登州知府。

吴德和林广在审问完案子,卷宗上交后,主动告辞离开了,留下贾琏,随便他折腾,让他顺顺气,免得回头搂草打兔子,顺带了他俩。

贾琏真没那么下作,都收钱了,这次肯定不会收拾他们。需要收拾的是地方上的士绅。

想搞士绅,对于别人而言很难,对于贾琏而言,太轻松了。

直接让人四处敲锣打鼓,直鲁巡按贾大人来登州了,大家有冤申冤,去登州府告状。

还有一个案子是必须立刻处理的,那就是勾结水师的私营船厂。贾琏亲自去看了一趟,这家船厂的东家居然没被抓,真不是贾琏心慈手软。

资本家和地主,都不是啥好东西。但怎么说呢,人家开场做生意,又没有掺和到贪污里面去,不能瞎抓人。

船厂的东家得知贾琏到了船厂,那真是两腿发软,俩家仆扶着才能走路,见了贾琏直接跪了。

贾琏板着脸道:“跪下何人,报上名来。”

“草民牛大力,叩见巡按大人。”东家哆哆嗦嗦的回答。

贾琏仔细打量他,此前掌握的情报知道他不是个读书人,原本就是个官营场的工匠,官营船厂破败后,因为手艺精湛,为水师参将看上,让他负责修缮水师船只,后来这厮干脆自己弄了个船厂,从身份上来说,现在他还是官营船厂的一员,还要看贾琏追究不追究。

此人穿着布衣,手上能看见老茧,说明他也经常亲自干活。

“陛下让仿制英吉利的战船,你的厂做到哪一步了?”贾琏转而先问技术问题,只要这家伙技术上能有一套,留下他为己所用就是。

“回巡按大人的话,小人带了七八个徒弟去了天津,现场学习,基本学会如何造那种船。如今船坞上正在打造,以草民之见,船不难造,难的是西洋那套操作,以及西洋人的大炮。单单一艘船,不值多少钱,有个七八万银元就能拿下。”说到造船的事情,牛大力突然口齿流利了,有条理了。

贾琏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来了兴致:“起来吧,带本官去看看你造的船。”

牛大力一开始真的吓坏了,还以为贾琏是来抓他去砍头的,等到贾琏问到了造船,他倒不害怕了。

手脚麻利的爬起来,牛大力在前面领路,这厮个子不高,不到一米七,皮肤黝黑,人很壮实,看不出具体的年龄。

一路往里走,走到海边的船坞上,一座大的船坞上,果然有一艘正在建造的船,只不过现在没啥人,估计是牛大力不知道自己生死如何,把人都遣散了。

“西洋人船是尖尖的底,帆是软的,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如果在附近的海面上,本地的硬帆船,跑起来能比西洋人的船要快的多。听我师傅说过,早年间,西洋人的大船来袭,就是被本地的小火船靠上去烧走的。但是到了更远一点的海上,西洋人的船更能承受风浪,顺风逆风都能跑。”

牛大力是从技术角度分析的,他不是航海家,也没跑过远航,能说出这一番道道,可见技术精湛了。

贾琏一直安静的听着,跟着上了船台,近距离看了看正在建造的船。

“你们学了多久,才掌握了这种船的制造?”贾琏颇有深意的问一句。

“差不多两个月才基本摸清楚这种船的造法,西洋人有一套的。早年间能造一万料的大船,如果在海上遭遇了西洋人的战船,打起来够呛,炮太少。西洋人的战船,两边都有跑位,一艘船近百门炮,一旦抵近了三五百米,本地的大船就是靶子,还不如小船防火好使。”

听他这么说,贾琏都有点怀疑他师傅是海盗出身了,这种打法,太特么的郑芝龙了。

当然了,郑芝龙打的是荷兰人,那会的船跟现在的三级战列舰,差的还是很多。而且荷兰人都是武装商船,谈不上战列舰。

战列舰还是英国人玩出了花样。

“这艘船,需要造多久?”贾琏再次问他,牛大力看着面前的还没铺龙骨的船,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开始估算是八个月,人手充足,造船的木头不缺,还能快一点,至少半年吧。关键草民这里造出来的只是船,没有大炮,没有操船的人。水师那边的人,操持这种船,够呛!”

“你先接着造,其他的不用管。船厂给的银元够不够?”贾琏最后试探一句,那边都交代的很清楚了,十万银元造一艘船,力求造的最好。毕竟是给皇帝干活,船厂的人又不傻的。只不过他们这次真的倒霉,赶上皇帝重视出海的事情,派人下来查了。不然能糊弄过去的概率能有七八成。

“够不够,还不得看备料的价格么?”牛大力毫无防备的,似乎又爆出了点东西。

“怎么,你造船的木头,还要被人拿捏?”贾琏顺势追问。

“造船的木头都是从黄龙岛来的,他们从高丽那边搞来的木头,这一片只要是造船的,全都要指望他们的木头。”牛大力如实回答。

“黄龙岛又是什么来头?”贾琏问出这句话,牛大力才意识到多嘴了,愣了一下才说:“就是海商!”

贾琏哼哼两声:“不老实,我看是海盗吧!”

牛大力噗通一下跪了:“大人饶命,草民实在是招惹不起他们。”

“起来,慢慢说清楚他们是干啥的?”贾琏也没生气,毕竟只要是有利可图的地方,总会有这些那些的手在里边摆弄。

牛大力战战兢兢的起来:“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登州水师的一个守备跟上司闹翻了,带着一条船和上面的兄弟出了海。那会草民的船厂开张有两年了,有一天夜里,他们摸到了厂里,让草民帮忙修船,并放了狠话,今后需要木料,必须从他们手里买,否则就杀全家。”

码头上有渔霸,这是木霸。

“他们有多少船,有多少人?”贾琏再问,牛大力摇摇头:“这个真不知道,听说有五六百人,船呢,见过三四条,都不足千料。”

基本情况了解之后,贾琏没有再追问,因为没必要了。

“你给黄龙岛的人带个话,就说是本官说的,让他们派个能做主的人去衙门见本官,我给他们十天的时间,过时不候。”

丢下一句话,贾琏转身离开了,这一趟来是有收获的,说明登州的工匠,是有能力仿制英国的战舰。难的还是人员的培训,以及大炮。

大炮的事情,贾琏能解决,甚至能造出更好的炮,麻烦的还是人员,海军需要的人员。

落后了,就向别人学习,一天追不上,一年,一年追不上,十年,只要一直在努力,总能追上的。

这方面,贾琏的心态是真的好。没见短短二十年的时间,独孤求败的灯塔海军,也变成了一副鬼样子么?

唯一的问题,就是投入太大了,不知道朝廷能不能持之以恒,别搞成北洋水师,成规模之后,就不引进战船了,连炮弹都不够。

归根结底,还要自己能造。

黄龙岛的反应,比贾琏预想的要快的多,第二天一早,贾琏刚起来,就有人来通报,有人如约来访。

贾琏不着急,一番梳洗,不紧不慢的收拾整齐后,这才出来见人。

来人同样是皮肤黝黑,个头倒是能有个一米八多一点,在这个时代,算是大个了。

此人孤身一人,连个陪同都没有,就这么站在院子内,显得很耐心的等着召唤。

贾琏站在堂前的台阶上,看着来人笑道:“我是贾琏,你是谁?”

来人看见贾琏就这么出来了,也没摆个阵势,倒是很意外。他是来登门探底的,按照规矩,不得摆个刀山啊。

这位大人,如此随意的么?

“草民李大个子,见过巡按大人。”来人正色躬身作揖。

贾琏抱手还礼,下了台阶,站在他面前说话。

“找你们的人来,就说一件事情。你们做的木头买卖,只要是正经的生意,那就安心的去做,朝廷不会剿灭你们。但有一条,你们得在登州租铺子开店,同时还要照章纳税。这两条做不到,本官亲自带人,灭了你们。”贾琏的态度很明确,别管你们是海盗还是海商,要交税。他不是灯塔税务局的,做不到卖血也要交税那个程度,但是你们是做木料生意的,有来有往的,你得交税。不能光挣钱,不回报社会。

“这个……!”李大个子听傻掉了,就这个?按照规矩,您不得先拿个几百两,作为保护费?

“怎么,做不到?”贾琏笑着反问,不紧不慢的往回走,李大个子赶紧跟上。

“当然能做到,只是不明白,大人为何不先收一笔孝敬,反倒要求草民在登州开店?”李大个子被贾琏的王八拳打蒙蔽了,不自觉的漏了底细,他就是黄龙岛的头目,李大个子应该是假名字。

“我要你的孝敬作甚?你来登州开店,肯定要在登州地面上雇人,还要交税,还要消费。看似都是小事,实则对于登州市面的繁荣有着一份贡献。本官不缺钱,要说挣钱,你去京城打听打听,贾琏是个什么人,挣钱的本事如何?”说起这个,贾琏还是很自豪的。

李大个子越听越蒙蔽,哪有你这样当官的?不收钱,我们能放心的上岸做买卖么?

“不行,您得收孝敬,不收,我们不敢上岸。”李大个子还是有自己的行事逻辑的。

“行吧,我收!不过这钱怎么花,我说了算。这样,每个月,你摆三天的摊子,每天煮一百斤大米施粥。就当是为本官行善积德了。”

“这…,行吧,总的有个名头吧,不能您施粥,我落了好处。”李大个子越发的疑惑,这人怎么一点都不像做官的。

“名头啊,叫贾生粥好了。记住,筷子插上去,不能倒咯。就这样吧,我在登州还要待一阵,你派人来衙门办理手续,合法经营。有人给你使绊子,找麻烦,你打贾琏的旗号。如果你欺负人,还是打贾琏的旗号,别怪我派兵灭了你们。那句话,你派人去京城打听打听,贾琏是谁,有啥能耐?”贾琏说的很自信,李大个子却有点迷糊,贾生?好熟悉啊,戏文里的那个么?

(本章完)


  (https://www.vxqianqian.cc/3401/3401462/1111067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