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当对面的那个书生,就是他认为的自己的好友,应该有跟自己一样的想法。
应该跟自己一样觉得陈寒的改革变法就是毒瘤。
如果没有陈寒的改革变法的话,他们这些读书人尤其是考中了功名的这些读书人,现在可以过得相当滋润。
而他们过的滋润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有许多大地主阶层会将他们的土地挂靠在自己的名下。
就光是靠着这些挂靠的土地收的提成,读书人就不需要去干什么,只需要安安心心的读书,只要好好的参加科举考试就行。
但如今陈寒的改革却改变了这一切。
所以他的内心深处是跟那个李江一样的,非常痛恨陈寒的改革。
甚至想着如果有人能够站出来,痛斥陈寒的那些改革变法,让社会恢复到之前的那副样子。
恢复到读书人依旧非常尊贵的时代的话,那才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呢。
尤其是当李江站在郭妃雪的面前痛斥陈寒,现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他的破坏力更大。
这使他深深共鸣,因为他希望有人能够一起来痛斥陈寒的这些行为,能够把陈寒从神坛上面给拉下马来。
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所以现在即便是自己没有被郭妃雪给抓起来,他依旧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虽说李江在他的心里也不是那个有能耐的人,但是李江至少能够站出来去批评。
故而现在听到好友这么一说,杨姓书生立刻像踩着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你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想法,我绝不是以邻为壑之人。
我赞同李江的说法,是因为他说出了我心里边所想,我也不是认为陈寒的改革变法就一定是错的,只是觉得他现在这样没有人去约束,今后一定会更坏。
只是觉得……觉得……”
他话说不下去了,因为说到后面他自己都有点不相信自己说的。
其实他认同李江的说法,觉得陈寒将来一定会变成那些贪官污吏。
他要扣一个帽子在陈寒的头上,这样才好引起所有人的关注,这样才能拉所有人下水。
杨姓书生这样说,别说他自己不相信,连边上那些朋友此时听到书生跟杨姓书生这么较劲也听出来了。
其实这个杨姓书生一门心思,就是想要给陈寒扣个大帽子。
然而这个帽子他不仅没有扣好,反倒是给人家书生抓住了毛病。
那书生振振有词说道,“我不知道你为何要那么痛恨国公爷的改革,但我仔细想了想啊。
虽说之前那些地主将土地挂靠在咱们名下,咱们能够拿到一点钱财,但是相较于如今的好环境而言,那点钱财显得微不足道,并且来路不正。”
在座的书生看向他的时候,眼神变了变,然后继续听他说下去。
“如今咱们虽不能从挂靠土地上面得到一点利益,但就我自己家的情况而言,我可以跟你说一说。
首先我的家人能够将土特产拿到街上去贩卖,由于收入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赋税都不需要交。”
这一点大家是知道的,因为陈寒的改革规定收入不足五两的,就算是做买卖也不需要交付税。
五两到十两的才要交一点点,即便是做买卖的赋税提高了十几二十倍,可是陈寒也给予了相应的一些规定。
充分的让老百姓做买卖的时候,不需要担心要交高额的赋税。
就这一点来讲,就让那些个想做点小买卖,但是又担心被官府索要高额付税的小老百姓,有了种地之外的额外收入。
这样的改革让老百姓们举双手欢迎。
接着他又说道:“这第二个就是如今随着咱们宁波城经商环境越来越好,现在越来越多的买卖能云集在了咱们宁波城。
不说别的,就你所使用的笔墨纸砚,如果是之前的话要多少钱,而现在因为咱们宁波城越来越多的买卖人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一点在场的读书人是非常有发言权的,在古代想要供一个读书人是非常困难的。
就因为笔墨纸砚的费用并不低,家里要是没有一点积蓄的话,光是这些东西就能够让一个殷实的小家庭破产,所以读书人才那么少。
这么一说,坐在边上的几个读书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韩兄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如此。之前咱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如今经过这么一提醒,我倒是发觉,之前买一支狼毫笔需要十枚大子,现在只需要五枚。”
这个话题一开,立刻就引起了不少的话题。
之前的确这些读书人没有去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这么一想,好像还真就像这姓韩的书生说的。
因为越来越多的买来人云集在宁波城,一项买卖突然多了很多的生意人,那自然价格就往下降了。
而如今宁波城,之所以会吸引这么多做生意的人过来做买卖。
没有别的,就因为这里有陈寒吩咐宁安长公主成立的大名银行,可以以非常低的利息贷款做买卖。
并且原本就生意人扎堆,经过这么一宣传之后,大家更乐意汇聚到了此地。
姓韩的书生抓住了这一点之后,立刻就发动了自己的攻势,“而你远远没有看到这些,你总觉得自己的目光长远。
总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并且考中了秀才就应该有人三顾茅庐,将你请出山去做大事,可却从来不会看到眼前的小事。
甚至你根本就不知道,因为国公爷的这些改革,如今在整个宁波城,甚至在整个东南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你可能都不知道,因为国公爷的改革,买卖人现在不说登堂入室,但也可以光明正大。
在官道要冲之地,老百姓也可以摆摆小摊子,改善改善家里的条件。
这些东西你完全都没有去在意过,然后就一味的要求国公爷一定要按照你们所想的来做事。
比如交出权力,比如把读书人的地位再次提高。
就因为国公爷将读书人的地位压下去,所以像你们这种人就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想要去要求国公爷能将你们抬高起来。
如果没有按照你们所说的,你们就要在下边诋毁,然后扣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到国公爷头上。
以期引起老百姓们的共鸣,和你们一起来讨伐国公爷。
只是可惜你们的阴暗心理没有得到满足。”
杨姓书生没有想到韩姓书生身为自己的朋友,居然这样说自己。
虽然说这些说的都是对的,自己的确是这样想的。
可是杨姓书生心里想:我再怎么样去争取也是希望能够提高咱们这些读书人的地位,你身为读书人却要这样来贬低我,是何意?
韩姓书生一下就知道杨姓书生心里在想什么,当即就说道,“我也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你就是觉得我也是读书人,为什么对你想提高读书人地位这件事情这么的反感。
你甚至觉得,我这种人就是读书人当中的败类叛徒。”
韩姓书生虽然这样说,但是其他人似乎并没有去这样想。
因为其他人甚至都觉得韩姓书生说的是对的。
这个杨姓书生永远只想着读书人的那点事,可是多少读书人心中阴暗的很,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为百姓着想,反而是想要满足自己那点小九九。
所以说自己等人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人,也不是圣人一样,一味的严格要求自己,而对老百姓们心心念念。
他们做不到。
但是扪心自问,既然人家陈寒做到了,咱们是不是不能去抨击别人,即便你不在背后表扬,是不是也可以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
甚至在明面上你可以夸一夸,因为这不损害你的人格,也不会让人觉得你是溜须拍马。
因为人家陈寒的确值得这样的夸奖,这是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受益者应该做的事情。
其他人顺着韩姓书生的说法说道,“我也赞同韩兄所说,虽然陈寒的改革的确让咱们这些读书人最难受。
你们也知道我家道中落,原本是要靠着我这个秀才的功名,从地主老爷们身上拿到一点钱财补贴家用。
但因为国公爷的改革,没有了这样的便利。
但是因祸得福,因为我家刚好在交通要冲之地,故而可以做些买卖。
之前我们乃是读书人家,对这做买卖嗤之以鼻,同时我们的户籍也不允许我们做买卖。
所以即便看着路上如过江之鲫一般的行人,我们也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取一枚铜钱。
可自从国公爷的改革之后,我们家里的人也改变了想法,不再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可鄙之事。
甚至觉得之前想法过于迂腐,只要能把日子过好,只要不偷不抢,光明正大以诚信做买卖,那便能收获别人的赞同。
而我家里也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在做买卖的时候童叟无欺,真诚对待每一个上门来的客官,以此收获了诸多的钱财,从此家中不再拮据。
我也觉得当初自己过于迂腐,觉得圣贤道理教导之下的我们怎能沉浸于铜臭之中。
可现在我却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正如韩兄所说,一切都因为国公爷的改革,让我们这些人想法得到了改善。
甚至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在得到了这么多好处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这一切都源于国公爷,而我们却对他提出那么多的要求。”
说到这里的时候有不少读书人也慢慢的围了过来,因为他们的包厢并没有关门,外边的读书人听到他们的议论之后也都走了进来。
听到他们的言论之后也纷纷表示赞同,没有其他的就因为现在,即便没有了明面上的那些好处,但其实暗地里边因为改革变法所带来的便利,也让不少的读书人都得到了应有的利益。
这些东西他们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并没有去排斥陈寒的改革变法,反倒是很赞同。
只不过有些一个头脑打结的人,非常的可恶。
明明他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可是呢,越是反对的就有他们这些人。
没有其他的想法,其实就是像韩姓书生说的那样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像李江那样的人。
之前他们在街上就已经听说了,李江居然直接对人家郭妃雪说,唯有嫁给他才能得到幸福这种话。
能说出这种话来的人,简直就是脑袋里边有缝。
也不看一看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不是在这里贬低一个读书人的价值,而是要告诉那个李江,你算哪根葱?
居然敢在人家郭妃雪面前说,他要比国公爷伟大的多。
走进来的一个读书人听到韩姓书生的话之后,立刻欢呼起来:“说得好,这位兄台说的太好了,我们一早就有这种想法。
虽说说咱们都是读书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那个你们说那个李江那样,不知道感恩,还以为自己受到了多大委屈一样。”
另外一个读书人立刻就补了一句,“谁说不是呢?明明自己已经受到了很好的待遇,即便没有了地主挂靠土地,可是只要做点小买卖,也能养家糊口。
可有些人还真就像是永远不可能脱掉自己这身衣服一样,拉不下这个脸去做小买卖。
其实现在在宁波城这个地方,做点小买卖又算得了什么?
老百姓们不会因为你做了点小买卖,就觉得你这个人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反而会赞同我们这样的人识时务。
就连很多老学究,在听完了国公爷的改革之后,也认为不应该这般古板。”
众人都觉得这样才是真正的思想有觉悟之人,而不是一味的抓着所谓的读书人的这个身份古板,并且还不知悔改。
杨姓书生被韩姓书生以及那些读书人这样的怼了一下之后,气的不行。
他原本是很相信李江说的那套,因为李江说出了他心中所想啊。
大家看到这么多人都赞同韩姓书生的想法之后,他更是气的,哼了一声,接着摔了一下门就走了。
甚至走到门口之后,还回过头来看了眼在场的这些读书人,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
(本章完)
(https://www.vxqianqian.cc/3224/3224532/1111070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