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第721章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天幕上。
头戴朝冠,身穿帝服的乾隆望着满朝文武,目含威严。
“朕于准噶尔,初无利其土地人民之念。”
“然,今岁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等领数万众投诚,朕以天下大君,焉有不收养求生而来者之理!”
“达瓦齐,作乱之人!其收数万众,虽目前不敢妄举,而日久力足,必又蠢动。”
“今事机已值,不烦大举,以国家之余饷,两路并进,不过以新降之力,少益以内地之兵,即可成积年未成之功!”
……
曹魏。
曹操看这段话就想起大耳贼那家伙。
还什么本次出兵并非想占人家的地盘,而是因为达瓦齐弑君作乱,出兵的目的是拯救准噶尔民众,使投诚之人回归故乡。
真是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那什么噶尔丹策零的次子死的时候,也不见你师出有名。
“这一点不如大耳贼直白。”
曹魏慢悠悠的抿了一口酒。
他不喜欢乾隆。
因为他一眼就看出这人的本质跟他类似。
面厚心黑。
……
【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初四。】
【乾隆宣布本次出兵的人事安排,依旧是兵分两路。】
……
天幕上
狂暴的西北风卷起万丈旋风,挟着沙土肆无忌惮地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互相追逐嬉戏。
黄土道上,盘旋呼啸的黄雾里,绣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一众骑兵策马骑行。
马蹄声在坚硬如铁的冻土上发出千篇一律的叮叮声。
……
【命两广总督班第为“定北将军”,统率北路军。】
【授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与准部降将郡王讷默库、班珠尔一起,率所部为先锋。】
【和硕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衔琳沁,和托辉特郡王青滚杂卜,尚书达勒当阿等随军参赞军务。】
【以乌里雅苏台为基地,总兵力一万人,三分之二为准噶尔降兵,其余为八旗兵。】
【命湖广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统率西路军。】
【授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与准部降将亲王车凌、郡王车凌乌巴什、贝勒车凌孟克、色布腾等人一起,率所部为先锋。】
【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贝子扎拉丰阿、总督鄂容安等随军参赞军务。】
【该军以巴里坤为基地,总兵力一万六千人,由准噶尔降兵、八旗兵、绿旗兵组成。】
……
{哇……这人名看得眼睛疼。}
{别的不说,乾隆的十全武功起码有一大半含金量十足,他手下发掘出的人才也是真多,一茬一茬的。}
{确实,而且康熙乾隆年间的清军还是武德充沛的!}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有一座很大的岳飞庙,至今保存完好,是康熙年间,清军追击准噶尔余部一路打到哈萨克斯坦,当时叫阿克莫拉修的岳飞庙。}
{一直到了雍正,他“罢黜岳飞独尊关公”,岳武穆的地位才一落千丈。}
{然后在乾隆年间又允许重新崇拜岳飞,只能说越是缺什么,越是喜欢补什么。}
{雍正自己武力不行,特别喜欢关羽这样的(狗头)}
……
季汉。
刘备微微皱了眉头。
“这话说得……怪怪的。”
至于哪里怪……一时还真没想出来。
张飞醉眼朦胧,直抒胸臆,大着嗓门道:
“岳飞厉害!但还不能与我二哥相提并论!”
“翼德!”
刘备的一声怒喝打断了张飞的话音。
张飞被一声厉喝喊回了神智。
明白自己说了什么,缩着脑袋,不敢跟刘备对视。
刘备气愤道:
“岳飞!精忠报国!此等大义是能口中编排之人吗?”
“下去!清醒了脑子在回来!”
张飞不敢抬头,抱拳掩面退下。
诸葛亮摇着羽扇,轻叹一声。
“主公,三将军的脾气秉性需彻底矫正一番……不然……”
刘备也叹了口气,无奈道:
“他什么答应我,什么事也顺着我,偏偏这个臭脾气!说了也听,听后不改!”
“需得一人时时拂看……”
诸葛亮则以扇掩嘴,附耳轻声如此这般。
刘备听得一脸雾水。
扭头看向一脸纯真的好大儿。
“孔明,这真行吗?”
诸葛亮成竹在胸道:
“三将军考虑着主公的面子,也要顾虑自身不能带坏阿斗。”
“同时,也能让阿斗涨一涨血气。”
“一举两得。”
刘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刘禅突感一阵寒意。
降温了吗?
……
【在阿睦尔撒纳等人归降之前,乾隆与军机大臣商定的兵力配备方案是北路军三万人全部为八旗,西路军二万人一万为绿旗。】
【当阿睦归降后,乾隆改变主意,决定以准噶尔降兵作为军队主力。】
【两路军队从组成到打法都很相似,准噶尔降将率领准军为主力前锋。】
【八旗兵、绿旗兵在清军将领的带领下尾随跟进。】
……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真想对着胤禛指指点点!
你看看你儿子!
你再看看你自己!
看看这时机把握,看看这随机应变!
“好圣孙啊。”
明成祖有好圣孙,自己也有好圣孙。
所以自己等于明成祖!
“民生再搞好一点……”
康熙喃喃自语道:
“朕的道路就更进一步了。”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有些酸溜溜的。
“哼,趁机捡了个大便宜罢了。”
“朕可是靠硬打硬的!”
虽然没打过……
雍正眯眼盘算着。
“吏部?兵部?”
这么好用的大儿子不能浪费了!
必须物尽其用!
……
【乾隆二十年(1755)二月十二日,北路军副帅阿睦尔撒纳率领前锋军队六千人自乌里雅苏台出发。】
【八天后,北路军统帅班第率领察哈尔八旗兵三千人衔尾而进。】
【二月二十五日,西路军副帅萨喇尔率领前锋军队出发。】
【三月初九,西路军统帅永常率兵跟进。】
【因连年内乱,加之准噶尔降将的招抚,这次进军异常顺利,准噶尔各部及南疆回部纷纷投诚。】
【五月初三,清军过伊犁河,又收降一万余户准噶尔部众。】
【达瓦齐集结手下万余军队,跑到格登山防御。】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乾隆的时机把握确实厉害。
行兵打仗不是一定要在战场上见胜负。
有时候盘外招也是战事的一部分。
赵煦觉得清朝皇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北边那两硬碰硬是不行了。
只能考虑盘外招了。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看不懂了。
“这达瓦齐一直在做什么?”
“刀都架脖子上了才反应过来?”
长孙无忌看着一脸荒唐的皇帝,差点没笑出声。
还是年轻,对方主将的骚操作连绵不绝之事,他还是经历的少。
此时此刻他又想起了先帝。
若是先帝如此行事,定是要请君入瓮!
但看对方行事……应该就是单纯的没反应过来。
“这一局若是胜了……”
清朝真就干成了开天辟地后的一件大事了。
纳西域入国土。
……
天幕上。
一座白色大账坐落在山坡上。
周围是背山据水建立起的防御工事。
在辕门口处,三命头戴毡帽,身披轻梭子甲哨兵正在闲聊着。
不多时,其中一名哨兵借口离开,三两步绕到一片灌丛林中消失不见。
而不远处,一队同样装扮的轻甲兵,正枕戈以待。
……
【格登山位于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以西六十公里处,在伊犁南侧。】
【达瓦齐在此背山据水扎下营寨,依托自然屏障,防御清军进攻。】
【但由于连年内乱,准军苦于征战,且达瓦齐为政荒诞,不能服众,所以他属下的士兵人心惶惶,军械不整,军心离散。】
【五月十五日,阿睦尔撒纳率军逼近格登山。】
【当夜,他派遣阿玉锡等三名将官,率领二十二名精壮士卒到准军营寨附近侦察敌情。】
【因为阿玉锡等也是准噶尔人,他们换装准军服饰与准军哨兵交谈,得知准军内部混乱,军心涣散。随即,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单凭侦察小队二十五人,发起对准噶尔万余军队的进攻。】
……
天幕上。
一座丈许高的石碑竖立于平整的山头上。
碑额镌刻盘龙,两侧饰二龙戏珠图案。
阳面刻“皇清”,阴面刻“万古”二字。
碑阳满汉合璧,碑阴蒙藏合璧,全文竖排,以汉文计共两百一十余字。
『格登山纪功碑』
……
【阿玉锡率军冲进敌营,枪矢并发,声震山谷。】
【无一人敢撄其锋者。擒其台吉二十人,宰桑四人,宰桑子弟二十五人,达瓦齐仅以身免。】
【是役,以二十五人,败六千余众,乾隆帝闻报,作阿玉锡歌,复制纪功碑文,勒石山岩。】
【战后,乾隆帝命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为阿玉锡作画,名为《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并作诗纪念。】
【之后,就是一路坦途了。根据阿睦尔撒纳的奏报:“进兵至伊犁,沿途厄鲁特、回人等牵羊携酒,迎叩马前。”】
【达瓦齐战败后,于六月初八带着七十余人跑到南疆回部的乌什城,投奔该城首领霍集斯。】
【霍集斯派他的弟弟带着牛羊美酒,在城外四十里处迎接达瓦齐一行,然后直接捆了他们。】
【六月二十四日,霍集斯将达瓦齐等人送到清军大营。】
【乾隆下令将达瓦齐解送到北京,行献俘礼。】
……
{阿玉锡像,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
{乾隆给阿玉锡写的诗歌虽然过于直白,艺术价值不高,但是写得很有趣,如万祖父临儿孙,意思我们大清打准噶尔跟爷爷打孙子一样,赢了还要嘲讽。}
{乾隆用人之明蛮厉害,降将也用的好,也没有杀达瓦齐。}
{是啊,阿尔锡雍正十一年就入清了,一直默默无闻,要不是碰到章总……那就废了……}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忍了又忍,实在忍不住了!
“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
李建成与李世民若无其事的避开头。
“其实不杀主要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容人之量。”
“大兄说的对啊!而且还能安准噶尔众降将之心,且后续若有反叛,还能师出有名。”
“二弟说的对啊,这乾隆是个聪明人。”
“是哩。”
李渊额头青筋暴露!
彼其娘之!
……
大唐。
李世民捻须叹声道:
“快两千年了吧?”
“有胆识!”
长孙皇后打眼一瞧就明白了,这是又起了爱才之心。
“二郎麾下这等猛将也是不计其数的。”
李世民挺胸抬头,朗声道:
“天下英才,多多益善!”
……
【从西汉张骞,到东汉班超、班勇,再到唐朝名将苏定方、高仙芝,无不为经营西域费尽心血。】
【然而,强盛如汉唐,西域仍然避免不了降而复叛、叛服不定。】
【甚至在宋元明三朝的数百年间,中原失去了对西域的有效治理。】
【而自乾隆派遣大军进入伊犁河流域。随后数年间,整个西域渐次重归。】
【今日中国的西北版图就此奠定。】
【乾隆对伊犁流域的吞并,标志着中国在历经了一千八百年之后,实现了班超之时就制定的目标。】
【即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
【完成旷世武功的乾隆也在官修文献中明定“伊犁”之名。】
【犁庭扫闾,一统西域!】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天幕里被彻底纳入中原疆土的西域,感叹一声:
“不管以后乾隆如何,后代清帝如何。”
“只此一大贡献,后人都要承乾隆的人情,认其功劳。”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论生活习惯、信仰甚至相貌服饰,西域都与中原民族有极大的区别。
再加上地处边陲临近异邦,所以反叛之心从未消弭。
“武力征服不能长久,经济文化融合才成一家。”
卫子夫默默翻个白眼。
你个逮个蛤蟆攥出油的家伙,不刮地三尺就不错了。
……
大唐·宪宗时期
李纯看着西域二字,突然泣不成声。
“想我大唐强盛之时,周边无大国、无敌国、无强国!”
“万邦来朝,岁岁上贡。”
“安史之后,却被欺辱至此!”
一旁坐着的年幼孙儿起身,拽着衣袖,抬手擦着李纯的泪花。
“大父!不哭!”
“孙儿也会犁庭扫闾,一统西域的!”
李纯看着年幼的小李炎,红着眼眶笑道:
“会的,会的。”
老皇帝决定了,为了大唐未来。
藩镇要除,宦官也要除!
神策军……一定要拿到手!
李纯看向天幕。
这就是天命!
……
【乾隆二十年(1755)七月二十日,乾隆谕旨:“准噶尔四卫拉特台吉等俱照内扎萨克一体封汗、贝勒、贝子、公等爵秩,令各管辖所属。其归公管辖之二十一昂吉,仍存旧日名号,分立八旗。”】
【二十一昂吉相当于“自治部落”,乾隆打算将他们分别编入八旗,仍驻守卫拉特各处,相当于驻防八旗。】
【编设盟旗,牧民照旧放牧生活。】
【本次进兵的诸位将领也有封赏,阿睦尔撒纳被赐予亲王双俸,班第、萨喇尔俱晋封一等公爵。】
【到这里,看起来是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准噶尔各部照旧安居乐业,乾隆未动用大批真正的清军,也未耗费多少钱粮,完成了康熙的遗愿,实现了清朝版图的大一统。】
……
过年好啊各位亲爱的朋友们!
愿你们幸福!快乐!祥和!
愿伤害不会加诸你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你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你们!
愿你们经常能成功,愿你们发财!暴富!身体健康!
……
例行吐槽环节。
以前的春晚是犀利的,它会对过往一年里的一切不公之事报以刀笔。
现在……好一副花团锦绣图。
……
语言类节目就不说了,有一个算一个,用任何形容词都是对那形容词的侮辱。
用任何形容物都是对那形容物的践踏!
鄙人单方面决定,以后骂人就用“你连春晚语言类节目都不如!”
……
歌舞我就喜欢《伊人》外景首选《武汉》
其实重庆也不错,但汽车灯一出真的憋不住了。
人家黄鹤楼,你弄个车尾灯?
咋?用尾灯照亮世界啊?
(本章完)
(https://www.vxqianqian.cc/3215/3215788/1111040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