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影视世界梦游记最新章节 > 第一三四四章 远驱突厥八百里

第一三四四章 远驱突厥八百里


夏天同突厥开战,不觉又是打到了秋天。

温度降低,风也凛冽起来。

一大早,远天的红日初升,洒落在草原上,枯黄草尖的霜露也晶莹剔透。

马儿打着响鼻,吞吐之间弥漫着雾气,焦躁的弄着蹄子刨着地。控着马的骑士,身前挂着长枪,手中持着弓弩,遥遥看着土丘下方不远处慌乱聚集的突厥军队。

李靖在队伍最前方,他看了看初升的朝阳,虚眯了一下眼睛:“分三路,左右包抄。”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身边扛旗的传令兵弄出了一面旗帜,来回的晃了晃。

紧接着,便见到两侧各分出了几百人马,呼喝着打马分散开来,斜向着下方过去。

李靖双腿一夹马腹,座下马儿便打了个响鼻,小跑着下了土丘。借着下坡的加速度,马儿的速度越来越快。

汇合了跟随在李靖身后的几百骑,也有了排山倒海的气势。

一时间,是马蹄踏着大地的震动,响彻了天际。

突厥的一小股部队,没有心思战斗。早在看到了来敌之时,他们就已经慌乱的集合队伍撤退。

只是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就又一次的给他们打没了斗志。

因为此次本就是大规模交战,所以战斗规模升级的很快。王言领军进入草原之后,只是经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探明的突厥兵力就已经达到了八万多。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十年前,王言领兵四千就能干他们四万。十年后,是领了近三万大军,只会打的突厥更狠。

尽管实际上不是这么换算的,毕竟指挥四千兵马,和指挥三万兵马,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但对王言来说,这么换算没有任何的毛病。

在他的手上,一分兵力就是有一分兵力的优势。兵马更多,发挥的力量也更大。

毕竟他指挥百万大军,也是得心应手。而今不过三万兵马,又算的了什么。

所以战争一开始,突厥人便就又想起了十年前的大恐怖。

他们熟悉的草原,变的处处凶险。他们白天疲惫,晚上也无法安睡,强大且残酷的大隋以及由毕部的勇士们,总会出现在他们意想不到的时候。

他们合兵一处,隋人会不断的分兵前来骚扰。他们分兵意图围剿,总会有一路兵马被杀的屁滚尿流。

草原上处处是人头堆砌的京观,那都是他们突厥的勇士。

十年前,他们甚至还能利用数量的优势,对王言麾下的部队进行围困,逼得王言都要亲自出马救人。十年后的今天,王言统领的兵力更多,他们再也无法做到这样的事情,一直都是被王言单方面的暴揍。

死伤肯定是双方在所难免的,然而总是他们的死伤更加多的多。

开战至今,他们受创最大的一战,是王言在正面战斗中,率领三千兵马,跟突厥一万余的兵力硬碰硬。

当时突厥人都是很开心的,因为干死了王言,就能灭亡大隋派出来的一万多的骑兵,这对大隋来说也是一个无比重大的损失。

同时王言也是有名的战神,在过去也对突厥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干死王言,既可以打击隋军的军心,又可以提振己方的士气,是绝对的大好事。

但是很显然,他们失败了。他们想象中的美好,都被王言挥舞着马槊给击碎。

王言如同战神一般,堂堂一路权威的行军总管,亲自带头冲阵,三千硬撼万余突厥部队,仅仅是一次冲锋,就乱了突厥的军心。

突厥还研究着什么包抄呢,结果中军的几千人被王言趟平,狂热的大隋和由毕部的将士们,嗷嗷叫的四散出击,追着赶着撵着砍杀。

一仗打下来,同王言交战的万余部队十不存一。最大的京观,就是在这一战诞生的。现场砍头,现场让随军统计军功的官员查数,除了给没军功的以及死了的兄弟们匀一匀,进行一下二次分配,没有任何造假的事情。

这一仗对突厥的打击是无比巨大的,优势兵力打输,王言还下手那么残忍,军心都打崩了。但是这一战关乎突厥存亡,他们又不能退,反而是他们开始东奔西跑,试图给王言造成麻烦。

然而没有用,王言总是在打击他们的有生力量。后边的步兵,都骑着战马出来了。

同时还有一些突厥的降卒,还有被王言强硬的迁徙走的妇女、孩子,众多的牛羊马匹,打击着突厥并不如何富裕的后勤体系。

王言这边是越打兵力越多,从开战至今,经历过几次大胜,以及对突厥降卒的感化,兵力早已经从最初的不到三万人,达到了近五万的兵力,几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实现了全员转职骑兵的目标。

毫无疑问,这是实在的惊天战绩。

毕竟正常来讲,在草原上几个月的时间还不够双方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兜圈子的呢,王言却是已经要把突厥给打残废了去。

主要还是怪王言,他不说尽全力,却也是没有藏拙。基本就是按照现有的条件,打出了最理想的战果。

正常来讲,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结束了,突厥已经卑服了。之所以没有结束战争,也是王言打的太过凶猛。

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后勤压力越大。但是王言打的太快,后勤还没上压力呢,就已经打成了突厥乞和的战果。原本预备的是持续一两年的战争,大家你来我往,直到打崩了突厥的后勤,支撑不住,再坐下来谈和。突厥被揍了一顿,今后又会老老实实的。

眼下却是看到了真的将突厥灭国的希望,大隋的满朝文武们,当然就不想谈和了。还是继续打,看看再打上一段时间,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灭国。如此大功,大家都会青史留名,所以这时候全都嗷嗷叫着要灭国了。保守派也觉得激进派,太过于保守了……

王言也不怕什么猜忌,相比起猜忌来,他更重要的是对于军队的强大影响力。哪怕他不上战场,他的意志也可以贯彻到军队之中。

而且真说起来,他从头到尾对老杨家都是忠心耿耿,而且还有着不可替代性,忌惮他在军中的影响力,也就是轻易不让他动手,但任何一个有野心有追求的皇帝,都不会想着在早期就弄死王言。只是将其养在京中过着富贵日子,全家老小都在一起,能有什么麻烦?

只能是到了末期,担心王言这样的人权倾朝野,继位之人压制不住,这才想办法给王言这样的人一起带走,下去作伴……

所以现在突厥老实了,看到隋军就想跑,等到集合了优势兵力再打回来。

哪怕看起来,在单一的局部战场之上,是他们的兵力更占优势,他们也不会选择战斗。因为过往的血泪经验告诉了他们答案,已经没有不服的突厥勇士了。

李靖领兵围三阙一,追着比自己兵力更多的突厥军队猛砍。

三路追,一路逃,如此快马疾行了十余里出去。

正当又一次要翻越一座土丘的时候,绝望的突厥人发现正在前方,已经有一大堆的隋军骑士四散冲锋起来,呈包围之势。

土丘顶端,王言一身戎装,坐在折叠的小木凳上,嘴里嚼着马肉干,边上的部曲则是弄着牛粪烧着水,冲泡着奶茶。

厮杀的时间并不长,突厥人只是找准了一个方向以后,发动了一波最强的突围。结果只是交战了一会儿,就被赶过来的隋军围殴,早都没了斗志的他们,就纷纷下马投降了。

战斗结束,隋军熟练的打扫战场,收拢战马、处理死马、砍人头、清点俘虏,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得心应手,标准化运作。

浑身是血的李靖打马过来,恭敬的拱手:“将军。”

王言倒是没有在意这些,都是李靖自己坚持。

他摆了摆手,让部曲给李靖倒奶茶:“没受伤吧?”

“手臂擦了一下。”李靖亮了亮胳膊,一道不浅的伤口暴露出来,是被箭矢擦过去造成的。

“弄些烈酒清洗一下。”

王言交代了一句,手下人便弄了酒精过来,李靖也是硬汉,没有假他人之手,自己翻着肉清洗了一下,这才让王言的部曲给缠了布。

李靖满头大汗的喝着奶茶,嚼着早已经吃够的马肉干。

没有办法,除了人,就是战马死的多。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吃不了的肉都是腌制成肉干带着,味道并不怎么好。但总也是肉,营养丰富,能量高,几个月下来,吃了数不尽的战马,军士们大多都是满面红光了。

“将军,打到现在的地步,突厥已经顶不住了,没多久便要落雪了,还要打?”

“某没收到收兵的命令,却收到了堆积如山的御寒衣物,还有某家生产的烈酒,已经送到了由毕部,这几日兄弟们就都能暖和起来了。”

“冬日作战,对咱们不利。”李靖实话实说。

草原上落雪三尺厚,一片雪白,方向不好找,补给不好送,且天寒地冻,人穿的再多也要冻透了去,还有雪盲的危害等等。

到时候连突厥人在哪都不好找,别说去打人家了。同时王言这边还有地域限制,他们要保护抢来的突厥人口,以及牛羊等等,不能深入草原去追杀。

“某也没说要接着打。”王言笑道,“待北地落雪,便不打了。大家都好好养养,等到来年开春再战。毕竟某乃雁门行军总管,掳掠了许多突厥人口过来,总要好生治理一番。

再者,突厥生力已坏,军心不稳,人心不齐,这个冬天他们可是要更难过了。说不得一个冬天过去,突厥便不攻自溃,自相残杀起来。都蓝的人头,还要主动给咱们送过来,以求我大隋罢兵。”

李靖显然也有如此想法,他一脸认同的点头,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还以为冬天也要打,那太不合算。还是将军高瞻远瞩,早都有了决断。”

王言又喝了一大口奶茶,嚼起了肉干,边吃边说:“打了这么久,兄弟们也都累了,没几个月就是年,抚恤、功赏之事也要尽早定下。便是朝廷要打,某家也不得不抗命了。幸好朝堂公卿并非酒囊饭袋,还体恤我等兄弟用命。”

他摆了摆手,“撤兵的军令已经发下去了,近日就将陆续回撤,趁着还有时间,药师,你带人去把周边扫一圈,把人全都迁走,别说是牛羊,一根羊毛也别给他们留下。”

“得令。”李靖拱了拱手,随即喝光了他的那一碗热乎乎的奶茶,转身就上了马,去到下边集合了队伍,转眼不见。

王言继续在土丘上吹着冷风,喝着热茶,嚼着马肉干……

开战到现在,他就打了那么一仗,剩下的就是排兵布阵了。但毫无疑问的是,这边打的这么顺利,他打的那一仗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此刻他的位置,距离雁门已有五百里开外,他统帅的大军,基本上都在他的周围一二百里之地,呈进攻的扇形布置,西、北、南三个方位辐散而出,后边的东方则是只有一些看守掳掠而来的突厥人口、牛羊马等迁徙的部队,基本等于是完全不设防的。

之前他打的那一仗,就是突厥自作聪明,费尽心思的绕后,结果被他打的偃旗息鼓。

在这个范围之内,没有任何像样的抵抗力量,都是那些没长成的狼崽子们不服管教闹事儿,这是真的不服。

毕竟每一批迁徙的突厥人,都要路过几个京观才成,看过了京观还敢找事儿的,都死的挺惨。

王言现在打出来的功绩,完全可以说是远驱突厥八百里,他相信大兴那边,以及天下的各个豪门大户之家,早都惊掉了下巴。

不过他对此倒也没什么自豪的,毕竟他王某人是球长,干个小小突厥,有甚么值得称道。

这边打完,他就很干脆的收缩了兵力,一部分回去雁门休整,一部分留在草原上护卫抢来的成果,也防止突厥想不开,要跟他来个冬日决战。

他以身作则,也没有回去雁门享福,而是一样跟着兄弟们一起在草原上驻守。当然以他的身份来说,在哪也苦不着,只是他留在这里的意义不一样罢了。

冬日里,他就是带着一些寒门子弟处理突厥人的问题,以及进行民族融合的问题,这是比打仗还要大的事儿。

因为突厥男人都打仗去了,部落里说的上话的都死了,都是女人孩子。所以王言很干脆的,给迁过来的男人发老婆。

这是一个很快的融合办法,直接给突厥人换种,三代人之内就能把问题解决的彻底。还解决了大隋的百姓,娶不到媳妇的问题,又解决了草原上缺少劳动力的问题,两全其美,一举多得。

此外还有王言提及的抚恤、功赏,也都开始处理,让兄弟们都不白来,也不白死。这是要配合他老王家的财力的,他主要照顾的是死亡、伤残的军卒及其家属。在这方面,古代王朝都是对不起付出最多的军卒们的。

他又一次的收买军心。

如此一直到了过年之后,战争的阴云似乎又一次的笼罩了草原,使得未开始的早春,格外的凛冽。

就在这时候,一个不是很让人满意的消息传来,尽管王言已经有几分预料。

都蓝死了。

被部下杀死了。

都蓝的人头被送到了杨素那里……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https://www.vxqianqian.cc/3178/3178263/82910601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