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圣乔治旗下的英国水兵(偏史…
第913章圣乔治旗下的英国水兵(偏史料)
从1688年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开始,到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结束,英国皇家海军逐步建立起全球制海权,其舰队横扫全球,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据海军史学家罗德尼·阿特金森统计,1700-1815年间英国海军共参与127次舰队决战,胜率高达92%。
这种战略优势的形成,不仅源于舰船设计与火炮技术的进步,更在于其独特的军事管理体系。
海军上将约翰·费舍尔曾指出:"英国海军的真正优势不在战舰,而在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是《战争条例》与《海军纪律条例》的协同作用。
前者确立军事法庭的审判程序,后者详细规定328种违纪行为及其对应惩罚。这种“法典化”管理体系,使得每艘战舰都成为可独立运作的纪律单位。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皇家海军的低级人员,也就是水手们,大部分都是从世界各地强行征募来的壮丁。
据档案显示,1793-1815年间英国海军年均维持14万兵力,其中63%为强制征募人员。
由于英国在这一两百年间长期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交战,再加上舰艇生活的环境极其恶劣,长时间的海上航行、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高强度的工作,使得水兵的常规损耗相当大,人员补充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时候,大部分的英国军舰在出海时人员都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帝国海军部不仅默许,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鼓动征兵官员采取各种手段补充兵员。
他们习惯于去监狱里拉罪犯到船上服役,这些罪犯在服刑期间被强制征入海军,成为水手。
此外,一些征兵官员还会在美国近海强行绑架会说英语的白人壮丁,将他们带到船上服役,这种行为虽然粗暴,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常见的补充兵员的方式。
尽管基层船员的素质如此之低,但帝国的海军军官们却有着丰富的手段去管教这帮罪犯水手。
简单来说,他们采用的是一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通过奖励和激励措施来调动水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严厉的惩罚措施则是用来维护军纪和秩序。
为了管教这些低素质的水手或罪犯,皇家海军的船长们几乎每天都要按照18世纪颁布的《陆海军惩罚条例》对水手们进行鞭刑。
鞭刑的理由各种各样,酗酒、不尊重军官、抱怨等行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鞭刑惩罚。鞭刑的次数从少的10下,到多的100多下不等,一般情况下是24鞭为一组;
如果水手发生煽动谋反或是辱骂军官等严重行为,很有可能会被吊死在桅杆上,以儆效尤;
而如果犯了偷窃食物、在船上纵火等损害整条舰船利益的事情,就会被“游街”;
所谓“游街”,就是所有水手会站成两排,由一名士官用剑顶着受罚者的背后向前走,每一个水手都会对受罚者进行鞭刑。这种惩罚方式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折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羞辱。
朴茨茅斯海军档案显示,1793年单年记录在案的鞭刑达14,217次,平均每艘战舰每月执行4.6次体罚。
可以说,在这种严苛的管理下,水手们每天除了操帆、练习炮术等必要的工作外,闲暇时间就是听船长宣读《陆海军惩罚条例》进行“洗脑”,以及忍受各种体罚。
这种高强度的管理和惩罚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军纪,但也使得水手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恐惧。
皇家海军还规定,每当船舶靠岸时,除了船长以外,只能允许船上最多五分之一的船员上岸。上岸的船员还需要征求船长的同意,通常都是负责采购补给的人员,极少有给船员放假游玩的情况。
这种严格的限制措施,一方面是为了让水手们对自己所在的船只、海上生活以及船友更加熟悉,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军舰时刻处于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威胁。
此外,皇家海军所属的大大小小军舰,都形成了一个金字塔般的社会结构:船长—军官—候补军官—士官—候补士官—老水手—新水手。
在这个结构中,船长处于顶端,相当于一艘军舰上的“国王”,他的权威是毋庸置疑的,所有的命令和决策都由他来下达和执行。
伦敦大学学院对1793-1802年海军伤亡研究显示:战斗伤亡率:4.7%;疾病死亡率:12.3%(主要为坏血病与斑疹伤寒);事故死亡率:8.1%(摔伤、炮击事故为主)。
而为了防止水手们哗变,每条英国军舰上都配有皇家海军陆战队员。他们就像是军舰上的警察,穿着和陆军一样的“龙虾”军服,手持长枪在船上巡逻。
陆战队士兵一般占船员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护船上的治安,确保军纪的严格执行。在执行鞭刑的时候,他们会持枪在旁,以防有人起哄闹事,维护现场的秩序。
所有船员水手在非战时是不会配给武器的,所有的枪和大部分刀剑都由军械长和军械长助理保管。只有在开战和有需要的时候,才会给船员们分发武器。这种做法既是为了防止武器被滥用,也是为了确保船上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所有船长都配有一名到数名佩戴燧发手枪、短剑的警卫员。他们的职责不仅是在平时的跳帮战中保护船长,防止船长受到敌人的攻击;
在哗变的时候,他们也能保护船长不受到叛徒的攻击,确保船长的人身安全。
每艘战舰配备的陆战队不仅承担警戒任务,更构成独立指挥体系。其职能包括:每日检查武器柜密封状态,监督食物配给过程,轮班值守弹药库,执行战场督战队职责……
这种严密的防护措施,体现了皇家海军对船长这一关键人物的高度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海军内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对哗变的警惕。
尽管皇家海军采取了种种严苛的防范措施,将水手们可能造反的几率降到了最低,但仅仅依靠严加管控是肯定无法真正管住这些素质参差不齐的水手的。
海军军官们深知,要想让这些水手们心甘情愿地拼命效力,还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激励和回报。
毕竟,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酒、女人和金钱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只要一个工作能够满足这三样需求,很多人就会愿意为之努力。英国海军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水手们的生活中。
早在皇家海军成立之初的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德雷克爵士就非常善于用朗姆酒来奖励水手们。每当水手们完成某项值得称赞的任务,船长们就会用朗姆酒兑一点水作为奖励,这种简单的奖励方式不仅能够提振士气,还能让水手们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待遇。
1655年《海军配给条例》正式确立朗姆酒配给制,形成独特的“酒类经济”:每日标准配给:1品脱(568ml)兑水朗姆酒(水酒比例1:4);战时特别配给:特拉法加海战期间提升至1.5品脱;替代性支付:1795年起允许将酒类配额折合为现金(每日4便士)
海军档案显示,仅1805年全舰队消耗朗姆酒达3,200吨,相当于每名水兵年均饮用365升。这种制度设计既满足生理需求,又通过定量控制防止酗酒失控。
此外,尽管英国海军明面上只允许船长和少数高级军官在军舰靠岸时上岸找乐子,但聪明的水手们却找到了一种巧妙的方式来钻空子。他们在靠岸时会邀请妓女或陪伴女郎上船寻欢,这种行为虽然明目张胆,但军官们却大多默认了这种现象。
一方面,很多军官和候补军官自己也无法上岸玩耍,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水手们的压力,让他们在艰苦的海上生活中找到一丝慰藉。
不过,由于18世纪的防护措施相对落后,这种行为也导致了一条军舰上患有梅毒等性病的人数占比非常高,给水手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水手们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他们平时没有人-权,经常受到鞭刑的惩罚,食物也常常不够吃,随时可能在海上丧命,而且几乎没有假期。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辛苦且高危的职业。
然而,正是这种高危职业,也伴随着相应的高报酬,而且薪水还可以预支。每次军舰出发前,皇家海军都会提前预付给水手们一部分薪水,他们可以用这些钱委托岸上的人采购酒水,或者支付给那些上船的妓女。在享受完这些短暂的快乐之后,水手们就可以安心地出海作战了。
总结来说,就是预付薪酬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
英国海军部实行独特的“岸上信用”制度:出航前预付3个月薪金(普通水手月薪1英镑17先令);建立委托采购网络:水手可指定岸上代理人购买商品;开设舰上临时钱庄:允许跨舰转账结算。
风险补偿方面:伤残抚恤:1747年设立“切尔西医院基金”,提供终身供养;遗属保障:阵亡者家属可领取半年全额薪金;晋升激励:优秀水手可晋升为士官(薪金提升300%)。
不仅如此,英国海军还有一套独特的奖励机制。
只要成功俘获敌人的军舰,并将其拖回港口,由海军部对其进行估价后,根据所估价值对俘获它的部队进行犒赏。
凡是在船员花名册上有名字的人都可以获得一份报酬。这种奖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水手们的积极性,也是皇家海军作战勇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下,尽管有少数意志不坚定、无法承受船上酷刑的人选择“离开”,但很多水手却非常享受这份工作。毕竟,他们一次出航获得的利润可能比在陆地上辛苦工作一辈子还要多。
不得不说,英国海军的这种管理哲学在当时是非常成功的,既保证了军纪的严明,又充分调动了水手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了奋斗的动力。
…….
(https://www.vxqianqian.cc/3164/3164180/10907938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